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bduction and retreating of the western Pacific plate resulted in lithospheric mantle replacement and coupled basin-mountain respond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被引量:28
1
作者 Jianping ZHENG Hongkun DA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06-424,共19页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witnessed Mesozoic vigorous tectono-thermal activities and transition in the nature of deep lithosphere. These processes took place in three periods:(1) Late Paleozoic to Early Jurassic(~17...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witnessed Mesozoic vigorous tectono-thermal activities and transition in the nature of deep lithosphere. These processes took place in three periods:(1) Late Paleozoic to Early Jurassic(~170 Ma);(2) Middl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160-140 Ma);(3) Early Cretaceous to Cenozoic(140 Ma to present). The last two stages saw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replacement and coupled basin-mountain response with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due to subduction and retreating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and is the emphasis in this paper. In the first period,the subduction and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triggered the back-arc extension, syn-collisional compression and then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 accompanied by ubiquitous magmatism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CC. Similar processes happened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craton as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leo-Tethys ocean and collision with the South China Block. These processes had caused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and mechanical destruction of the cratonic margins. The margins could serve as conduits for the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and had the priority for magmatism and deformation. The second period saw the closure of the Mongol-Okhotsk ocean and the shear deformation and magmatism induced by the drifting of the Paleo-Pacific slab. The former led to two pulse of N-S trending compression(Episodes A and B of the Yanshan Movement) and thus the pre-existing continental marginal basins were disintegrated into sporadically basin and range pro vince by the Mesozoic magmatic plutons and NE-SW trending faults.With the anti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moving direction, the subduction-related magmatism migrated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craton and the Tanlu fault became normal fault from a sinistral one. The NCC thus turned into a back-arc extension setting at the end of this period. In the third period, the refractory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SCLM) was firstly remarkably eroded and thinned by the subduction-induced asthenospheric up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Pacific slab Subduction and retreating Mantle replacement mountain-basin coupling North China Craton Deep processes and shallow response Yanshan Movement
原文传递
江汉和洞庭盆地与周缘造山带盆山耦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旭 刘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9-520,共22页
沉积盆地与造山带是大陆构造的2个重要的组成单元,具内在成因联系。对其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恢复和重建岩石圈深部运动过程,了解近地表构造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江汉和洞庭盆地位于长江中游,与周缘造山带具有清晰的盆山边界,盆内河... 沉积盆地与造山带是大陆构造的2个重要的组成单元,具内在成因联系。对其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恢复和重建岩石圈深部运动过程,了解近地表构造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江汉和洞庭盆地位于长江中游,与周缘造山带具有清晰的盆山边界,盆内河流水系十分发育,是一个多物源沉积盆地,是探讨从山(源)到盆(汇)沉积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文中对江汉盆地盆山耦合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介绍了造山带基岩、盆地和河流沉积物低温热年代学的应用方法,提出了新的研究切入点,建议今后在江汉和洞庭盆地开展盆山耦合研究时,将造山带基岩和河流碎屑矿物低温热年代学结果相结合,同时开展同一目标矿物的物源示踪研究,综合分析造山带隆升信息与物源信息,并与周缘构造和沉积学研究结果相互检验,可得到详细的盆山耦合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洞庭盆地 盆山耦合 低温热年代学
下载PDF
新疆造山-造盆作用与砂岩型铀成矿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果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盆山体系演化,尤其是盆山耦合过程与成矿的研究已成为当代地质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点)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多样.但对矿床的成因分析研究似乎缺乏总体的认识和深化.由于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明显受到盆山体... 盆山体系演化,尤其是盆山耦合过程与成矿的研究已成为当代地质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点)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多样.但对矿床的成因分析研究似乎缺乏总体的认识和深化.由于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明显受到盆山体系的形成演化机制制约,尤其是盆地基底形成之后的盆山演化起着关键的作用.作者结合新疆10多年来的找矿实践,试图通过对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的分析,初步分析新疆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作用与区域造山、造盆作用的关系.通过个别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实例分析,进一步探讨盆山耦合过程中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规律,并提出今后工作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砂岩型铀矿床 盆山耦合 环境效应 成矿作用 成矿规律 造山-造盆作用
