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briG:一种高效处理大量重边的属性图存储架构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权隆 黄艳香 +4 位作者 邵蓥侠 孟嘉 任鑫琦 崔斌 冯是聪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66-1779,共14页
在图中,起点和终点都相同的两条边称为重边.属性图是一种带标志和重边的有向图,图中的点和边可以拥有任意数目的属性值.属性图由于其丰富的表达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实际建模中.实际应用中一般用图数据库解决属性图的存储需求.相比于传统的... 在图中,起点和终点都相同的两条边称为重边.属性图是一种带标志和重边的有向图,图中的点和边可以拥有任意数目的属性值.属性图由于其丰富的表达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实际建模中.实际应用中一般用图数据库解决属性图的存储需求.相比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图数据库在做多跳邻域查询、路径查询等与图结构相关的查询时,具有更优异的性能.Titan是产业界日渐关注的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图数据库,Titan的数据以邻接表的方式组织,每个点的邻接表存储了相邻的所有边,这使得与邻接点集相关的查询都需要遍历整个邻接表.当图中含有大量重边时,邻接表规模巨大,这种数据组织方式导致邻域查询性能严重受损.邻域查询是大部分图查询的基础,如多跳邻域查询、路径查询、局部聚集系数查询(计算)等,这些查询往往由嵌套的邻域查询实现,随着邻域深度的增加,这种性能受损将被急剧放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Titan和列式存储数据库HBase的复合架构设计——HybriG,基于Titan和HBase建立存储层,用Titan来存储图的结构信息和点集的属性信息,HBase存储边集的所有属性信息.在HybriG中邻接表保持了项数和数据量上的精简,从而能克服上述图数据库的缺点.相比于传统图数据库Titan,HybriG在邻域点集相关查询以及边集数据批量导入上的性能提升一个量级以上.文中介绍了HybriG基于Titan和HBase的存储设计,并描述了在此存储设计基础上,如何高效地实现图查询以及图数据的插入操作.此外,文中还提出了图数据的高效导入方案,并保证导入过程中Titan与HBase存储数据的一致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HybriG在处理大量重边时的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图 重边 图数据库 TITAN HBASE 架构设计
下载PDF
Design and test of a multi-edge toothed cutting device for membraneimpurity mixed material
2
作者 Rongqing Liang Bingcheng Zhang +5 位作者 Xuegeng Chen Hewei Meng Xinzhong Wang Congju Shen Yaping Li Za K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2023年第2期73-84,共12页
As the existing residual film crushing device in Xinjiang cannot directly crush membrane-impurity mixed material,by analyzing the compressive and cutting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ual film material layer and cotto... As the existing residual film crushing device in Xinjiang cannot directly crush membrane-impurity mixed material,by analyzing the compressive and cutting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ual film material layer and cotton stalk,the cutting conditions of mixed materials were obtained,and the method of cutting was determined.A multi-edge toothed cutters was created,and a cutting device was built.It was preliminarily determined that the number of teeth in the cutters was 8,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teeth and between the tooth and fixed blade was 3 mm,the speed of the high-speed cutter was 800 r/min,and the spee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and low-speed cutters was-300 r/min.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 of residual film to total residual film sampling mass was(2.22±0.30)%,(19.19±2.02)%,(58.94±3.19)% and(20.65±2.05)%,respectively,when the maximum outer profile size in the range of[0,20)mm,[20,100)mm,[100,500)mm and[500,~)mm.The mass of cotton stalks with lengths of[0,50)mm,[50,100)mm and[100,~)mm accounted for(32.57±1.5)%,(27.77±1.3)%and(39.66±1.75)%,respectively,and the cutting power consumption was(85.41±15.63)kJ.The test result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membrane-impurity mixed material cutting technology,as well as some guidance for the separation of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edge toothed cutter membrane-impurity mixed material cutting device cutting conditions
原文传递
如何确定球窝铣刀的直径
3
作者 刘凯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4-105,共2页
