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汤瑛芳 高世铭 +1 位作者 王亚红 张绪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13,共8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沟垄覆盖种植方式为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温度和产量等,计算马铃薯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旱作条件下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沟垄覆盖种植方式为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温度和产量等,计算马铃薯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旱作条件下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能有效增加马铃薯生育前期地温,苗期日均地温较传统平播(CK)增加了0.5℃~2.23℃,0~100 cm土壤贮水量提高52.8 mm。6月底至7月中旬的伏旱期间,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处理0~25 cm土层日均地温较全地膜覆盖处理降低3.6℃~6.9℃,较CK仅增加0.6℃~0.8℃;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全膜覆盖处理增加6.2~8.3 mm,较CK增加27.3 mm。表明采用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种植,可改善伏旱期间的土壤水热状况,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其它覆盖种植方式分别提高8.39%~58.38%和8.46%~67.97%。因此,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处理实现了水温对马铃薯生长的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对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马铃薯 覆盖方式 水热效应 产量
下载PDF
秸秆覆盖与表土耕作对东北黑土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汪可欣 付强 +2 位作者 张中昊 姜辛 郝忠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为探索秸秆覆盖模式及表土耕作方式对东北黑土根区土壤环境调控效应,设置浅松覆盖(STS)、免耕覆盖(NTR)、浅松覆盖+压实(SCTS)、免耕覆盖+压实(NCTR)及翻耕秸秆不还田(对照TC)5个处理,分析其对黑土区土壤水、热、养分及物... 为探索秸秆覆盖模式及表土耕作方式对东北黑土根区土壤环境调控效应,设置浅松覆盖(STS)、免耕覆盖(NTR)、浅松覆盖+压实(SCTS)、免耕覆盖+压实(NCTR)及翻耕秸秆不还田(对照TC)5个处理,分析其对黑土区土壤水、热、养分及物理特性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耕作,秸秆覆盖与土壤压实结合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春播期、秋收期0~50 cm土层容重分别降低1.32%~4.06%、0.81%~1.64%,0~30 cm土层有机质与速效养分含量分别提高4.89%~20.74%、1.94%~40.37%与7.18%~30.26%、1.22%~28.09%,0~70 cm土层生长期墒情增加6.83%~13.84%,调控苗期0~10 cm土层温度日温差减小0.5~2.8℃,且对表层各因素影响高于底层。秸秆覆盖模式可降低机械压实所引起的负效应,从高效可持续方面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浅松压实覆盖(SCTS)在改善根区土壤环境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研究成果可为东北黑土区覆盖耕作措施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 秸秆覆盖 耕作方式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覆盖和耕作方式对紫色土坡耕地降雨土壤蓄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林超文 罗春燕 +4 位作者 庞良玉 付登伟 黄晶晶 涂仕华 张新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利用模拟径流小区随机区组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定量研究了覆盖和耕作方式对玉米全生育期雨水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采取覆盖措施的条件下,雨水土壤蓄积量的顺序为:横坡分带耕作>横坡垄作>顺坡垄作>平作,横坡分带耕作... 利用模拟径流小区随机区组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定量研究了覆盖和耕作方式对玉米全生育期雨水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采取覆盖措施的条件下,雨水土壤蓄积量的顺序为:横坡分带耕作>横坡垄作>顺坡垄作>平作,横坡分带耕作是适用于四川盆地紫色土旱坡地的高效节水农耕措施,平作不利于该区域玉米抗旱稳产。秸秆覆盖能够显著提高雨水的土壤蓄积量,提高降雨有效性,是适用于该区域的节水抗旱农艺措施。地膜覆盖增加雨水土壤蓄积量的效果不如秸秆覆盖显著,但地膜覆盖能够减少土壤水的无效的蒸发,在玉米生育前期还能提高地温,促进玉米生长,其增产效果较秸秆覆盖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降雨 蓄积量 覆盖 耕作方式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纪晓玲 张静 +3 位作者 乔文远 刘建华 雷锦银 张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2,共5页
