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 Presented as Lobar Pneumonia 被引量:3
1
作者 Tong Zhou Ying Liu +1 位作者 Tong-Tong Li Zhen-Xiang Y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07-108,共2页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 (MECs) had always been recognized as salivary gland tumors mainly steming from parotid and submandibular salivary glands. Eater, studies showed that MECs can occur in bronchus, esophagus, l...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 (MECs) had always been recognized as salivary gland tumors mainly steming from parotid and submandibular salivary glands. Eater, studies showed that MECs can occur in bronchus, esophagus, lacrimal glands, pancreas, thymus, and thyroid gland. MECs in bronchus are usually centrally located and are proposed to originate from submucosal minor salivary-type glands in large air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 Lobar Pneumonia
原文传递
24例泪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智绪爽 吴畏 +3 位作者 杨新吉 黑砚 吕小辉 邓爱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背景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常见的唾液腺肿瘤,极少数原发于泪腺,临床实践中认识有限。目的分析泪腺MEC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连... 背景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常见的唾液腺肿瘤,极少数原发于泪腺,临床实践中认识有限。目的分析泪腺MEC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连续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4例泪腺MEC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24例患者平均患病年龄为56.35岁,男女比例7∶1。临床表现:21例(87.5%)眼球突出,16例(66.7%)眶外上方可扪及肿物,3例(12.5%)眶周疼痛。初发为泪腺MEC有19例,泪腺多形性腺瘤术后恶变为MEC有5例;6例发生远处转移。10例泪腺MEC的CT图像中,7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9例形状不规则,7例肿瘤内有钙化,7例肿瘤破坏周围骨质;8例泪腺MEC的MRI图像中,8例不均匀强化,均可见液化腔;4例形状呈不规则,3例侵犯颅内、鼻旁窦、颞窝。24例泪腺MEC均进行了手术切除。病理证实24例均为高级别泪腺MEC,其中20例(83.3%)可见肿瘤侵犯神经,肿瘤细胞坏死,4个以上的核分裂/10个高倍视野;9例(37.5%)可见侵犯骨质。随访7例患者中1例复发(随访时间为12个月),6例患者未复发(平均随访时间为24.3个月)。结论高级别泪腺MEC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表现为无痛性眼球突出;影像大多表现为眶外上方中密度占位病变,形状不规则,常发生钙化,多伴有骨质破坏,可见液化腔,可侵犯邻近组织结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需警惕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特征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与鳞状细胞肺癌的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 被引量:7
3
作者 官红莲 肖泽彬 +2 位作者 刘加夫 王洁 曹代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1期48-51,共4页
目的对照分析肺内经病理证实的2 6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MEC)与34例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肺MEC患者资料,并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分析其影... 目的对照分析肺内经病理证实的2 6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MEC)与34例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肺MEC患者资料,并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分析其影像资料。将不易鉴别的22例中央型肺MEC挑选出来,并与中央型肺癌进行征象对比分析。结果病变主要为中央型22例,外周型4例。中央型肺MEC与中央型肺癌相比,年龄、性别比、病灶最大径、形态、边界、分叶率、液化坏死率、强化均匀程度及远端支气管扩张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MEC的临床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详细地分析CT征象,有助于其与中央型肺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肺癌
下载PDF
29例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侯晶晶 王慧娟 +2 位作者 张国伟 黄晏阳 马智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8-17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1月-2015年12月... 背景与目的肺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9例肺ME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全组29例患者占同期新诊断肺癌的0.16%(29/18,021),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45岁(10岁-79岁);高级别肺MEC 17例,低级别12例。6例患者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检测均未检测到突变。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7例,非手术治疗12例。中位随访时间35(5-114)个月,至随访结束,17例患者已死亡。全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5%、51.2%和39.4%,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结论肺MEC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组织病理,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病理级别以高级别为主,其预后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有望改善肺MEC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的CT及PET/CT表现 被引量:18
5