球窝铣刀是加工工件球窝的,其原理是:机床主轴带动工件回转的同时,铣刀与主轴轴线成40°回转并能前后进给,通过切削就完成了球窝的精加工。这样选择球窝铣刀的直径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立体 包络 多刃 直径
下载PDF
一种基于LDGM码的有损信息压缩方法
4
作者 管武 梁利平 《信息技术》 2014年第12期40-43,共4页
利用多边缘二分图代替传统的三分图,实现对低密度生成矩阵码(Low density generator matrix codes,LDGM码)的描述。基于多边缘二分图,提出多边缘置信度传播算法和滤波衰减消解方法,实现基于LDGM码的二进制信息压缩编码。仿真结果表明,... 利用多边缘二分图代替传统的三分图,实现对低密度生成矩阵码(Low density generator matrix codes,LDGM码)的描述。基于多边缘二分图,提出多边缘置信度传播算法和滤波衰减消解方法,实现基于LDGM码的二进制信息压缩编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近香农限的压缩性能,并具有较低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生成矩阵码(LDGM码) 多边缘 置信度传播 消解
下载PDF
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测试序列优化生成方法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勇 王超琦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根据车载设备功能测试的需求,研究基于中国邮路算法优化生成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测试序列的方法。在分析测试序列构造方法的基础上,将测试序列的优化生成问题转换为求解1个具有多重弧的有向图的中国邮路问题。针对测试序列的特点,... 根据车载设备功能测试的需求,研究基于中国邮路算法优化生成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测试序列的方法。在分析测试序列构造方法的基础上,将测试序列的优化生成问题转换为求解1个具有多重弧的有向图的中国邮路问题。针对测试序列的特点,利用Edmonds-Johnson算法和LINGO建模工具对中国邮路问题进行求解,即通过构造容量网络、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欧拉图寻迹等步骤,找出最优邮路。针对求解结果有可能导致测试序列过长的问题,提出1种有效的截短方法,实现了生成结果的二次优化。以CTCS-3级车载设备模式转换示意图为例,给出优化生成测试序列的具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控制系统 车载设备 测试序列 中国邮路问题 多重弧有向图 Edmonds-Johnson算法
下载PDF
基于彩色图像分析的白细胞自动分类算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汪定慧 程杰 万遂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16-20,共5页
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模式识别的方法 ,进行外周血涂片白细胞自动分类的方法性研究 .提出了包括预处理、特征形成与特征选择、分类判据等一整套基本算法 。
关键词 彩色图像分析 白细胞分类 小波变换 多尺度边缘检测 特征选择 序贯分类 算法 BP网络
下载PDF
非线性单摆动力系统多参数混沌边缘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贺尚宏 谢进 +1 位作者 程杰锋 崔清雨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共4页
利用Melnikov方法,通过计算Melnikov函数,建立了非线性单摆系统产生混沌的必要条件,得到了非线性单摆系统多参数的混沌边缘,并通过分岔图、相图、时域波形图以及最大Lyapunov指数等方法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通过示例说明,利用所得... 利用Melnikov方法,通过计算Melnikov函数,建立了非线性单摆系统产生混沌的必要条件,得到了非线性单摆系统多参数的混沌边缘,并通过分岔图、相图、时域波形图以及最大Lyapunov指数等方法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通过示例说明,利用所得到的结论可以很方便地设计出实现周期运动的非线性单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NIKOV函数 非线性单摆 多参数 混沌边缘
原文传递
小波变换在涡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晓云 陈德智 +1 位作者 刘东辉 盛剑霓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0年第3期60-64,共5页
本文利用信号与噪声在小波分析中不同尺度上的传播特性 ,研究了小波技术在涡流无损检测信号除噪中的应用。作者通过对不同支撑板干扰信号的分析 ,找出了它的规律 ,提出了用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去除支撑板信号的新方法。结果表明 ,此... 本文利用信号与噪声在小波分析中不同尺度上的传播特性 ,研究了小波技术在涡流无损检测信号除噪中的应用。作者通过对不同支撑板干扰信号的分析 ,找出了它的规律 ,提出了用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去除支撑板信号的新方法。结果表明 ,此方法与传统的去除支撑板干扰信号方法相比 ,能极大地节省硬件资源 ,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无损检测 小波变换 噪声 信号处理
下载PDF
基于双边类型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多维数据协调 被引量:6
9
作者 马识途 郭大波 +1 位作者 薛哲 贺超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5-312,共8页
在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VQKD)多维数据协调过程中,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纠错性能直接影响协调效率和传输距离。构造了一种双边类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TET-LDPC),引入了类似于重复累积码中的累积结构以提高其纠错性能,在多维数据... 在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VQKD)多维数据协调过程中,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纠错性能直接影响协调效率和传输距离。构造了一种双边类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TET-LDPC),引入了类似于重复累积码中的累积结构以提高其纠错性能,在多维数据协调算法中得到了更小的收敛信噪比、更高的协调效率以及更远的传输距离。仿真结果表明:当TET-LDPC的码率为0.5,分组码长为2×10^5时,收敛信噪比降至1.02dB,协调效率达到了98.58%,安全密钥率达到17.61kb/s,CVQKD系统的传输距离提高为44.9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密钥分发 双边类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渐进边增长算法 多维数据协调 多边类型
