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山区“三生”空间识别与演化特征分析——以张家口市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冀正欣 许月卿 +2 位作者 黄安 卢龙辉 段亚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以冀北山区中心城市张家口为研究区,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从空间布局、数量结构、垂直梯度和景观格局4个方面,剖析1990—2015年张家口市"三生"空间的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得到如下结论... 以冀北山区中心城市张家口为研究区,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从空间布局、数量结构、垂直梯度和景观格局4个方面,剖析1990—2015年张家口市"三生"空间的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张家口市"三生"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显著,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东部的燕山余脉和南部的太行山区,生产-生活空间和生产-生态空间集中分布于洋河河谷盆地、桑干河和壶流河流域,潜在空间散布在中部和西部的生产-生活空间周边。2)张家口市"三生"空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其中以生态空间和生产-生态空间的相互转化为主要特征。与1990—2000年相比,2000—2015年"三生"空间的相互转变更为频繁。3)在垂直带谱上,中低山和缓坡区域的"三生"空间类型更加多样性。研究时段的生态空间向高海拔、高坡度地带扩展,生产-生态空间向低海拔、低坡度地带转移。4)张家口市"三生"空间的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和复杂化。5)自然地理背景是"三生"空间分布的自然基础和空间载体,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是张家口市"三生"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多功能 演化特征 冀北山区
下载PDF
冀北山地不同类型白桦林枯落物及土壤持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冯楷斌 张暘暘 +3 位作者 郭敬丽 金春生 马俊 李永宁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80,共7页
以冀北山地4种不同类型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代表性样地,对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为10.98~17.76 t/hm^2,针阔混交林高于阔叶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与有效拦蓄量的变化规... 以冀北山地4种不同类型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代表性样地,对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为10.98~17.76 t/hm^2,针阔混交林高于阔叶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与有效拦蓄量的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白桦纯林>落(少)桦混交林>落(多)桦混交林>杨桦混交林,不同林分类型间有效拦蓄量差异显著(p<0.05)。2)0—40 cm深度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容重值增大,土壤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有效持水量减小。土壤最大持水量与有效持水量均为混交林高于纯林。3)经综合评价,落(少)桦混交林的林地持水能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地 白桦 枯落物 土壤 持水能力
下载PDF
基于R2V和AutoCAD的树木年代学方法及其在冀北山地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廷宁 祁有祥 +1 位作者 尚润阳 郑文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87-91,共5页
综合应用AbleSoftwareR2V的矢量化功能和AutoCAD的测量功能,提出一种新的树木年轮测量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冀北山地广为分布的白榆地径年轮宽度,进而用来尝试过去气候序列的重建。结果表明:5—9月平均气温和总降雨量与年轮指数成正相... 综合应用AbleSoftwareR2V的矢量化功能和AutoCAD的测量功能,提出一种新的树木年轮测量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冀北山地广为分布的白榆地径年轮宽度,进而用来尝试过去气候序列的重建。结果表明:5—9月平均气温和总降雨量与年轮指数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7(α<0·05)、0·695(α<0·05)。以此为基础,建立了5—9月平均气温、总降雨量的转换方程,重建了冀北山地1940—1955年共16年5—9月平均气温和总降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代学方法 冀北山地 AUTOCAD R2V 矢量化功能 测量功能 年轮测量方法
下载PDF
冀北攻坚造林区樟子松幼树叶片功能性状对微地形的响应
4
作者 赵浩然 郭忠诚 +3 位作者 张菲 张贺祥 邓婷 刘强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目的】探究冀北山区干旱石质阳坡不同地形对于樟子松幼树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我国北方沙地造林常见树种人工樟子松幼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布设和植被调查的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对比幼树的叶面积(LA)、叶长(LL)、叶宽(LW)... 【目的】探究冀北山区干旱石质阳坡不同地形对于樟子松幼树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我国北方沙地造林常见树种人工樟子松幼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布设和植被调查的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对比幼树的叶面积(LA)、叶长(LL)、叶宽(LW)、叶曲率(LC)、比叶面积(SLA)、全氮(N)、全磷(P)、全钾(K)、全碳(C)九种叶片功能性状在不同坡度和坡位的差异。【结果】(1)在叶片外部形态方面,平地LL和SLA比坡地显著高出15.25%和5.52%。在叶片养分方面,除C之外,其余养分指标在平地和坡地之间均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平地的N、P和K比坡地分别显著高出3.76%、31.14%和9.11%。(2)对于不同坡度,除了LC之外,其余均存在显著差异。LA和LL均表现为陡坡最高,陡坡比中坡平均分别高出20.8%和14.9%;LW表现为缓坡数值最大,分别比陡坡和中坡高出8.9%和5.3%;SLA表现为缓坡和中坡显著比陡坡高出8.6%和8.5%。叶片养分方面全氮含量(N)和全钾含量(K)随着坡度的增加表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全磷含量(P)则相反,中坡和陡坡显著比缓坡高出31.3%和30.2%。(3)叶片功能性状综合得分排序表明中坡和缓坡地形对樟子松幼树叶片的功能发育有正向促进作用,而陡坡则不利于叶片发育。【结论】本研究综合分析了樟子松幼树叶片功能性状对微地形的响应表现,对集成和优化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区 樟子松 外部形态 叶片养分 微地形
下载PDF
冀北山地3种典型林分类型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建华 吕发 +2 位作者 杨新兵 毕可姣 刘凤芹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2期3-5,共3页
