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菜夜蛾幼虫触角及口器上感器形态描述(鳞翅目,夜蛾科)(英文)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建勋 王进军 +3 位作者 邓威 杨波 李娟 刘怀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甜菜夜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其幼虫识别寄主取食的机理及转主危害取决于其嗅觉感器的识别机理。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对甜菜夜蛾幼虫头部触角及口器感器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了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功能进... 甜菜夜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其幼虫识别寄主取食的机理及转主危害取决于其嗅觉感器的识别机理。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对甜菜夜蛾幼虫头部触角及口器感器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了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试图解析昆虫的取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感器 幼虫 触角 口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三种夜蛾成虫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娜 魏劲松 +2 位作者 党露 王建波 花保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77-884,共8页
为确定不同种类夜蛾口器及其感器在超微结构上的差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烟夜蛾H.assulta(Guenée)和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Staudinger)3种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 为确定不同种类夜蛾口器及其感器在超微结构上的差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烟夜蛾H.assulta(Guenée)和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Staudinger)3种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重要农业害虫雌、雄成虫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夜蛾雌、雄成虫口器感器类型均无明显差异。棉铃虫和烟夜蛾口器感器在类型和形状上十分类似,均具有毛形、锥形和栓锥形感器;喙管末端的栓锥感器粗、密,棱纹明显。银纹夜蛾口器感器与两种铃夜蛾区别明显,除上述3类感器外,还具有腔锥形感器;其喙管末端的栓锥感器细、疏,棱纹不明显。结果显示口器感器可用于夜蛾的分类及亲缘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蛾科 棉铃虫 烟夜蛾 银纹夜蛾 感器 口器 喙管 超微形态
下载PDF
山茱萸蛀果蛾幼虫触角和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静 花保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40,共8页
【目的】探索寄主范围不同的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幼虫感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为害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单食性蛀果害虫———山茱萸蛀果蛾Carposina coreana Kim老熟幼虫触角... 【目的】探索寄主范围不同的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幼虫感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为害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单食性蛀果害虫———山茱萸蛀果蛾Carposina coreana Kim老熟幼虫触角和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结果】山茱萸蛀果蛾幼虫触角柄节未见感器分布,梗节上有2个刺形感器和3个锥形感器,鞭节上有1个栓锥感器和3个锥形感器。口器上共有6种感器:刺形感器数量多,分布广;栓锥感器主要分布在颚叶、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指形感器位于内唇和下颚须端节侧缘;锥形感器和板形感器仅存在于下颚上;内唇感器为内唇所特有。【结论】蛀果蛾幼虫触角和口器的感器与寄主范围之间未发现严格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蛀果蛾 幼虫 触角 口器 感器 超微形态
下载PDF
苹果蠹蛾头部感器的电镜扫描结构 被引量:14
4
作者 支海美 刘星月 杨定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文使用扫描电镜系统观察并描述了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成虫及幼虫触角上及口器上的感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苹果蠹蛾成虫触角背面密布鳞片,感器很少,腹面和侧面鳞片稀疏,具大量感器;2)触角上的感器大部分分布于鞭节各节,少... 本文使用扫描电镜系统观察并描述了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成虫及幼虫触角上及口器上的感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苹果蠹蛾成虫触角背面密布鳞片,感器很少,腹面和侧面鳞片稀疏,具大量感器;2)触角上的感器大部分分布于鞭节各节,少部分分布于柄节和梗节;3)雄虫触角上着生10种感器,雌虫触角上着生9种感器,与雄虫相比,雌虫缺少鳞形感器;4)雄虫口器具鳞形感器和刺形感器,雌虫口器仅具刺形感器;5)幼虫触角3节,基节无感器,第2节具2刺形感器且其分布位置存在个体差异,端节端部具呈三角状排列的3个栓锥感器;6)幼虫口器具一定数量和不同形态的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成虫 幼虫 触角 口器 感器 扫描电镜观察
原文传递
昆虫口器及其进化简史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明 任东 谭京晶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7-592,607,共6页
