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浑水波涌灌溉的节水机理与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文焰 费良军 +1 位作者 汪志荣 张建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0,16,共7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 ,表明在浑水波涌灌溉条件下 ,表土致密层的形成与发展是含沙水流中泥沙逐渐“挂淤”、“落淤”与“入渗滞留”等作用的结果 .随着灌水周期的进展 ,表土致密层的糙率与入渗能力也随之减小 ,这就为以后各周期的灌溉水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 ,表明在浑水波涌灌溉条件下 ,表土致密层的形成与发展是含沙水流中泥沙逐渐“挂淤”、“落淤”与“入渗滞留”等作用的结果 .随着灌水周期的进展 ,表土致密层的糙率与入渗能力也随之减小 ,这就为以后各周期的灌溉水流创造了一个加速水流推进与提高减渗效果的新界面 ,从而达到节水与提高灌水质量的目的 .从 4个与浑水有关的节水率分析可见 ,浑水波涌灌溉的节水效果是泥沙与间歇共同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 波涌灌 致密层 节水率
下载PDF
古龙油田复杂储层成因分析及油水层识别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郑辰 闫伟林 +1 位作者 殷树军 栾瑾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164,共4页
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属中孔、低渗碎屑岩储层,油水层识别难度很大。从岩性、物性、泥质、灰质和残余油等方面对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复杂储层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可分为岩性细和泥质重形成的低阻油层、薄层及薄互层影响形成的低阻... 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属中孔、低渗碎屑岩储层,油水层识别难度很大。从岩性、物性、泥质、灰质和残余油等方面对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复杂储层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可分为岩性细和泥质重形成的低阻油层、薄层及薄互层影响形成的低阻油层、储层含灰质形成的高阻水层、储层含残余油形成的高阻水层4类。在建立针对性电阻率校正模型的基础上,从泥质、灰质和薄层3个方面进行了储层电阻率校正,提高了交会围版法油水层判别模型的精度,表明对电阻率进行校正可以提高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储层 电阻率校正 泥质 灰质 薄层 残余油
下载PDF
浑水膜孔灌入渗特性与致密层形成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钟韵 费良军 +4 位作者 朱士江 康守旋 刘利华 郝坤 介飞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8-246,254,共10页
水中带沙是浑水灌溉较清水灌溉的本质区别,为揭示浑水灌溉的节水减渗机制,通过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室内试验,以清水入渗为对照,研究了浑水膜孔灌入渗能力、湿润锋运移距离、湿润体含水率、致密层土壤颗粒组成及落淤层厚度等随入渗时间的... 水中带沙是浑水灌溉较清水灌溉的本质区别,为揭示浑水灌溉的节水减渗机制,通过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室内试验,以清水入渗为对照,研究了浑水膜孔灌入渗能力、湿润锋运移距离、湿润体含水率、致密层土壤颗粒组成及落淤层厚度等随入渗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土壤含水率与湿润锋运移距离之间的量化模型,分别建立了落淤层厚度与入渗时间、滞留层的滞留量与滞留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浑水泥沙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较大,在入渗结束时浑水较清水的累积入渗量减幅达27.83%;土壤含水率从膜孔中心到湿润锋面逐渐减小,其减小的速率逐渐增大,湿润体半径方向的土壤含水率分布服从椭圆曲线分布。落淤层土壤细颗粒相对含量较浑水泥沙少,其物理性黏粒含量显著低于浑水泥沙。从土壤表面到6 cm入渗土层深度为浑水膜孔灌入渗滞留层,滞留层土壤细颗粒含量较原土壤增多,随着入渗土层深度的增大,土壤颗粒组成与原土壤差异逐渐减少,泥沙细颗粒滞留量随着滞留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 膜孔灌入渗 致密层 含沙率 泥沙颗粒级配组成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 sand content of muddy water content on one-dimensional vertical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nse layer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4
作者 Shouxuan Kang Liangjun Fei +1 位作者 Yun Zhong Lihua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2024年第1期172-179,共8页
