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立鹏 阳青松 +3 位作者 张威 王振 陈玉坤 陆建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6-1241,共6页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PCa治疗策略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非常关键。目前PCa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PCa治疗策略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非常关键。目前PCa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但这些方法的诊断效能均较低。近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推广运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成为目前公认的诊断PCa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其不仅能够进行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还能进一步预测PCa病理评分,以及指导后续的靶向穿刺及局部治疗。mpMRI对PCa的精确诊断和后续的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就其在PCa诊断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PI-RADS v2.1和PI-RADS v2对移行带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丹 朱子超 +4 位作者 宋娜 王涛 于佳 蔡磊 陈志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PI-RADS v2.1和PI-RADS v2(第2.1版和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移行带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 目的研究PI-RADS v2.1和PI-RADS v2(第2.1版和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移行带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病理证实:PCa 53例、前列腺增生和(或)前列腺炎55例]病变位于移行带的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两名医师根据PI-RADS v2.1和PI-RADS v2对病灶评分。使用Kappa检验评估2名医师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使用ROC曲线评估PI-RADS v2.1和PI-RADS v2对PCa、csPCa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评分结果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I-RADS v2.1的一致性较PI-RADS v2有所提高(Kappa系数全部病变为0.794、0.724,csPCa病变为0.826、0.758,PCa病变为0.734、0.678);PI-RADS v2.1诊断PCa、csPCa的敏感度、准确度和AUC值及PCa的特异度均稍高于PI-RADS v2,P均>0.05;PI-RADS v2.1和PI-RADS v2评分结果均与Gleason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2和0.507,P均<0.05)。结论PI-RADS v2.1一致性更好,诊断效能不低于PI-RADS v2;PI-RADS评分可以指导穿刺,有助于评估肿瘤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GLEASON评分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超 俞茜 王鸿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脑胶质瘤患者,均进行颅脑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定量动态对比加强磁共振(DCE-MRI)、多体素共振波谱(MRS)、扩散张量成像(DTI)。按照...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脑胶质瘤患者,均进行颅脑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定量动态对比加强磁共振(DCE-MRI)、多体素共振波谱(MRS)、扩散张量成像(DTI)。按照不同恶化情况分为低级别组(n=36)及高级别组(n=44),①统计两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DCavg)、表观扩散系数(ADC)、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及胆碱(Cho)/肌酸(Cr);②统计两组渗透性参数(K^trans)、血液回流常数(kep)、血浆容积(v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③统计两组患者肿瘤实质部分相对脑血容量(rCBVt)、相对脑血流(rCBFt),肿瘤周围水肿部分rCBVe、rCBFe;④统计上述指标诊断阈值及多种参数MRI联合诊断效能。结果①高级别组Cho/NAA、Cho/Cr水平高于低级别组,ADC水平低于低级别组(P<0. 05),ADC诊断阈值为1. 02×10^-3mm^2/s,ROC下面积0. 905;Cho/NAA诊断阈值为2. 03,ROC下面积0. 787;Cho/Cr诊断阈值为2. 10,ROC下面积0. 810。②高级别组K^trans、CBF、CBV高于低级别组(P<0. 05),K^trans诊断阈值为0. 25 mm^2/s,ROC下面积0. 782;CBF诊断阈值为1. 51 ml/(g·min),ROC下面积0. 870;CBV诊断阈值为0. 19 ml/g,ROC下面积0. 742。③高级别组rCBVt、rCBFt、rCBVe、rCBFe水平高于低水平组(P<0. 05),rCBVt诊断阈值为2. 33 ml/g,ROC下面积0. 833;rCBFt诊断阈值为2. 08 ml/(g·min),ROC下面积0. 843;rCBVe诊断阈值为1. 04 ml/g,ROC下面积0. 784;rCBFe诊断阈值为0. 96 ml/(g·min),ROC下面积0. 813。④多种参数MRI联合诊断效能准确率为92. 50%,灵敏度94. 44%,特异度90. 91%。结论多参数MRI可对脑胶质瘤进行有效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核磁共振成像 脑胶质瘤 扩散张量成像 多体素共振波谱
下载PDF
PSAD与CGPSAD联合mpMRI在PSA灰区时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兰英 唐晓磊 +2 位作者 张虎 汪健文 王亚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5-28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中央腺体PSAD(CGPSAD)联合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灰区时(4.0~10.0μg/L)对前列腺癌(PCa)及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本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634例患者资...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中央腺体PSAD(CGPSAD)联合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灰区时(4.0~10.0μg/L)对前列腺癌(PCa)及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本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634例患者资料,选取血清PSA处于灰区且进行过mpMRI检查者,共入选121例,分为PCa组和BPH组,应用MRI测量前列腺及中央腺体三径,计算前列腺体积(PV)和中央腺体体积(PVc),比较各组年龄、PSA、PV、PVc、PSAD、CGPSAD、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寻找PCa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其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诊断效力。