下载PDF
天山北坡山盆系统耦合与农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8
4
作者 董孝斌 张玉芳 +1 位作者 严茂超 张新时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7-379,共3页
本文在论述天山北坡农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改变目前天山的放牧性畜牧业,恢复山地生态系统,发挥山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绿洲-扇缘带建立新的草地农业的产业结构,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本文在论述天山北坡农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改变目前天山的放牧性畜牧业,恢复山地生态系统,发挥山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绿洲-扇缘带建立新的草地农业的产业结构,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并提出了以棉粮为主转向实行草棉粮(饲)的综合性的改造以及从淡水绿洲转向咸水绿洲的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山盆系统 系统耦合 农业结构词整 草地农业
下载PDF
鲁西隆起与歧口凹陷耦合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牛树银 王金忠 +5 位作者 孙爱群 马宝军 陈超 王宝德 张建珍 胡华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山区固体矿产地质研究和盆地油气地质研究是地质学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部门的划分而导致两者研究各有侧重,从而使两者研究的结合和借鉴远远不够。鲁西隆起由南至北分别展布有尼堒山-母子山、蒙山、徂莱山-新甫山-孟良岗、泰山-... 山区固体矿产地质研究和盆地油气地质研究是地质学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部门的划分而导致两者研究各有侧重,从而使两者研究的结合和借鉴远远不够。鲁西隆起由南至北分别展布有尼堒山-母子山、蒙山、徂莱山-新甫山-孟良岗、泰山-鲁山-沂山等四个隆起,而隆起之间则分布有泗平、汶蒙、肥城、莱芜等四个相邻的断陷,断陷与隆起之间均发育典型的铲状断裂,并控制着中新世的箕状断陷沉积;而歧口凹陷则以南大港和北大港潜山构造带为界划分为歧南、歧北、板桥三个次级凹陷,它们均呈北侧陡且深、南侧缓而浅的箕状不对称形态,具有"北断南超"的特点。其形态特征完全可以与鲁西隆起区的隆坳构造进行对比。笔者从幔枝构造的视角研究认为它们是鲁西隆起与歧口凹陷之山盆耦合形成的主要构造形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山盆耦合 箕状构造 铲状断裂 华北地区
下载PDF
新生代阿尔金断裂带的演化:来自沿线盆地沉积记录的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谢皓 刘彩彩 +2 位作者 张会平 詹艳 赵旭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7-1125,共19页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自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向北扩展的前缘断裂,其新生代活动性对于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扩展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运用热年代学、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沉积学、磁性地层学和地震学等方法对阿尔金断裂带的...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自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向北扩展的前缘断裂,其新生代活动性对于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扩展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运用热年代学、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沉积学、磁性地层学和地震学等方法对阿尔金断裂带的性质、组成结构、断裂活动时代、走滑断裂运动特征、走滑位移量和走滑速率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而对阿尔金断裂带沿线受其控制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层年代、沉积演化特征虽然也有一定研究,但往往仅限于单个盆地,缺乏对沿线盆地整体的对比认识,造成对阿尔金断裂带走滑起始时间及阿尔金山的隆升历史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对近二十年来阿尔金断裂带沿线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磁性地层年代与沉积相演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建立阿尔金断裂带沿线盆地新生代沉积序列和年代框架;辅助热年代学等资料,提出阿尔金断裂带的三阶段演化模型:始新世-中中新世,阿尔金断裂带以大幅度的走滑运动为主,同时伴随着阿尔金山小范围的隆升;中中新世开始,阿尔金山开始大规模的隆升,伴随着较少量的走滑运动;晚中新世以来,阿尔金断裂带构造活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磁性地层学 沉积演化 热年代学 盆山耦合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与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构造事件年代学对比 被引量:48
7
作者 邓秀芹 罗安湘 +1 位作者 张忠义 刘鑫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953,共15页
秦岭和鄂尔多斯盆地相互毗邻,秦岭的造山作用和鄂尔多斯盆地内陆湖盆的发展演化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构成了山一盆耦合体系。印支构造活动具有多旋回演化的特征,它是秦岭全面造山的关键时期,可划分230-238Ma、210-224Ma和198~206Ma... 秦岭和鄂尔多斯盆地相互毗邻,秦岭的造山作用和鄂尔多斯盆地内陆湖盆的发展演化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构成了山一盆耦合体系。印支构造活动具有多旋回演化的特征,它是秦岭全面造山的关键时期,可划分230-238Ma、210-224Ma和198~206Ma三个重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中期构造活动留下的地质记录最丰富。本次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原位u.Pb年龄分析技术,获得了延长组长7中上部和底部凝灰岩的年龄分别为221.8±2.0Ma和228.2±2.0Ma,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凝灰岩年龄的界定、分析,推算延长组顶底不整合面的年龄分别为199.6Ma和237Ma。长7中上部和长6厚层重力流砂体的形成时间为215~224Ma。提出延长组底部和顶部的两个沉积间断面分别对应于秦岭造山带印支早期和晚期构造活动开始或结束阶段,并在盆地内识别出了中期构造事件,该事件造成盆地快速沉降,大面积分布的长7油层组底部凝灰岩和长7油层组中上部一长6油层组中下部的厚层深水重力流砂岩是该期构造活动的直接产物。因此印支构造活动在鄂尔多斯盆地形成了两个构造层序界面和两套沉积事件地层。此外,文章总结了中期事件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八大沉积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运动 鄂尔多斯盆地 秦岭造山带 山一盆耦合 锆石U-PB测年 凝灰岩 重力流沉积体
下载PDF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in the boundary area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the Tarim Basin 被引量:9
8
作者 MINing WANGLiangshu +5 位作者 LIHua XUMingjie CHENYunping LICheng ZHANGYong YUDay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3期270-275,共6页
