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饱和淤泥质砂土动力变形及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褚峰
邵生俊
陈存礼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299-3305,共7页
为研究淤泥质砂土的动力特性,利用动三轴仪对现场饱和淤泥质砂土进行不同固结应力状态下(固结围压σ3c=100,200,300,400 kPa,固结应力比Kc=1.0,1.5,2.0)的动力变形特性及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分析动应力–动应变关系,阻尼比、动强度等...
为研究淤泥质砂土的动力特性,利用动三轴仪对现场饱和淤泥质砂土进行不同固结应力状态下(固结围压σ3c=100,200,300,400 kPa,固结应力比Kc=1.0,1.5,2.0)的动力变形特性及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分析动应力–动应变关系,阻尼比、动强度等一系列变化规律,并对淤泥与砂含量比例对淤泥质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固结应力状态对饱和淤泥质砂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影响很大;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固结围压下,阻尼比随固结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固结应力状态下,动应力随破坏振次的增大而降低,相同固结应力比,不同固结围压下σd/(2σ3c)与fN关系可以近似归一;不同的淤泥含量对饱和淤泥质砂土的动力特性影响显著,在相同的动应变条件下,动应力随着淤泥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的固结围压下,阻尼比随着淤泥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强度并不是随着淤泥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在淤泥含量为20%时强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淤泥质砂土
动三轴试验
固结应力比
动应力–动应变
泥砂比例
原文传递
松散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变化规律与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陆望
彭智宏
+2 位作者
王迎新
葛如涛
李蕊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9-197,207,共10页
我国华北隐伏型煤田的煤系普遍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其中的松散承压含水层在煤矿生产中常带来矿井突水、地表沉降、井筒变形破坏等水文地质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渗透系数是反映松散承压含水层土体介质渗透能力的重要参数,...
我国华北隐伏型煤田的煤系普遍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其中的松散承压含水层在煤矿生产中常带来矿井突水、地表沉降、井筒变形破坏等水文地质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渗透系数是反映松散承压含水层土体介质渗透能力的重要参数,其数值的合理估算,对该类煤矿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华北隐伏型煤田松散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往往仅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确定,基于地质勘探钻孔信息与数据估算松散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模型研究较少。通过收集淮北煤田祁东煤矿松散承压含水层已有抽水试验的钻孔信息与数据,选取承压含水层厚度、泥层砂层比、最厚砂层占比、有效应力与底砾层厚比作为影响指标,分别与渗透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底砾层厚比、有效应力、泥层砂层比为关键影响指标,并分析其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松散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随底砾层厚比的增加而增大,随有效应力和泥层砂层比的增加而减小。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基于底砾层厚比、有效应力、泥层砂层比的渗透系数估算模型。并将该估算模型应用于淮北煤田祁南、朱仙庄、青东煤矿松散承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估算,结果显示估算结果与试验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承压含水层
渗透系数
底砾层厚比
有效应力
泥层砂层比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集料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熊泽佳
张勇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0,共4页
细集料的品质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和力学性能,本文以河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细度模数、含泥量和砂率的波动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河砂细度模数、含泥量和砂率的波动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
细集料的品质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和力学性能,本文以河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细度模数、含泥量和砂率的波动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河砂细度模数、含泥量和砂率的波动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河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4~2.9、含泥量控制在小于1.5%、砂率控制在47%~52%范围内时,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设计及现场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细度模数
含泥量
砂率
工作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砂互混吹填土自重沉积及颗粒分布规律
被引量:
2
4
作者
乐绍林
柏巍
+3 位作者
吴名江
林融冰
陈进
赵亚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33-239,共7页
开展大尺寸沉降柱试验,获得不同初始含砂比、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泥砂互混吹填土在自重作用下的泥面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的基本特征,结合分层抽取法获得试样沿高度方向的密度剖面与颗粒分布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泥砂互混吹填土沉积和颗粒...
