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6—2016年祁连山南坡河流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陈治荣 陈克龙 +4 位作者 曹广超 马元希 刁二龙 陈真 王欣烨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0,共8页
基于1956—2016年祁连山南坡扎马什克、祁连、尕日得、青石嘴4个水文站的径流量数据,利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探讨了祁连山南坡4个水文站径流量的季节、多年平均以及Mann-Kendall突变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扎马什克... 基于1956—2016年祁连山南坡扎马什克、祁连、尕日得、青石嘴4个水文站的径流量数据,利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探讨了祁连山南坡4个水文站径流量的季节、多年平均以及Mann-Kendall突变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扎马什克、祁连、尕日得和青石嘴4个水文站径流量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37亿m^(3)·(10a)^(–1)、0.18亿m^(3)·(10a)^(–1)、0.103亿m^(3)·(10a)^(–1)和0.295亿m^(3)·(10a)^(–1),其中青石嘴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较高,为16.39亿m^(3),祁连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较低,为4.57亿m^(3)。(2)从季节(由于尕日得站数据缺失,仅分析夏季)变化特征来看,61a来春季扎马什克和青石嘴水文站呈略微减少的趋势,减少倾向率分别为0.005·(10a)^(–1)、0.007·(10a)^(–1),祁连水文站呈略微增加的趋势,增加倾向率为0.016·(10a)^(–1);夏季扎马什克、祁连、尕日得和青石嘴4个水文站增加倾向率分为0.202·(10a)^(–1)、0.055·(10a)^(–1)、0.112·(10a)^(–1)、0.064·(10a)^(–1);秋季扎马什克、祁连和青石嘴3个水文站增加倾向率分为0.134·(10a)^(–1)、0.08·(10a)^(–1)、0.155·(10a)^(–1);冬季扎马什克、祁连和青石嘴3个水文站增加倾向率为0.007·(10a)^(–1)、0.027·(10a)^(–1)、0.087·(10a)^(–1)。(3)Mann-Kendall突变检验曲线来看,马什克、祁连和青石嘴3个水文站在UF和UB两条统计量在0.05显著性临界值直线之间径流量均发生突变,突变年份分别为2010年、1995年和201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多年平均 季节变化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下载PDF
中国沿海省区极端气温栅格数据集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利 侯西勇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CSCD 2019年第1期54-58,163-167,共10页
中国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快、经济发达,同时,该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基于1961–2014年中国156个地面气象站点日尺度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采用RClimDex模型计算了中国沿海省区(包括14个省、... 中国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快、经济发达,同时,该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基于1961–2014年中国156个地面气象站点日尺度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采用RClimDex模型计算了中国沿海省区(包括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台湾、南海诸岛和海域的数据暂缺)极端气温指数数据。极端气温指数包括16项内容:冷昼日数(TX10p)、冷夜日数(TN10p)、暖昼日数(TX90p)、暖夜日数(TN90p)、霜冻日数(FD0)、冰冻日数(ID0)、夏季日数(SU25)、热夜日数(TR20)、日最高气温的极高值(TXx)、日最低气温的极高值(TNx)、日最高气温的极低值(TXn)、日最低气温的极低值(TNn)、暖持续日数(WSDI)、冷持续日数(CSDI)、生长季长度(GSL)以及气温日较差(DTR)。根据这些指数数据,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研发出中国沿海省区1961–2014年极端气温栅格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1)中国沿海省区16个极端气温1961–2014年多年平均值的栅格数据;(2)中国沿海省区16个极端气温1961–2014年间年际倾向率的栅格数据。该数据集的空间分辨率为8.934 km,数据集存储为.tif格式,32组文件,数据量为12.5 MB(压缩为1个文件,2.15 MB)。该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学报》2017年第37卷第2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沿海 极端气温指数 多年均值 年际倾向率 1961–2014年 生态学报
原文传递
小流域输沙模数多年总体状况的描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智广 赵力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132,165,共6页
[目的]研究各种小流域输沙模数的多年观测数据分析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为甄选描述多年输沙模数数据特征的科学方法提供借鉴。[方法]针对4条小流域观测数据,通过统计特征值、去极值算术平均值、侵蚀强度分级年数频率、盒须图等4种方法及... [目的]研究各种小流域输沙模数的多年观测数据分析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为甄选描述多年输沙模数数据特征的科学方法提供借鉴。[方法]针对4条小流域观测数据,通过统计特征值、去极值算术平均值、侵蚀强度分级年数频率、盒须图等4种方法及其组合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具有广泛适用性和严格科学性的多年输沙模数描述方法。[结果]统计学上的算术平均数、中值等难以表征多年输沙模数的集中性和一般水平。去极值算术平均值虽具有反映数据一般水平的趋势,但损失了极端值及其对决策的信息价值。侵蚀强度分级年数频率反映了不同量级输沙模数数据在强度分级上的分布。盒须图可全面显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分散情况以及异常数据的数值与个数。[结论]在表征小流域多年输沙模数数据特征上,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为全面、客观地描述其集中性和分散性,可采用多种方法,扬长避短、配合使用,盒须图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输沙模数 多年总体状态 描述方法 多年平均值 盒须图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方法的气候要素空间插值研究 被引量:107