原文传递
GCAGA: A Gini Coefficient-Based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Computation Offloading in Multi-User-Multi-Edge MEC System
10
作者 Junqing Bai Qiuchao Dai Yingying Li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4年第6期5083-5103,共21页
To support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Mobile Edge Comput-ing(MEC)provides users with low latency and high bandwidth service by offloading computational tasks to the network... To support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Mobile Edge Comput-ing(MEC)provides users with low latency and high bandwidth service by offloading computational tasks to the network’s edge.However,resource-constrained mobile devices still suffer from a capacity mismatch when faced with latency-sensitive and compute-intensive emerging applications.To address the difficulty of running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applications on resource-constrained clients,a model of the computation offloading problem in a network consisting of multiple mobile users and edge cloud servers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n a user benefit function EoU(Experience of Users)is proposed jointly consider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ime delay.The EoU maximization problem is decomposed into two steps,i.e.,resource allocation and offloading decision.The offloading decision is usually given by heuristic algorithms which are often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slow convergence and poor stability.Thus,a combined offloading algorithm,i.e.,a Gini coefficient-based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GCAGA),is proposed to alleviate the dilemma.The proposed algorithm optimizes the offloading decision by maximizing EoU and accelerates the convergence with the Gini coefficient.The simulation compare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ith the genetic algorithm(GA)and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AGA).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Gini coefficient and the adaptive heuristic operators can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ce speed,an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performs better in terms of convergence while obtaining higher EoU.The simulation cod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vailable:https://github.com/Grox888/Mobile_Edge_Computing/tree/GCA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edge computing multi-user-multi-edge joint optimization Gini coefficient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下载PDF
基于联邦深度学习的多边缘协作缓存方法
11
作者 梁杰 郑家瑜 +2 位作者 陈哲毅 于正欣 苗旺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94-3001,共8页
作为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多边缘协作缓存的出现可更好满足终端智能应用的实时计算与数据存储需求进而提升用户体验.但是,多边缘协作缓存的性能通常受限于低效率的协作机制以及不合理的缓存资... 作为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多边缘协作缓存的出现可更好满足终端智能应用的实时计算与数据存储需求进而提升用户体验.但是,多边缘协作缓存的性能通常受限于低效率的协作机制以及不合理的缓存资源配置策略.同时,如何在离散的用户特征分布与多样化的内容库之中寻找其潜在关联以提升缓存命中率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重要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联邦深度学习的多边缘协作缓存(Multi-edge Collaborative Caching with Federated deep learning, M2CF)方法.在M2CF中,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维缓存空间划分机制,对MEC节点的缓存空间进行感知优化,使得用户在分类区间可获得精准的内容推荐.接着,设计了一种基于VQ-VAE的内容流行度预测算法,解决了后验坍塌问题并提高了区间用户内容流行度预测的准确性.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联邦深度学习的模型训练与缓存替换策略,通过聚合各MEC节点的本地模型以生成全局共享模型,进而更好适应优化后的不同缓存资源配置,提升多边缘协作缓存的命中率.基于MovieLens电影评分真实数据集,本文在测试床上展开了大量对比实验对所提出的M2CF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M2CF与其他缓存方法对比展现出了更优秀的缓存性能与时效性能,且可以适应更为复杂的多边缘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多边缘协作缓存 联邦深度学习 多维缓存空间划分 内容流行度预测