开展大尺寸沉降柱试验,获得不同初始含砂比、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泥砂互混吹填土在自重作用下的泥面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的基本特征,结合分层抽取法获得试样沿高度方向的密度剖面与颗粒分布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泥砂互混吹填土沉积和颗粒分布规律与初始含砂比、初始含水率有较大关系,增加初始含砂比能显著增加沉降量,且存在一个合理含砂比,超过合理含砂比后沉降量反而降低,初始含水率越低该种现象越明显;沉降-时间曲线基本可以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Ⅱ阶段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随着初始含水率降低,3个阶段和非线性特征逐渐不明显;密度剖面呈阶梯变化特征,并随初始含水率和初始含砂比的降低而逐渐过渡到线性特征;初始含砂比和初始含水率均影响着泥砂互混吹填土的颗粒分布模式,初始含砂比和初始含水率越大越有利于粒径大于0.075 mm的颗粒沉积;初始含砂比越大,底部沉积的粒径小于0.005 mm颗粒相对越多,体现出群体沉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砂互混吹填土
泥面沉降量
沉降速率
含砂比
密度剖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厚软土地基上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
5
作者
詹元林
《山西建筑》
2007年第8期223-224,共2页
结合汕揭高速公路跨线桥桩基施工实例,详细阐述了在软土地基上有效进行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指出采用泥浆分离器能对砂率控制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
软土地基
灌注桩
泥浆分离器
砂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砂对聚羧酸掺量、砼用水量、强度的影响
6
作者
樊伟忠
《城市建筑》
2013年第24期327-327,共1页
本文通过试验系统了解原材料砂含泥量、细度模数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用水量、强度及聚羧酸掺量的影响,为指导实际生产及时调整配合比提供依据。
关键词
砂含泥量
砂细度模数
砂率
强度
用水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饱和淤泥质砂土动力变形及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褚峰
邵生俊
陈存礼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299-3305,共7页
文摘
为研究淤泥质砂土的动力特性,利用动三轴仪对现场饱和淤泥质砂土进行不同固结应力状态下(固结围压σ3c=100,200,300,400 kPa,固结应力比Kc=1.0,1.5,2.0)的动力变形特性及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分析动应力–动应变关系,阻尼比、动强度等一系列变化规律,并对淤泥与砂含量比例对淤泥质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固结应力状态对饱和淤泥质砂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影响很大;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固结围压下,阻尼比随固结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固结应力状态下,动应力随破坏振次的增大而降低,相同固结应力比,不同固结围压下σd/(2σ3c)与fN关系可以近似归一;不同的淤泥含量对饱和淤泥质砂土的动力特性影响显著,在相同的动应变条件下,动应力随着淤泥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的固结围压下,阻尼比随着淤泥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强度并不是随着淤泥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在淤泥含量为20%时强度最低。
关键词
土力学
淤泥质砂土
动三轴试验
固结应力比
动应力–动应变
泥砂比例
Keywords
soil
mechanics
silty
sand
dynamic
triaxial
test
consolidation
stress
ratio
dynamic
stress
and
strain
mud
and
sand
ratio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松散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变化规律与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陆望
彭智宏
王迎新
葛如涛
李蕊瑞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9-197,20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256)。
文摘
我国华北隐伏型煤田的煤系普遍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其中的松散承压含水层在煤矿生产中常带来矿井突水、地表沉降、井筒变形破坏等水文地质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渗透系数是反映松散承压含水层土体介质渗透能力的重要参数,其数值的合理估算,对该类煤矿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华北隐伏型煤田松散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往往仅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确定,基于地质勘探钻孔信息与数据估算松散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模型研究较少。通过收集淮北煤田祁东煤矿松散承压含水层已有抽水试验的钻孔信息与数据,选取承压含水层厚度、泥层砂层比、最厚砂层占比、有效应力与底砾层厚比作为影响指标,分别与渗透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底砾层厚比、有效应力、泥层砂层比为关键影响指标,并分析其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松散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随底砾层厚比的增加而增大,随有效应力和泥层砂层比的增加而减小。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基于底砾层厚比、有效应力、泥层砂层比的渗透系数估算模型。并将该估算模型应用于淮北煤田祁南、朱仙庄、青东煤矿松散承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估算,结果显示估算结果与试验值一致。
关键词
松散承压含水层
渗透系数
底砾层厚比
有效应力
泥层砂层比
多元线性回归
Keywords
unconsolidated
confined