为研究秸秆和地膜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陕北黄土丘陵旱作区的最佳覆盖方式。通过2年(2012—2013)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栽培方... 为研究秸秆和地膜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陕北黄土丘陵旱作区的最佳覆盖方式。通过2年(2012—2013)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栽培方式,分析马铃薯生长、产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1)JG处理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其株高、SPAD值均优于其它处理,表现为株高JG>CK>GM>LM>QM,茎粗LM>GM>CK>JG>QM,SPAD值JG>LM>GM>CK>QM。(2)在整个生育期,地温均值表现为JG<CK<LM<GM<QM,JG、LM、GM及QM分别较CK提高-0.18℃、0.76℃、1.21℃及1.65℃。(3)全生育期,不同覆盖有增加土壤含水量的作用,均值表现为JG>QM>GM>LM>CK,JG、LM、GM及QM分别较CK提高17.18%、11.92%、5.65%和16.93%。(4)JG、QM、LM及GM分别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19.75%、8.95%、7.00%及-0.2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4%、7.4%、9.15%及1.65%。秸秆覆盖栽培方式是陕北旱作区马铃薯抗旱栽培推荐的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方式 马铃薯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陇中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凯 何小谦 +5 位作者 李德明 王娟 何万春 刘全亮 谭伟军 韩儆仁 《中国马铃薯》 2017年第5期272-277,共6页
为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马铃薯新品种‘定薯3号’为材料,采用黑、白地膜和玉米秸秆为覆盖材料,探讨陇中半干旱区马铃薯覆盖栽培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和露地栽培相比不同覆盖方式均可提早马铃薯出苗时间2 d以上... 为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马铃薯新品种‘定薯3号’为材料,采用黑、白地膜和玉米秸秆为覆盖材料,探讨陇中半干旱区马铃薯覆盖栽培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和露地栽培相比不同覆盖方式均可提早马铃薯出苗时间2 d以上,增强苗期长势,促进茎叶生长,生育期延长2~17 d,产量增加10.09%~30.26%。增产效果最显著覆盖方式为"玉米秸秆+黑膜"和"黑色地膜覆盖"。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干物质和还原糖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各有差异。因此,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用途,采取相应的覆盖栽培方式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薯3号 马铃薯 覆盖方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密度及覆盖方式对直播当归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纪瑛 漆琚涛 +3 位作者 蔺海明 邓济承 李应东 晋玲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16-20,共5页
通过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麦草覆盖对直播当归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促进效应显著大于覆盖柴胡秆和覆盖地膜的效应;当归地上部鲜干重、单株叶数、根粗、根长、单根鲜干重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低密度4... 通过覆盖方式和密度对直播当归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麦草覆盖对直播当归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促进效应显著大于覆盖柴胡秆和覆盖地膜的效应;当归地上部鲜干重、单株叶数、根粗、根长、单根鲜干重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低密度44.4万株/hm2下直播当归生物量最高;覆盖方式和密度对当归生长有显著互作效应,覆盖麦草方式与低密度44.4万株/hm2配合时直播当归单根鲜重14.70 g、干重4.73 g、产量6 690kg/hm2,均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方式 密度 当归直播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纪晓玲 张雄 +1 位作者 张静 王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9-825,共7页
依靠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旨在探明陕北黄土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增产增效的光合生理基础。通过2a(2012-2013)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 依靠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旨在探明陕北黄土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增产增效的光合生理基础。通过2a(2012-2013)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栽培方式,测定分析马铃薯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摩尔分数(Ci)、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盛花期,P_n、T_r、G_s均值均表现为JG>QM>LM>GM>CK,Ci为JG>LM>QM>GM>CK,WUE为LM>GM>CK>QM>JG。其中,JG、QM、LM、GM的Pn分别较CK增加4.79%、1.84%、0.69%、0.29%,WUE分别较CK平均增加-8.15%、-1.30%、7.96%、2.59%;JG、QM、LM及GM分别比CK平均增产19.75%、8.95%、7.00%及-0.25%。综上表明,秸秆覆盖栽培方式可作为陕北旱作区推荐的马铃薯抗旱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策略 马铃薯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覆膜方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雁斌 吕和平 +2 位作者 梁宏杰 高彦萍 张武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68,共7页
