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时培明 李培 +1 位作者 韩东颖 刘彬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8-633,共6页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难以检测的难题,提出基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多稳随机共振系统比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具有更好的微弱信号检测能力,为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首先对大频率信号进行尺度变...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难以检测的难题,提出基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多稳随机共振系统比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具有更好的微弱信号检测能力,为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首先对大频率信号进行尺度变换使之满足随机共振条件,将频率压缩后的信号通过多稳系统,调整参数使其发生随机共振得到信号的频谱特征,并与双稳随机共振方法得到的特征频率进行比较,仿真和实例结果均表明:相同条件下,多稳随机共振方法比双稳随机共振方法得到的频率准确,可以增强信号的幅值,有效地检测出被噪声淹没的微弱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弱信号检测 随机共振 多稳态 变尺度
下载PDF
Multi-stable straw-like carbon nanotubes for mechanical programmability at microscale
2
作者 Jia Liu Yong Ma +4 位作者 Wanjie Ren Fei Pan Shu Guo Yuli Chen Bin 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and Nano Materials》 SCIE EI 2024年第1期95-109,共15页
Inspired by macroscale 3D pixel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and microscale straw-like carbon nanotube,we propose a design of multi-stable straw-like carbon nanotubes(MSCNT)via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a unit to obtain... Inspired by macroscale 3D pixel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and microscale straw-like carbon nanotube,we propose a design of multi-stable straw-like carbon nanotubes(MSCNT)via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a unit to obtain multiple stable states under dis-placement loading by molecular dynamics.The unit of MSCNT is mirror-symmetrically connected two truncated graphene cones with specific apex angles.By switching the LJ term in AIREBO potential,we verify that the bistability of unit is co-determined by snap-through instability and microscale adhesions.Moreover,we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multi-stability of the unit cells arranged in series and in parallels.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SCNT can achieve mechanical programmability in microscale,which triggers man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need of customizing nanos-cale mechanical 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table state straw-shaped carbon nanotube microscale adhesions mechanical programmability
原文传递
平面五杆柔顺并联机构的多稳态特征综合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广平 王侃 张向慧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237-243,共7页
针对平面5R柔顺机构的双稳态、多稳态特征综合问题进行研究,从机构弹性势能变化的角度分析机构的多稳态特征,对具有1~3个柔顺关节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证明当只有驱动关节为柔顺关节时,平面柔顺5R机构不具有双稳态或多稳态特征;当除主动... 针对平面5R柔顺机构的双稳态、多稳态特征综合问题进行研究,从机构弹性势能变化的角度分析机构的多稳态特征,对具有1~3个柔顺关节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证明当只有驱动关节为柔顺关节时,平面柔顺5R机构不具有双稳态或多稳态特征;当除主动关节之外的其余关节为柔顺关节时,平面R5机构可能具有双稳态、多稳态或连续稳态位形特征,给出了不同情况下机构具有多稳态特征时机构必须满足的几何约束条件;针对一种有两个柔顺关节的平面5R机构设计了双稳态机构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机构 并联机构 多稳态 综合
下载PDF
全金属支杆阵列多稳态被动转换及滞后阻尼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季树彬 王树青 方辉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8,共12页
海洋结构趋向于更大型化,需以高刚度承担更大负荷,结构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负载,动载低衰减传播将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不适,但传统黏性阻尼减振结构的刚度较低,可能降低静态负载.为使减振结构同时具有高承载和高阻尼性能,本文基于稳定... 海洋结构趋向于更大型化,需以高刚度承担更大负荷,结构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负载,动载低衰减传播将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不适,但传统黏性阻尼减振结构的刚度较低,可能降低静态负载.为使减振结构同时具有高承载和高阻尼性能,本文基于稳定理论设计了多稳态被动转换支杆阵列,位移加载下压杆出现直杆-局部弯曲-整体弯曲3个稳定支撑状态,由此产生负刚度使激励-响应曲线形成滞后回环;进一步提出了线性弹簧-多稳态压杆并联结构,位移或力动态加载下该类结构都可发生多稳态转换,实现静态高刚度和动态高耗散,并以有限元模拟讨论了耗散特性的几何参数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稳态 高刚度 阻尼 减振