作者 雷强 余煜栋 +4 位作者 包盈莹 邹乔 万齐 孙翀鹏 李新春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的CT及PET/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CT、PET/CT表现及病理资料,其中粘液样表皮癌(MEC)11例,腺样囊性癌(ACC)10例及类癌7例。24例行胸部CT...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的CT及PET/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CT、PET/CT表现及病理资料,其中粘液样表皮癌(MEC)11例,腺样囊性癌(ACC)10例及类癌7例。24例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3例行CT平扫,6例同时行PET/CT检查,1例仅行PET/CT扫描。结果:11例MEC,CT表现为宽基底腔内结节9例,腔内外肿块2例。10例ACC呈管壁弥漫管壁增厚5例,腔内结节4例,腔内外肿块1例。7例类癌为腔内外肿块4例,腔内结节3例。MEC与类癌均明显强化。8例ACC,轻度强化6例,中度强化2例。7例SUV值范围约2.1~8.9。结论: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EC及类癌多为腔内或腔内外结节伴明显强化。ACC多为弥漫管壁浸润型伴轻度强化。SUV值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粘液表皮样癌 腺样囊性癌 类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原发性气道唾液腺型肿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5
6
作者 晏颖 李娴 +2 位作者 陈淮 曾庆思 邓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气道唾液腺型肿瘤[包括腺样囊性癌(ACC)和黏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气道ACC和23例MEC患者的CT表现。结果病变部位:ACC位于气管及主、叶支气管,以气管最多(12/22,54.55%),MEC位于... 目的观察原发气道唾液腺型肿瘤[包括腺样囊性癌(ACC)和黏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气道ACC和23例MEC患者的CT表现。结果病变部位:ACC位于气管及主、叶支气管,以气管最多(12/22,54.55%),MEC位于段及以上各气道,以主支气管最多(9/23,39.13%)。ACC形态:气管腔内外肿物10例,气道壁弥漫增厚5例,肿物截断主支气管者4例,腔内宽基底肿物3例。MEC形态:气道腔内肿物20例,腔内外肿物2例,肿物截断主支气管者1例。密度:ACC平扫CT值24-35 HU、低于邻近胸壁肌肉,多轻度强化(14/19,73.68%);MEC平扫CT值40-60HU,4例伴少量钙化,多明显强化(16/20,80.00%)。结论气道唾液腺型肿瘤CT表现具一定特点,CT影像能较准确的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肿瘤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Docetaxel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增殖及转移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贾永庆 吴军正 +3 位作者 刘斌 李峰 李焰 李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研究Docetaxel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M3 SP4 增殖及转移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细胞计数法、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癌细胞裸鼠尾静脉注射法、癌细胞裸鼠颌下腺原位接种法研究Docetaxel对M3 SP4 细胞增殖及转移力的抑制... 目的 :研究Docetaxel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M3 SP4 增殖及转移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细胞计数法、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癌细胞裸鼠尾静脉注射法、癌细胞裸鼠颌下腺原位接种法研究Docetaxel对M3 SP4 细胞增殖及转移力的抑制作用。结果 :Docetaxel对M3 SP4 细胞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生长抑制作用 ,作用 72h后 ,IC3 0 和IC50 分别为 0 .34nmol/L和 0 .6 3nmol/L ;IC3 0 浓度的药物作用于M3 SP4 细胞 ,对照组及处理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 32 .7h和 43h ;对照组及药物作用浓度分别为 0 .0 5nmol/L及 0 .1nmol/L时 ,克隆形成率为 ( 2 9.2± 1.4) %和 ( 2 0 .2± 0 .8) % ,( 2 .8± 0 .4) % ;在裸鼠体内实验中对照组及治疗组〔30mg/(kg·周 )〕肺表面的转移结节数为 11± 3.4和 0 ;裸鼠颌下腺重量 ( g)为 1.2 0± 0 .2 3和 0 .31±0 .0 5。结论 :Docetaxel可明显抑制M3 SP4 细胞的增殖及转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 肿瘤转移 多西紫杉醇 抗肿瘤药
下载PDF
补骨脂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军正 司徒镇强 +3 位作者 陈建元 李峰 李焰 刘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8期911-914,共4页
AI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soralen (PSO) and 8 methoxypsoralen (8 MOP)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c3 cells. METHODS Inhibitory effects of PSO and 8 MOP on the prolifer... AI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soralen (PSO) and 8 methoxypsoralen (8 MOP)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c3 cells. METHODS Inhibitory effects of PSO and 8 MOP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mucoepidermaid carcinoma Mc3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MTT assay, cell counting, flow cytometry and tail vein injection of the cells into nude mice (10 6 for each). RESULTS PSO and 8 MOP inhibited Mc3 cell growth in a dose dependent way. The IC 30 (mg·L -1 ) of PSO and 8 MOP were 32.4 and 25.1 and IC 50 (mg·L -1 ) 44.7 and 35.5 respectively. After the cells had been treated with the drugs at IC 30 for 5 d, the doubling time (h) for the control, PSO treated and 8 MOP treated cells were 20.8, 23.3 and 57.8 respectively, the percentage of S phase cells 24.5,17.8 and 5.8, the wild type p53 expression (%) 24.0,99.8 and 99.0, the nm23 H 1 expression (%) 99 9,99.5 and 99.1, the clonogenesity (%) 23.5,16.5 and 0, the number of metastatic foci on lung surface 139±61,114±68 and 36±3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Both PSO and 8 MOP at the dosage of IC 30 ma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c3 cells, but 8 MOP is more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 肿瘤转移 补骨脂素 8-MOP
下载PDF