Muddy water irrigation,an effectiv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ethod,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China.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nd content on water infiltration and dense layer formation unde... Muddy water irrigation,an effectiv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ethod,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China.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nd content on water infiltration and dense layer formation under one-dimensional vertical infiltration of muddy water,muddy water infiltr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the laboratory,and five sand contents of muddy water(S=0%,3%,6%,9%,and 12%)were used.Models were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mulative infiltration amount[I(t)]and the infiltration duration(t);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igration distance of the wetting front(Z),S,and t;the thickness of the sedimentary layer[H(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 and t.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t)and Z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and contents,while H(t)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and contents.I(t)and Z were in the range of 7 cm and 20 cm for each treatment,respectively.The variation in I(t)with t fitted Kostiakov and Philip models,and the coefficients of determination were all greater than 0.99.With the increase in S,the infiltration coefficient gradually decreased,the infiltration index gradually increased,and the sorptivity gradually decreased.The particle composition of the sedimentary layer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argillaceous sediment,and the content of particles with a size of less than 2 mm in the sedimentary layer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rgillaceous sediment.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soil,the content of particles with a size of less than 0.05 mm and physical clay particles(diameter less than 0.01 mm)in the soil with an infiltration depth of 0-2 cm increased.The retention layer was from the topsoil to the infiltration depth of approximately 2 cm.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soil infiltration mechanisms under muddy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ddy water sand content dense layer cumulative infiltration wetting front transport deposit layer thickness
原文传递
浮泥层对船船干扰影响的数值计算
5
作者 陈海龙 周利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3期496-501,共6页
针对浮泥层对船船干扰的影响问题,通过求解RANS方程对浮泥水域中追越船与被追越船间的水动力干扰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有无浮泥时追越船与被追越船所受力和力矩特点,讨论了在浮泥水域中不同水深吃水比、富裕水深及航速比变化对... 针对浮泥层对船船干扰的影响问题,通过求解RANS方程对浮泥水域中追越船与被追越船间的水动力干扰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有无浮泥时追越船与被追越船所受力和力矩特点,讨论了在浮泥水域中不同水深吃水比、富裕水深及航速比变化对两船所受力和力矩的影响.结果表明:浮泥层会扩大船船干扰的范围;追越船所受力和力矩及被追越船所受力矩各极值随富裕水深的增大而减小;水深吃水比一定时,追越船所受力和力矩各极值随浮泥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被追越船所受力和力矩各极值随航速比的增大而减小;船尾散波发散角度随船速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船干扰 浮泥层 浅水航道 追越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土壤容重对浑水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及致密层形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钟韵 费良军 +2 位作者 康守旋 何军 朱士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8,共8页