为研究覆膜方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陇薯7号原种为试材,设置3种垄面覆盖方式(A1:全覆膜;A2:半覆膜;A3:不覆膜)与3种种植密度水平(B1:60000株·hm^(-2);B2:67500株·hm^(2);B3:75000株·hm^... 为研究覆膜方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陇薯7号原种为试材,设置3种垄面覆盖方式(A1:全覆膜;A2:半覆膜;A3:不覆膜)与3种种植密度水平(B1:60000株·hm^(-2);B2:67500株·hm^(2);B3:75000株·hm^(-2))互作栽培,以不覆膜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种覆膜方式均能提高马铃薯株高、茎粗、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其中,A2B2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最高,分别为23.64μmol·m^(-2)·s^(-1)和0.69 mol·m^(-2)·s^(-1),A3B3蒸腾速率最高,为7.36 mmol·m^(-2)·s^(-1),较CK提高2.51%,较最低的A2B1提高20.85%。A2B2处理较对照出苗时间提前8 d,收获期提前11 d;A2B2处理单株薯质量(4.69 kg)、单薯质量(0.75 kg)、大薯率(84.67%)、产量(50136 kg·hm^(-2))均高于对照(分别为1.96 kg、0.47 kg、54.51%、36886 kg·hm^(-2))。综上所述,A2B2处理(半覆膜+67500株·hm^(-2)),可促进马铃薯早熟,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覆膜方式 种植密度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覆盖条件对吉林省东部冷凉区中晚熟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宇 具红光 +2 位作者 赵鑫 曹铁华 梁烜赫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5,42,共7页
运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吉林省东部冷凉区利用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裸地(CK)三种处理方式,对不同覆盖条件下玉米的产量与生长系数(-LA--I、CGR、NAR和EGR)和地温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裸地日平均地温比... 运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吉林省东部冷凉区利用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裸地(CK)三种处理方式,对不同覆盖条件下玉米的产量与生长系数(-LA--I、CGR、NAR和EGR)和地温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裸地日平均地温比覆膜玉米地温低6.3%,比秸秆玉米地温高14.2%;裸地的玉米产量比覆膜产量降低37.8%,比秸秆处理产量高48.7%。从保水增温效应来看,最有效的是可降解地膜覆盖;玉米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群体生长率(CGR)、果穗生长速率(EGR)及地温与玉米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果穗生长速率(EGR)和地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而净同化率(NAR)与玉米产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认为:对玉米进行覆盖种植时,因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温度,在吉林省东部冷凉区进行晚熟品种引进种植时,建议优先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覆盖条件 产量 生长系数 冷凉区
原文传递
耕作方式对秸秆覆盖玉米田春播期土壤水热盐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庆峰 苗庆丰 +2 位作者 史海滨 胡敏 张俊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5-268,共4页
为探究秸秆覆盖玉米田秋收后不同整地耕作措施对翌年春播期土壤水热盐状况及玉米出苗率的影响,试验设置免耕、少耕和旋耕共3个处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造成的秸秆覆盖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是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 为探究秸秆覆盖玉米田秋收后不同整地耕作措施对翌年春播期土壤水热盐状况及玉米出苗率的影响,试验设置免耕、少耕和旋耕共3个处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造成的秸秆覆盖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是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各处理不同土层温度整体表现为旋耕>少耕>免耕,春播期气温较低,相对较高的土壤温度有利于玉米种子的萌发;各处理不同土层含水率整体表现为免耕>少耕>旋耕,但各处理水分条件均适宜玉米种子的萌发;在一定的土壤含水率范围内,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温度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各处理不同土层含盐量整体表现为旋耕>少耕>免耕,0—20 cm土壤含盐量平均值分别为1.818 g/kg,1.845 g/kg,1.984 g/kg,均适宜玉米的种植;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出苗率影响显著,且旋耕处理出苗率最高,平均较免耕和少耕处理高9.25%和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耕作方式 土壤含水率 土壤温度 土壤含盐量 出苗率 玉米 河套灌区
下载PDF
覆盖方式和钾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叶绿素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毛家伟 翟文汇 +4 位作者 孙大为 张翔 杨立均 李国平 郭传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39,共4页