原文传递
Continuous morphing trailing-edge wing concept based on multi-stable nanomaterial 被引量:3
5
作者 Fengqian HAO Tao TANG +3 位作者 Yuan GAO Yimeng LI Shenghui YI Jian L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219-231,共13页
Morph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flight efficiency of aircraft.Traditional control surfaces based morphing method is mature and widely used on current civil and military aircraft... Morph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flight efficiency of aircraft.Traditional control surfaces based morphing method is mature and widely used on current civil and military aircraft,but insufficiently effective for the entire flight envelope.Recent research on morphing wing still faces the challenge that the skin material for morphing should be both deformable and stiff.In this study,a continuous morphing trailing-edge wing with a new multi-stable nano skin material fabricated using 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and designe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was used to study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continuous morphing trailing-edge wing.Results show that the lift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eflection angle and so does the lift-drag ratio at a small angle of attack.More importantly,compared with the wing using flaps,the continuous morphing trailing-edge wing can reduce drag during the morphing process and its overal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at a large angle of attack range.Flow field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continuous morphing method can delay flow separation in some si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ntinuous morphing trailing-edge wing multi-stable nanomaterial 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
原文传递
含非线性柔性约束梁结构的多稳态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颜科鹏 陈力奋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6-364,共9页
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含非线性柔性约束梁结构的多稳态响应特征.实验主要研究了柔性约束的预变形和激励力幅值对梁结构多稳态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梁结构的频响特征与预变形改变的方向无关;选择梁结构频响中不稳定区间内的频率... 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含非线性柔性约束梁结构的多稳态响应特征.实验主要研究了柔性约束的预变形和激励力幅值对梁结构多稳态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梁结构的频响特征与预变形改变的方向无关;选择梁结构频响中不稳定区间内的频率点进行定频激励实验,对得到的时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稳定区间内,梁结构的位移响应表现出两个或多个稳态现象,各稳态间的位移幅值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在外部扰动作用下,各稳态之间会发生相互切换.研究结果为非线性系统多稳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柔性约束 预变形 频域响应 时域响应 多稳态
原文传递
一类新型仿生起竖结构设计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钱佳伟 孙秀婷 +1 位作者 徐鉴 方虹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23-2036,共14页
由于生物能够通过丰富的运动形式完成特定的任务,仿生设计方法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蚯蚓在各种环境中具有出色的移动能力和适应性,受此启发,仿蠕虫机器人被提出并应用在搜救、医疗等领域.然而现有的仿蠕虫机器人一般通过体节的轴向... 由于生物能够通过丰富的运动形式完成特定的任务,仿生设计方法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蚯蚓在各种环境中具有出色的移动能力和适应性,受此启发,仿蠕虫机器人被提出并应用在搜救、医疗等领域.然而现有的仿蠕虫机器人一般通过体节的轴向变形实现直线运动,无法实现类似蛇类生物的起竖功能.为了解决现有的仿蠕虫机器人无法起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非线性多稳态性质的仿生柔性关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节仿生起竖结构以实现类似尺蠖、蛇等生物的起竖功能.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仿生起竖关节模型,推导了多节仿生起竖结构的总势能表达式,从而建立了多节仿生起竖结构的动力学模型;随后,基于多节仿生起竖结构总势能的表达式和多元函数极值原理,提出了实现需求起竖构型的结构参数设计准则,利用动力学模型验证了结构参数设计准则的有效性,并研究了需求构型的触发条件;最后,针对不同起竖节数的设计需求,设计了相应节数的仿生起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参数设计准则能够使得多节仿生起竖结构达到需求的仿生起竖构型,并在需求构型处保持稳定平衡;此外,定义了初始激励与起竖构型的比例系数单调性变量,并基于仿生起竖结构不同稳态的吸引盆揭示了上述变量构成的构型触发准则,这为仿生起竖结构的构型切换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提出的仿生起竖结构对仿蠕虫机器人的功能拓展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也是对仿生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结构 结构设计 起竖功能 多稳态 吸引盆