结果两组间总PSA(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PV、PVc、PSAD、CGPSAD及PI-RADS评分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PI-RADS评分是PCa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56,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SAD、CGPSAD、PI-RADS评分、PSAD联合PI-RADS评分及CGPSAD联合PI-RAD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44、0.771、0.844、0.884、0.903,CGPSAD联合PI-RADS评分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在PSA灰区时,CGPSAD诊断PCa的效力优于PSAD,联合mpMRI的PI-RADS评分可明显提高PCa的诊断效能,指导临床和前列腺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MR影像组学方法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文杰 毛宁 +3 位作者 谢海柱 段绍峰 张学喜 王滨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究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PCa)患者骨转移(BM)方面的预测意义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经病理证实的PCa患者,将其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从每例患者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扫描的扩散加权成像(DWI)、轴位抑脂(FS)T2WI和动态... 目的探究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PCa)患者骨转移(BM)方面的预测意义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经病理证实的PCa患者,将其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从每例患者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扫描的扩散加权成像(DWI)、轴位抑脂(FS)T2WI和动态增强(DCE)T1WI序列中提取并选择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标签。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预测效能,并进行验证。将独立的临床危险因素与影像组学标签结合,建立联合预测因子,评价其预测效能并在独立验证组中验证。结果共筛选出12个影像组学特征与BM的状态有关(P<0.001)。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AUC 0.86,95%CI 0.77~0.95),验证组AUC为0.84(95%CI 0.72~0.95)。联合预测因子对BM患者的鉴别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训练组AUC为0.93(95%CI 0.86~0.99),独立验证组(AUC 0.92,95%CI 0.84~0.99);同时,构建的联合预测因子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均具有良好的校正效能。结论基于mpMRI的影像组学方法可用于个性化预测PCa患者BM,联合临床危险因素后其预测效能可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原文传递
^(18)F-PSMA PET/CT与mpMRI对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磊 周术奎 +6 位作者 张桂银 唐多才 李曾 杨盛柯 陈勇吉 张芳 廖洪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比较^(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 PET/CT与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同期行^(18)F-PSMA-1007 PET/CT和mpMRI检查的30例前列腺癌... 目的比较^(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 PET/CT与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同期行^(18)F-PSMA-1007 PET/CT和mpMRI检查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年龄(68.4±6.4)岁,术前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5.70(16.07,100.00)ng/ml。30例中14例PET/CT淋巴结阳性,7例mpMRI淋巴结阳性。术前临床T分期:T1期1例,T2期20例,T3期6例,T4期3例;危险度分层高危29例,中危1例。30例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盆腔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与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组30例术后病理均为前列腺癌,其中10例盆腔淋巴结阳性。以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按照盆腔淋巴结转移例数计算诊断效能,^(18)F-PSMA-1007 PET/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10/10)、80.0%(16/20)、71.4%(10/14)、100.0%(16/16),Kappa值为0.727;mpMRI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7/10)、100.0%(20/20)、100.0%(7/7)、87.0%(20/23),Kappa值为0.757;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P值分别为0.^(18)、0.07、0.30、<0.01。按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计算诊断效能,^(18)F-PSMA-1007 PET/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28/28)、98.2%(373/380)、80.0%(28/35)、100.0%(373/373);mpMR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6%(22/28)、100.0%(380/380)、100.0%(22/22)、98.4%(380/386);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18)F-PSMA-1007 PET/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盆腔淋巴结转移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彭永佳 刘晓雯 +3 位作者 唐雪 罗燕 江长思 龚静山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淋巴血管侵犯(lymphatic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盆腔mpMR... 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淋巴血管侵犯(lymphatic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盆腔mpMRI检查的20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C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运用开源的ITK-SNAP软件勾画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使用Pyradiomics软件从mpMRI影像图中提取EC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临床基本资料和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计算影像组学分数(radiomics score,Rad-score),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用于筛选LVSI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语言建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C指数(C-index)评价,比较影像组学模型和列线图对LVSI的预测效能。结果321个影像组学特征经LASSO回归筛选出13个影像组学特征并计算Rad-score。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病理学分级以及Rad-score为LVSI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LVSI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C-index分别为0.871(95%CI:0.803~0.940)和0.810(95%CI:0.698~0.917);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C-index分别为0.854(95%CI:0.784~0.925)和0.756(95%CI:0.619~0.892)。列线图和影像组学模型对LVSI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并且列线图高于影像组学模型。结论基于mpMRI影像组学列线图对EC的LVSI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和PSMA PET/CT的前列腺靶向穿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舰 武鹏 +6 位作者 胡伟 张景良 焦健华 马帅军 杨文辉 崔超超 秦卫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87-391,共5页
