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小刚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5-988,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是再灌注治疗(溶栓、机械取栓或支架术等)。在可挽救的缺血脑组织进展梗死以前通过恢复其血流量,再灌注治疗可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减少最后梗死面积、改善临床结果。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是再灌注治疗(溶栓、机械取栓或支架术等)。在可挽救的缺血脑组织进展梗死以前通过恢复其血流量,再灌注治疗可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减少最后梗死面积、改善临床结果。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是目前惟一一种证实有效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虽然溶栓治疗日趋成熟,但标准的静脉溶栓治疗(非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3h内、静脉注射tPA,)有许多限制,包括治疗时间窗短、血管再通率只有50%和症状性出血转变的重大危险等。结果,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只有少数患者(通常是1%至3%)接受溶栓治疗。所以有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如扩大溶栓时间窗、新的溶栓药物用于发病3h以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评价各种新的再灌注方法(特别是多模式影像学技术)、静脉和动脉内药物溶栓联合应用、溶栓和新型抗小板药的联合应用,以及应用机械装置或经颅多普勒超声促进药物溶栓的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时间窗 多模式影像学
原文传递
PET/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强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61-2364,共4页
近年来,以PET/CT为代表的多模式显像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科研与临床。MRI在多方面优于CT,PET/MRI融合显像可提供分子、形态与功能信息,具有较大潜力,使其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研制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若能合理解决,将为... 近年来,以PET/CT为代表的多模式显像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科研与临床。MRI在多方面优于CT,PET/MRI融合显像可提供分子、形态与功能信息,具有较大潜力,使其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研制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若能合理解决,将为分子影像学带来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多模式成像
下载PDF
当代最先进分子影像新技术——PET/MRI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强 王荣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年第4期4-7,共4页
PET/CT作为一种多模式显像技术,已在科研与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MRI在多方面优于CT,因此,PET/MRI分子影像设备的研究成了近些年的热点。PET/MRI融合显像可提供分子、形态与功能信息,具有较大的潜力,但其研制过程中仍存在一... PET/CT作为一种多模式显像技术,已在科研与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MRI在多方面优于CT,因此,PET/MRI分子影像设备的研究成了近些年的热点。PET/MRI融合显像可提供分子、形态与功能信息,具有较大的潜力,但其研制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若能合理解决必将给分子影像学带来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成像 PET/CT PET/MRI 先进技术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荧光制剂的多模态多功能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4-238,共5页
多模态融合的分子影像技术整合了多种分子影像技术的优势,已成为当前分子影像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新近报道的七甲川菁(heptamethine cyanine)染料是一类具有肿瘤靶向性的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制剂。该染... 多模态融合的分子影像技术整合了多种分子影像技术的优势,已成为当前分子影像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新近报道的七甲川菁(heptamethine cyanine)染料是一类具有肿瘤靶向性的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制剂。该染料独特的光学特征使其在肿瘤分子影像、靶向治疗和药物传递系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材料包裹该类染料可用于NIRF/MRI双模成像,标记核素后可实现NIRF/PET双模成像,共轭结合化疗药物后,可实现抗肿瘤药物的靶向传递,多个七甲川菁染料的复合物已被用作多模态成像,成为光热、光动力学和组合治疗肿瘤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 多模态成像 肿瘤模型 分子影像
下载PDF
光声计算断层图像重建中声速异质性补偿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邓可欣 崔曼修 +4 位作者 左宏志 王铉皓 蔡创坚 罗建文 马骋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76-288,共13页
光声计算断层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入侵式和非电离式的新型生物医学成像方法,其临床应用对成像精度要求较高。生物组织内声速分布的不均匀性时常造成重建的光声图像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伪影。实现光声IP和声速分布的联合重建是改善... 光声计算断层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入侵式和非电离式的新型生物医学成像方法,其临床应用对成像精度要求较高。生物组织内声速分布的不均匀性时常造成重建的光声图像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伪影。实现光声IP和声速分布的联合重建是改善成像效果、去除成像伪影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仅通过光声单一模态的信息获取就可以获得多模态信息(包括光学和声学信息)的崭新途径。总结了几种本研究组近年来开发的光声-声速联合重建方法,包括基于特征耦合、基于波前整形以及基于信号互补的方法。同时,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优劣势和适用场景,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这些方法解决光声图像质量提高和多模态图像获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光声成像 医学影像 声速矫正 声速断层成像 多模态成像
原文传递
高性能探测成像与识别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雪松 戴琼海 +6 位作者 焦李成 洪文 徐立军 邢孟道 冯德军 陈思伟 代大海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11-1235,共25页