为探讨豫南烟区适宜的覆盖方式和钾施用量,通过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和钾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叶绿素含量( SPAD值)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和覆盖处理均能提高烟株各项农艺性状指标,3种覆盖方式相比,以前膜后秸处理株高... 为探讨豫南烟区适宜的覆盖方式和钾施用量,通过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和钾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叶绿素含量( SPAD值)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和覆盖处理均能提高烟株各项农艺性状指标,3种覆盖方式相比,以前膜后秸处理株高、茎围和叶面积最高;3个施钾水平相比,以高钾水平(225 kg/hm2)处理各项农艺指标较好。烟叶SPAD值随生育进程推进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覆盖和施钾处理在生育前期能显著提高SPAD值,在后期则能促进烟叶落黄成熟。不同覆盖处理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表现为前膜后秸〉秸秆覆盖〉不覆盖,不同施钾水平表现为高钾水平(337.5 kg/hm2)〉常规施钾水平(225 kg/hm2)〉不施钾水平(0 kg/hm2),前膜后秸+钾施用量337.5 kg/hm2处理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最高,分别为2190 kg/hm2、37681元/hm2和32.13%。综合来看,前膜后秸的覆盖方式+施钾量225~337.5 kg/hm2可以在豫南烟区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方式 烤烟 农艺性状 SPAD 经济性状
下载PDF
不同膜色及覆膜方式对旱地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彦强 张鹏飞 +3 位作者 石晓华 杨海鹰 云庭 张志芳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4期202-208,共7页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播种面积居全国第一。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进行不同膜色、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效应等研究。结果表明,蓄水保墒水能力与覆膜方式有关,与膜色并无相关关系;平抑低温变化方面,黑色膜比白色...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播种面积居全国第一。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进行不同膜色、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效应等研究。结果表明,蓄水保墒水能力与覆膜方式有关,与膜色并无相关关系;平抑低温变化方面,黑色膜比白色膜作用强,适应马铃薯栽培;覆膜会有助于马铃薯主茎数和结薯数的增加;覆膜种植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全覆黑膜增产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旱地 覆膜方式 白色地膜 黑色地膜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尚洪 陈红琳 +2 位作者 沈学善 李丽君 刘定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78,172,共6页
针对季节性干旱制约川中丘陵区春玉米生产的问题,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全膜覆盖、半膜覆盖和麦秸覆盖对春玉米产量、绿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以期为春玉米抗旱丰产栽培提供技术选择依据。结果表明:与传统不覆盖处理相比... 针对季节性干旱制约川中丘陵区春玉米生产的问题,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全膜覆盖、半膜覆盖和麦秸覆盖对春玉米产量、绿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以期为春玉米抗旱丰产栽培提供技术选择依据。结果表明:与传统不覆盖处理相比,全膜覆盖处理显著提高春玉米全生育时期的单株绿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总量提高了54.06%-95.05%,花后光合同化物积累量提高了5.56%-11.02%,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质分配量提高了12.61%-16.28%。全膜覆盖通过协同提高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能力以及花后光合同化物积累量而获得较高产量,且比对照增产15.02%-1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覆盖方式 干物质 积累 川中丘陵区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钰皓 庞津雯 +5 位作者 杨佳霖 刘畅 刘子涵 杨宝平 贾志宽 张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9,41,共11页
设置垄膜沟播(R)、平作全覆膜(P)和平作秸秆覆盖(S)3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以传统平作(CK)为对照,通过3 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氮及其组分变化、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覆盖3 a后,R和P处理... 