4
作者 岳文泽 徐建华 徐丽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4-980,共7页
在回顾了地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于目前众多可以提供计算网格的气候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中,具体探讨了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将甘肃省1961-1990年30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作为区域化变量,根据不同的半变异函... 在回顾了地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于目前众多可以提供计算网格的气候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中,具体探讨了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将甘肃省1961-1990年30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作为区域化变量,根据不同的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和双变量协同克里格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到:(1)不论是多年均降水量还是多年平均蒸发量在空间上都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二者的空间变程都很大,而降水量变化幅度更大。降水量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蒸发量则相反,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2)基于地统计的插值方法,根据半变异函数云图和试验方差最小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进行变量的空间插值,能够较好地模拟区域化变量的空间连续分布格局,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比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后者增加了高度对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更为合理,插值的精度也要明显好于普通克里格法。(3)采用地统计方法虽然在总体上能够较好地反映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但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空间插值的精度都还不是很高,插值的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变量 空间插值 普通克里格法 协同克里格法 多年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蒸发量
下载PDF
Tennant法在河流生态基流计算中的适用性探讨——以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敏翔 杨柳 +3 位作者 杨超 牟鑫亮 李晨 岳东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4,共6页
Tennant法在生态基流的计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存在着局限性。以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九龙江、晋江、木兰溪、东溪作为研究区,探讨Tennant法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利用Tennant法分丰、枯两个时期计算求得的各河流生态基流量... Tennant法在生态基流的计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存在着局限性。以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九龙江、晋江、木兰溪、东溪作为研究区,探讨Tennant法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利用Tennant法分丰、枯两个时期计算求得的各河流生态基流量均小于河流最小月平均流量,说明Tennant法不适用于径流量年内和年际变化大的河流。以九龙江北溪为例进一步分析可知,该河流下游河段河床坡降较小,过水面积较大,断面流速、主槽水深以及水面宽度与多年平均流量百分比的关系曲线都较为平缓,无法支持将多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河道健康的关键点或下限。Tennant法采用多年平均流量和百分数结合的形式计算生态基流,不适用于东南沿海诸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TENNANT法 多年平均流量 适用性 福建省 东南沿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多断面测流的汾河干流汾河水库—扫石段地表水渗漏量计算
6
作者 裴洪军 陈凝旖 +3 位作者 史文 胡德生 程天舜 成建梅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12期17-23,共7页
晋祠泉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岩溶大泉,汾河河道地表水渗漏是晋祠泉域岩溶水系统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由于岩溶裸露区河流渗漏过程十分复杂,对其渗漏特性的研究及渗漏量的估算始终缺乏详细的数据资料支撑。在梳理前人河道测流资料及渗漏量估... 晋祠泉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岩溶大泉,汾河河道地表水渗漏是晋祠泉域岩溶水系统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由于岩溶裸露区河流渗漏过程十分复杂,对其渗漏特性的研究及渗漏量的估算始终缺乏详细的数据资料支撑。在梳理前人河道测流资料及渗漏量估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2018年泉域内汾河干流多个断面分段测流试验数据,综合考虑各分段区间汇入量对河道渗漏的影响,分析各河段地表水渗漏情况,重新修正不同河段河道径流量与渗漏率之间的关系方程,推算出泉域内汾河干流河道的多年平均渗漏量。研究表明:汾河水库-扫石段河道多年平均渗漏量为1.478 m^(3)/s;河道分段渗漏量与河道径流量呈非线性关系;在渗漏量估算时,区间汇入量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祠泉 河道分段测流 渗漏率 渗漏模型 多年平均渗漏量
