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大别的多期深熔作用及山根垮塌的新证据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贻灿
杨阳
李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4-677,共14页
大别山是由华南板块在245~ 210 Ma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并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随着南、北板块的汇聚继续,地壳持续加厚.然而,加厚的下地壳岩石(特别是镁铁质下地壳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密度增大、稳定性降低,在145~ 130 Ma时发生深熔作用;130...
大别山是由华南板块在245~ 210 Ma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并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随着南、北板块的汇聚继续,地壳持续加厚.然而,加厚的下地壳岩石(特别是镁铁质下地壳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密度增大、稳定性降低,在145~ 130 Ma时发生深熔作用;130 Ma左右加厚下地壳拆沉,引发软流圈上涌,产生了130 ~ 110 Ma的大规模镁铁质和花岗质岩浆作用以及北大别发生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其中,北大别混合岩中不同类型浅色体(至少可以分为4种)和碰撞后变质闪长岩的甄别及其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方面系统研究为大别山印支期深俯冲陆壳的折返以及燕山期镁铁质下地壳岩石拆沉和山根垮塌所引发的多期深熔作用提供了新的关键证据.山根垮塌诱发的地幔对流导致~ 145 Ma时岩石圈开始减薄,进而导致加厚镁铁质下地壳温度和地壳中下部地热增温率升高,并使其发生部分熔融;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导致造山带下地壳持续弱化,加剧其重力不平衡,从而引发深部俯冲的镁铁质下地壳岩石的大规模拆沉和山根垮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别
大陆碰撞造山带
下地壳
山根垮塌
深熔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别造山带在大陆裂解、地壳的俯冲-折返及山根垮塌期间的多期部分熔融作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贻灿
杨阳
+1 位作者
姜为佳
李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95-4202,共8页
大别造山带发育了与大陆俯冲-折返和碰撞造山等相关的不同构造岩石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本项研究开展了宿松变质带、中大别超高压带和北大别杂岩带等不同俯冲岩片花岗质岩石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岩石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
大别造山带发育了与大陆俯冲-折返和碰撞造山等相关的不同构造岩石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本项研究开展了宿松变质带、中大别超高压带和北大别杂岩带等不同俯冲岩片花岗质岩石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岩石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等方面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宿松变质带花岗片麻岩的原岩时代包括晚太古代(2.5~2.7 Ga)和新元古代(770~830 Ma)两大类,其中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的原岩是由经历了~2.0 Ga变质作用的晚太古代岩石在新元古代大陆裂解过程中发生重熔作用形成的;(2)首次揭示中大别花岗片麻岩至少包含两种不同的原岩时代(~750 Ma和780~800 Ma)与岩石成因,并在三叠纪俯冲-折返期间经历了~230 Ma和~220 Ma两期部分熔融作用;(3)北大别混合岩中发育折返早期(209±2 Ma)因高温减压而引起的黑云母脱水熔融以及山根垮塌期间(110~145 Ma)有水加入的加热熔融(水致熔融)形成的多种浅色体;(4)发现并限定了北大别变质闪长岩是在燕山期山根垮塌期间,由三叠纪深俯冲的新元古代镁铁质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而形成的.因此,这为大别造山带在新元古代大陆裂解、印支期地壳的俯冲-折返及燕山期山根垮塌期间发生的多种部分熔融作用提供了新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裂解
地壳的俯冲一折返
山根垮塌
部分熔融
大别造山带
岩石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北大别的多期深熔作用及山根垮塌的新证据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贻灿
杨阳
李洋
机构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4-677,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15CB856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3036, 41773020)资助。
文摘
大别山是由华南板块在245~ 210 Ma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并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随着南、北板块的汇聚继续,地壳持续加厚.然而,加厚的下地壳岩石(特别是镁铁质下地壳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密度增大、稳定性降低,在145~ 130 Ma时发生深熔作用;130 Ma左右加厚下地壳拆沉,引发软流圈上涌,产生了130 ~ 110 Ma的大规模镁铁质和花岗质岩浆作用以及北大别发生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其中,北大别混合岩中不同类型浅色体(至少可以分为4种)和碰撞后变质闪长岩的甄别及其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方面系统研究为大别山印支期深俯冲陆壳的折返以及燕山期镁铁质下地壳岩石拆沉和山根垮塌所引发的多期深熔作用提供了新的关键证据.山根垮塌诱发的地幔对流导致~ 145 Ma时岩石圈开始减薄,进而导致加厚镁铁质下地壳温度和地壳中下部地热增温率升高,并使其发生部分熔融;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导致造山带下地壳持续弱化,加剧其重力不平衡,从而引发深部俯冲的镁铁质下地壳岩石的大规模拆沉和山根垮塌.
关键词
北大别
大陆碰撞造山带
下地壳
山根垮塌
深熔作用
Keywords
North
Dabie
complex
zone
Continental
collision
orogen
Lower
crust
mountain
-
root
collapse
Anatexis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别造山带在大陆裂解、地壳的俯冲-折返及山根垮塌期间的多期部分熔融作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贻灿
杨阳
姜为佳
李远
机构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95-420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5CB856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273036,41773020)
文摘
大别造山带发育了与大陆俯冲-折返和碰撞造山等相关的不同构造岩石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本项研究开展了宿松变质带、中大别超高压带和北大别杂岩带等不同俯冲岩片花岗质岩石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岩石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等方面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宿松变质带花岗片麻岩的原岩时代包括晚太古代(2.5~2.7 Ga)和新元古代(770~830 Ma)两大类,其中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的原岩是由经历了~2.0 Ga变质作用的晚太古代岩石在新元古代大陆裂解过程中发生重熔作用形成的;(2)首次揭示中大别花岗片麻岩至少包含两种不同的原岩时代(~750 Ma和780~800 Ma)与岩石成因,并在三叠纪俯冲-折返期间经历了~230 Ma和~220 Ma两期部分熔融作用;(3)北大别混合岩中发育折返早期(209±2 Ma)因高温减压而引起的黑云母脱水熔融以及山根垮塌期间(110~145 Ma)有水加入的加热熔融(水致熔融)形成的多种浅色体;(4)发现并限定了北大别变质闪长岩是在燕山期山根垮塌期间,由三叠纪深俯冲的新元古代镁铁质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而形成的.因此,这为大别造山带在新元古代大陆裂解、印支期地壳的俯冲-折返及燕山期山根垮塌期间发生的多种部分熔融作用提供了新的制约.
关键词
大陆裂解
地壳的俯冲一折返
山根垮塌
部分熔融
大别造山带
岩石学
Keywords
continental
rifting
crustal
subductiorrexhumation
mountain
-
root
collapse
partial
melting
Dabie
orogen
petrology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大别的多期深熔作用及山根垮塌的新证据
刘贻灿
杨阳
李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别造山带在大陆裂解、地壳的俯冲-折返及山根垮塌期间的多期部分熔融作用
刘贻灿
杨阳
姜为佳
李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