通过开展室内浑水一维垂直入渗试验,设置了4个土壤容重水平(1.30、1.35、1.40和1.45g/cm;),观测不同土壤容重影响下浑水入渗能力、湿润锋运移距离、致密层土壤颗粒组成及落淤层厚度等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浑水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和湿... 通过开展室内浑水一维垂直入渗试验,设置了4个土壤容重水平(1.30、1.35、1.40和1.45g/cm;),观测不同土壤容重影响下浑水入渗能力、湿润锋运移距离、致密层土壤颗粒组成及落淤层厚度等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浑水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小,而落淤层厚度随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增大;落淤层厚度与入渗时间两者符合幂函数关系,其中拟合的系数和指数均与土壤容重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落淤层细颗粒相对含量显著低于浑水泥沙,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浑水泥沙滞留现象越弱,落淤层细颗粒相对含量越多;滞留层细颗粒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原土壤,其相对含量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浑水 致密层
原文传递
银盘水电站现场灌浆试验技术创新 被引量:2
7
作者 邹德兵 徐年丰 +2 位作者 李洪斌 施华堂 陈志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68-70,共3页
乌江银盘水电站坝基岩体主要由页岩、砂岩及灰岩等软、硬岩相间组成,且受众多泥化夹层、破碎夹泥层及破碎剪切带分割,构成了基岩不均匀变形加剧、软弱夹泥层抗渗透变形能力降低等问题。现场灌浆试验围绕上述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对夹泥... 乌江银盘水电站坝基岩体主要由页岩、砂岩及灰岩等软、硬岩相间组成,且受众多泥化夹层、破碎夹泥层及破碎剪切带分割,构成了基岩不均匀变形加剧、软弱夹泥层抗渗透变形能力降低等问题。现场灌浆试验围绕上述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对夹泥层冲洗设备的研制与应用、夹泥层帷幕幕体的耐压评价、软岩薄混凝土封闭无盖重固结灌浆等技术进行了创新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和较好的效果,为银盘水电站的渗控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化夹层 灌浆 耐压评价 无盖重固结灌浆 银盘水电站
下载PDF
层状梯度折射率板浑浊层机理研究
8
作者 邱聪 《光学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8-59,共2页
采用溶液凝胶扩散共聚法可以成功地合成二元体系的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状梯度折射率板。但采用此法合成的板,在其中部会产生浑浊层,减小了梯度折射率变化范围及梯度折射率指数差Δn。通过对层状梯度折射率板浑浊层进... 采用溶液凝胶扩散共聚法可以成功地合成二元体系的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状梯度折射率板。但采用此法合成的板,在其中部会产生浑浊层,减小了梯度折射率变化范围及梯度折射率指数差Δn。通过对层状梯度折射率板浑浊层进行光谱分析、差热分析及其共聚实验,得出了浑浊层产生的两种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折射率材料 扩散共聚 GRIN 浑浊层
原文传递
软土地层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施工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石楚琪 戚玉亮 +1 位作者 谢丁 赵倩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25-129,共5页
针对在淤泥质软土地层情况下的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中山市沙朗镇某小区地基项目为基础,结合实践开展本项施工技术研究。在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施工过程中,采用2.8mm喷嘴钻头,明确钻机转数的适用范围、高压注浆压... 针对在淤泥质软土地层情况下的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中山市沙朗镇某小区地基项目为基础,结合实践开展本项施工技术研究。在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施工过程中,采用2.8mm喷嘴钻头,明确钻机转数的适用范围、高压注浆压力以及注浆控制过程中的钻机钻速;研究旋喷扩孔锚索水泥浆配制技术,确定不同软土地质条件下的膨胀土量、水灰比、水泥浆比重。应用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施工技术,项目中整体锚索张拉值能达到锚索设计值的1.4~1.5倍,该施工技术于淤泥质软土地层中效果显著,经济合理,支护效果好,质量安全,性价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 软土地层 高压旋喷 扩大头锚索
原文传递
中国湖盆细粒重力流沉积作用及其对页岩油“甜点段”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邹才能 冯有良 +6 位作者 杨智 蒋文琦 张天舒 张洪 王小妮 朱吉昌 魏琪钊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3-897,共15页
通过分析中国陆相湖盆细粒重力流沉积作用的地质条件和过程,建立湖盆细粒重力流沉积模式,揭示细粒沉积和源储发育规律,识别页岩油“甜点段”。研究表明:细粒重力流是深湖环境中重要的沉积作用之一,能把浅水细粒碎屑和有机质搬运到深湖,... 通过分析中国陆相湖盆细粒重力流沉积作用的地质条件和过程,建立湖盆细粒重力流沉积模式,揭示细粒沉积和源储发育规律,识别页岩油“甜点段”。研究表明:细粒重力流是深湖环境中重要的沉积作用之一,能把浅水细粒碎屑和有机质搬运到深湖,有利于形成优质烃源岩和页岩油的“甜点段”。中国湖盆深水环境发育的细粒重力流沉积主要是细粒浓缩密度流、细粒浊流(包括浪涌状浊流和细粒异重流)、细粒黏性流(包括细粒碎屑流和泥流)和细粒过渡流沉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湖平面升降、洪泛事件和湖底古地貌控制欠补偿型湖盆细粒重力流的沉积分布。湖平面上升期,洪水引发的细粒异重流在湖盆地形平坦的深湖区形成“细粒水道—堤岸—朵叶”体系。湖平面下降期,坳陷湖盆的挠曲坡折及沉积斜坡部位、断陷湖盆的陡坡带发育非限定水道为主的湖底扇体系,断陷湖盆的缓坡及轴向发育限定或非限定水道湖底扇体系,湖底扇扇缘可发育细粒重力流沉积。湖盆四级沉积层序水进可形成富有机质页岩和细粒异重流的沉积,水退可引起细粒浓缩密度流、浪涌状浊流、细粒碎屑流、泥流和细粒过渡流沉积。二叠纪以来中国湖盆页岩层系多个四级层序水进-水退旋回形成了多套源储组合,中国湖盆多样的细粒重力流沉积作用形成了由细粒浓缩密度流、细粒异重流、浪涌状浊流沉积形成的薄层粉砂岩“甜点段”,由细粒过渡流形成的泥岩与粉砂互层的“甜点段”,由细粒碎屑流、泥流沉积等形成的含粉砂屑和泥屑的水平层理泥页岩“甜点段”。湖盆细粒重力流沉积模式的建立,对科学评价页岩油“甜点段”和优质烃源岩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 异重流沉积 细粒碎屑流沉积 泥流沉积 细粒过渡流沉积 储集“甜点段” 优质烃源岩 页岩油