下载PDF
多稳态夹芯金属压杆的滞后阻尼增强机制与被动减振性能
8
作者 方辉 靳汉文 +1 位作者 孟祥剑 段利亚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7,共9页
破碎波浪砰击于导管架等海洋工程结构,产生瞬态强载荷及长时振动。高刚度金属结构可抵抗瞬时强载,但金属固有阻尼极低而难以有效抑制振动,从而加剧结构损伤乃至失效。为使单一结构同时具有高刚度和高阻尼,设计一种多稳态夹芯金属压杆,... 破碎波浪砰击于导管架等海洋工程结构,产生瞬态强载荷及长时振动。高刚度金属结构可抵抗瞬时强载,但金属固有阻尼极低而难以有效抑制振动,从而加剧结构损伤乃至失效。为使单一结构同时具有高刚度和高阻尼,设计一种多稳态夹芯金属压杆,有限元模拟表明该类压杆稳态随循环载荷依序转换,对应刚度变化使力—位移间产生滞后关系,使高刚度金属压杆具有高效耗散能力;采用夹芯结构弹性理论和发展变边界结构稳定理论,给出了该类压杆的稳态转换阈值和刚度变化过程,与有限元模拟一致;以有限元模拟方法获得了承载和阻尼特性的几何参数相关性;以该类压杆替换导管架斜撑,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瞬态强载下结构振动,计算结果表明多稳态夹芯金属压杆保证导管架高刚度同时显著增强了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压杆 多稳态 高刚度 增强阻尼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基准源提出的一种环路稳态分析方法
9
作者 王敏 何洋 原义栋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0,共6页
提出了一种便捷的环路稳态分析仿真方法,辅助多环路多稳态系统设计,进一步确保系统正常稳定工作的可靠性。该环路稳态分析方法通过在系统关键节点添加测试激励源,直流扫描仿真测试源的静态电流,分析系统多个稳定工作状态具体情况。以基... 提出了一种便捷的环路稳态分析仿真方法,辅助多环路多稳态系统设计,进一步确保系统正常稳定工作的可靠性。该环路稳态分析方法通过在系统关键节点添加测试激励源,直流扫描仿真测试源的静态电流,分析系统多个稳定工作状态具体情况。以基准源多态问题为例,使用该环路稳态分析方法从理论定位,仿真验证到流片测试,解决了该基准源多态问题,全面证明了该环路稳态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电压源 环路稳态 多稳态
下载PDF
转子与定子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江俊 陈艳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48,共17页
转子与定子碰摩的动力学行为及其与系统参数关系对旋转机械设计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转子/定子碰摩系统是一类多参数控制的高维非光滑强非线性系统,其动力学行为非常复杂.本文主要从动力学与控制的角度对过去半个世纪有关转子与定子碰摩... 转子与定子碰摩的动力学行为及其与系统参数关系对旋转机械设计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转子/定子碰摩系统是一类多参数控制的高维非光滑强非线性系统,其动力学行为非常复杂.本文主要从动力学与控制的角度对过去半个世纪有关转子与定子碰摩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尽可能全面系统地了解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提炼尚待解决的问题,以求推动转子与定子碰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本文将首先从碰摩局部模型和碰摩系统模型两个方面对已有的转子/定子碰摩系统的建模进行了简单的划分和归类.其次,以典型碰摩非线性响应为主线,分别介绍了有关同频碰摩响应、谐波周期碰摩响应、准周期局部碰摩响应、干摩擦自激反向全周涡动响应、碰摩的全局响应行为以及碰摩响应的分岔与混沌方面的研究成果.接下来讨论了在主被动抑制碰摩振动方面取得的结果.最后,给出结论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定子碰摩 非光滑系统 多稳态共存 分岔和混沌 主被动控制
下载PDF
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方虹斌 吴海平 +2 位作者 刘作林 张琦炜 徐鉴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共38页
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由于其无穷的设计空间,突出的变形状、变大小、变拓扑特性,以及由折叠诱发的超常规力学特性,在最近几年迅速成为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在航天、医疗、材料、机器人等众多工程... 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由于其无穷的设计空间,突出的变形状、变大小、变拓扑特性,以及由折叠诱发的超常规力学特性,在最近几年迅速成为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在航天、医疗、材料、机器人等众多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典型的代表包括大型空间可展开结构、自折叠可重构机器人、微型可折叠器械等.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的动力学问题日益突出,不仅涉及其动力学建模和参数辨识,还包括动力学机制分析与实验测试.折纸结构复杂的空间几何关系、丰富的变形模式、折叠诱发的全局强非线性本构关系等给动力学研究带来了很多新挑战和新机遇.本文首先阐述了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简要概述了折纸的基本定义、假设和分类,以及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的几何设计、静力学和运动学特性.随后,本文系统回顾了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动力学研究中相关问题的最新进展,包括:(1)动力学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2)动力学理论、有限元和实验分析手段;(3)折叠诱发的动力学行为,包括双稳态和多稳态动力学行为、瞬态动力学行为和波传播动力学行为等;(4)典型动力学应用.本文最后提出了折纸结构和折纸超材料动力学研究中若干值得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纸结构 折纸超材料 动力学建模 折叠动力学 多稳态动力学 瞬态动力学 波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VMD和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故障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8
12