设置垄膜沟播(R)、平作全覆膜(P)和平作秸秆覆盖(S)3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以传统平作(CK)为对照,通过3 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氮及其组分变化、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覆盖3 a后,R和P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S处理则呈上升趋势且每年的增幅逐渐增大;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S>R>P>CK,全氮储量表现为S>CK>R>P,S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别较CK提高3.4%和7.5%;与CK相比,R和P处理可提高土壤碳氮比,在0~20 cm土层平均分别提高7.9%和9.6%(P<0.05),而S处理0~20 cm土层土壤碳氮比平均降低了9.9%(P<0.05);各覆膜处理(R和P)均较CK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而S处理较CK处理0~60 cm土层DOC和DON含量2 a平均均提高6.2%;各处理收获期硝态氮含量在0~100 cm剖面中的垂直分布与CK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均低于硝态氮含量,且在不同土层中的波动较小,R和P处理提高了深层(60~100 cm)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分别提高了30.4%和32.4%(P<0.05);覆膜处理(R和P)显著增加了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并提高籽粒产量,各覆盖处理(R、P和S)籽粒产量分别较CK平均提高了17.4%(P<0.05)、17.9%(P<0.05)和3.2%。总体而言,地膜覆盖(尤其是平作覆膜处理P)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秸秆覆盖(S)对提高土壤碳氮的积累及保持土壤可持续性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方式 旱作农田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氮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早春覆盖对长江中下游绿芦笋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启鑫 周劲松 +5 位作者 罗绍春 陈光宇 张岳平 尹玉玲 汤泳萍 熊春晖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4期91-94,共4页
为了明确不同覆盖方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芦笋早春生长的影响,促进嫩茎提早萌发,以芦笋品种‘井冈701’为试材,研究了地膜、小拱棚、稻草、草木灰等覆盖方式对芦笋嫩茎萌发、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拱棚和单层地膜均... 为了明确不同覆盖方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芦笋早春生长的影响,促进嫩茎提早萌发,以芦笋品种‘井冈701’为试材,研究了地膜、小拱棚、稻草、草木灰等覆盖方式对芦笋嫩茎萌发、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拱棚和单层地膜均能显著提高地温,促进嫩茎提早萌发与采收,并能大幅提高前期产量和春季总产量,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其中小拱棚处理效果最佳,可提高地温2.1~6.7℃,比对照提早20天采收,产量比对照提高18.57%,每666.7 m^2收益比对照提高了136.67%。稻草覆盖对芦笋的生长、产量和效益的促进作用较小,而草木灰则不能显著提高相关指标。试验筛选出了一种能使早春绿芦笋采收时间大大提前,且产量显著提高的简便农艺方法,对于促进本区域甚至全国的芦笋均衡供应以及提高芦笋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芦笋 早春覆盖 生长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覆膜处理与行距互作对谷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利娜 张盼盼 +1 位作者 王小林 张雄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为研究覆膜处理与行距对谷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晋谷21号为试材,设置3种覆盖方式(A1:全覆膜;A2:膜际;A3:不覆膜)与2种行距水平(等行距50 cm、宽窄行60/40 cm)互作栽培,以不覆膜为对照,共设置A1B1(T_(1))、A1B2(T_(2))、A2B1(T_(3))... 为研究覆膜处理与行距对谷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晋谷21号为试材,设置3种覆盖方式(A1:全覆膜;A2:膜际;A3:不覆膜)与2种行距水平(等行距50 cm、宽窄行60/40 cm)互作栽培,以不覆膜为对照,共设置A1B1(T_(1))、A1B2(T_(2))、A2B1(T_(3))、A2B2-1(T_(4))、A2B2-2(T_(5))、A3B1(CK_(1))和A3B2(CK_(2))7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种覆膜方式均能提高谷子光合能力和产量。其中,A2B1(T_(3))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均最高,分别为23.38μmol·m^(-2)·s^(-1)、0.17 mol H 2O·m^(-2)·s^(-1),和133.07μmol·mol^(-1),A1B2(T_(2))处理蒸腾速率最低,为2.82 mmol·m^(-2)·s^(-1),较A3B2(CK_(2))降低了19.20%。A2B1(T 3)处理单穗重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9.25 g和5793.2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A2B1(T_(3))处理,可显著增强谷子光合作用,提高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作为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在榆林地区谷子生产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覆膜方式 行距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热及猕猴桃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立豪 王辉 +3 位作者 谭帅 胡传旺 卢佳宇 童晨晖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195,共8页