A portable 3-component broadband digital seismic array was deployed across the Tianshan orogenic belt (TOB) to investigate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 Based on receiver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teleseismic P-wave data... A portable 3-component broadband digital seismic array was deployed across the Tianshan orogenic belt (TOB) to investigate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 Based on receiver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teleseismic P-wave data, a 2-D S-wave velocity profile of the boundary area of the TOB and the Tarim Basin was obtained at the depths of 0—80 km. Our results reveal a vertical and lateral inhomogeneity in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Four velocity interfaces divide the crystalline crust into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crust. A low velocity zone is widely observed in the upper-middle crust. The depth of Moho varies between 42 and 52 km. At the north end of the profile the Moho dips northward with a vertical offset of 4—6 km, which implies a subduction front of the Tarim Basin into the TOB. The Moho generally ap- pears as a velocity transitional zone except beneath two sta- tions in the northern Tarim Basin, where the Moho is char- acterized by a typical velocity discontinuity. The fine velocity structure and the deep contact deformation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ost mantle delineate the north-south lithospheric shortening and thickening in the boundary area of the TOB and the Tarim Basin, which would be helpful to constructing the geodynamical model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moun- tain-basin-coupl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脉 塔里木盆地 岩石层 造山带 地质学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隆升与南海开启:南海西北部盆-山耦合体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宫伟 李朝阳 姜效典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8-283,共16页
青藏高原和南海分别是地球上最高的高原、东亚大陆边缘最大的边缘海,是地理位置紧邻的两个特殊地质单元。纵观青藏高原的隆升、挤出与南海的动力演化过程,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耦合性,而红河断裂带作为二者之间的纽带,直接控制了南海西北... 青藏高原和南海分别是地球上最高的高原、东亚大陆边缘最大的边缘海,是地理位置紧邻的两个特殊地质单元。纵观青藏高原的隆升、挤出与南海的动力演化过程,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耦合性,而红河断裂带作为二者之间的纽带,直接控制了南海西北部陆缘岩石圈裂解及盆地的构造迁移和演化过程,并制约了盆地沉积地层充填和烃源岩的形成、分布,使得青藏高原与南海西北部盆地构成最为显著的盆-山耦合体系。由于区域动力背景的多层次性、多因素性及多变性,对于南海多期次多轴向复杂的构造特征及南海西北部陆缘新生代盆地构造沉积过程,与高原隆升、块体挤出的时空关系,至今无法给出完美的解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试图理清青藏隆升、挤出与南海形成演化过程的关系,总结现阶段研究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以期促进对青藏隆升、块体挤出与南海盆地演化三者关系的合理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隆升 南海开启 红河断裂带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 盆山耦合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扬子特提斯构造域深部结构与地壳形变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志 王剑 付修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青藏高原东缘和扬子西缘的构造带是中国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构造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陆—陆碰撞、高原隆升、块体裂解或拼接挤压等强烈构造活动的影响,记录和保存了多期次的特提斯构造演化历史痕迹。同时,该研究区域也是... 青藏高原东缘和扬子西缘的构造带是中国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构造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陆—陆碰撞、高原隆升、块体裂解或拼接挤压等强烈构造活动的影响,记录和保存了多期次的特提斯构造演化历史痕迹。同时,该研究区域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地壳形变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其浅表形变特征与深部构造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和制约机制是目前国际地球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依据作者十多年来持续在该区域开展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通过深部地球物理多参数结构成像、沉积盆地分析、地壳形变和强震孕育机制等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下地壳存在低速和高泊松比异常带,该异常体与来自青藏高原上涌的软流圈热物质汇聚,导致从扬子西缘到青藏高原的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深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沿着龙门山断裂带,中、下地壳存在交叠相间的低速(高泊松比)和高速(低泊松比)区域,这些深部结构分布特征与地表形变及前陆盆地隆坳格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青藏高原东缘—扬子板块的深部接触模式及其相应的盆山耦合关系,阐明了板块碰撞—耦合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对剧烈地壳形变、盆地隆坳格局和强震诱发的制约关系。本研究成果将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东缘高原急剧隆升、盆地基底结构与隆拗格局,以及强烈地壳形变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构造域 深部结构成像 碰撞造山与盆山耦合 地壳形变
下载PDF
长江中游荆江流域环境演变及两湖平原盆地形成过程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6 位作者 徐冰 勾青梅 于学锋 田新红 刘卫国 安芷生 张国伟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1期36-42,共7页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地球卫星遥感解译技术对长江中游荆江流域及两湖平原盆地进行环境演变及形成过程的综合研究,揭示了华中地块在全球新构造运动中发生的拉分运动对地表过程的影响,阐明了流域水系和区域环境及平原盆地的同步演化关...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地球卫星遥感解译技术对长江中游荆江流域及两湖平原盆地进行环境演变及形成过程的综合研究,揭示了华中地块在全球新构造运动中发生的拉分运动对地表过程的影响,阐明了流域水系和区域环境及平原盆地的同步演化关系,探讨了山-盆-原-江-湖-河耦合系统及环境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荆江流域 两湖平原 环境演变过程 山-盆-原-江-湖-河耦合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