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酿酒酵母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裴颖芳 刘延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3-1030,共8页
本文介绍了RAPD、mtDNA-RFLP、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Interdelta指纹图谱以及线粒体DNACOX1基因指纹图谱等5种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及其优缺点,同时探讨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国内外酿酒酵母菌株区分中的应用状况与前景。
关键词 酿酒酵母菌株 RAPD mtdnarflp interdelta指纹图谱 COX1基因 微卫星DNA
下载PDF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遗传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廖和荣 赵宗胜 +4 位作者 李岩 孙杰 焦丽萍 余春梅 李大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634-4636,共3页
通过对鸡、鹌鹑、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的42个表型性状值和9种限制性内切酶的mtDNA-RFLP图谱进行分析,探讨了家禽远缘杂交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的胸宽、胸深等12个性状具有超亲优势,肌纤维直径等25个... 通过对鸡、鹌鹑、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的42个表型性状值和9种限制性内切酶的mtDNA-RFLP图谱进行分析,探讨了家禽远缘杂交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的胸宽、胸深等12个性状具有超亲优势,肌纤维直径等25个性状及mtDNA都遵循母性遗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属间杂交 生长性状 屠宰性状 mtdna-rflp分析
下载PDF
黔东南小香羊与贵州原有其它山羊品种的线粒体DNA多态性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简承松 张亚平 +6 位作者 李通权 廖正录 史宪伟 贾永红 朱文适 余应淮 何正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6-91,共6页
用Bam 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HindⅢ、KpnⅠ、PstⅠ、PvuⅡ、SacⅠ、SalⅠ、Sm aⅠ、StuⅠ、XhoⅠ15 种识别6 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对黔东南小香羊和贵州原有3 个地方山羊品种的93 只个体的m tDNA 进行分析表明, Ba... 用Bam 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HindⅢ、KpnⅠ、PstⅠ、PvuⅡ、SacⅠ、SalⅠ、Sm aⅠ、StuⅠ、XhoⅠ15 种识别6 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对黔东南小香羊和贵州原有3 个地方山羊品种的93 只个体的m tDNA 进行分析表明, Bam HⅠ、HindⅢ和SalⅠ3 种酶表现多态性; 共检出18 种限制性多态型,归纳得到3 种单倍型, 以单倍型Ⅰ和Ⅱ为基本单倍型。根据此2 种基本单倍型在所比较各品种中的不同分布比例, 以及遗传距离分析和品种间的聚类关系, 表明黔东南小香羊的群体遗传构成与贵州省原有其它3 个山羊品种不同, 从而为进一步确认其为一独立的品种提供了必要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小香羊 山羊 品种 线粒体DNA 多态性 贵州
下载PDF
洱海鲤属鱼类同域分化形成的分子遗传学证据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冰蓉 张亚平 +2 位作者 肖春杰 肖蘅 昝瑞光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76-982,共7页
对洱海的 3种鲤鱼———洱海鲤 (C .barbatus)、春鲤 (C .longipectoralis)和杞麓鲤 (C .carpiochila)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RFLP)分析和mtDNA控制区 (D loop)序列测定。RFLP分析结果表明 ,16种酶在洱海鲤、春鲤... 对洱海的 3种鲤鱼———洱海鲤 (C .barbatus)、春鲤 (C .longipectoralis)和杞麓鲤 (C .carpiochila)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RFLP)分析和mtDNA控制区 (D loop)序列测定。RFLP分析结果表明 ,16种酶在洱海鲤、春鲤和杞麓鲤 3个种共 14个个体上 ,仅DraⅠ在春鲤的一个个体上检出一个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独立为单倍型Ⅱ ,3个种的其余 13个个体共享单倍型Ⅰ ,种间遗传距离为 0 %~ 0 0 0 75 % ,此种间差异值比已报道的鱼类的种间差异甚至种内差异都低得多。D loop区的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长为 4 4 9bp的序列共显示有 7个变异位点 ,均为碱基替换 ,变异比例为 1 5 6 % ,在 14个鲤鱼个体中共检出 6种单倍型 ,种间的遗传距离为 0 0 82 %~ 0 171% ,与已研究的其他几种异域分布的鲤鱼相比 ,也至少小一个数量级。mtDNA的RFLP及D loop区的序列比较都揭示出洱海 3种鲤鱼之间的遗传差异远小于异域分布的鲤属鱼类物种之间及其他鱼类的同属种间的遗传差异。对洱海鲤属鱼类种间如此小的遗传差异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 :它们确是由同域分化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鲤属鱼类 同域分化 线粒体DNA rflp D—loop区测序
下载PDF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试验及其mtDNA遗传多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宗胜 李大全 +2 位作者 孙杰 李岩 余春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5,共6页