以围场县木兰林管局3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对其物种数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落叶松桦木混交林内植物种类有56种,山杨桦木混交林内有53种,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有44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别不... 以围场县木兰林管局3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对其物种数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落叶松桦木混交林内植物种类有56种,山杨桦木混交林内有53种,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有44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别不明显,灌木层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上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草本层生物多样性指数除Simpson指数外,其他3个指数规律一致,即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地 物种多样性 物种丰富度 物种均匀度
下载PDF
冀北山地杨桦低效林改造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娇娇 王海涛 +3 位作者 王海明 肖志军 黄冬梅 谷建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6期216-222,共7页
[目的]分析研究冀北山地杨桦低效林改造的成果,为该地区的森林健康经营理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态疏伐后人工林下更新的方式进行改造,并以定量计算的方式对改造后样地和未改造对照样地分别从林地生产力、固碳释氧功能、水源涵养功能... [目的]分析研究冀北山地杨桦低效林改造的成果,为该地区的森林健康经营理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态疏伐后人工林下更新的方式进行改造,并以定量计算的方式对改造后样地和未改造对照样地分别从林地生产力、固碳释氧功能、水源涵养功能3方面进行效益分析。[结果]改造后的样地较对应的对照样地在总体效益方面具备很大优势,具体高出值分别为25 008.89和14 802.17元/hm2,增长率分别为16.6%,14.6%。其中林地生产力价值分别高于对照样地44.9%,73.11%;固碳释氧价值分别高出13.4%,9.2%;涵养水源价值分别高出5.4%,2.6%。[结论]对杨桦低效林进行生态疏伐、人工林下更新改造后,林分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和林分生态功能的同时,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地 杨桦低效林 改造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单株生物量最优模型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佳佳 李利新 +2 位作者 启东 李磊 谷建才 《河北林果研究》 201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为了探究华北落叶松的生物量最优生长模型,以承德围场县北沟营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标准地,对其17-43a生林分进行详细调查,利用Spass曲线估计方法,最终确定其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二次函数为生物量最优模型,... 为了探究华北落叶松的生物量最优生长模型,以承德围场县北沟营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标准地,对其17-43a生林分进行详细调查,利用Spass曲线估计方法,最终确定其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二次函数为生物量最优模型,地上总生物量W总=-53.846-0.486 D+0.558 D2,树干生物量W干=-65.067+2.648 D+0.312 D2,树枝生物量W枝=-0.701+0.024 DH-4.868×10-6(DH)2,树叶生物量W叶=-2.205-0.479 D+0.066 73 D2,树皮生物量W皮=-3.536+0.004 D2 H-7.998×10-8(D2 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地 华北落叶松 生物量最优模型
下载PDF
冀北山区主要野生花卉繁育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长虹 《河北林果研究》 2008年第4期392-395,共4页
在冀北山区主要野生花卉中,选择3种对繁育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对较严格的花卉,对其繁育技术进行介绍。在有性繁殖方法中,以属于强迫休眠种子的稠李为例,介绍其播种繁殖技术;在无性繁殖方法中,选择红瑞木介绍其硬枝扦插技术;选择金花忍冬介... 在冀北山区主要野生花卉中,选择3种对繁育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对较严格的花卉,对其繁育技术进行介绍。在有性繁殖方法中,以属于强迫休眠种子的稠李为例,介绍其播种繁殖技术;在无性繁殖方法中,选择红瑞木介绍其硬枝扦插技术;选择金花忍冬介绍其嫩枝扦插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区 野生花卉 繁育技术
下载PDF
冀北山地不同坡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环境分析
9
作者 刘春利 黄小军 +3 位作者 刘晓博 赵娜 徐学华 李玉灵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82-88,共7页
以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气象因子、立地因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测定点温湿度均高于油松林,同一林分内温度差异不显著。落叶松林内照度随着海拔增加逐渐增大,... 以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气象因子、立地因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测定点温湿度均高于油松林,同一林分内温度差异不显著。落叶松林内照度随着海拔增加逐渐增大,油松群落内坡底照度最高。油松、落叶松群落随着海拔的增加,各样地相同土层间土壤质量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相对含水量逐渐减小,相同海拔落叶松林样地各土层水分指标均高于油松林。油松各样地内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海拔的增高,各样地相同土壤层次容重值增大。落叶松林变化均不显著。油松各样地土壤孔隙随着土层深度和海拔的增加均变小。落叶松林变化均不显著,但在相同土层上落叶松林土壤孔隙多于油松林。油松林地土壤颗粒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落叶松林则增大。油松及落叶松群落坡中样地土壤颗粒均较大。2个林分土壤pH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随着海拔增高,相同海拔落叶松林内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钾含量均高于油松林,而速效磷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地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油松天然次生林 群落环境
下载PDF
冀北山地落叶松人工林直径生长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10
作者 史文兵 《河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1-14,共4页
