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气流清选农作物籽粒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庆祝 赵金川 +2 位作者 刘荣昌 石瑞珍 闫栋梁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4-48,共5页
就高速气流清选农业物料的有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物料在气流场中的运动轨迹方程式,并进行了求解。
关键词 气流清洗 农业物料 运动轨迹方程式 工作原理 短茎秆 谷粒
下载PDF
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丽君 郑雪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7-384,共18页
在潜藏式与矛盾式两类问题发现情境中,以眼动仪为研究工具,问题发现能力高与低的大学生各20名为被试,探讨大学生在问题发现总体和4个兴趣区中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发现问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不同能力大学生在不同情境及其... 在潜藏式与矛盾式两类问题发现情境中,以眼动仪为研究工具,问题发现能力高与低的大学生各20名为被试,探讨大学生在问题发现总体和4个兴趣区中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发现问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不同能力大学生在不同情境及其兴趣区中的问题发现差异,能够体现在眼动指标上。回视是反映问题发现能力的敏感指标。回视次数和发现问题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正相关,以及在高能力组学生上的优势,体现了信息的联系和整合性加工在问题发现中具有积极意义。(2)潜藏式问题发现中,个体平均注视时间更长,反映其认知加工难度更大。在提供重要信息的区域,被试会投入更多精力,表现为在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瞳孔直径大小等指标的上升。(3)眼睛注视区域与发现问题区域间存在对应关系,显示出"眼随心动"现象。在问题发现的最初和最终阶段,被试都会出现跨区信息搜寻行为,分别代表了对问题线索的寻找和最后的检查评估。高能力被试在每个稳定注视阶段的注视时间更短,这种信息转换的灵活性体现出其信息加工上的优势。动态眼动轨迹分析揭示了单个静态指标难以反映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兴趣区 眼动 问题情境 眼动轨迹
下载PDF
一种空间三维航迹建模新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欣 彭世蕤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5期365-370,共6页
在空中目标与地面武器的对抗训练仿真以及雷达数据处理仿真中,雷达目标航迹模拟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部分。本文讨论了机动目标空间三维航迹的建模问题,基于多段航迹组合生成航迹的思想,建立了目标的运动模型和航迹模型。理论推导和仿真... 在空中目标与地面武器的对抗训练仿真以及雷达数据处理仿真中,雷达目标航迹模拟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部分。本文讨论了机动目标空间三维航迹的建模问题,基于多段航迹组合生成航迹的思想,建立了目标的运动模型和航迹模型。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方便、灵活、逼真地生成机动目标的三维航迹,得到任意时刻目标的坐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型 三维航迹 仿真 雷达目标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中粗颗粒运动轨迹的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文亮 张肖宁 李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30,49,共5页
对沥青路面车辙问题的研究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的热点之一.文章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别对AC-13C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自动路面分析仪(APA)车辙试验原始图像,以及加载500次、1 000次、2 000次、4 000次和6 000次时的截面图像中粗颗粒的运... 对沥青路面车辙问题的研究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的热点之一.文章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别对AC-13C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自动路面分析仪(APA)车辙试验原始图像,以及加载500次、1 000次、2 000次、4 000次和6 000次时的截面图像中粗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够观测粗颗粒的运动情况,通过定义转角θ和位移L,以及Δ和α两个统计量,能够描述车辙试验过程中各个加载阶段粗颗粒的复杂运动过程并将其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车辙 数字图像处理 运动轨迹
下载PDF