昆虫口器有着很高的分化率,可细分为34个现生和2个化石类型,大部分出现在自泥盆纪以来的5个历史发展时期:早泥盆、中石炭、早二叠、三叠-侏罗、侏罗-白垩。文章依据时间线索,介绍每种口器的特征以及所属主要类群,对整个昆虫纲的口器做... 昆虫口器有着很高的分化率,可细分为34个现生和2个化石类型,大部分出现在自泥盆纪以来的5个历史发展时期:早泥盆、中石炭、早二叠、三叠-侏罗、侏罗-白垩。文章依据时间线索,介绍每种口器的特征以及所属主要类群,对整个昆虫纲的口器做出了归类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化石 口器 演化历史 昆虫纲 口器 简史 进化 发展时期 分化率 泥盆纪 时间线 化石
下载PDF
新疆草原七种蝗虫口器结构差异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晗 于非 +2 位作者 陈荣洪 王志勇 季荣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9-762,共4页
7种新疆草原蝗虫口器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上颚切齿和臼齿的形状、长度及排列方式等。根据上颚特征及差异,将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 italicus和朱腿痂蝗Bryodema gebleri gebleri的上颚归属于齿型,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 7种新疆草原蝗虫口器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上颚切齿和臼齿的形状、长度及排列方式等。根据上颚特征及差异,将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 italicus和朱腿痂蝗Bryodema gebleri gebleri的上颚归属于齿型,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和黑条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划分为磨型,而蓝斑翅蝗Oedipoda coerulescens、红斑翅蝗Obdipoda miniata miniata和黑腿星翅蝗Calliptamus barbarus cephalotes则属于中间型。蝗虫上颚齿型不同与其不同寄主植物选择有密切关系,齿型蝗虫嗜食纤维素含量少的菊科、十字花科和紫草科植物;磨型蝗虫则嗜食纤维素含量较多的禾本科、莎草科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器 上颚 寄主植物 蝗虫
原文传递
桃红颈天牛触角、口器及跗节感器的超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伟薇 谢广林 王文凯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1-295,共15页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利用ImageJ软件测量,观察并获取了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雌雄成虫触角、口器及跗节感器的长度、数量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雌雄成虫触角均发现有感器类型5型17亚型,即刺形感器8亚型、锥形感器5亚型、...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利用ImageJ软件测量,观察并获取了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雌雄成虫触角、口器及跗节感器的长度、数量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雌雄成虫触角均发现有感器类型5型17亚型,即刺形感器8亚型、锥形感器5亚型、毛形感器2亚型、耳形感器以及B9hm氏鬃毛各1亚型。雌雄成虫口器均分布有感器类型6型10亚型,即刺形感器2亚型、锥形感器4亚型、毛形感器、钟形感器、板形感器以及B9hm氏鬃毛各1亚型。雌雄成虫跗节表面均有感器类型3型6亚型,即刺形感器3亚型、锥形感器2亚型以及毛形感器1亚型,且雌雄虫间各部位感器无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颈天牛 触角 口器 跗节 感器
下载PDF
Ultrastructure of the sensilla on antennae and mouthparts of larval and adult Plutella xylostella (Lepidoptera:Plutellidae) 被引量:5
8
作者 LI Yi-ping DU Xiao +2 位作者 LIU Fang-fang LI Yin LIU Tong-xi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409-1420,共12页
Plutella xylostella (L.) (Plutellidae)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est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y of antennal and mouthpart sensilla in the larvae and adults of P. xylostella (L.) was ... Plutella xylostella (L.) (Plutellidae)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est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y of antennal and mouthpart sensilla in the larvae and adults of P. xylostella (L.) was observed by us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larval antennae possess six sensilla basiconica, two sensilla chaetica and one sensillum styloconicum. Larval mouthparts possess six types of sensilla: sensilla chaetica, sensilla digitiformia, sensilla epipharyngeal, sensilla basiconica, sensilla styloconica and sensilla placodea. In the adult, seven types of sensilla are found on the antennae in males and six types of sensilla (sensilla basiconica absent) occur in females. Sexual dimorphism is also found in the number and size of these sensilla on the antennae of adults. We describ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ive types of sensilla on the mouthparts of the adult of P. xylostella. This study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function of these sensilla,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pest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tella xylostella antenna mouthparts SENSILLA ULTRASTRUCTURE
