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鲁吉亚舞蹈(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列万.赫塔古里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年第3期28-33,8-11,共10页
格鲁吉亚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介于东西方之间和亚欧之间,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区。因此,格鲁吉亚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多种文化的融合、不同思想的碰撞,同时也保留了格鲁吉亚的民族传统。历史上的格鲁吉亚(科尔赫提王国和伊比利亚半岛)是古... 格鲁吉亚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介于东西方之间和亚欧之间,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区。因此,格鲁吉亚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多种文化的融合、不同思想的碰撞,同时也保留了格鲁吉亚的民族传统。历史上的格鲁吉亚(科尔赫提王国和伊比利亚半岛)是古希腊悲剧的场所的一部分,是普罗米修斯在高加索的囚禁之地,以及美狄亚公主的祖国和阿尔戈英雄寻找金羊毛的国度。格鲁吉亚舞蹈,即格鲁吉亚传统舞蹈,起源于古代,始于异教徒时代,在基督教时期不断发展嬗变。本文将主要讨论格鲁吉亚的传统舞蹈,也将介绍格鲁吉亚的民族芭蕾舞和当代舞。格鲁吉亚舞蹈高度多元化,在国内的不同区域都有独特的剧场创作表演形式。真正的传统表演大多是舞蹈和复调合唱混合的歌舞。在此,笔者举例讲述格鲁吉亚的历史,介绍格鲁吉亚几种不同的地方歌舞。格鲁吉亚的舞蹈大多源于基督教传播之前,可以追溯到非常神秘的异教仪式的传统,包括对太阳、月亮和其他星体的崇拜,以及最古老的宗教等,都对格鲁吉亚舞蹈有很大的影响。舞蹈常常试图模仿宇宙中的符号,这些符号在圆舞(perkhuli)等传统舞蹈中有充分的体现,是格鲁吉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学者写道,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公元前2000年的银杯上戴面具的猎人所跳圆舞,也许这种仪式是奉献给狩猎女神的。格鲁吉亚山区仍然保留着这样的狩猎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骑士们的"战马舞"。另一项重要遗存是公元前6世纪骨盘上所绘的跳舞的姑娘。骨盘上的舞女形象表明女性舞蹈仪式的存在,这是向和寺庙紧密联系的生殖女神致敬的舞蹈仪式。格鲁吉亚传统舞蹈按历史阶段可以分为前基督教时期和基督教时期,按人物可以分为神圣的舞蹈和民间舞蹈,按起源地可以分为城市舞蹈和农村舞蹈。从11至13世纪,格鲁吉亚的舞蹈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鲁吉亚传统舞蹈 仪式 芭蕾 运动剧场 乔治·巴兰钦 乔治·葛吉夫 尼诺·安娜妮娅舒薇莉 罗伯特·斯图拉
原文传递
跳动的音符 流动的乐章——常州大剧院设计构思
2
作者 魏敦山 乐音 马烨 《城市建筑》 2006年第4期18-21,共4页
本次规划及建筑设计紧扣两个主题——“跳动的音符、流动的乐章”,在总体规划、建筑造型、环境设计中展开。大剧院建成后,以流动、轻灵的造型既像一个跳动的音符融合于常州市民广场之中,又成为常州的一个亮点建筑,白天净化大气,夜晚流... 本次规划及建筑设计紧扣两个主题——“跳动的音符、流动的乐章”,在总体规划、建筑造型、环境设计中展开。大剧院建成后,以流动、轻灵的造型既像一个跳动的音符融合于常州市民广场之中,又成为常州的一个亮点建筑,白天净化大气,夜晚流光溢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动的音符 流动的乐章 大剧院
下载PDF
雅克·勒考克形体戏剧之我见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乙嫱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93,共7页
雅克·勒考克的形体戏剧是一种观照万物,以挖掘物质世界中"人类共通情感"的创作方法。他顺应万物的自然运动规律,聚焦于人与万物之间的微妙关系,用运动场上捕捉到的动作节奏与韵律,在"抽象"事物中展开的艺术想... 雅克·勒考克的形体戏剧是一种观照万物,以挖掘物质世界中"人类共通情感"的创作方法。他顺应万物的自然运动规律,聚焦于人与万物之间的微妙关系,用运动场上捕捉到的动作节奏与韵律,在"抽象"事物中展开的艺术想象以及通过演员在"中性"状态下的自由创造,写下了物质世界与有情生命交相辉映的诗篇。他创造的诗意表演语汇对当代戏剧表演艺术创作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动作 抽象 想象力 中性表演 形体戏剧
原文传递
“五四”时期的新、旧戏剧观论争及其现代性追求述论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良成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9,共6页
发生在“五四”时期的新、旧戏剧观念论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时代及戏剧发展的必然。“五四”时期的这场关于新、旧戏剧观的论争,从学理上看更近似于一场关于戏剧现代性追求的论争。以胡适等为代表的《新青年》派着力从外部以矫枉过... 发生在“五四”时期的新、旧戏剧观念论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时代及戏剧发展的必然。“五四”时期的这场关于新、旧戏剧观的论争,从学理上看更近似于一场关于戏剧现代性追求的论争。以胡适等为代表的《新青年》派着力从外部以矫枉过正的方式强行推行戏剧的启蒙现代性进程;以张厚载等为代表的保守派则主要于审美的范畴内进行戏曲的现代化追求。从时代性这一层面而言,《新青年》派更具时代的进步意义,但保守派的理论主张也别具历史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戏剧观 启蒙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戏曲改革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玫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19,125,共6页