高性能探测成像与识别是现代信息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近年来对其应用的迫切需求加速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本文针对高性能探测成像与识别的4个重点领域,即多维度微波探测成像、微弱信号检测与识别、多模态成像理论与信息... 高性能探测成像与识别是现代信息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近年来对其应用的迫切需求加速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本文针对高性能探测成像与识别的4个重点领域,即多维度微波探测成像、微弱信号检测与识别、多模态成像理论与信息重建、计算成像理论与方法,较系统地阐述了这几个领域的概念与内涵、发展脉络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当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典型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其中的一些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尽管各个领域面临的具体问题各有不同,但均存在着一些共性基础性问题有待深入认知,主要表现在探测成像手段与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探测成像的数据获取机制、探测成像后的目标参数特征提取与重建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 多尺度 弱信号检测 认知成像 计算成像 多模态成像 信息重建 目标智能识别
原文传递
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型与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蒋健 张学凌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是胶质瘤基因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MR成像、多模态成像及影像组学的多种影像征象及组学特征与IDH基因表型相关。作者就胶质瘤IDH基因型与影...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是胶质瘤基因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MR成像、多模态成像及影像组学的多种影像征象及组学特征与IDH基因表型相关。作者就胶质瘤IDH基因型与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型 胶质瘤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交互式教学平台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康皓 李月华 杨硕 《中国病案》 2024年第7期89-92,共4页
目的评估多模态影像技术的眼科交互式教学平台在眼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31日-2021年7月2日在北京某三甲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名。观察组采用多模态影像技术交互平台教学法,对照... 目的评估多模态影像技术的眼科交互式教学平台在眼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31日-2021年7月2日在北京某三甲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名。观察组采用多模态影像技术交互平台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后量化考查学生对临床病例的诊疗能力,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教学方法满意度、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临床疾病诊治能力等方面教学反馈调查问卷得分分别为16.75±1.80,15.20±2.21,15.00±1.89,13.95±2.03,12.30±2.15,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理论和临床知识考核成绩中位数分别为90(81.25,90.75)及90(80.0,90.0),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多模态影像技术的眼科交互式教学平台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好,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满意度,对促进眼科教学方法改进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 交互式教学平台 眼科学 临床教学
原文传递
多模态影像学联合VEEG对FCD外科手术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权红军 李信晓 +3 位作者 武跃辉 阎晓鹏 刘豪佳 张樱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305-311,共7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联合视频脑电图(VEEG)对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导致的难治性癫痫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在外科手术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证实为FCD的影像和VEEG表现,分析病变位置、形态、密度、信号、代谢,...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联合视频脑电图(VEEG)对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导致的难治性癫痫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在外科手术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证实为FCD的影像和VEEG表现,分析病变位置、形态、密度、信号、代谢,测量病变大小,并与外科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明确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诊断符合率100%;磁共振(MRI)显示病灶皮质呈局限性带状或结节状增厚,病灶呈等和(或)高信号,多排螺旋CT(MSCT)检查显示大部分病灶呈偏低密度,少数伴点条状高密度,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查大部分病灶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呈低代谢;联合VEEG及多模态影像学诊断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05,t=1.42)。结论 多模态影像学联合VEEG对FCD引起的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学 视频脑电图 氟-18-脱氧葡萄糖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难治性癫痫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琬钰 关丽明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其发病的中枢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临床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多模态MRI在探讨PHN发病的中枢机制中发挥着相互补充的作用。笔者主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其发病的中枢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临床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多模态MRI在探讨PHN发病的中枢机制中发挥着相互补充的作用。笔者主要对多模态MRI在PH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PHN发病中枢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疱疹后 带状疱疹 多模态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超声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安璐 张崇琨 +1 位作者 胡鹤 杨仕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32-440,共9页