下载PDF
腐食性金龟甲成虫口器形态学研究(鞘翅目:金龟总科) 被引量:5
9
作者 印红 任国栋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10,共8页
选取粪金龟、皮金龟、蜉金龟、驼金龟、金龟和红金龟6个腐食性金龟科中的6个代表种,解剖口器并描述各部分形态特征和绘图;在比较形态学研究基础上,对金龟甲口器各部分的形态变化及其与食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推断。
关键词 腐食性金龟甲 成虫 口器 形态特征 鞘翅目 金龟总科 食性
下载PDF
艾菊瓢虫口器及其感器的超微形态特征观察
10
作者 石亚萍 王科 +3 位作者 刘长仲 郝亚楠 郝昕 马瑞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4,共12页
研究昆虫口器的形态是探究昆虫取食机制的重要手段。为明确艾菊瓢虫成虫口器各部分的超微形态,以及口器感器的种类及分布特征,探究植食性瓢虫口器各结构的功能及协调机制,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艾菊瓢虫成虫口器各结构的超微形态及口器... 研究昆虫口器的形态是探究昆虫取食机制的重要手段。为明确艾菊瓢虫成虫口器各部分的超微形态,以及口器感器的种类及分布特征,探究植食性瓢虫口器各结构的功能及协调机制,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艾菊瓢虫成虫口器各结构的超微形态及口器感器进行详细观察,并与其他食性瓢虫口器形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艾菊瓢虫的口器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组成。根据感器的形态、长度及分布共鉴定出7种感器,即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表皮孔、板形感器以及分枝刷状结构,其中分枝刷状结构在瓢虫中首次报道。艾菊瓢虫口器基本组成及主要形态与其他食性瓢虫种类相似,但在细微形态上均有差别,这些形态差异与取食习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菊瓢虫 口器 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形态
下载PDF
Design of bionic locust mouthparts stubble cutting device 被引量:6
11
作者 Jiale Zhao Mingzhuo Guo +2 位作者 Yun Lu Dongyan Huang Jian Z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20年第1期20-28,共9页
Give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ow maize stubble breaking efficiency,large cutting torque and high power consumption faced during springtime no-till planting in Northeast China,we designed a high-performance coupling... Give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ow maize stubble breaking efficiency,large cutting torque and high power consumption faced during springtime no-till planting in Northeast China,we designed a high-performance coupling bionic stubble cutting device capable by integrating the structure(multi-segment and serrate)and cutting mode(isokinetic and symmetrical)of locust mouthparts.Methods of bionic construction,mechanism design,theoretical analysis,parameter optimization,Arduino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were combined to design a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and an intelligent speed control system.In particular,the bionic cutting blade could reconstruct the multi-segment and serrate structure of locust mouthparts,while the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and the intelligent speed control system jointly comprised the bionic drive system,which could simulate the isokinetic and symmetrical cutting mode,thereby bionically coupling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and movement patterns.Analysis of comparative tests showed the coupling bionic cutting device could reduce the cutting torque by 26.6%-31.6%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by 21.9%-26.1%.This work confirmed that coupling bionic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ubble cutting efficiency,which was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design of stubble cutting device for no-till pla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ICS locust mouthparts cutting device corn stubble
原文传递