川西108国道高位崩塌成因与运动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胥良 李云贵 刘艳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2007年5月25日于川西108国道某段发生的高位崩塌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综合地质调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爆破振动效应分析以及历史崩塌与降雨关系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地形高陡、岩体破碎及降雨诱发等是崩塌产生的主要原因,爆破... 2007年5月25日于川西108国道某段发生的高位崩塌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综合地质调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爆破振动效应分析以及历史崩塌与降雨关系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地形高陡、岩体破碎及降雨诱发等是崩塌产生的主要原因,爆破振动对其也有轻微间接影响。根据边坡形态及塌落高度,运用运动学原理及能量法还对崩塌体的撞击速度及冲击力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诱发因素 成因机制 运动轨迹
下载PDF
振动筛分机的研究动向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世勋 杨胜培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2-26,共5页
介绍了三组筛分机械的发展动向,摆振筛在于驱动系统的对称布置;回转筛在于筛网的有效运动;
关键词 振动筛 筛分机 研究动向
原文传递
四连杆机构运动轨迹对液压支架整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端志 何小特 牛艳奇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4,共3页
通过对液压支架运动原理和受力工况的理论分析,论述了四连杆机构运动轨迹与液压支架整体性能的关系,并运用实例对比,具体分析不同四连杆运动轨迹的支架主要性能差异,综合分析四连杆机构运动轨迹对支架整体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四连杆机构 运动轨迹 液压支架
下载PDF
展成电解加工整体叶轮叶片型面的展成运动轨迹计算 被引量:10
8
作者 康敏 徐家文 《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1年第4期94-96,共3页
介绍了采用四轴联动方式展成电解加工整体叶轮叶片型面时 ,对叶片型面原始数据所做的数据变换及数据扩展 ,并给出了展成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整体叶轮 展成电解加工 运动轨迹 数控加工
下载PDF
基于VC++液压支架四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秋生 王勇 +1 位作者 教光印 姚贵英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24,共2页
通过对四连杆型液压支架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四连杆机构受力与顶梁前端运动轨迹之间的关系,采用以前连杆受力为目标函数,改固定函数约束运动轨迹为约束其范围,用运动速度约束运动方向,建立了四连杆机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VC++语言进行优... 通过对四连杆型液压支架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四连杆机构受力与顶梁前端运动轨迹之间的关系,采用以前连杆受力为目标函数,改固定函数约束运动轨迹为约束其范围,用运动速度约束运动方向,建立了四连杆机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VC++语言进行优化程序设计,通过实例对比证明,此优化不仅使顶梁运动轨迹满足了液压支架支护要求,而且四连杆机构受力明显减小,可降低支架重量,节约支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四连杆机构 优化设计 运动轨迹
下载PDF
基于MATLAB插秧机分插机构秧针运动轨迹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天祥 杨丽 +1 位作者 范武君 贾欣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47-49,共3页
为实现插秧机机构的方便、快捷、准确,建立了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秧针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模拟,从而对机构运动的分析直观化、可视化,可为选择合理的分插机构的结构参数,提高插秧性能提供依据。
关键词 MATLAB 水稻插秧机 分插机构 运动轨迹
下载PDF
髋部运动的正确形态在田径运动中的作用及训练 被引量:7
11
作者 纪玉娣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4-56,共3页
通过对髋部的生理位置、结构的分析 ,指出了髋部的正确运动形态对田径运动中跑、跳、投的影响 ,重点分析了“送髋”技术对提高跑、跳成绩的作用 ,并简单介绍了训练髋部正确运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髋部 作用 田径运动 生理 训练 影响 形态 中跑 成绩 重点分析
全文增补中
自动装袋机连续供袋运动轨迹的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营 陆佳平 +1 位作者 陈永清 蔡和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95,115,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预制袋包装机的生产效率。方法基于回转式充填结构,研究并提出一套预制袋在连续自动充填形式下的供送技术方案,实现连续式给袋送袋及连续性充填。结果针对选定的预制袋研究对象,设计出了预制袋连续供送的轨迹路线。结论省... 目的为了提高预制袋包装机的生产效率。方法基于回转式充填结构,研究并提出一套预制袋在连续自动充填形式下的供送技术方案,实现连续式给袋送袋及连续性充填。结果针对选定的预制袋研究对象,设计出了预制袋连续供送的轨迹路线。结论省去了预制袋充填的间歇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袋 连续充填 运动轨迹 技术方案 机构分析