下载PDF
高水位淤泥质土层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运用的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熙朝 《北方建筑》 2020年第1期59-62,共4页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是现代土建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可以显著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挖掘施工。应用该技术,可以对高水位淤泥质土层进行良好的保护与挖掘,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渗水、积水等问题,也可以提高混凝...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是现代土建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可以显著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挖掘施工。应用该技术,可以对高水位淤泥质土层进行良好的保护与挖掘,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渗水、积水等问题,也可以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为后续的施工作业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主要分析高水位淤泥质土层施工的难点,介绍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优势,探讨其具体应用,以期提升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位土层 淤泥质土层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在市政工程淤泥质土层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振祯 《江西建材》 2019年第12期158-159,共2页
通过分析市政道路工程的水泥搅拌桩工程施工方案中的具体问题对水泥搅拌桩在淤泥质土层施工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从而提升它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市政工程 淤泥质土层
下载PDF
不规则波在淤泥质底床上的传播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子丹 张庆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41,48,共8页
本文在已建立的泥床上规则波传播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不规则波在泥床上的传播.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比较表明。
关键词 不规则波变形 泥床 多层模型 淤泥质底床 波浪
下载PDF
沿海地区淤泥质土层钉形桩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温辉 《铁道建筑技术》 2017年第8期115-118,共4页
新建连盐铁路地处沿海地区淤泥质土层,地基处理困难。主要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沿海地区淤泥质土层水泥搅拌钉形桩的施工参数;通过沉降观测和成桩检测,确定了钉形桩处理淤泥质土层软基的效果和施工参数。这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淤泥质土层 水泥搅拌钉形桩 施工参数 沉降观测 成桩检测
下载PDF
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邢丽波 徐广田 +1 位作者 陈玉林 梁江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基于层状泥质和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的观点,分散泥质砂岩的导电可采用VSAfanasyev等人提出的双电层电导率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建立考虑分散和层状泥质同时存在的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模型,该模型是关于含水饱和度的隐函数方程。... 基于层状泥质和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的观点,分散泥质砂岩的导电可采用VSAfanasyev等人提出的双电层电导率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建立考虑分散和层状泥质同时存在的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模型,该模型是关于含水饱和度的隐函数方程。利用该模型对海拉尔盆地高泥地区的苏1、苏3井进行处理,并将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复杂泥质砂岩地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砂岩 层状泥质 双电层理论 电导率模型 牛顿和二分混合迭代算法 高泥储层
下载PDF
基于浑水渗流理论的某斜心墙土石坝渗流稳定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锋杰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27,共4页
以某中型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稳定渗流理论,结合浑水渗流理论,以材料本身的渗透系数为初始参数,考虑室内试验所得的浑水作用的渗透系数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Geo-Studio进行反滤层渗流计算,对其破坏形式及破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以某中型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稳定渗流理论,结合浑水渗流理论,以材料本身的渗透系数为初始参数,考虑室内试验所得的浑水作用的渗透系数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Geo-Studio进行反滤层渗流计算,对其破坏形式及破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斜墙反滤层设计不合理是发生管涌破坏并在斜墙产生塌坑的主要原因,建议除险加固从加大防渗体厚度和设置保护层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渗流 渗流稳定 反滤层 斜心墙土石坝
