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残余位移的多层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放大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建平 拜立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86-192,共7页
通过对多层RC平面框架结构在23条地震动记录2个不同强度水平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RC框架的最大位移和残余位移等沿着楼层高度的大小和分布。统计分析残余层间位移角、最大层间位移角及两者比值这3个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通过对多层RC平面框架结构在23条地震动记录2个不同强度水平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RC框架的最大位移和残余位移等沿着楼层高度的大小和分布。统计分析残余层间位移角、最大层间位移角及两者比值这3个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为研究P-?效应的影响,对比是否考虑P-?效应两种工况下多层RC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对多层RC框架的等效SDOF体系作同样的时程分析,对比了等效SDOF体系和多层RC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研究高阶模态效应对RC框架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P-?效应和高阶模态效应对多层RC框架结构的残余位移响应的平均放大作用均大于其对最大位移响应的放大效应,残余位移响应的离散性也大于最大位移响应的离散性。另外,随着地震动强度水平的增加,结构地震响应的离散性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rc框架 等效SDOF体系 残余层间位移角 最大层间位移角 P-Δ效应 高阶模态效应 放大系数
下载PDF
某斜交多层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2
作者 李达 暴育红 孟胜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基于SATWE软件,针对实际工程中一个多层RC框架结构的斜交异形构件,分别采用等效柱截面方法(C法)和抗震墙方法(W法)建立结构模型,进行整体结构抗震计算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对于斜交多层RC框架结构,可采用SATWE软件综合考虑C法和W... 本文基于SATWE软件,针对实际工程中一个多层RC框架结构的斜交异形构件,分别采用等效柱截面方法(C法)和抗震墙方法(W法)建立结构模型,进行整体结构抗震计算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对于斜交多层RC框架结构,可采用SATWE软件综合考虑C法和W法对结构进行包络设计,并根据结构位移曲线及底层框架的剪力和倾覆力矩的比例等指标综合判定结构类型。若结构属于少墙框架结构,除斜交异形构件外的其余构件的内力及配筋,宜采用C法的计算结果;对于斜交异形构件,可按抗震墙对其进行截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 多层rc框架 抗震设计 异形构件 等效柱截面法
下载PDF
近场地震作用下多层RC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谭倩 杨杰 张耀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5-176,共12页
随着对近场地震动研究上的深入,将地震近场效应影响纳入到结构的抗震设计的考虑范畴,已成为工程中的必须。为此,文中对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的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参考我国抗震规范设计出设防烈度为8度、水平地震影... 随着对近场地震动研究上的深入,将地震近场效应影响纳入到结构的抗震设计的考虑范畴,已成为工程中的必须。为此,文中对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的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参考我国抗震规范设计出设防烈度为8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_(max)增大系数分别取1、1.25、1.5、1.75的四榀多层RC框架结构办公楼,并在OpenSees软件中,对4榀框架在近场水平脉冲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我国现规范、不考虑地震动近场效应设计出来的多层RC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下的抗倒塌性能存在明显的不足;随着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增大系数的加大,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在设防烈度8度区,规范中规定的地震动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增大系数偏小,将增大系数调整至1.75时所设计框架,能更好地抵御地震动近场脉冲效应;另外,在震中距分别为5-10 km和0-5 km的近场地震作用下,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无明显的区别,因而,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取值,不必按震中距5-10 km和0-5 km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脉冲地震作用 多层rc框架结构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分析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平面内外相互作用评估RC框架-填充墙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建平 黄林杰 孙小云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6-154,共9页
首先简要阐述了可模拟填充墙平面内外相互作用的纤维离散化梁-柱单元模型。其次,基于Open Sees分析软件,对某倒塌试验的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考虑平面内外相互作用的纤维离散化... 首先简要阐述了可模拟填充墙平面内外相互作用的纤维离散化梁-柱单元模型。其次,基于Open Sees分析软件,对某倒塌试验的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考虑平面内外相互作用的纤维离散化梁-柱单元模型模拟框架-填充墙结构中的填充墙是有效的。最后,基于校准后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Open Sees分析软件对某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教学楼,区分考虑和不考虑填充墙平面内外相互作用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三维空间模型,进行了静力推覆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进而利用24条地震动记录输入下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给出了具有50%倒塌概率的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分析结果对比表明不考虑填充墙平面内外相互作用会明显低估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内与平面外相互作用 填充墙 多层rc框架-填充墙 增量动力分析 抗整体性倒塌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