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椭偏光场下锂原子共振激发过程(特邀)
1
作者 齐昕 郭丽 +2 位作者 易小鹏 胡师林 陈京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13-321,共9页
基于散射矩阵理论建立了在强激光场作用下电子从基态直接跃迁到里德伯态的量子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研究了椭偏光场下锂原子被激发到不同里德伯态的概率随激光场椭偏率的变化。研究发现:当光强较低时,激发过程与微扰理论一致;但当... 基于散射矩阵理论建立了在强激光场作用下电子从基态直接跃迁到里德伯态的量子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研究了椭偏光场下锂原子被激发到不同里德伯态的概率随激光场椭偏率的变化。研究发现:当光强较低时,激发过程与微扰理论一致;但当光强较高时,激光场不仅使里德伯态的能级发生移动,而且对里德伯态的空间相位分布也产生了影响,进而改变了激发率随光场椭偏率的变化曲线。同时,计算结果也展现出椭偏场多光子激发过程中角动量和磁量子数跃迁选择定则特点:当共振激发过程吸收偶数或者奇数个光子时,初态与里德伯态的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磁量子数)的奇偶性分别一致或者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光学 场缀饰的里德伯态 多光子共振 散射矩阵理论
原文传递
中红外飞秒激光多光子共振激发CO_(2)^(+)的自由感应衰变研究
2
作者 罗雨 卢琦 +2 位作者 张翔 庄骋轩 刘一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6-552,共7页
利用中红外飞秒激光激发CO_(2)^(+)产生的前向相干辐射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发现在泵浦激光与CO_(2)^(+)的A^(2)П_(u)(V′=1)-X^(2)П_(g)(v=0)态跃迁发生五光子共振情况下,CO_(2)^(+)发出的波长为337 nm的前向相干辐射能够被有效... 利用中红外飞秒激光激发CO_(2)^(+)产生的前向相干辐射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发现在泵浦激光与CO_(2)^(+)的A^(2)П_(u)(V′=1)-X^(2)П_(g)(v=0)态跃迁发生五光子共振情况下,CO_(2)^(+)发出的波长为337 nm的前向相干辐射能够被有效激发。更进一步,利用泵浦–探测方法对该辐射进行了时间分辨研究。利用探测激光导致的辐射损耗效应,发现在不同的气压条件下,337 nm相干辐射的持续时间均在0.8 ps左右,与气压没有明显关系。基于这一观测结果,提出该辐射的本质是多光子共振导致的自由感应衰变辐射。研究揭示了利用中红外飞秒激光激发二氧化碳离子产生相干辐射的本质,指出了强场激光与原子、分子体系共振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由感应衰变效应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飞秒激光 二氧化碳离子 多光子共振 自由感应衰变
下载PDF
初始振动态对氢分子离子电离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雁君 苗向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3-727,共5页
通过数值求解非Born-Oppenheimer(BO)近似条件下的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理论模拟了H+2在不同核初始振动态条件下(v=0到v=7)的库仑爆炸核初始动能释放谱.模拟结果表明:强激光场中氢分子离子的电离通道主要包括直接多光子电离、电荷共振增... 通过数值求解非Born-Oppenheimer(BO)近似条件下的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理论模拟了H+2在不同核初始振动态条件下(v=0到v=7)的库仑爆炸核初始动能释放谱.模拟结果表明:强激光场中氢分子离子的电离通道主要包括直接多光子电离、电荷共振增强电离及有中间过程的电荷共振增强电离,并且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的初始振动态实现对氢分子离子电离通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爆炸核初始动能释放谱 非Born-Oppenheimer近似 直接多光子电离 电荷共振增强电离
下载PDF
用B样条函数方法研究碱金属原子里德堡态在静电场中的性质
4
作者 周效信 李小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由原子的模型势出发,利用B样条函数方法研究了钾和铯原子的里德堡态在静电场中Stark态能级反交叉位置以及微波场中钾原子的多光子共振吸收谱.研究表明我们的结果与实验和其他理论结果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B样条函数 Stark态能级反交叉 多光子共振吸收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