在河北省围场县桃山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中选取65组林木,进行大小比数与直径生长关系的分析。基于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固定标准地的每木检尺表数据,针对人工林普遍具有混交度低,分布均匀的特点,主要从林分竞争机制和树冠营... 在河北省围场县桃山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中选取65组林木,进行大小比数与直径生长关系的分析。基于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固定标准地的每木检尺表数据,针对人工林普遍具有混交度低,分布均匀的特点,主要从林分竞争机制和树冠营养空间利用情况等方面提出了利用Hegyi竞争指数、生长空间指数、生长空间竞争指数分析优化林分空间结构,进一步比较不同择伐程度下林分空间结构变化的大小。结果表明:中心树生长出现两种情况,有明显被压过程和无明显被压过程。林分竞争主要集中在8~15a,是进行抚育间伐的最佳时期,可以为林木提供更大的营养空间,保证林木正常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地 落叶松人工林 空间结构 直径生长
下载PDF
冀北山地桦木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对坡向的响应
11
作者 于小萌 高青青 +3 位作者 许竹锐 马旭满 孟亚馨 徐学华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3期288-296,共9页
为了揭示冀北山地桦木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对坡向的响应规律,以冀北山地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桦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组成主要包含41门、107纲,其中优势细菌门为变... 为了揭示冀北山地桦木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对坡向的响应规律,以冀北山地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桦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组成主要包含41门、107纲,其中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在坡向间存在显著差异,阴坡>半阴坡>半阳坡;土壤含水量、容重、硝态氮和氨态氮均影响细菌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其中,土壤含水量与多种细菌门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与细菌α多样性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综上所述,不同坡向桦木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坡向和土层深度变化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是该地区桦木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木林 坡向 土壤细菌 群落多样性 冀北山地
下载PDF
冀北山地坡位条件对油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校 姜玲玲 +2 位作者 许中旗 贾彦龙 马荣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30,共7页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坡位条件对油松生长的影响,对分布于坡面和坡顶的油松优势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面上油松的树高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总生长量都明显高于坡顶,二者树高年平均生长量相差约9cm,但是地形对油...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坡位条件对油松生长的影响,对分布于坡面和坡顶的油松优势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面上油松的树高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总生长量都明显高于坡顶,二者树高年平均生长量相差约9cm,但是地形对油松胸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两种地形条件下,树高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长相对稳定,而胸径连年生长量都是在10年之前呈增加的趋势,而后下降,在20年生左右降至最低。两种地形条件下,油松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的年际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同步性,表明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都对年际的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油松的树高年生长量与前1年的胸径生长量具有更高的相关性,表明前1年气候条件对油松的树高年生长有明显影响。油松高生长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径生长则受林分因子和气候的影响;坡面地形更适宜于油松的生长,分布于坡面的油松林可用于培育优质木材,而分布于坡顶的油松林则宜作为生态林来进行保护和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 冀北山地 坡位 油松 生长 气候
下载PDF
坡向对冀北山地蒙古栎幼树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青青 于小萌 +3 位作者 许竹锐 马旭满 孟亚馨 徐学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58,共10页
【目的】探讨冀北山地不同坡向对蒙古栎幼树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蒙古栎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冀北山地东坡、东南坡、西坡蒙古栎9年生幼树为研究对象,测定各坡向蒙古栎幼树地径、株高、冠幅及各器官生物... 【目的】探讨冀北山地不同坡向对蒙古栎幼树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蒙古栎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冀北山地东坡、东南坡、西坡蒙古栎9年生幼树为研究对象,测定各坡向蒙古栎幼树地径、株高、冠幅及各器官生物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各坡向蒙古栎幼树地径、株高、冠幅及生物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标准化主轴估计法检验各坡向蒙古栎幼树器官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1)东坡地径、株高均显著大于东南坡,其中地径差值0.29 cm,株高差值11.81 cm,两坡向间冠幅无显著差异。西坡地径、株高、冠幅均显著小于东坡和东南坡;地径-株高生长曲线斜率表现为东南坡(0.458)最大,东坡(0.377)居中,西坡(0.349)最小。(2)总生物量积累在东坡(1144.50 g/株)和东南坡(961.58 g/株)间无显著差异,西坡(365.33 g/株)显著小于东坡和东南坡;东坡和东南坡间叶、干、根生物量积累无显著差异,而东坡枝生物量积累(217.59 g/株)显著大于东南坡(159.17 g/株)。西坡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均显著小于其他两坡向。(3)生物量分配比表现为西坡枝(13.32%)、干(24.10%)生物量分配比显著小于其他两坡向,而根生物量分配比(44.79%)显著大于其他两坡向(东坡34.28%;东南坡32.67%)。东坡枝生物量分配比显著大于东南坡,而叶分配比显著小于东南坡,干和根生物量分配比在东坡和东南坡间无显著差异。(4)各坡向成对器官生物量均呈等速生长关系,但呈现不同的器官分配趋向。【结论】蒙古栎幼树在3个坡向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规律,东坡是蒙古栎幼树生长的最佳坡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蒙古栎 冀北山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