钩臀蚁蛉头部附器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方梅 扶胜兰 +4 位作者 乔利 潘鹏亮 尹健 洪枫 刘红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8,共8页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臀蚁蛉Myrmeleon bore(Tjeder)雌、雄成虫头部附器感器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钩臀蚁蛉成虫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约由38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和口器上共有7类14种感器,...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臀蚁蛉Myrmeleon bore(Tjeder)雌、雄成虫头部附器感器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钩臀蚁蛉成虫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约由38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和口器上共有7类14种感器,分别是B&#x00F6;hm氏鬃毛、毛形感器(5种)、锥形感器(4种)、腔乳头形感器、腔形感器、刺形感器及钟形感器。不同感器在触角和口器下颚须、下唇须上的分布与数量各不相同,雌、雄成虫之间无差异。结合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感器功能的相关研究等,对钩臀蚁蛉的触角各类型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臀蚁蛉 扫描电镜 触角 口器 感器
下载PDF
陕南张家沟剖面寒武纪早期微体化石Hexaconularia sichuanensis的新材料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虎 刘云焕 +8 位作者 秦嘉琛 张亚楠 邵铁全 张婷 魏荣浩 王凤 张宏泽 罗磊 尹春涛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3-439,共7页
陕南西乡张家沟剖面的寒武系下部岩层中发现了大量原始锥石类,根据整体形态特征和原始锥石类化石分类方案将其归属到六方锥石属Hexaconularia。前人对于六方锥石分类方案众多,本文对其进行重新厘定。本文报道的六方锥石新材料在中央锥... 陕南西乡张家沟剖面的寒武系下部岩层中发现了大量原始锥石类,根据整体形态特征和原始锥石类化石分类方案将其归属到六方锥石属Hexaconularia。前人对于六方锥石分类方案众多,本文对其进行重新厘定。本文报道的六方锥石新材料在中央锥面上具有两条不连续的角沟,这不仅丰富了种内特征,而且为六方锥石的壳体演化趋势提供了依据。前人发现的该类化石与本文描记的化石类型相同,产地不同,因而具有地层对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锥石 原始锥石类 口部 宽川铺组 梅树村期
原文传递
中华蚊蝎蛉成虫口器感器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晶 马继文 +2 位作者 刘歆然 李美美 花保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口器感器在昆虫取食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蚊蝎蛉成虫口器上感器的种类和形态迄今未见报道。我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华蚊蝎蛉Bittacus sinensis Walker成虫口器上的感器。结果显示:中华蚊蝎蛉口器上共有8种感器,分别为锥形、... 口器感器在昆虫取食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蚊蝎蛉成虫口器上感器的种类和形态迄今未见报道。我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华蚊蝎蛉Bittacus sinensis Walker成虫口器上的感器。结果显示:中华蚊蝎蛉口器上共有8种感器,分别为锥形、毛形、刺形、指形、掌状、钟形、柱状感器及B(o|¨)hm氏鬃毛,主要集中于内唇、下颚须以及下唇须上。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数量最多;毛形感器主要在下颚轴节、茎节和下唇的业颏和前颏有分布;钟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只存在于下唇须和下颚须上。下颚须端节和下唇须端节的感器种类相同,以锥形感器为主。高度骨化的上颚以及下颚内颚叶与外颚叶上未发现感器分布。简要讨论了口器感器在昆虫分类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翅目 蚊蝎蛉科 口器 感器 形态学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饲养温度对蠋蝽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消化器官形态初步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艳娟 殷焱芳 +2 位作者 王震 陈红印 刘晨曦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7-773,共7页
捕食性昆虫的蛋白酶在其消化和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环境适应性的消化生理机制,明确蠋蝽在不同季节田间释放的最佳时期,本研究设置15℃、20℃、26℃、30℃和35℃五个饲养温度梯度对蠋蝽成虫的主要... 捕食性昆虫的蛋白酶在其消化和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环境适应性的消化生理机制,明确蠋蝽在不同季节田间释放的最佳时期,本研究设置15℃、20℃、26℃、30℃和35℃五个饲养温度梯度对蠋蝽成虫的主要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对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依据标准曲线公式计算出蠋蝽唾液腺和中肠胰蛋白酶活性浓度,同时通过使用立体显微镜对蠋蝽分泌消化酶的唾液腺和消化道两个部位及口器的形态结构进行初步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蠋蝽体内胰蛋白酶活性均不相同,并且唾液腺的酶活性均高于中肠的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整体上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6℃时唾液腺和中肠中消化酶的活性差异显著,且两部位的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413.9IU/L、1029.2IU/L。形态结构观察表明蠋蝽口器的喙由4个关节组成,蠋蝽唾液腺主要包括一对主唾腺和主唾腺管、一对副唾腺和副唾腺管,整体呈透明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温度 胰蛋白酶 唾液腺 口器
下载PDF
拟步甲成虫口器比较形态学研究(一)
16
作者 于洋 任国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5-312,共8页
在8族拟步甲科昆虫中各选择1种,解剖其成虫口器并描述形态特征和绘图,进而对各部分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归纳出它们的共有特征和区别特征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一些关系.