下载PDF
淤泥质软土地层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运营车站十字形接驳改造施工与防水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江 《建筑技术开发》 2020年第9期163-164,共2页
淤泥质软土层下的新建车站与既有运营车站的接驳改造与防水是地铁工程项目的难点,采用案例分析法,以5号线海晏北路站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不良地质条件下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运营车站十字形接驳改造技术以及防水技术要点,希望能对未来... 淤泥质软土层下的新建车站与既有运营车站的接驳改造与防水是地铁工程项目的难点,采用案例分析法,以5号线海晏北路站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不良地质条件下新建地铁车站与既有运营车站十字形接驳改造技术以及防水技术要点,希望能对未来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软土地层 地铁车站 接驳改造施工 防水技术
下载PDF
浑水含沙率对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及致密层形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韵 费良军 +2 位作者 朱士江 何军 康守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2-609,共8页
水中带沙是浑水灌溉较清水灌溉的本质区别,为揭示浑水含沙率对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及致密层形成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一维垂直入渗试验,以清水入渗为对照,设置了4个浑水含沙率水平(3%、6%、9%、12%),研究了浑水含沙率对一维垂直入渗能力、... 水中带沙是浑水灌溉较清水灌溉的本质区别,为揭示浑水含沙率对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及致密层形成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一维垂直入渗试验,以清水入渗为对照,设置了4个浑水含沙率水平(3%、6%、9%、12%),研究了浑水含沙率对一维垂直入渗能力、湿润锋运移距离、致密层土壤颗粒组成及落淤层厚度等的影响,分别提出了以浑水含沙率和入渗历时为自变量的累积入渗量模型和湿润锋运移距离模型,建立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一维垂直入渗落淤层厚度与入渗历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浑水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含沙率的增加而减小,而落淤层厚度随浑水含沙率的增加而增大;入渗初期(0~20 min)的落淤层厚度较小,入渗中期(20~130 min)的落淤层厚度增加较快,而其厚度增加速率逐渐变小,入渗后期的落淤层厚度稳定增加;随着浑水含沙率的增大,滞留现象越明显,落淤层细颗粒相对含量越少,粗颗粒相对含量越多;滞留层细颗粒相对含量随着含沙率的增加而增多,其物理性黏粒含量显著高于原土壤,特别是在入渗深度为0~1 c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含沙率 一维垂直入渗 入渗特性 致密层 土壤颗粒组成
下载PDF
细颗粒泥沙运动及滩槽交换对航道回淤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镠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116,共6页
潮汐河口细颗粒泥沙为主的泥沙运动方式呈现出复杂的形态,其不同的运动形态对河口演变和航道回淤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讨论在潮汐、波浪条件下,非黏性沙的层移运动和黏性细颗粒泥沙近底高浓度悬沙层的类推移运动,以及浮泥层的推移运动... 潮汐河口细颗粒泥沙为主的泥沙运动方式呈现出复杂的形态,其不同的运动形态对河口演变和航道回淤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讨论在潮汐、波浪条件下,非黏性沙的层移运动和黏性细颗粒泥沙近底高浓度悬沙层的类推移运动,以及浮泥层的推移运动等泥沙运动形态的特点、发生条件和运移规律。针对长江口南槽水动力条件,利用前人水槽试验成果,估算了主槽水体含盐度高于浅滩时,航道两侧浅滩近底高浓度悬沙横向输移进槽的输沙量,得到与实际基本相符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海岸 波致液化 液化层输运速度 海床稳定性
下载PDF
淤泥质海岸波致液化及航道骤淤问题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镠 虞志英 何青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研究波浪与淤泥海床相互作用导致的海床液化、体积冲刷和高浓度近底悬沙的层移输运问题。采用de Wit提出的液化判别条件及计算方法,结合连云港近岸波浪和淤泥力学特征,计算不同来波条件下淤泥质海床的液化深度;进一步考虑浑水中含沙量... 研究波浪与淤泥海床相互作用导致的海床液化、体积冲刷和高浓度近底悬沙的层移输运问题。采用de Wit提出的液化判别条件及计算方法,结合连云港近岸波浪和淤泥力学特征,计算不同来波条件下淤泥质海床的液化深度;进一步考虑浑水中含沙量对流速的折减影响,计算液化层运移速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大浪条件下,淤泥质海床可能有较大的液化深度,但层移厚度不大。由于层移含沙量较高,在近底水流驱动下仍能形成较大的输沙率和一定规模的大风天航道骤淤。有关研究成果为海床稳定性分析和输沙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海岸 波致液化 液化层输运速度 航道骤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