具有空心结构的纳米/微米二氧化硅微球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热点.简要总结了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对其在超声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为其进一步研... 具有空心结构的纳米/微米二氧化硅微球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热点.简要总结了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对其在超声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二氧化硅 制备 模板法 超声成像 多模式成像
下载PDF
大脑多模态成像技术定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慧慧 何宏建 +3 位作者 方静宛 童琪琦 周子涵 刘华锋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44-1955,共12页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是脑科学研究和脑疾病诊断的利器,不同模态的成像技术提供不同的信息可协同表征脑部结构和功能。其中定量成像技术着眼于和生理、物理相关的内在参量,旨在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本文以正电子发射扫描成像(positron emissio...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是脑科学研究和脑疾病诊断的利器,不同模态的成像技术提供不同的信息可协同表征脑部结构和功能。其中定量成像技术着眼于和生理、物理相关的内在参量,旨在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本文以正电子发射扫描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两种生物医学成像模态为例,针对性地讨论它们在定量刻画大脑微观结构和功能领域的发展状况,目前尚存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围绕定量MRI,从表观参数定量开始,介绍其中的单参数定量的现状和不足,以及目前多参数同时定量的发展动态;围绕微观参数定量,介绍针对髓鞘成像的两大方法,包括多组分T2定量和基于超短回波时间髓鞘直接成像,介绍磁共振定量成像特别是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可比较性和可重复性研究。围绕定量PET,从最广泛的代谢动力学模型———房室模型开始介绍,对生理参数与示踪剂摄取量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展开到定量的误差来源包括模型选择、图像质量以及输入函数测量误差3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最新进展包括硬件设备、图像重建方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最后对MRI定量、PET定量以及PET/MRI定量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成像 定量磁共振成像(MRI) 定量正电子发射扫描成像(PET) 多参数同时定量 髓鞘水成分定量 多中心融合 房室模型
原文传递
PET/CT多模态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在肺结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宁 王凤 +2 位作者 李瑞东 张晓乙 张孔源 《中国辐射卫生》 2021年第6期757-761,共5页
目的探讨PET/CT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在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5月来潍坊市人民医院就诊,经临床及螺旋CT平扫、增强难以确诊,并在1周内做过PET/CT检查的70例有可比性的胸部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主... 目的探讨PET/CT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在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5月来潍坊市人民医院就诊,经临床及螺旋CT平扫、增强难以确诊,并在1周内做过PET/CT检查的70例有可比性的胸部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主要非处理因素将70例患者分组,即按照肺结节大小相近(直径差值<0.2 cm)、病变部位两两配对,每对编号1、2,共35对,随机分为多模态数字化导航组和传统手术组。记录2组穿刺结果,比较2组患者穿刺的诊断准确率、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次数及活检次数。结果多模态数字化导航组与传统手术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1%、80%,P=0.018;穿刺一次成功率分别为71.4%、42.8%,P=0.016;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42.8%,P=0.008;穿刺次数分别为1(1,2)、2(2,3),P<0.001;活检次数分别为1(1,2),2(1,2),P=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T/CT多模态数字化导航技术不仅操作精准、安全、可靠,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 多模态成像 肺结节 PET/CT引导 穿刺活检
原文传递
多模态影像精准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14
作者 杨丽娟 孙俊旗 +3 位作者 万志方 陈振松 黄钟情 赵国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0期40-43,共4页
目的:应用多模态影像检查总结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信息,提高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治的及时性和精准性,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3年7月汕头大学医学院... 目的:应用多模态影像检查总结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信息,提高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治的及时性和精准性,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3年7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共62例符合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表现患者影像资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头部CT多模态、头部MRI多模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回顾性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颅脑影像学表现,统计不同影像方法检出该病的阳性率,观察头部CT平扫、头部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组间脑梗死灶部位检出数量间差异。结果:本项研究中发现头部CT平扫基底动脉尖高密度征检出率84%,CTA在识别基底动脉尖栓塞/狭窄方面检出率100%;头部CT平扫、头部MRI平扫、DWI组间脑梗死灶部位检出数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灌注CTP、多模态MRI评估脑缺血/梗死范围更精确;DSA能更准确显示基底动脉尖栓塞/狭窄程度。结论:多模态影像检查明显提高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多模态影像 脑梗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影像学下髂静脉狭窄诊断现状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琪 宋心悦 +3 位作者 董夷宸 石浩冬 梁晓艳 段红永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03-208,共6页