在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率和死亡率趋于高水平。而在我国,虽然发病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人群寿命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PCa发病率明显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PCa的诊疗... 在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率和死亡率趋于高水平。而在我国,虽然发病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人群寿命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PCa发病率明显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PCa的诊疗尤为重要,传统的筛查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检测、直肠指诊(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活检病理一直是PCa诊断的金标准。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但超声引导存在诊断率低及前列腺特殊部位难以引导等缺点,因此,为提高检出效率及准确性,近年多参数磁共振(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或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与超声结合靶向穿刺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旨在综述这两种靶向穿刺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其能更好提高早诊率,进一步服务临床诊断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多参数磁共振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前列腺穿刺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联合LI-RADS分级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崔潇 崔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级在小肝癌(SHCC)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定性诊断、病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4月病灶直径≤3 cm的肝脏局灶性病变128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级在小肝癌(SHCC)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定性诊断、病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4月病灶直径≤3 cm的肝脏局灶性病变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p-MRI检查。以病理检查诊断为金标准,评价Mp-MRI、LI-RADS分级单独及联合诊断SHCC的价值。结果LI-RADS分级显示,128例中21例为LR-1,12例为LR-2,16例为LR-3,31例为LR-4,48例为LR-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HCC患者增强率(ER)、表观扩散系数(ADC)、最大上升斜率(MSI)、平均强化时间(MET)低于非SHCC患者,脂肪分数(FF)、最大下降斜率(MSD)高于非SHCC患者(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R、ADC、MSI、MET与LI-RADS分级呈负相关(r=-0.497、-0.541、-0.419、-0.528,P<0.01),FF、MSD与LI-RADS分级呈正相关(r=0.506、0.435,P<0.01)。ER、FF、ADC、MSD、MSI、MET、LI-RADS分级诊断SH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753、0.756、0.804、0.817、0.813、0.844,联合诊断的AUC为0.926(95%CI:0.866,0.964)。结论Mp-MRI、LI-RADS分级对于SHCC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可通过二者联合应用进行早期筛查诊断,以制定相应干预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 表观扩散系数 平均强化时间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膀胱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评分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膀胱癌分级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一雯 唐光才 +1 位作者 王建秋 曾云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0-46,共7页
目的评估基于膀胱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VIRADS)评分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对膀胱癌分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2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20例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接受T2WI加权成像、动态... 目的评估基于膀胱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VIRADS)评分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对膀胱癌分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2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20例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接受T2WI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成像(DCE)、扩散加权成像(DWI)多参数MRI检查,由2位影像科医生基于VIRADS系统对多参数MRI进行评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VIRADS评分诊断膀胱癌分期准确率,采用Kappa检验分析VIRADS评分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不同VIRADS评分截断值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IRADS评分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病理结果显示,120例膀胱癌均为尿路上皮细胞癌,其中单发79例,多发4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78例;分期分布:Ta期8例,T1期70例,T2期20例,T3期14例,T4期8例;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VIRADS评分诊断膀胱癌分期的准确率为90.83%(95%CI:0.760,0.976),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κ=0.868);VIRADS评分≥3分为截断值时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准确度(90.00%)比其他分值高(P<0.05),且约登指数最高,为0.780;VIRADS评分≥3分为截断值时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UC=0.917(95%CI:0.854,0.976)。结论基于VIRADS评分的多参数MRI在膀胱癌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准确评估膀胱癌分期,且VIRADS评分≥3分时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准确度及约登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膀胱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评分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分级
