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土壤酸碱度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元培 吴颖 郑雄伟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第B11期30-34,共5页
湖北省"金土地"工程项目获得了大量地球化学数据,对该项目三年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抽样研究,系统分析沿江平原区、鄂北岗地区、鄂西山区三大区20个县市耕地土壤酸碱度,其总体特征表现为:沿江平原区>鄂北岗地区>鄂西山区。... 湖北省"金土地"工程项目获得了大量地球化学数据,对该项目三年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抽样研究,系统分析沿江平原区、鄂北岗地区、鄂西山区三大区20个县市耕地土壤酸碱度,其总体特征表现为:沿江平原区>鄂北岗地区>鄂西山区。趋势分析可见:沿江平原区自西向东土壤pH值显著上升,表现为一阶线性趋势,自北向南土壤pH值为二阶非线性趋势;鄂北岗地区自西向东土壤pH值显著上升,表现为一阶线性趋势,自北向南土壤pH值为二阶非线性趋势;鄂西山区自西向东土壤pH值显著上升,表现为一阶线性趋势,自北向南土壤pH值为二阶非线性趋势。土壤类型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草甸土>潮土>石灰土>沼泽土>紫色土>黄棕壤>黄壤>水稻土>棕壤,土壤类型对土壤酸碱度影响较大。成土母质对黄棕壤pH值的影响:泥质岩>碳酸盐岩>红砂岩;不同成土母质棕壤pH值:石灰岩>泥质岩>石英砂岩;不同成土母质红壤pH值:泥质页岩>石英砂岩>红砂岩;不同成土母质黄壤pH值:红砂岩>碳酸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碱度 土壤类型 成土母质 湖北省
下载PDF
森林母土异地迁播后的土壤真菌和细菌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振江 沈有信 +3 位作者 赵高卷 余泽芬 陈发军 肖桂英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96-3205,共10页
【背景】森林土壤中携带了大量种子和微生物,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种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但是,关于土壤迁播到退化生态系统后的真菌和细菌群落变化研究较少。【目的】研究土壤迁播后真菌和细菌的组成和多样性,比对其与森林母土和受体... 【背景】森林土壤中携带了大量种子和微生物,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种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但是,关于土壤迁播到退化生态系统后的真菌和细菌群落变化研究较少。【目的】研究土壤迁播后真菌和细菌的组成和多样性,比对其与森林母土和受体土壤之间的物种组成与群落差异。【方法】通过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获取迁播15个月的土壤、森林母土及受体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特征值,比对其多样性和丰富度。【结果】3类样地真菌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细菌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土壤迁播后显著改变了真菌和细菌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主成分分析表明3类样地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迁播土壤与受体土壤聚类距离更近,物种组成更相似,真菌和细菌优势属与受体土壤无显著差异。迁播土壤的真菌和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与森林母土差异显著(P<0.05)。【结论】森林土壤迁播15月后,其细菌和真菌物种组成逐步趋同于受体土壤。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石漠化微生物生态系统、改善和提升土壤迁播技术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播土壤 受体土壤 森林母土 微生物多样性 石漠化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