aquifer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thickness
ratio
of
bottom
gravel
effective
stress
mud
-
sand
ratio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D741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集料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熊泽佳
张勇
机构
广东交科检测有限公司
出处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0,共4页
文摘
细集料的品质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和力学性能,本文以河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细度模数、含泥量和砂率的波动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河砂细度模数、含泥量和砂率的波动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河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4~2.9、含泥量控制在小于1.5%、砂率控制在47%~52%范围内时,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设计及现场施工要求。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细度模数
含泥量
砂率
工作性能
Keywords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fineness
modulus
mud
content
sand
ratio
working
performance
分类号
U214.1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砂互混吹填土自重沉积及颗粒分布规律
被引量:
2
4
作者
乐绍林
柏巍
吴名江
林融冰
陈进
赵亚峰
机构
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33-239,共7页
基金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3BGH006)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4CFB370)~~
文摘
开展大尺寸沉降柱试验,获得不同初始含砂比、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泥砂互混吹填土在自重作用下的泥面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的基本特征,结合分层抽取法获得试样沿高度方向的密度剖面与颗粒分布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泥砂互混吹填土沉积和颗粒分布规律与初始含砂比、初始含水率有较大关系,增加初始含砂比能显著增加沉降量,且存在一个合理含砂比,超过合理含砂比后沉降量反而降低,初始含水率越低该种现象越明显;沉降-时间曲线基本可以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Ⅱ阶段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随着初始含水率降低,3个阶段和非线性特征逐渐不明显;密度剖面呈阶梯变化特征,并随初始含水率和初始含砂比的降低而逐渐过渡到线性特征;初始含砂比和初始含水率均影响着泥砂互混吹填土的颗粒分布模式,初始含砂比和初始含水率越大越有利于粒径大于0.075 mm的颗粒沉积;初始含砂比越大,底部沉积的粒径小于0.005 mm颗粒相对越多,体现出群体沉降特征。
关键词
泥砂互混吹填土
泥面沉降量
沉降速率
含砂比
密度剖面
Keywords
heterogeneous
dredged
fill
mud
surface
settlement
sedimentation
rate
sand
-
mud
ratio
density
profile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厚软土地基上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
5
作者
詹元林
机构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山西建筑》
2007年第8期223-224,共2页
文摘
结合汕揭高速公路跨线桥桩基施工实例,详细阐述了在软土地基上有效进行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指出采用泥浆分离器能对砂率控制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
软土地基
灌注桩
泥浆分离器
砂率
Keywords
soft
foundation
driven
cast-in-place
pile
mud
segregator
sand
ratio
分类号
U445.55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对聚羧酸掺量、砼用水量、强度的影响
6
作者
樊伟忠
机构
国产实业(常熟)混凝土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建筑》
2013年第24期327-327,共1页
文摘
本文通过试验系统了解原材料砂含泥量、细度模数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用水量、强度及聚羧酸掺量的影响,为指导实际生产及时调整配合比提供依据。
关键词
砂含泥量
砂细度模数
砂率
强度
用水量
Keywords
sand
mud
content
fineness
modulus
of
sand
sand
ratio
strength
water
consumption
分类号
TU528.04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饱和淤泥质砂土动力变形及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褚峰
邵生俊
陈存礼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9
原文传递
2
松散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变化规律与估算模型研究
陈陆望
彭智宏
王迎新
葛如涛
李蕊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细集料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熊泽佳
张勇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泥砂互混吹填土自重沉积及颗粒分布规律
乐绍林
柏巍
吴名江
林融冰
陈进
赵亚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厚软土地基上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
詹元林
《山西建筑》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砂对聚羧酸掺量、砼用水量、强度的影响
樊伟忠
《城市建筑》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