髂静脉狭窄(IVS)是指髂静脉存在异常解剖或者存在腔内粘连等情况,导致髂静脉受压,从而出现下肢或者盆腔静脉回流障碍,出现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疾病,在血管外科中十分常见。在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症状的患者中,IVS占绝大部分。但IVS的... 髂静脉狭窄(IVS)是指髂静脉存在异常解剖或者存在腔内粘连等情况,导致髂静脉受压,从而出现下肢或者盆腔静脉回流障碍,出现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疾病,在血管外科中十分常见。在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症状的患者中,IVS占绝大部分。但IVS的单一发病症状并不典型,常合并其他病变,如下肢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溃疡形成等。研究发现,IVS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低,女性的平均受压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典型的IVS主要发生于年轻育龄女性的左下肢,但仍有例外。因此,IVS的诊断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CVI是对包括影响静脉系统所有形态与功能异常疾病的统称。与慢性静脉疾病(CVD)相比,CVI囊括了无症状或体征的静脉系统异常。因此,引用CVD这一概念可以更好地描述需要临床指导的IVS的诊断与治疗研究。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可以为诊疗IVS提供帮助。因此,临床医师在影像学中对该疾病诊断、治疗方式和预后管理所具有的优、缺点做出了相关研究,提升了临床诊断效能。本文就在多模态影像学下对IVS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期望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于该疾病在不同状态下诊疗时进行影像学选择,为患者寻找更优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 多模态影像学 诊断
原文传递
纳米材料多模态显像示踪技术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尘肺中的应用
16
作者 薛婷 张新日 孔晓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3-1140,共8页
背景:临床前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尘肺病的治疗,然而由于缺乏体内有效的间充质干细胞示踪技术,相关研究尚停滞于临床前探索,因此间充质干细胞示踪技术的发展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目的:综述尘肺治疗现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尘肺以... 背景:临床前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尘肺病的治疗,然而由于缺乏体内有效的间充质干细胞示踪技术,相关研究尚停滞于临床前探索,因此间充质干细胞示踪技术的发展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目的:综述尘肺治疗现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尘肺以及纳米材料多模态显像示踪技术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尘肺的研究进展,评价不同类型纳米材料多模态显像示踪技术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尘肺研究现状中的贡献、效果及前景,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以PubMed为检索数据库,以“pneumoconiosis,pulmonary fibrosis,stem cells,MSCs,trace,nanoparticles,multi-modal imaging,therapy”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文献时限为2016-2021年,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6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目前的临床前研究显示,金纳米颗粒、磁靶向纳米颗粒及近红外长余辉发光纳米颗粒3种材料设计精巧且新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多模态成像能力等优点,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尘肺过程中体内示踪及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疗效评价的临床前应用初显成效,示踪长效性、靶向定位、余辉光学性能顺次分别是上述3种纳米材料的优势。②金纳米颗粒是纳米材料联合多模态显像示踪技术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尘肺的临床应用中最具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尘肺领域的进展与临床转化。③纳米材料多模态显像示踪的研究为实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尘肺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新技术,对进一步推进靶向治疗尘肺的临床转化应用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④在精准医疗引领的新时代,阐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尘肺机制,解决增强纳米材料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的靶向积累、提高间充质干细胞摄取和控制缓释效力、延长药物半衰期以及维持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肺纤维化 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示踪 纳米材料 多模态显像 治疗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多模态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杰 郭勇尉 朱浩淼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5,共9页
近年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作为“光学活检”手段在临床上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应用。在与造影剂结合后,还可以获得分子活动信息。但是单一模式的OCT技术存在穿透深度低等不足,多模态成像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短板,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OCT的技... 近年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作为“光学活检”手段在临床上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应用。在与造影剂结合后,还可以获得分子活动信息。但是单一模式的OCT技术存在穿透深度低等不足,多模态成像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短板,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OCT的技术优势,从多层面获取生物体的综合信息。综述了目前造影剂用于OCT与荧光成像、光声成像、磁共振成像耦合的多模态成像进展,以及多模态造影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造影剂 多模态成像 分子成像