错配修复蛋白hMSH2、hMLH1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颖韬 周晓燕 +2 位作者 孙长生 孟琰 赵尔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0期1839-1843,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 the human mutS homolog 2(hMSH2)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uman mutL homolog 1(hMLH1)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salivary glan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重点研究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 the human mutS homolog 2(hMSH2)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uman mutL homolog 1(hMLH1)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salivary glan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重点研究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和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与目标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染色方法筛选共计47例典型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37例SMEC、10例正常组织涎腺中hMSH2、hMLH1的表达水平,结合计算机辅助高清晰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做出综合评价。结果:hMLH1的表达与SMEC分化呈负相关(P<0.05);hMLH1的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在低分化的SMEC中较普遍,在中分化和高分化中表达逐步增强;hMSH2的表达与SMEC分化不相关(P>0.05)。结论:hMSH2、hMLH1异常表达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的发生、演进存在相关性,以hMLH1、hMSH2为切入点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 HMSH2 HMLH1 涎腺 黏液表皮样癌 免疫组化染色 HMSH2 HMLH1
原文传递
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多 周新华 吕平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影像资料,5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CT均表现为支气管内边缘光滑、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沿支气管生长,1例位于中间干... 目的探讨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影像资料,5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CT均表现为支气管内边缘光滑、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沿支气管生长,1例位于中间干支气管,1例位于叶支气管,3例位于段支气管,直径1~4cm。2例伴阻塞性肺不张,3例伴阻塞性肺炎。1例病变内见小斑片状钙化灶,其余4例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只有1例有纵隔及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肺粘液表皮样癌是位于支气管内的少见肿瘤,CT上表现为支气管内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伴有阻塞性炎症或肺不张,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PTEN抑癌基因转染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_3SP_2的建立和鉴定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斌 吴军正 +3 位作者 王廷 杨波 叶维莉 王江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为了研究外源性基因PTEN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建立稳定表达PTEN的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高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 SP2 ,嘌呤霉素筛选阳性克隆 ,用免疫印迹法和... 目的 :为了研究外源性基因PTEN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建立稳定表达PTEN的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高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 SP2 ,嘌呤霉素筛选阳性克隆 ,用免疫印迹法和ABC免疫酶染色法检测转染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野生型PTEN基因成功地导入细胞M3 SP2 ,转染细胞稳定表达PTEN蛋白 ,PTEN蛋白分布于细胞质。结论 :M3 SP2 细胞能稳定表达外源性基因PT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样癌 PTEN 基因转染 细胞系 M3SP2 建立鉴定 抑癌基因
下载PDF
粘液表皮样癌1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曹强 李淑艳 顾晓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分析探讨粘液表皮样癌 (MEC)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集我院近 15年来有病理诊断的 MEC病例12 8例进行随访 ,根据 WHO(1991)涎腺肿瘤 TNM分期和临床分期标准进行重新分类 ,分析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99例单纯手术治疗 (其中 ... 目的 :分析探讨粘液表皮样癌 (MEC)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集我院近 15年来有病理诊断的 MEC病例12 8例进行随访 ,根据 WHO(1991)涎腺肿瘤 TNM分期和临床分期标准进行重新分类 ,分析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99例单纯手术治疗 (其中 2 7例联合根治术 ) ,2 6例加术后放疗 ,3例姑息治疗。随访到的 76例中按生存率法统计 5年存活率为 90 .7%。肿瘤复发与手术切缘及临床分期明显相关 ,5年内死亡的 5例均为临床 IV期的低分化型。结论 :对高分化 MEC进行局部扩大切除手术、对低分化的或临床 IV期的 ,特别是上颌的 MEC进行术后放疗均可以提高 5年存活率。鉴于 MEC存活 13年后仍有复发的病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样癌 涎腺肿瘤 TNM分期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焰 吴军正 +4 位作者 司徒镇强 刘斌 王江华 李峰 李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 建立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耐药细胞株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能 .方法 采用浓度递增法长期不间断诱导并经克隆化筛选 ,建立稳定的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耐药细胞株 (MEC- 1/ 5 - FU) .应用 MTT法、细胞计数法、软琼... 目的 建立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耐药细胞株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能 .方法 采用浓度递增法长期不间断诱导并经克隆化筛选 ,建立稳定的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耐药细胞株 (MEC- 1/ 5 - FU) .应用 MTT法、细胞计数法、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电镜等方法观察及检测该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耐药性能及参数 .结果 倒置显微镜观察该耐药细胞和其亲本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 (MEC- 1)的细胞生长活跃 ,MEC- 1为单层贴壁生长于培养器皿中 ,MEC- 1/ 5 - FU则可见重叠生长 ,两种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变 .MEC- 1/ 5 - FU和 MEC- 1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 2 8.8h和 30 .0 h;克隆形成率分别为4.9%和 1.2 %;细胞周期分布 S期细胞分别为 2 5 .4%和17.1%.MEC- 1/ 5 - FU耐药性能稳定 ,给药剂量已达 1.980μg· L- 1 . 