下载PDF
联合应用PI-RADS v2.1评分、PSAD、f/t PSA在PSA灰区csPCa筛查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皓 董永超 +7 位作者 彭风 黄创 杨琦 张春雷 罗国雄 张斌 李恒平 常德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6期39-45,共7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1评分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总PSA比值(f/t PSA)在血清PSA灰区筛查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中国... 目的 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1评分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总PSA比值(f/t PSA)在血清PSA灰区筛查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和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csPCa和非csPCa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RADS评分、PSAD、f/t PSA在PSA灰区csPCa筛查的价值,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情况。结果 PI-RADS评分、PSAD、f/t PSA值分别在3.5分、0.18 ng/(mL·cm3)、0.32时取得最佳临界值;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0.694、0.421。PSA灰区csPCa的穿刺活检阳性率为20.83%。结论 f/t PSA对PSA灰区csPCa的筛查价值有待进一步评估,PI-RADS评分和PSAD对PSA灰区csPCa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后筛查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前列腺癌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下载PDF
基于MRI放射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文洁 王猛 +5 位作者 刘周 任雅 杨倩 向露 耿亚媛 罗德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6-512,共7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乳腺癌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价值。方法:乳腺癌患者98例,共114个乳腺病变,利用基于直方图、形状和纹理的多参数图像特征分别提取107个放射组学特征。采用方差阈... 目的:研究原发性乳腺癌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价值。方法:乳腺癌患者98例,共114个乳腺病变,利用基于直方图、形状和纹理的多参数图像特征分别提取107个放射组学特征。采用方差阈值(方差阈值=0.8)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来减少冗余特征。基于所选择的最优特征,建立放射性组学的预测模型,采用了3个分类器,分别是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LR)。并利用ROC分析方法对测试集中曲线下的面积(under the curve,AUC)进行预测性能评价。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46例共56个病灶,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52例共58个病灶。在特征选择之后,利用最佳放射组学特征(5倍交叉验证,分别12、10、29、10、16个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在三种基于放射组学的模型中,SVM模型的性能最好,平均AUC为0.805,高于KNN及LR的平均AUC(0.783、0.802)。结论:乳腺癌的MRI纹理分析可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非侵袭性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多参数磁共振 放射组学 机器学习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PI⁃RADS第二版评分联合f/t 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秀凤 卜庆丰 张杰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PI-RADS第二版评分联合f/t 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289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确诊前列腺癌分为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 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PI-RADS第二版评分联合f/t 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289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确诊前列腺癌分为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绘制患者PI-RADS第二版评分、f/tPSA及PSAD三项诊断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三个诊断指标以及联合指标对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系数为0.798,说明两名医师的评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289例前列腺癌患者中,PCa组及非PCa组患者在PI-RADS第二版评分、f/t PSA及PSAD三项诊断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 PSA、PI-RADS第二版评分、PSAD三项诊断指标以及联合指标的AUC分别为0.633、0.796、0.785和0.908(P<0.001)。结论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PI-RADS第二版评分联合f/t PSA及PSAD可作为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PIRADS第二版评分 前列腺癌 F/T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下载PDF
多参数MRI对乳腺X线摄影检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3~4类单纯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圆圆 罗红兵 +3 位作者 王春华 任静 张剑辉 张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探究多参数MRI对乳腺X线摄影检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3~4类单纯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6月经我院影像学检查诊断为不伴肿块及结构扭曲的单纯微钙化病变数据系统3~4类病灶患者120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多参数MRI对乳腺X线摄影检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3~4类单纯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6月经我院影像学检查诊断为不伴肿块及结构扭曲的单纯微钙化病变数据系统3~4类病灶患者120例,所有患者1个月内接受乳腺X线摄影、MRI平扫及增强检查,依据2013版数据系统分类标准分类,分析良恶性病变微钙化形态及其分布情况。