通过人工授精,进行了鸡与鹌鹑的属间远缘杂交试验,成功地获得了蛋鸡与鹌鹑和乌鸡与鹌鹑的属间杂交种,并证实杂交后代均表现出杂交子一代单性不育———雌性不育,且不育的程度比较大,即在雌性胚胎发育的早期细胞分化活动就得以终止。为... 通过人工授精,进行了鸡与鹌鹑的属间远缘杂交试验,成功地获得了蛋鸡与鹌鹑和乌鸡与鹌鹑的属间杂交种,并证实杂交后代均表现出杂交子一代单性不育———雌性不育,且不育的程度比较大,即在雌性胚胎发育的早期细胞分化活动就得以终止。为了进一步研究远缘杂交中细胞质的遗传效应,从鸡、鹌鹑和它们的杂交种的脏器中提取线粒体DNA,发现杂交种与其母本的mtDNA大小完全一致(16 9kb),而与其父本明显不同。利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鸡、鹌鹑及其属间杂交种(蛋鸡♂×鹌鹑♀)的mtDNA进行了RFLP分析,结果表明属间杂交种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限制型单倍型,证明在鸡与鹌鹑的属间杂交中mtDNA遵循母性遗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属间杂交种 远缘杂交 母本 蛋鸡 母性遗传 杂交后代 遗传多态 DNA 不育
下载PDF
利用PCR-RFLP技术对鲫鱼6个不同品系的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庄怡 刘必谦 唐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鲫鱼不同品系mtDNA ND3/ND4L/ND4基因片段,对野鲫、异育银鲫、红鲫、白鲫、彩鲫及金鱼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用RESearch-version1.0软件对限制性内切酶特异性位点进行分析,最终选择MvaⅠ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对... 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鲫鱼不同品系mtDNA ND3/ND4L/ND4基因片段,对野鲫、异育银鲫、红鲫、白鲫、彩鲫及金鱼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用RESearch-version1.0软件对限制性内切酶特异性位点进行分析,最终选择MvaⅠ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酶切,同时引入鲤鱼作为外类群,构建了系统树。酶切结果分析表明,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能快速而准确地区分鲫鱼的4个不同品系,首次提出异育银鲫和浙江地区野鲫(河鲫鱼)在mtDNAND3/ND4L/ND4基因上的分子鉴定法,为物种鉴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但野鲫、金鱼、彩鲫的基因序列两两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异,相似度接近100%,用酶切软件(RESearch-version1.0)进行分析后未能找到区别三者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这一结果也验证了关于金鱼、彩鲫起源于野鲫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品系 线粒体DNA PCR-rflp 物种鉴定
下载PDF
浙江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章胜乔 吴小秋 +2 位作者 傅衍 徐宁迎 张亚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7-551,共5页
采用蛋白电泳和线粒体 DNA RFLP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七个地方品种猪及浙江野猪的遗传多样性状况⒚从分析的30 个遗传座位、99 个地方品种个体中发现 MDH,PEPB,6PGD,AK,ADA,PHI六个座位具有多态性... 采用蛋白电泳和线粒体 DNA RFLP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七个地方品种猪及浙江野猪的遗传多样性状况⒚从分析的30 个遗传座位、99 个地方品种个体中发现 MDH,PEPB,6PGD,AK,ADA,PHI六个座位具有多态性,其中AK,MDH 多态座位在家猪中为首次发现⒚多态座位百分比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P= 0200, H= 0043⒚用UPGMA 法对由基因频率所计算的标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浙江地方猪种的亲缘关系很近⒚在m tDNA RFLP水平,25 种限制性内切酶在27 个地方品种个体及3 个野猪个体中共检出30 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成三种单倍型⒚各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05,群体平均多态度(π)为0000 8,处于遗传多样性贫乏范围⒚另外对金华Ⅲ系猪的研究表明金华Ⅲ系猪可能有两个母系起源⒚浙江省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蛋白电泳 线粒体DNA 限制性
下载PDF
七个少数民族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8
作者 周元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7-53,共7页
本文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来自青海的蒙古族、贵州的苗族、云南各地的傈僳族、白族、彝族。傣族和基诺族共80个样本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有9种酶检测到多态,共计48种单倍型.结果表明:彝族... 本文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来自青海的蒙古族、贵州的苗族、云南各地的傈僳族、白族、彝族。傣族和基诺族共80个样本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有9种酶检测到多态,共计48种单倍型.结果表明:彝族和白族人群的mtDNA变异度较大;在与非洲、东南亚、美洲、欧洲人群的横向比较中发现一些典型的突变位点,如:10394c和8994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mtDAA rflp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