原文传递
磁性靶向纳米粒体外多模态成像及对肝星状细胞的靶向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璇 鲁敏 +6 位作者 李明星 敖梦 唐琳梅 曾祯 胡经纬 黄志强 宣吉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571,共6页
背景:近来年,分子成像结合医学影像技术和靶向分子探针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相互结合能够在分子水平对靶组织进行观察,从而实现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实时无创成像。目的:制备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探针,探讨其体外超声/CT/MRI成像效果,观... 背景:近来年,分子成像结合医学影像技术和靶向分子探针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相互结合能够在分子水平对靶组织进行观察,从而实现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实时无创成像。目的:制备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探针,探讨其体外超声/CT/MRI成像效果,观察其体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靶向能力。方法:以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作为外壳、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环八肽作为配体,通过双步乳化法制备包载磁性颗粒和全氟辛溴烷的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cRGD-PLGA-Fe3O4-PFOB,检测其理化性质。将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以双蒸水稀释为不同质量浓度的混悬液,体外观察其超声、CT、MRI显影效果。通过碳二亚胺法连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肽与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验证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连接情况和体外靶向能力。细胞毒性实验测定不同质量浓度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对大鼠肝细胞BRL-3A的毒性作用。结果与结论:(1)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分散度好,大小较均匀,单个纳米粒呈球形,数个黑色的铁颗粒分布于壳膜上,平均粒径为(221.5±60.3) nm,Fe3O4包封率为38%;(2)随着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质量浓度的降低,样品的超声回声强度、CT值均逐渐降低;随着纳米粒中Fe3O4颗粒质量浓度的增加,MRIT2加权信号强度逐渐降低;(3)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环八肽与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的连接率为94.13%;体外靶向实验显示,大部分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聚集于大鼠肝星状细胞细胞HSC-T6周围;(4)不同质量浓度的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对大鼠肝细胞BRL-3A活力无影响;(5)结果表明,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探针不仅能作为多模态显像剂用于超声、CT、MRI,且在体外实验中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有较强的靶向能力,对肝纤维化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靶向 对比剂 多模态成像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体外研究 分子探针
下载PDF
基于光声-超声协同的多模成像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陶超 项四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1240-1244,共5页
光声成像兼具声学成像和光学成像两者的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实时成像、多模成像满足了对动态生理过程实时监控的需求,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因而是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本项目拟集成光声-超声技术,... 光声成像兼具声学成像和光学成像两者的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实时成像、多模成像满足了对动态生理过程实时监控的需求,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因而是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本项目拟集成光声-超声技术,在实现光声-超声双模实时成像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光声-超声两者物理效应的协同机制,解决两者不能独立解决时变复杂声学环境中的成像难题,实现两者不具备的新功能。本项目的研究顺应生物医学成像发展潮流,赋予光声-超声技术新的功能和应用空间,对于增强我国数字诊疗装备的技术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 超声 多模成像 超声聚焦 电离辐射
下载PDF
多模态眼前段成像设备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铮昱 肖鹏 +2 位作者 骆仲舟 王耿媛 袁进 《眼科学报》 2021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获取眼表图像的综合信息,建立眼表疾病综合诊断和评估。方法:将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ultra-high resolu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UHR-OCT)与基于裂隙灯生物显微镜的微血管成像系统相结合,开发了一种多模态、非... 目的:获取眼表图像的综合信息,建立眼表疾病综合诊断和评估。方法:将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ultra-high resolu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UHR-OCT)与基于裂隙灯生物显微镜的微血管成像系统相结合,开发了一种多模态、非接触式的眼科光学成像平台。结果:UHR-OCT模块在组织中实现轴向分辨率约为2μm。眼表微血管成像模块在最大放大倍率下横向分辨率约为3.5μm。通过集成在裂隙灯显微镜成像光学路径的不同模块,多模态成像平台能够执行实时前段OCT结构成像、结膜微血管成像和传统裂隙灯成像功能。利用自主开发的软件,进一步分析结膜血管网络图像和血流图像,获取血管分形维数、血流速度、血管直径等定量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论:通过在健康受试者和角膜炎患者的在体成像测试,表明多模态眼前段成像设备可为眼科临床应用及人工智能提供结构和功能信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眼微血流成像 眼科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