结果:乳腺X线摄影下良、恶性病变形态及分布上存在差异性(P<0.05);良、恶性病变患者MRI强化特征存在差异性(P<0.05),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中,11例经乳腺X线摄影诊断为BI-RADS 3类病变患者,后结合MRI后提升至4~5类,病理确诊为良性28例患者,采取乳腺X摄影,BI-RADS 4类病变经MRI后降低至2~3类。结论:多参数MRI能提高乳腺X线检出的BI-RADS 3~4类单纯微钙化病变,对临床定性诊断微钙化病变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 乳腺X线摄影 乳腺影响报告 数据系统 单纯微钙化病变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联合LI-RADS分级标准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蔡宁 石惠 +1 位作者 李真真 郭君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级标准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直径≤3 cm的肝脏结节患者86例(132个结节),根据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级标准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直径≤3 cm的肝脏结节患者86例(132个结节),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肝硬化再生结节38例(54个结节)记为良性组,SHCC 48例(78个结节)记为恶性组。比较2组LI-RADS分级和Mp-MRI参数[增强率(ER)、平均强化时间(MET)、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表观扩散系数(ADC)、脂肪分数(FF)],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经LI-RADS分级标准诊断,132个结节中共检出阳性76个,阴性56个,其中假阳性10个,假阴性12个;恶性组ER、MET、MSI、ADC低于良性组,FF、MSD高于良性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MRI参数联合LI-RADS分级标准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SH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6(95%CI:0.892~0.977),约登指数为0.811,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92.59%,优于各Mp-MRI参数及LI-RADS分级单独诊断;恶性组不同病理分级结节LI-RAD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MET、MSI、ADC在高分化结节中最高,中分化结节次之,低分化结节最低,FF、MSD在低分化结节最高,中分化结节次之,高分化结节最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I-RADS分级、ER、MET、MSI、ADC与SHCC病理分级呈正相关,FF、MSD与SHCC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Mp-MRI参数联合LI-RADS分级标准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SHCC的价值可靠,且能为临床评估SHCC病理分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再生结节 小肝癌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分级标准 诊断价值
下载PDF
3.0T多参数MRI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不典型子宫肌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日辉 丘芬芬 +1 位作者 范伟雄 张添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3.0T多参数MRI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不典型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肉瘤患者16例(10例内膜间质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3例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与不典型子宫肌瘤患者20例的MR图像,所有统计资料的差异性... 目的探讨3.0T多参数MRI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不典型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肉瘤患者16例(10例内膜间质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3例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与不典型子宫肌瘤患者20例的MR图像,所有统计资料的差异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结果子宫肉瘤与不典型子宫肌瘤的肿瘤边缘、T2WI SI比值、早期强化率、DWI信号强度及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边缘、T2WI SI比值、早期强化率及ADC值是子宫肉瘤与不典型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重要MRI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子宫肉瘤 不典型子宫肌瘤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肺腺癌EGFR突变相关性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朱标 敖红艳 +1 位作者 洪琪 江慎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5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市中医医院经病理确诊的93例肺...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市中医医院经病理确诊的93例肺腺癌并EGFR突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GFR突变状态分为突变组(52例)和野生组(41例),均予以能谱CT定量和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参数变化。结果突变组患者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_(40kev)、CT_(70kev)、能谱曲线斜率(λHU)、有效原子序数、碘浓度均显著高于野生组(P<0.05)。突变组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真扩散系数(D)均显著高于野生组,容积转运常数(K_(trans))、回流速率常数(K_(ep))均显著低于野生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T_(40kev)、CT_(70kev)、λHU、有效原子序数、碘浓度、CT综合参数、ADC、D、K_(trans)、K_(ep)、MRI综合参数诊断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15、0.622、0.680、0.715、0.655、0.855、0.899、0.795、0.740、0.751、0.968;CT综合参数与MRI综合参数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定量与多参数MRI对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MRI的诊断价值更高,有助于为EGFR突变状态的准确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定量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Mp-MRI、LI-RADS联合血清甲胎蛋白在肝硬化伴小肝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18