下载PDF
多刃均布式深孔镗刀的建模及切削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龚俊 贾莹 杨继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184,共3页
深孔镗削过程中,设置合理的切削参数可有效减小切削系统的振动。基于矢量法建立多刃均布式深孔镗刀的切削角度模型,利用Pro/E建立几何模型并生成中性几何文件,通过Ansys有限元法,计算不同切削条件下,镗刀的受力情况,分析其最大应力应变... 深孔镗削过程中,设置合理的切削参数可有效减小切削系统的振动。基于矢量法建立多刃均布式深孔镗刀的切削角度模型,利用Pro/E建立几何模型并生成中性几何文件,通过Ansys有限元法,计算不同切削条件下,镗刀的受力情况,分析其最大应力应变曲线,确定出合理的切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镗 多刃均布式镗刀 深孔镗削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平底立铣刀在多刃切削时的切削力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璨 吴敬权 +1 位作者 刘焕牢 谭光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52-1357,共6页
为揭示平底立铣刀在多刃铣削时的切削力变化规律,理论推导了多刃切削的水平方向公称切削力的数学表达式,发现这些公称切削力是旋转角的简谐函数,其常数项与同时参与切削的刃数成正比。将切削力表达式的系数做归一化处理,采用仿真方法,... 为揭示平底立铣刀在多刃铣削时的切削力变化规律,理论推导了多刃切削的水平方向公称切削力的数学表达式,发现这些公称切削力是旋转角的简谐函数,其常数项与同时参与切削的刃数成正比。将切削力表达式的系数做归一化处理,采用仿真方法,得到各常用齿数平底立铣刀在单刃、多刃连续切削时的公称切削力量纲一均值和刀齿频率幅值,结果表明:切削宽度方向的公称切削力均值在多刃切削时显著增大,而其刀齿频率幅值在多刃切削时有时增大,有时减小。开展了4齿平底立铣刀的切削测力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相符。研究结果表明:与单刃连续切削相比,多刃切削的切削宽度方向的静态切削力显著增大;多刃切削在水平方向存在着更平稳和更不平稳两种可能;偶数齿铣刀的多刃切削最平稳。研究结论可为铣削加工中优选浸入角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铣刀 多刃切削 切削力 平稳 浸入角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5G业务 被引量:3
14
作者 熊小敏 《数字通信世界》 2022年第3期9-13,25,共6页
文章对5G关键技术之边缘计算技术的定义及其通用业务架构,边缘网关、边缘云、云边缘三种落地形态及边云协同关系进行了介绍;同时重点阐述了在政府、企业、家庭、公众客户的众多使用场景方面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边缘计算在提... 文章对5G关键技术之边缘计算技术的定义及其通用业务架构,边缘网关、边缘云、云边缘三种落地形态及边云协同关系进行了介绍;同时重点阐述了在政府、企业、家庭、公众客户的众多使用场景方面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边缘计算在提供智慧城市、智慧生产、智慧生活等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并对其具体功能、边缘下沉等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能对基于边缘计算的5G业务项目规划和设计人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边云协同 智慧城市 智慧生产 智慧生活
下载PDF
融合关系图注意力网络的并行查询执行计划选择
15
作者 郭梦涛 牛保宁 杨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3-251,共9页
查询作为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的执行效率直接决定系统的性能。并行场景下,查询交互(query interaction,QI)本质上表现为操作间的相互作用,是准确选择查询执行计划的关键。现有在操作粒度上度量QI的模型未能描述交互的动态性... 查询作为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的执行效率直接决定系统的性能。并行场景下,查询交互(query interaction,QI)本质上表现为操作间的相互作用,是准确选择查询执行计划的关键。现有在操作粒度上度量QI的模型未能描述交互的动态性,只提取操作特征来反映QI,难以为并行场景下的执行计划选择提供准确的QI度量。为此,在QI的表示上,提出查询组合异构图,以操作为节点,操作间的交互关系为边,实现动态、操作粒度、多交互类型的QI表示;在QI特征提取上,提出多边类型权重计算(multi-edge type weight calculation,MTWC)模型用于计算边权重,并将其作为关系特征,体现交互的强弱程度;在执行计划的选择上,提出一种基于关系图注意力网络(relational graph attention network,R-GAT)的查询组合异构图分类模型(query-mix heterogeneous graph classifica-tion,QHGC),为并行查询选择执行计划。在PostgreSQL上的实验表明,QHGC为查询选择执行计划的准确率达90.4%,平均准确率比查询优化器提高48.2个百分点,比现有最先进的模型PSG提高6.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询交互 操作级 多边类型权重计算(MTWC) 执行计划 关系图注意力网络(R-GAT)
下载PDF
算网融合下时间连续的计算任务卸载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昊 杨树杰 张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5-749,共15页