下载PDF
迎春水库流域年降水量变化特性分析
7
作者 张丰丽 王晓进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2期31-36,共6页
本文根据凤庆气象站1959—2022年降水资料分析降水年内分配情况,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迎春水库流域降水年际变化趋势、突变特征;采用高程法拟合罗闸河流域高程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关系曲线,通过线性插值计算出迎春... 本文根据凤庆气象站1959—2022年降水资料分析降水年内分配情况,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迎春水库流域降水年际变化趋势、突变特征;采用高程法拟合罗闸河流域高程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关系曲线,通过线性插值计算出迎春水库本区、落拐河引水区、水箐河引水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结果表明,迎春水库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降水量随时间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变化不显著;年降水量随着流域平均高程的增加而增加。研究成果可为迎春水库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内分配 年际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流域平均高程
下载PDF
旭龙水电站坝址径流计算分析
8
作者 熊丰 戴明龙 +1 位作者 秦智伟 李立平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5期14-19,共6页
设计年径流计算是水电规划和工程设计中的基础工作任务。由于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坝址处无实测水文资料,需通过上下游和区间的水文站资料推求其坝址径流。基于重构的巴塘水文站和奔子栏水文站径流系列,分析对比了3种方法推求坝址径流的适... 设计年径流计算是水电规划和工程设计中的基础工作任务。由于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坝址处无实测水文资料,需通过上下游和区间的水文站资料推求其坝址径流。基于重构的巴塘水文站和奔子栏水文站径流系列,分析对比了3种方法推求坝址径流的适用性。方法1采用奔子栏水文站扣除古学水文站流量和面积,再采用与巴塘水文站面积内插推求坝址径流;方法2利用坝址上下游的巴塘水文站、奔子栏水文站资料,采用面积内插推求坝址径流;方法3采用巴塘水文站流量,按面积比放大推求坝址径流。采用相邻水文站插补方法或水位流量关系插补方法重构了参证站巴塘水文站、奔子栏水文站1953~2018年的年、月径流系列。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得到的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321亿m^(3)、329亿m^(3)、317亿m^(3),计算结果相差较小;旭龙水电站坝址年径流统计参数符合地区变化规律,各水文站径流成果在地区上较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计算 多年平均径流量 插补延长 缺资料地区 旭龙水电站 金沙江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的多年平均物候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金佳鑫 季盈盈 +2 位作者 郭丰生 于涵 肖园园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14-1823,共10页
多年平均物候能够反映植被生长发育节律的均衡状态,是植被物候模拟与预测的关键参数之一。遥感已广泛用于地表物候监测,是空间多年平均物候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基于遥感的多年平均物候存在不同计算方法,如先确定每年时序曲线的物候点... 多年平均物候能够反映植被生长发育节律的均衡状态,是植被物候模拟与预测的关键参数之一。遥感已广泛用于地表物候监测,是空间多年平均物候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基于遥感的多年平均物候存在不同计算方法,如先确定每年时序曲线的物候点再求平均值(平均法),以及先求多年平均时序曲线再确定物候点(参考曲线法)。上述方法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一不确定性及其影响的认识。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利用2001年—2016年遥感植被指数数据,分别在平均法和参考曲线法下提取中国森林生长季起始时间的多年平均值(■),比较■的差异(■)及其空间异质性;进一步选取物候研究中常用指标,即以■为基础的温度“季前时长PD (Preseason Duration)”,分析■不同计算方法对物候—气候关系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方法下的■差异显著,总体上平均法小于参考曲线法(-2.6±2.2 d,占88%),其中存在8.0%和6.0%的有效像元其动态平均法和固定平均法小于参考曲线法超过7 d,主要分布在东南丘陵地区。(2)■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为随年均温的升高而减小(Slope=0.07 d/℃,P<0.01),随年均降水的增加而增大(Slope=-0.0005 d/mm,P<0.01)。(3)不同方法下的PD存在差异,约40%有效像元的差异(△PD)超过5 d (其中近50%的像元△PD超过15 d),主要分布在东南丘陵和西南山区。研究结果将为遥感地表物候的模型空间参数化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平均物候 物候季前时长 遥感地表物候 时序数据 森林
原文传递
东北黑土区利用融冻水缓解春旱的冻深分区法
10
作者 石瑞花 范宝山 陈晓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2期177-179,220,共4页