针对南方季节性干旱和夏季土壤高温胁迫所造成的猕猴桃产量与品质下降等问题,探索合理有效的覆盖措施来改善果园的土壤水热环境,从而实现南方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田观测试验,研究黑膜(H)、白膜(B)、防草布(F)、防草布+白膜(F... 针对南方季节性干旱和夏季土壤高温胁迫所造成的猕猴桃产量与品质下降等问题,探索合理有效的覆盖措施来改善果园的土壤水热环境,从而实现南方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田观测试验,研究黑膜(H)、白膜(B)、防草布(F)、防草布+白膜(F+B)、秸秆(J)、不覆盖(CK)6种不同覆盖处理下土壤水分、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比较相应处理的猕猴桃产量与品质差异.相比处理CK,覆盖处理保水效果较好,处理H,B,F,F+B,J在0~50 cm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了1.1%,1.3%,2.2%,2.9%,1.6%,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明显提升.相比处理CK,夏季单一覆盖处理使0~25 cm土壤温度降低了0.8~2.5℃,而F+B组合覆盖处理土壤温度升高了0.9℃,同时覆盖处理缩小了温度日变化0.9~2.1℃,处理F尤为显著.各覆盖处理使猕猴桃单果质量提高了0.1%~7.7%,同时可提高糖酸比3.8%~33.6%.防草布覆盖既可改善猕猴桃土壤的水热环境,又能提高猕猴桃的产量与品质,是该区果园管理较适宜的覆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覆盖方式 土壤水热 产量
下载PDF
云南红河烟区覆膜方式及移栽苗龄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初亮 宋文峰 +4 位作者 关罗浩 谢晋 黄浩 李旺阳 王维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100,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不同覆膜方式与移栽苗龄对云南红河烟区烤烟成苗率、返苗期、农艺性状、主要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探索出适合该产区优质高产的烤烟种植技术。结果表明,从覆膜方式来看,膜下移栽要比... 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不同覆膜方式与移栽苗龄对云南红河烟区烤烟成苗率、返苗期、农艺性状、主要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探索出适合该产区优质高产的烤烟种植技术。结果表明,从覆膜方式来看,膜下移栽要比膜上移栽效果好,成苗率较高,返苗期较短,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经济效益较高;从不同苗龄的烟株来看,除膜上中苗移栽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呈现苗龄越大,各指标表现越差的现象。因此,在膜下移栽适宜采用小苗(4叶1心),烟株长势最好,农艺性状指标在所有处理中表现最优;而在膜上移栽适宜采用中苗(6叶1心),其烟株田间生长发育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覆膜方式 移栽苗龄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果园覆草在现代果园中的作用和方法
19
作者 张吴贞 何玉梅 刘福云 《北方果树》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果园覆草后病虫害发生较重,操作不当还会使树体受伤害,且用工多、用工贵、雇工难,草资源也较少等。但作者强调,覆草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持水土、改善气热状况、抑制杂草生长、节省除草用工、抑制返盐碱、减轻落果碰伤等作用,并... 果园覆草后病虫害发生较重,操作不当还会使树体受伤害,且用工多、用工贵、雇工难,草资源也较少等。但作者强调,覆草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持水土、改善气热状况、抑制杂草生长、节省除草用工、抑制返盐碱、减轻落果碰伤等作用,并提出果园覆草时间、方式、厚度、材料收集、肥水管理等具体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覆草 问题 作用 方法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5 位作者 汤文光 汪柯 郭立君 李超 程凯凯 杨光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100,共8页
研究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对于该区域科学评价及合理利用施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当地常规施肥模式(CK)为对照,研究了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TOK:... 研究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对于该区域科学评价及合理利用施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当地常规施肥模式(CK)为对照,研究了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TOK:常规施肥+有机肥+K肥+地膜覆盖;TO:常规施肥+有机肥+地膜覆盖,TK:常规施肥+K肥+露地)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大小顺序为TOK〉TK〉TO〉CK。苗期和拔节期,TOK和TK处理春玉米的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抽雄期和成熟期,TOK处理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各个主要生育时期,TOK处理植株的根系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TOK和TK处理植株的茎和叶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各个主要生育期,不同处理0~20 cm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其大小顺序为TOK〉TO〉TK〉CK;水分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TOK〉TK〉TO〉CK,以TOK处理为最高,比对照增加38.04%。TK、TO和TOK处理的穗粗、行数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但其穗长、行粒数、每穗粒数和百粒重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玉米产量大小顺序为TOK〉TK〉TO〉CK,TOK、TK和TO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4.41%、11.72%和8.36%。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K肥、采取地膜覆盖有利于增加春玉米干重物质积累量,增加籽粒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施肥模式 覆盖方式 干物质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