算力网络通过网络协同云、边、端计算资源,突破单点算力的性能瓶颈,为智能化社会提供了算力支撑.算网融合逐渐成为新型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由于计算资源异构、网络负载动态,如何协同云、边、端计算资源,从而降低计算任务时延是... 算力网络通过网络协同云、边、端计算资源,突破单点算力的性能瓶颈,为智能化社会提供了算力支撑.算网融合逐渐成为新型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由于计算资源异构、网络负载动态,如何协同云、边、端计算资源,从而降低计算任务时延是算网融合下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简化问题,现有工作往往假设系统时间是离散的,并且只在时隙结束时进行计算卸载决策.但该假设会引入决策等待时间,增加了计算任务的整体时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算网融合下时间连续的计算任务卸载机制,在保证时间轴连续和协同多个边缘节点计算资源的前提下,以服务体验提升率为优化目标,对云、边、端间任务卸载问题进行建模,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任务卸载方法,从而更高效地利用算力网络计算资源.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证明,与2种基线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有效降低任务时延,提升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网络 计算资源协同 任务卸载 多边缘节点协作 时间连续性
下载PDF
基于评论者关系的垃圾评论者识别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小婷 魏晶晶 +2 位作者 廖祥文 刘月 陈水利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垃圾评论者在很大程度上误导潜在消费者和观点挖掘系统。目前检测垃圾评论者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评论、评论者和商店之间的关系,忽略了评论者之间的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评论者多边图的产品垃圾评论者检测方法。首先,以每个评论... 垃圾评论者在很大程度上误导潜在消费者和观点挖掘系统。目前检测垃圾评论者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评论、评论者和商店之间的关系,忽略了评论者之间的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评论者多边图的产品垃圾评论者检测方法。首先,以每个评论者为节点,评论者之间的关系为边,构建评论者之间的关系图模型;其次,根据多边图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PageRank的评论者互评估可信度模型来检测垃圾评论者;最后,采用卓越亚马逊和Resellerrating.com平台上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出垃圾评论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难识别仅发表一条评论的评论者的可信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评估 可信度 多边图模型 评论关系 垃圾评论者
下载PDF
石油井下套管开孔钻头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洪兵 肖德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1,15,共5页
以水射流钻深穿透径向孔技术中的井下套管开孔钻头为研究对象,针对N80套管开孔钻削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N80材料切削特性、实际钻削工况、目前国内常用钻头刃型和刀片材料,设计了一种多刃错齿开孔钻头,并对该开孔钻头做了切削... 以水射流钻深穿透径向孔技术中的井下套管开孔钻头为研究对象,针对N80套管开孔钻削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N80材料切削特性、实际钻削工况、目前国内常用钻头刃型和刀片材料,设计了一种多刃错齿开孔钻头,并对该开孔钻头做了切削性能试验,得到了适用于石油井下套管钻削开孔的合理切削用量和合理几何参数。最后进行了多刃错齿开孔钻头模拟实际工况(钻头与柔性万向节软轴连接、垂直入钻)的钻削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刃错齿开孔钻头定心可靠,钻削平稳,分屑完全、可靠,排屑顺畅,能够满足石油井下套管开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钻削 多刃错齿 钻头
下载PDF
印制电路板钻孔用多刃带钻头刀具磨损及孔位精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古轩 刘洋 +1 位作者 张辉 梅健 《印制电路信息》 2023年第5期25-29,共5页
为优化印制电路板(PCB)钻孔时的钻头侧刃磨损以及孔位精度,对多刃带钻头钻削印制电路板的刀具磨损情况进行分析,确认多刃带设计对孔位精度的影响。设计4组不同试验对象并比较,结果表明:多刃带钻头的的正面刃磨损并不明显,侧面刃磨损较严... 为优化印制电路板(PCB)钻孔时的钻头侧刃磨损以及孔位精度,对多刃带钻头钻削印制电路板的刀具磨损情况进行分析,确认多刃带设计对孔位精度的影响。设计4组不同试验对象并比较,结果表明:多刃带钻头的的正面刃磨损并不明显,侧面刃磨损较严重,其中双刃带两边刃带等宽设计磨损最小。通过改进多刃带钻头钻削设计,PCB的孔位精度提升明显,其中提升最为显著的是双刃带两边刃带等宽设计。结论:采用多刃带钻头钻削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钻头侧刃磨损,并提升孔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PCB) 多刃带钻头 刀具磨损 孔位精度
下载PDF
面向智慧港口的广电5G专网解决方案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新军 许步扬 《通信电源技术》 2021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智慧港口的构建对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时延、大连接、带宽以及移动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广电5G频段的优势与特点,探讨智慧港口相关业务场景特点及其对无线宽带网络的需求,提出面向智慧港口业务的广电5G专网解决方案,其中包... 智慧港口的构建对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时延、大连接、带宽以及移动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广电5G频段的优势与特点,探讨智慧港口相关业务场景特点及其对无线宽带网络的需求,提出面向智慧港口业务的广电5G专网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无线网、承载网、核心网以及业务网等,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智慧港口的广电5G网络端到端组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专网 边缘计算 智慧港口 端到端组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