中国戏曲自12世纪成型,历经种种兴衰,不过,戏曲的这些嬗变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内部进行的。清末,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后,戏曲发展的历史路径便开始与以前有了根本的不同。一百多年来,要求改革戏曲的呼声持续不断,而这些诉求常常... 中国戏曲自12世纪成型,历经种种兴衰,不过,戏曲的这些嬗变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内部进行的。清末,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后,戏曲发展的历史路径便开始与以前有了根本的不同。一百多年来,要求改革戏曲的呼声持续不断,而这些诉求常常是和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密切相关的。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次改革戏曲的诉求,即清末的"戏曲改良"、新文化运动中对于戏曲的批判、20世纪50年代的"戏曲改革运动",都不是从戏曲界的内部自发产生的,而是因西方文化的影响,从戏曲界的外部、由原本和戏曲没有太大关系的知识分子们所发起和推动的。由于现代知识分子的介入,特别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的"戏曲改革运动",中国戏曲彻底改变了它原有的自然状态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知识分子 戏曲改良 新文化运动 戏曲改革
下载PDF
“现代之眼”中的传统戏曲--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西比较视野中的戏曲评判
6
作者 刘汭屿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不同于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主笔基于社会效用全面推崇西方写实话剧、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戏曲,以宋春舫、余上沅为代表的两代学贯中西的戏剧理论家坚持戏剧本位、秉持跨文化理念,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新潮出发重新评判中国旧剧,聚焦其象... 不同于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主笔基于社会效用全面推崇西方写实话剧、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戏曲,以宋春舫、余上沅为代表的两代学贯中西的戏剧理论家坚持戏剧本位、秉持跨文化理念,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新潮出发重新评判中国旧剧,聚焦其象征精神、表现性特质和形式主义美学,揭示出中国传统艺术蕴含的“先锋”“现代”因子,纠正新文化运动戏剧改良对西方现代思想畸重启蒙现代性及现实主义的偏颇,转而以后起的先锋(审美)现代性勾联古今、中西文化艺术,在完整的中西比较视野中阐释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规律和意蕴精髓。宋、余的研究不仅标志了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高度,更揭示出民族文化艺术“现代化”与“中国化”问题之间的复杂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国剧运动 现代主义艺术 先锋审美现代性 中国化
原文传递
中国台湾新剧运动的发生及影响
7
作者 刘丽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肇始于日本殖民时期的中国台湾新剧,既是传统戏曲向现代话剧的过渡阶段,剧本创作逐渐取代幕表制,不断革新剧场艺术,也是对中、日戏剧资源的转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堪称中国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锋。蓬勃发展的民族运动加速... 肇始于日本殖民时期的中国台湾新剧,既是传统戏曲向现代话剧的过渡阶段,剧本创作逐渐取代幕表制,不断革新剧场艺术,也是对中、日戏剧资源的转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堪称中国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锋。蓬勃发展的民族运动加速了新剧运动的兴起,借助“剧场”这一舞台,新剧运动以思想启蒙为已任,尝试寻求自由、平等、解放的路径,以其反殖民主义精神在中国台湾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中国台湾新剧运动 剧场艺术 思想启蒙
下载PDF
赵太侔与国剧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7,123,共8页
国剧运动是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戏剧事件,赵太侔的《国剧》一文是国剧整体观研究的核心,他认为建设国剧要从民族性和世界性两方面入手,并高度评价了中国戏曲“程式化”的艺术价值。赵太侔的国剧观影响深远,此后叶崇智、顾颉刚等人... 国剧运动是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戏剧事件,赵太侔的《国剧》一文是国剧整体观研究的核心,他认为建设国剧要从民族性和世界性两方面入手,并高度评价了中国戏曲“程式化”的艺术价值。赵太侔的国剧观影响深远,此后叶崇智、顾颉刚等人结合其观点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但这些内容以往很容易被研究者忽略。总体而言,以赵太侔为首的这批学者的文章指明了建设国剧的方向,即应从探究民间史、民族审美、民族语言等方面着手,深入内地、深入民众,从而发展和建设民族戏剧。他们共同为民族戏剧发声,为提升西方对中国戏曲美学价值和艺术手法的认知水平、促进东西方戏剧的共融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运动 国剧 爱尔兰国剧 民间文化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国内外小剧场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42,共7页