12种化疗药物对 MEC- 1/ 5 - FU和 MEC- 1生长抑制作用的剂量效应参数显示 :耐药细胞诱导作用药物 5 - FU对 MEC- 1/ 5 - FU细胞和 MEC- 1的半抑制浓度 (IC50 )值分别为 6 .310 μg· L- 1和 0 .44 7μg· L- 1 ,耐药倍数为 14.1;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同时可见该耐药细胞株对 VCR,VBL ,PYM,DNR,VP16 ,CODP,PADM等化疗药物的 IC50 较MEC- 1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 细胞株 多药耐药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耳鼻喉粘液表皮样癌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诗敏 王纾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耳鼻喉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5例粘液表皮样癌,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岁。其中高分化者14例,低分化者1例。肿瘤细胞CK、CEA、EMA、CK... 目的:探讨耳鼻喉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5例粘液表皮样癌,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岁。其中高分化者14例,低分化者1例。肿瘤细胞CK、CEA、EMA、CK8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粘液表皮样癌是一种较少见的耳鼻喉肿瘤,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与其他肿瘤鉴别,掌握组织学分类有助于临床的正确治疗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样癌 耳鼻咽喉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鼻咽粘液表皮样癌(附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邱枋 华贻军 +3 位作者 郭灵 何洁华 邱小兰 洪明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2-364,共3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粘液表皮样癌是鼻咽原发腺癌的一种类型,非常少见,鲜有单独报道。本研究拟对在我院治疗过的鼻咽粘液表皮样癌病例的发病、临床情况、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经过病理确诊和... 背景与目的:鼻咽粘液表皮样癌是鼻咽原发腺癌的一种类型,非常少见,鲜有单独报道。本研究拟对在我院治疗过的鼻咽粘液表皮样癌病例的发病、临床情况、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经过病理确诊和治疗的鼻咽粘液表皮样癌患者共1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仅占同时期我院鼻咽癌患者总数的0.26‰,发病年龄为20~60岁,男女比例为2∶1。EBV血清学检查(VCA-IgA,EA-IgA,DNA酶中和率)阳性率均较低。有随访资料的11例患者中,单纯放疗4例,手术+放疗4例,放疗+化疗3例。本组患者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27.3%及9.0%,疗效较差。结论:鼻咽粘液表皮样癌是鼻咽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其特有的发病规律,放化疗疗效较差,治疗上可能应采取以局部彻底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治疗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少见原发肿瘤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嫣 杨琴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少见原发肿瘤的影像分析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气管支气管少见原发肿瘤的临床和CT表现(5例仅平扫,7例仅增强,4例平扫加增强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6例中,7例为腺样囊性癌多发生于中年人(平均年...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少见原发肿瘤的影像分析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气管支气管少见原发肿瘤的临床和CT表现(5例仅平扫,7例仅增强,4例平扫加增强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6例中,7例为腺样囊性癌多发生于中年人(平均年龄43.4岁),其中6例位于气管,表现为宽基底结块,呈均匀的等密度;4例为黏液表皮样癌多发生于青年人(平均年龄34.8岁),多位于叶、段支气管,表现为腔内或腔内外结节或肿块;2例为不典型类癌,均为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3岁),均位于右侧支气管,表现为沿支气管蔓延的肿块,1例呈特征性的"冰山征",CT增强明显均匀强化;1例为少见的中央型肉瘤样癌,表现为支气管腔内外沿支气管蔓延的肿块,轻度强化;2例叶支气管内含脂肪成分的病变,其中1例均匀脂肪密度的为脂肪瘤,1例软组织结节合并钙化灶的为错构瘤。结论:部分少见的气管支气管原发肿瘤临床和CT表现均有一定的特点,仔细分析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气管肿瘤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类癌 肉瘤样癌 脂肪瘤 错构瘤
下载PDF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X线与CT诊断(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海燕 马勇 江海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0期752-754,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X线与CT诊断 ,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 1例证实为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病例 ,复习了近几年国内外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表现。结果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胸片表现为气管内或支气管内结节或孤立的肺内结... 目的 :探讨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X线与CT诊断 ,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 1例证实为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病例 ,复习了近几年国内外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表现。结果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胸片表现为气管内或支气管内结节或孤立的肺内结节或肿块 ,有的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CT为卵圆形或分叶状肿块 ,可见斑片状钙化 ,可伴阻塞性肺炎、肺气肿或肺不张 ,注射对比剂后肿块轻度强化。结论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粘液表皮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Interventional Bronchoscopic Therapy in Adult Patients with Tracheobronchial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被引量:8
18
作者 Hui Chen Jie Zhang +3 位作者 Xiao-Jian Qiu Juan Wang Ying-Hua Pei Yu-Ling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0期2453-2458,共6页