由于气候和土壤特性等条件的差异,各地区缓解春旱的方式不同。为了对东北地区利用融冻水缓解春旱进行分区研究,对该地区49个台站多年平均最大冻深数据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合聚类结果及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利用融冻水缓解春旱的角... 由于气候和土壤特性等条件的差异,各地区缓解春旱的方式不同。为了对东北地区利用融冻水缓解春旱进行分区研究,对该地区49个台站多年平均最大冻深数据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合聚类结果及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利用融冻水缓解春旱的角度,将该地区分为南区(多年平均最大冻深〈1.2m)、中区(多年平均最大冻深介于1.2~1.7m之间)和北区(多年平均最大冻深〉1.7m)三个区。针对三个区的地域和气候特点,提出相应的春旱缓解措施。结果表明,基于融冻水缓解春旱的分区研究对于指导东北地区的春旱缓解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春旱缓解 多年平均最大冻深 层次聚类法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 Study on Remote Sensing of Suspended Sediment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一梅 徐宿东 林强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2年第3期483-494,共12页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 on remote sensing of suspended sedimen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Xiamen Bay is chosen as the study area. Eleven differe...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 on remote sensing of suspended sedimen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Xiamen Bay is chosen as the study area. Eleven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a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a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model to map suspended sediment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the quasi-synchronous measured sediment data. Based on empirical statistics developed are the conversion models between instantaneous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tidally-averag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the conversion models between surface layer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the depth-averag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n this basis, the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 integrated model on remote sensing of suspended sediment is developed. By using this model as well as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multi-year averag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f the Xiamen Bay are predicte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odel prediction and observed data shows that the multi-year averag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f studied sites as well as the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of neighboring sites can be well predicted by the remote sensing model with an error rate of 21.61% or less, which can satisfy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of channel deposition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suspended sediment multi-year averag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tegrated model Xiamen Bay
下载PDF
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的验证
12
作者 黄治平 郑宏艳 +7 位作者 刘书田 米长虹 李敬亚 侯彦林 王农 蔡彦明 王铄今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如下:(1)定义了用相邻10年平均单产之差表示科技进步对单产的贡献及其趋势,结论是科技进步是单...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如下:(1)定义了用相邻10年平均单产之差表示科技进步对单产的贡献及其趋势,结论是科技进步是单产增加的主要驱动力;(2)分别定义了用每年单产与5、10、20年平均单产对比关系的概率作为短、中、长期单产稳定性的指标;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稳定性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3)就全国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科技进步增产加速的时间越早;发达地区单产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下降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初期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面积大量增加,回升原因是科技进步持续作用于中、低产田而使其单产得到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粮食增产 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 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