下载PDF
方瓶三面贴标过程运动轨迹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绮云 孟爽 +1 位作者 卜迟武 李为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45,共4页
分析了方瓶贴标机的贴标原理,根据方瓶三面贴标原理,运用Matlab 7.0拟合出了方瓶贴标过程中的理论运动轨迹。利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了方瓶的贴标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方瓶的仿真运动轨迹。通过理论轨迹与仿真轨迹的对比,分析了... 分析了方瓶贴标机的贴标原理,根据方瓶三面贴标原理,运用Matlab 7.0拟合出了方瓶贴标过程中的理论运动轨迹。利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了方瓶的贴标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方瓶的仿真运动轨迹。通过理论轨迹与仿真轨迹的对比,分析了方瓶运动轨迹的正确性及特点,为方瓶三面贴标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瓶 三面贴标 运动轨迹 仿真研究
下载PDF
梁平县南门粮站整体平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京街 丁金堂 徐建 《重庆建筑》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为城市的规划改造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关于房屋的整体平移至今尚没有专门的设计方法和规范。本文对层数为7层,总建筑面积为3226m2,总重约5000t,结构为砖混,局部有框架的梁平县南门粮站整体平移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内容...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为城市的规划改造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关于房屋的整体平移至今尚没有专门的设计方法和规范。本文对层数为7层,总建筑面积为3226m2,总重约5000t,结构为砖混,局部有框架的梁平县南门粮站整体平移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基础的处理、托换体系、下轨道梁、滚动装置、平移过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平县 可行性研究 建筑物 整体平移 轨道梁 托换梁
下载PDF
人工干扰部位对下颌前伸运动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程蕙娟 陈玉琴 +1 位作者 耿屹 张富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干扰部位对下颌前伸运动中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下颌切点的运动轨迹随干扰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通过SAS9.0统计软件包分析干扰部位与下颌切点在矢... 目的:观察干扰部位对下颌前伸运动中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下颌切点的运动轨迹随干扰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通过SAS9.0统计软件包分析干扰部位与下颌切点在矢状轴、垂直轴、水平轴上的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干扰部位的后移,下颌切点在矢状轴的运动距离有增大趋势;在垂直轴的运动距离无显著规律,与干扰部位无明显相关性;在水平轴有向非干扰侧偏斜的趋势,并且在矢状轴上得到干扰部位与下颌切点运动距离直线回归的混合效应模型:■=4.9429+0.1336x1,δ=0.3144,P<0.001。结论:随干扰部位的后移,下颌前伸运动轨迹更向前、向干扰对侧偏斜,且在矢状轴方向的改变随着干扰部位的后移呈现一定的线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干扰 下颌运动 运动轨迹
下载PDF
矿岩初始运动对其冲击溜井井壁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路增祥 吴晓旭 +1 位作者 马驰 殷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0-64,共5页
溜井中运动的矿岩会与井壁发生碰撞并导致井壁的冲击损伤,研究矿岩在溜井中的运动规律,有利于减少矿岩与溜井井壁的碰撞概率。基于运动学原理,建立了矿岩运动初始方向与其运动规律的关系模型,得出了矿岩的运动轨迹方程,确立了矿岩块运... 溜井中运动的矿岩会与井壁发生碰撞并导致井壁的冲击损伤,研究矿岩在溜井中的运动规律,有利于减少矿岩与溜井井壁的碰撞概率。基于运动学原理,建立了矿岩运动初始方向与其运动规律的关系模型,得出了矿岩的运动轨迹方程,确立了矿岩块运动过程中与溜井井壁发生碰撞的条件,得到了矿岩块第1次与溜井井壁发生碰撞时碰撞点的计算公式,研究了矿岩进入溜井时的初始运动对其在溜井中运动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溜井直径D、矿岩块初始速度v0及其方向α是影响矿岩块与溜井井壁碰撞的主要因素;②当D和v0保持不变时,随着α增大,碰撞位置h1越大,反之,h1越小;③当D和α保持不变时,随着v0增大,碰撞位置h1越小,反之,h1值越大;④当v0和α保持不变时,随着D增大,碰撞位置h1越大,反之,h1越小。上述研究进一步反映出,适当增加溜井直径,选择合适结构,降低矿岩块进入溜井时的速度,能够降低矿岩块与溜井井壁的碰撞概率,有利于减轻溜井受冲击破坏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岩运动 运动轨迹 垂直溜井 井壁 冲击规律