作者 时培明 苏晓 +2 位作者 袁丹真 苏冠华 马晓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5-520,共6页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旋转机械早期故障诊断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故障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应用参数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对微弱故障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旋转机械早期故障诊断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故障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应用参数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对微弱故障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通过峭度准则筛选出其中峭度最大的IMF分量;最后对该IMF分量进行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实现微弱故障信号的增强。实例表明:在强噪声背景下,利用参数优化VMD分解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出微弱信号特征频率,实现旋转机械故障状态的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 多稳随机共振 变分模态分解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参数激励驱动微陀螺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尚慧琳 张涛 文永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对于一类典型的切向梳齿驱动型微陀螺,建立两自由度、具有刚度立方非线性和参数激励驱动的微陀螺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主参数共振和1∶1内共振的情况,利用多尺度法获得周期解的解析形式,并利用分岔理论,得到Hopf分岔条件,结合数值模拟... 对于一类典型的切向梳齿驱动型微陀螺,建立两自由度、具有刚度立方非线性和参数激励驱动的微陀螺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主参数共振和1∶1内共振的情况,利用多尺度法获得周期解的解析形式,并利用分岔理论,得到Hopf分岔条件,结合数值模拟系统的动力学响应,揭示系统参数对驱动和检测模态振幅和分岔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1∶1内共振和较大的载体角速度下,激励频率的变化容易引起微陀螺振动系统的多稳态解、振幅跳跃现象和概周期响应等复杂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陀螺 静电力 主参数共振 多稳态现象 振幅跳跃现象
下载PDF
多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谭江平 王光庆 +2 位作者 鞠洋 李颍 赵泽翔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5-774,共10页
为了提高非线性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机⁃压电耦合的非线性多稳态振动能量采集器,通过在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模型基础上增加一对外部磁铁,构造了具有四个稳态的非线性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磁... 为了提高非线性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机⁃压电耦合的非线性多稳态振动能量采集器,通过在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模型基础上增加一对外部磁铁,构造了具有四个稳态的非线性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磁偶极子理论建立了采集器悬臂梁末端磁铁与外部磁铁之间的非线性磁力模型;利用Hamilton原理和Raleigh⁃Ritz方法建立了四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系统的分布参数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磁铁水平间距和外部磁铁间距等参数对系统非线性磁力、非线性分岔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制作了四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原理样机,搭建了样机性能测试平台,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四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可以在低激励水平作用下显著提高能量收集效率,且具有较宽的工作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耦合动力学 多稳态压电能量采集器 非线性磁力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稳态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舒锴 柯浔 +4 位作者 辛莹 郭小伟 曹广民 杜岩功 周华坤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9年第6期83-88,共6页
在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禾草-矮嵩草群落、矮嵩草群落、小嵩草群落、杂类草-黑土滩次生裸地4种演替稳态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型蒸渗仪法和烘干法等,研究多稳态高寒草甸的蒸散量、土壤含水率、贮水量... 在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禾草-矮嵩草群落、矮嵩草群落、小嵩草群落、杂类草-黑土滩次生裸地4种演替稳态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型蒸渗仪法和烘干法等,研究多稳态高寒草甸的蒸散量、土壤含水率、贮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增加,生长季盛期,4种演替稳态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每日平均蒸散量出现下降趋势;4种稳态高寒草甸总蒸散量分别是禾本-矮嵩草群落235.2 mm,矮嵩草群落209.1 mm,小嵩草群落203.1 mm,杂类草-黑土滩次生裸地150.3 mm,均低于同期降水量。多稳态高寒草甸表层0~10 cm土壤含水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8月含水率降低速度较快,9月含水率下降不明显。禾本-矮嵩草群落10~20 cm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明显,其余3种草甸10~20 cm土层含水率均呈减小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低于表层土壤;高寒草甸0~10、10~20 cm土层贮水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生长季4种演替稳态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各土层贮水量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稳态高寒草甸 蒸散量 土壤含水率 贮水量
下载PDF