作者 许建生 崔潇 崔金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小肝癌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LI-RADS)系统影像特征,并分析联合血清甲胎蛋白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5例肝硬化伴小肝癌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小肝癌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LI-RADS)系统影像特征,并分析联合血清甲胎蛋白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5例肝硬化伴小肝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65例单纯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均行Mp-MRI检查,获取Mp-MR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增强率、平均强化时间(MET)、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脂肪分数],根据MRI检查进行LI-RADS分级,比较两组Mp-MRI参数、LI-RADS分级,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分析Mp-MRI、LI-RADS及血清甲胎蛋白对肝硬化伴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组患者接受肝癌根治术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Mp-MRI、血清甲胎蛋白并进行LI-RADS分级,根据术后小肝癌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1)、未复发组(n=44),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Mp-MRI参数、血清甲胎蛋白及LI-RADS分级,分析Mp-MRI、LI-RADS影像特征联合血清甲胎蛋白对肝硬化伴小肝癌患者的疗效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的ADC、增强率、MET、MSI分别为(0.98±0.22)×10^(-3)mm^(2)/s、(67.51±10.75)%、(511.78±15.90)s、106.47±27.53,均低于对照组,MSD、脂肪分数及血清甲胎蛋白分别为113.59±30.06、(4.62±1.53)Hz、(257.24±64.33)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阳性(LR-4、LR-5)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MRI参数、LI-RADS及血清甲胎蛋白联合诊断肝硬化伴小肝癌的ROC曲线AUC为0.927。术后6个月,复发组的ADC、增强率、MET、MSI分别为(1.01±0.12)×10^(-3)mm^(2)/s、(69.02±9.85)%、(511.54±11.34)s、113.41±15.77,均低于未复发组,MSD、脂肪分数及血清甲胎蛋白分别为110.36±12.08、(4.36±1.55)Hz、(239.57±40.17)ng/mL,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Mp-MRI参数、LI-RADS及血清甲胎蛋白联合评估肝硬化伴小肝癌术后复发风险的ROC曲线A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硬化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 甲胎蛋白
下载PDF
^(68)Ga-PSMA-11 PET/CT与mpMRI对是否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比较
19
作者 杨文辉 荆玉明 +7 位作者 张景良 焦健华 崔超超 陈舰 郭世宽 田春娟 康飞 秦卫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450,共6页
目的比较^(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1PET/CT与多参数核磁共振(mpMRI)检查对初诊时是否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10月西京医院收治的52例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 目的比较^(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1PET/CT与多参数核磁共振(mpMRI)检查对初诊时是否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10月西京医院收治的52例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65.8±6.6)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6.67(13.09,84.89)ng/ml。术前cT_(2)期28例,cT_(3)期16例,cT_(4)期8例;cN_(0)期22例,cN_(1)期30例。所有患者同时接受^(68)Ga-PSMA-11PET/CT和mpMRI检查,诊断淋巴结阳性分别为28例和21例。危险度分层高危45例,中危7例。根据术前接受内分泌治疗情况分为初诊未治疗组(24例)和内分泌治疗组(28例),年龄分别为(65.0±7.1)岁和(66.8±6.1)岁;术前PSA分别为26.17(16.73,61.18)ng/ml和27.32(11.94,130.18)ng/ml;Gleason评分≤7分分别为10例(41.7%)和6例(21.4%),>7分分别为14例(58.3%)和22例(78.6%);cT_(1~2)期分别为15例(62.5%)和13例(46.4%),cT_(3~4)期分别为9例(37.5%)和15例(53.6%);N_(0)期分别为16例(66.7%)和6例(21.4%),N_(1)期分别为8例(33.3%)和22例(78.6%);M_(0)期分别为22例(91.7%)和20例(71.4%),M_(1)期分别为2例(8.3%)和8例(28.6%);PET/CT检查诊断淋巴结阳性分别为9例(37.5%)和19例(67.9%),mpMRI检查诊断淋巴结阳性分别为5例(20.8%)和16例(57.1%);PET/CT检查诊断淋巴结阳性个数分别为13枚(72.2%)和47枚(90.1%),mpMRI检查诊断淋巴结阳性个数分别为8枚(44.4%)和32枚(61.5%);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对初诊未治疗组和内分泌治疗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本研究52例,病理检查淋巴结阳性26例(50.0%)。本研究52例共清扫681枚淋巴结,病理检查阳性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淋巴结转移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虚拟膀胱镜技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分型中的初步应用
20
作者 夏启东 孟晓岩 +7 位作者 胡恒龙 宋文 胡嘏 李凡 叶章群 李震 王少刚 刘征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4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浅探基于超薄磁共振灌注成像三维重建的虚拟膀胱镜检查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手术分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8月收治的3例NMIBC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超薄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采集检... 目的浅探基于超薄磁共振灌注成像三维重建的虚拟膀胱镜检查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手术分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8月收治的3例NMIBC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超薄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采集检查数据,使用3D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对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构建高精度的虚拟膀胱镜模型,在术前用于激光切除术的手术规划。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20、55、60 min。术后病理报告切缘均为阴性,围手术期3例患者均无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的并发症。术后2~7d恢复出院,其中1例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术后1个月定期行卡介苗灌注治疗,另外2例均为低危NMIBC,术后定期行吉西他滨或沙培林维持灌注,定期随访至今,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基于超薄磁共振灌注成像的高精度虚拟膀胱镜技术对于NMIBC患者的激光切除术前预分割、减少手术时间有临床辅助意义,同时有待未来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来明确术前虚拟膀胱镜技术的应用是否有助于降低NMIBC患者的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膀胱镜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多参数磁共振 激光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