Background: Tracheobronchial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EC) is a rare airway tumor in adults for which surgery is considered a first-line treatment. However, some patients already lost the best opportunity of a sur... Background: Tracheobronchial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EC) is a rare airway tumor in adults for which surgery is considered a first-line treatment. However, some patients already lost the best opportunity of a surgical intervention when diagnoses are confirmed, and surgery causes considerable trauma resulting in partial loss of pulmonary function. Moreover, the tumor is resistant to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hese factors make the treatment of tracheobronchial MEC challenging.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t^cacy ofinterventional bronchoscopic therapy in adult patients with tracheobronchial MEC.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bronchoscopic interventions,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s of 11 adult patients with tracheobronchial MEC. Paired t-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arameter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Dyspnea Index and the Karnofsky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interventional bronchoscopic therapy. Results: All tumors occurred in the main bronchus and were easily visualized by bronchoscopy. After interventional bronchoscopic therapy, the symptoms of all patien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Dyspnea Index decreased from 1.91 ± 1.22 to 0.27 ± 0.47 (t = 6.708, P 〈 0.001) and the Kamofsky Score increased from 78.18 ±16.62 to 95.46 ± 8.20 (t =-5.190, P 〈 0.001 ). Bronchoscopic intervention did not result in serious complications or mortality.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between 3 and 96 months after the first therapy,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noted: ( 1 ) among the eight patients with low-grade tracheobronchial MEC, only one patient had a relapse and agreed to surgical treatment; (2) among the three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tracheobronchial MEC, one patient required repeated bronchoscopic interventions, one patient died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one patient died of systemic failure owing to tumor metastasis. Conclusions: Interventional bronchoscopic therapy, as an alternative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BRONCHOSCOPY BRONCHUS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原文传递
8-甲氧基补骨脂素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建勋 吴军正 +1 位作者 李焰 陈建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6-287,共2页
目的:研究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MEC-1)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常规MTT法、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8-MOP作用于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以及30%抑制浓... 目的:研究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MEC-1)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常规MTT法、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8-MOP作用于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以及30%抑制浓度的药物对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小剂量8-MOP在短时间内对MEC-1细胞没有抑制作用,当剂量大于25mg/L时,药物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作用时间在24h~72h之间时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关系;药物的抑制作用有延迟性。2)120h作用组30%抑制浓度IC30=33.86mg/L,50%抑制浓度IC50=45.3mg/L,RAA值=2.9。3)它阻止细胞进入S期完成细胞分裂。结论:MEC-1细胞对8-MOP较敏感,8-MOP在人粘液表皮样癌的防治方面可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样癌 癌细胞 甲氧基补骨脂素 抑制作用
下载PDF
116例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卢增红 杨安奎 +2 位作者 陈志兴 宋明 魏茂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52-755,共4页
背景与目的:粘液表皮样癌是涎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关腮腺的粘液表皮样癌的大宗病例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80年5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16例... 背景与目的:粘液表皮样癌是涎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关腮腺的粘液表皮样癌的大宗病例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80年5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16例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16例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4%、64.55%和60.39%。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及T分期等12项因素是腮腺粘液表皮样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P=0.006,OR>1)、病理分级(P=0.000,OR>1)、远处转移(P=0.000,OR>1)是影响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T分期、病理分级和远处转移是影响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