两空间耦合下齿轮传动系统多稳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石建飞 苟向锋 朱凌云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89-1499,共11页
通过将系统参数定义为参数变量,构成参数空间,研究齿轮传动系统在参数空间和状态空间耦合下的非线性全局动力学特性,以及多参数、多初值和多稳态行为之间的关联特性.首先设计了一个两空间耦合下非线性系统多稳态行为的计算和辨识方法.其... 通过将系统参数定义为参数变量,构成参数空间,研究齿轮传动系统在参数空间和状态空间耦合下的非线性全局动力学特性,以及多参数、多初值和多稳态行为之间的关联特性.首先设计了一个两空间耦合下非线性系统多稳态行为的计算和辨识方法.其次,基于该方法并结合相图、Poincaré映射图、分岔图、最大Lyapunov指数、吸引域等,研究齿轮传动系统在不同参数平面上多稳态行为的存在区域和分布特性,以及多稳态行为在状态平面上的分布特性,揭示了参数平面和状态平面上系统可能隐藏的多稳态行为和分岔,并分析了多稳态行为的形成机理.结果发现,两空间耦合下系统在参数平面上存在大量多稳态行为并呈'带状'分布,状态平面上多稳态行为出现两种不同的侵蚀现象,即内部侵蚀和边界侵蚀.分岔点或分岔曲线对初值的敏感性导致多稳态行为的出现.当齿侧间隙和误差波动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时,系统全局动力学特性受间隙和误差扰动的影响较小,受啮合频率的影响较大.两空间耦合下系统全局动力学特性变得丰富和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 按需喷射 膜片振幅 微滴直径
下载PDF
多稳态动力系统中随机共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靳艳飞 许鹏飞 +2 位作者 李永歌 马晋忠 许勇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7-394,共38页
非线性随机动力学是力学、数学、工程等多个领域关注的热点,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生物生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多稳态动力系统作为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在随机扰动下具有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如随机分岔、随机共振等,尤其是随机共振,已经... 非线性随机动力学是力学、数学、工程等多个领域关注的热点,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生物生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多稳态动力系统作为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在随机扰动下具有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如随机分岔、随机共振等,尤其是随机共振,已经被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微弱信号检测和振动能量俘获等工程实际问题中.本文主要综述了多稳态动力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理论、方法及工程应用.首先,通过几类典型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系统,介绍了随机共振的经典理论和度量指标;其次,重点阐述了多稳态动力学系统,尤其是三稳态和周期势系统,在各类噪声激励下的随机共振现象,分析了其诱发机理、演化规律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多稳态动力系统中随机共振的几类应用实例,并进一步给出了随机共振当前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开放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共振 多稳态动力系统 相干共振 平均首次穿越时间 非高斯Lévy噪声
下载PDF
一种机械式多稳态压电俘能器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灿 谢进 +1 位作者 马戈 邹政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0-705,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机械式非线性多稳态压电悬臂梁装置。利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势能可知,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系统具有多稳态的特性;采用数值仿真法分析了在简谐激励和随机激励下系统的运动状态及俘能性能。结果表明... 该文提出了一种机械式非线性多稳态压电悬臂梁装置。利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势能可知,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系统具有多稳态的特性;采用数值仿真法分析了在简谐激励和随机激励下系统的运动状态及俘能性能。结果表明,在简谐激励下,中低频环境中系统为三稳态时具有较好的俘能特性,高频环境中系统为单稳态时具有较好的俘能特性;在随机激励下,系统为三稳态时能在较低噪声强度下越过势垒而做大幅运动,从而输出较大电压;随着噪声强度增加,阱间运动发生的频率增加,输出电压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式非线性压电俘能器 多稳态 压电俘能器 简谐激励 随机激励
下载PDF
忆阻耦合异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的多稳态与相位同步研究
19
作者 武花干 边逸轩 +1 位作者 陈墨 徐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18-3826,共9页
忆阻具有天然的可塑性,可实现与生物神经元和突触所具有的相似或相同机制的硅基神经元和纳米突触。将忆阻用作突触耦合两个异构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该文构建了一个忆阻耦合异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该耦合网络含有一个与忆阻突触初值条件... 忆阻具有天然的可塑性,可实现与生物神经元和突触所具有的相似或相同机制的硅基神经元和纳米突触。将忆阻用作突触耦合两个异构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该文构建了一个忆阻耦合异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该耦合网络含有一个与忆阻突触初值条件和子网初值条件相关的空间平衡点集,可呈现出复杂的动力学演化。利用数值仿真方法,揭示了耦合网络依赖于初值条件而存在的稳定点、周期、混沌、超混沌以及无界振荡等多稳态行为。此外,在忆阻突触的调控下,两个异构子网可达成相位同步。最后,基于STM32单片机硬件平台完成了电路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 细胞神经网络 异构网络 多稳态 相位同步
下载PDF
非线性RLC电路的多定态和非平衡相变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德纯 梁竹健 +3 位作者 温孝东 陈杰 周鲁生 曹惠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8年第4期19-23,共5页
在简单的非线性RLC电路上,再现了多定态和非平衡相变。通过计算机的实时测量,获得了振荡过程的实验曲线。
关键词 多定态 分支解 时间振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