关键词 鞘翅目 拟步甲科 口器 比较形态学 相互关系
下载PDF
菜蚜茧蜂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盼盼 杨硕媛 +4 位作者 谷星慧 计思贵 孙跃先 张立猛 张宏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94-2000,共7页
【目的】研究菜蚜茧蜂体表感器的超微结构,为解释其寄生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菜蚜茧蜂成蜂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雌、雄菜蚜茧蜂的触角、复眼、口器和足上的重要感器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菜蚜茧蜂主要有6种类型... 【目的】研究菜蚜茧蜂体表感器的超微结构,为解释其寄生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菜蚜茧蜂成蜂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雌、雄菜蚜茧蜂的触角、复眼、口器和足上的重要感器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菜蚜茧蜂主要有6种类型的感器:板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B(O|:)hm氏鬃毛和膜状中垫,并对各感器的形态和分布特点进行描述。【结论】菜蚜茧蜂触角鞭节上感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其中毛形感器的数量最多且分布最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蚜茧蜂 感器 扫描电镜 触角 复眼 口器
下载PDF
东方蝼蛄口器结构与表皮纳米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吭 李玉柱 +1 位作者 佟金 孙霁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4-227,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观察了东方蝼蛄口器表面及断面几何结构特征,对口器的表皮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口器组织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东方蝼蛄口器具有中空结构,断面材料呈层状复合结构;采用切片法对东方蝼蛄口器进行了外形重... 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观察了东方蝼蛄口器表面及断面几何结构特征,对口器的表皮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口器组织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东方蝼蛄口器具有中空结构,断面材料呈层状复合结构;采用切片法对东方蝼蛄口器进行了外形重构;利用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对东方蝼蛄口器表皮材料进行了测试,发现东方蝼蛄口器的弹性模量和纳米硬度较高。经比较发现,东方蝼蛄口器表皮的纳米硬度大于雄臭蜣螂唇基表皮的纳米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蝼蛄 口器 微观结构 纳米力学
下载PDF
花绒寄甲1龄幼虫触角及口器感器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潇 段彦丽 +3 位作者 李秀芬 王志勇 张翌楠 乔鲁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明确花绒寄甲1龄幼虫触角及口器上的感器类型、分布与数量。[方法]挑选孵化12 h以内的花绒寄甲1龄幼虫,经前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花绒寄甲1龄幼虫头部着生触角、上颚、下颚、下唇各1对。触角为丝状,由柄节... [目的]明确花绒寄甲1龄幼虫触角及口器上的感器类型、分布与数量。[方法]挑选孵化12 h以内的花绒寄甲1龄幼虫,经前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花绒寄甲1龄幼虫头部着生触角、上颚、下颚、下唇各1对。触角为丝状,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柄节上分布着Bohm’s鬃毛1个、梗节上有凹窝感器1个,锥形感器Ⅰ1个,锥形感器Ⅱ3个,鞭节上无感器分布;口器为前口式,嚼吸式,上颚具毛形感器1个、Bohm’s鬃毛1个,下唇具指形感器9个,下颚具指形感器6个。[结论]花绒寄甲1龄幼虫触角及口器上既有物理感器,又有化学感器,共计5种感器23个,其中指形感器成簇分布,其他感器皆零散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1龄幼虫 光肩星天牛生物型 触角 口器 感器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蝗虫(直翅目:蝗总科)口器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印红 付育婷 关妮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0-742,共3页
对蝗总科8种蝗虫的口器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共观察到6种蝗虫口器感受器: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Bhm氏鬃毛、刺形感受器Ⅰ和刺形感受器Ⅱ,其中Bhm氏鬃毛是首次报道。同时对观察到的3种角质... 对蝗总科8种蝗虫的口器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共观察到6种蝗虫口器感受器: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Bhm氏鬃毛、刺形感受器Ⅰ和刺形感受器Ⅱ,其中Bhm氏鬃毛是首次报道。同时对观察到的3种角质齿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总科 口器 感受器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