20世纪以来,小剧场于危机中悄然兴起,无论是对中国传统的戏剧观念和演出方式,还是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方向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小剧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随之呈现百家争鸣之势。学者们在小剧场运动、小剧场意义、小剧场建设和小... 20世纪以来,小剧场于危机中悄然兴起,无论是对中国传统的戏剧观念和演出方式,还是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方向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小剧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随之呈现百家争鸣之势。学者们在小剧场运动、小剧场意义、小剧场建设和小剧场戏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对中国知网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在国内外文献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汲取经验,并对国内未来小剧场研究进行展望。未来的小剧场研究需要在理论研究体系化、研究视野扩大化、研究对象多元化、研究学科多样化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剧场 小剧场运动 小剧场戏剧 文献分析
下载PDF
爱美剧舞台上的奥尼尔——交织文化的表演与中国戏剧现代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雪峰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20世纪20—30年代,尤金.奥尼尔开启了美国现代戏剧的历史,几乎与此同时,中国舞台以爱美剧的形式向现代戏剧过渡。30年代,奥尼尔的五部独幕剧和两部长剧渐次登上中国话剧舞台,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小剧场运动的发展和爱美演剧浪潮的起落。本... 20世纪20—30年代,尤金.奥尼尔开启了美国现代戏剧的历史,几乎与此同时,中国舞台以爱美剧的形式向现代戏剧过渡。30年代,奥尼尔的五部独幕剧和两部长剧渐次登上中国话剧舞台,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小剧场运动的发展和爱美演剧浪潮的起落。本文从这些交织文化的中国奥尼尔演出切入,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再现中国戏剧现代性生成和中国现代社会建构的一段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尔 小剧场运动 爱美剧 交织文化的表演 中国戏剧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中国台湾地区戏剧学科发展研究
11
作者 王林彤 白如金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151,共12页
本文从日据时代及民间研究会开始,概括讨论中国台湾地区戏剧文化以及戏剧研究的发展变化。中国台湾地区戏剧学术的建制化与专业化主要形成于1990年以后,随着新一代学者从欧美返国,他们把西方的学术成规以及要求落实到本土。文章从中国... 本文从日据时代及民间研究会开始,概括讨论中国台湾地区戏剧文化以及戏剧研究的发展变化。中国台湾地区戏剧学术的建制化与专业化主要形成于1990年以后,随着新一代学者从欧美返国,他们把西方的学术成规以及要求落实到本土。文章从中国戏剧、西方戏剧、现代戏剧、戏剧史书写、实践发展与理论互射、学术理论话语演变等方面对每一个时期进行细致的介绍。除了对体制内的变迁进行关注之外,也对学术体制外的评论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地区戏剧学术 中国台湾地区小剧场运动 中国台湾地区戏剧史 戏剧 研究 西潮
原文传递
反思与对话:“五四”戏剧改革运动中的圣约翰大学之维
12
作者 凤媛 刘辛未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61,共12页
圣约翰大学在晚清之际由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引入确立了其戏剧实践的世界眼光,此后他们并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始终关注着校园之外社会戏剧的发展。从改良文明戏,到反思“五四”新旧戏之争的诸多偏颇,再到对《终身大事》等问题剧的... 圣约翰大学在晚清之际由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引入确立了其戏剧实践的世界眼光,此后他们并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始终关注着校园之外社会戏剧的发展。从改良文明戏,到反思“五四”新旧戏之争的诸多偏颇,再到对《终身大事》等问题剧的艺术和思想主题的矫正,圣约翰的学生演剧借力圣约翰大学新旧并陈、兼容并包的文学教育,对中西新旧文化保持了取长补短、多元开放的态度,因之他们这一时期的演剧实践,不但新旧剧、改译剧、创新剧等不同戏剧形式齐头并举,也成为他们反思文明戏、问题剧,介入爱美剧等戏剧潮流的重要对话方式。虽然他们的演出远不能称为完美,但作为彼时校园戏剧的重要代表,他们的演剧实践已然为“五四”戏剧改革运动乃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别一种反思和改进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戏剧改革运动 圣约翰大学 学生演剧
原文传递
五四以来婚姻爱情戏剧的八种模式——历史纵览的报告
13
作者 陆炜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106,共17页
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婚姻自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内容。从《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中国当代戏剧总目提要》纵览这一精神百年来的戏剧表现,可以概括出作为创作套路的八种模式。20世纪10年代末和20年代,出现了"正面宣示式&... 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婚姻自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内容。从《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中国当代戏剧总目提要》纵览这一精神百年来的戏剧表现,可以概括出作为创作套路的八种模式。20世纪10年代末和20年代,出现了"正面宣示式""展现恶果式""悲凉心态式"和"观念探讨式"四种,反映出婚姻爱情观念是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在40年代,出现了讽刺旧文化残余的"嘲笑旧俗式",在50年代,则有配合《婚姻法》颁布的"法制宣传式"。此后,由于"极左"思潮肆虐,产生了"革命化爱情式"的戏剧,80、90年代出现的"肯定人欲式"则是对"极左"的历史性反拨。八种模式不是编剧法研究,而是借助戏剧的文化历史研究,呈现一幅具体可感的历史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精神 婚姻自由 戏剧 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