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齐民要术》看名词后缀“子”成熟的时代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志刚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98-104,共7页
汉语名词后缀"子"是由实词逐渐虚化演变而来,这一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在中古汉语阶段已经完成。中古汉语时期带"子"语素的合成词的数量较上古汉语时期激增,使用也较普遍,《齐民要术》中带"子"语素的合成词... 汉语名词后缀"子"是由实词逐渐虚化演变而来,这一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在中古汉语阶段已经完成。中古汉语时期带"子"语素的合成词的数量较上古汉语时期激增,使用也较普遍,《齐民要术》中带"子"语素的合成词有30个,中古汉语其他文献中也有37个不同于《齐民要术》的这样的合成词。这些词都可以表示人物称谓名、动植物名、器物名以及经过加工的其他事物的名称,是典型的名词。语素"子"在这些合成词中都丧失了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成为一个凑足音节的羡余语素,或者成为一个改变词根语法功能的虚语素。这些事实都表明,"子"附加在其他实语素后形成一个名词性的派生式合成词的用法,在此时期已经发展成熟,这种合成词后的"子"在中古汉语时期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名词后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 中古汉语 齐民要术 派生式合成词 名词后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