下载PDF
基于CATIA的平地机工作装置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苗国华 崔元福 +1 位作者 王永 冯克祥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共5页
简要介绍了平地机工作装置基本结构,应用CATIA完成工作装置方案参数化建模.分析工作装置各部件运动关系并抽取工作装置运动副机构模型,基于CATIA的DMU模块建立工作装置仿真模块.通过仿真分析获取其空间运动包络体、轨迹以及铲刀各种工... 简要介绍了平地机工作装置基本结构,应用CATIA完成工作装置方案参数化建模.分析工作装置各部件运动关系并抽取工作装置运动副机构模型,基于CATIA的DMU模块建立工作装置仿真模块.通过仿真分析获取其空间运动包络体、轨迹以及铲刀各种工作状态时铲刀升降油缸、铲刀侧摆油缸支点变化轨迹,为工作装置空间结构设计验证优化和相关油缸参数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地机工作装置 运动副抽取 DMU仿真分析 运动轨迹
下载PDF
不同饥饿程度的拟小食螨瓢虫成虫摄食朱砂叶螨前后的运动格局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俊谕 马华博 +2 位作者 张方平 韩冬银 符悦冠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7,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饥饿和未饥饿的拟小食螨瓢虫Stethorus parapauperculus成虫取食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前后的运动格局变化,为探明其搜索行为的生态学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Nakamuta装置原理,跟踪并绘制拟小食螨瓢虫... 【目的】对比分析饥饿和未饥饿的拟小食螨瓢虫Stethorus parapauperculus成虫取食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前后的运动格局变化,为探明其搜索行为的生态学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Nakamuta装置原理,跟踪并绘制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取食前后的运动轨迹,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对运动轨迹进行处理,获取其统计参数,对比分析该瓢虫在两种状态下取食前后的搜索距离、搜索速度、搜索角度变化等特征,并阐述其搜索行为特性。【结果】饥饿24 h和未饥饿瓢虫取食单头朱砂叶螨所需时间分别为(5.99±0.91)min和(2.25±0.58)min。饥饿24 h的瓢虫在取食前多呈直线或锐角行走,运动轨迹主要分布于试验区域近边缘处,且各停点间曲线距离、搜索速度均大于取食后;取食后掉头次数频繁,活动角度转换增大,运动轨迹主要在猎物附近区域进行搜索,且在取食后60~75 s的搜索距离、搜索速度与取食前均存在显著差异。未饥饿状态瓢虫取食前后运动轨迹角度波动较大,无明显规律,且各停点间的曲线长度、搜索速度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结论】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对猎物的搜索行为受其饥饿状态的影响。饥饿状态下,取食前为广域型搜索,取食后一段时间内为地域集中型搜索;未饥饿状态下的瓢虫取食前后的搜索行为则无明显规律,其搜索类型兼有广域和地域集中型搜索特征,具有一定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小食螨瓢虫 运动格局 轨迹 ARCGIS
原文传递
双层连续箱梁桥开孔箱内壁车辆碰撞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良云 陈燊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0-645,共6页
研究新型上下行分层连续箱梁公路桥,在腹板开孔箱梁内壁由车辆撞击引起结构的动力响应和结构局部损伤破坏机理.通过LS-PrePost前处理器建立不同工况车桥碰撞模型,运用LS-DYNA程序计算分析箱梁在受冲击过程中的应力状态、振动特性和运动... 研究新型上下行分层连续箱梁公路桥,在腹板开孔箱梁内壁由车辆撞击引起结构的动力响应和结构局部损伤破坏机理.通过LS-PrePost前处理器建立不同工况车桥碰撞模型,运用LS-DYNA程序计算分析箱梁在受冲击过程中的应力状态、振动特性和运动轨迹.相对于难于实现的缩尺模型实验和实车碰撞试验,这是一种重要的辅助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桥 双层桥 连续箱梁 应力状态 振动特性 运动轨迹
原文传递
导弹轨上运动安全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翠 谢永强 张平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9年第2期71-73,共3页
通过建立导弹轨上运动的数学模型,对某型导弹的轨上运动安全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导弹的安全发射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对导弹在发射时的弹架干涉现象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导弹 轨上运动 吊挂 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