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变革的轨迹 |
阎云翔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8
|
|
2
|
“算法作者”的创作思维与美学原则——算法时代电影工业美学之伦理转向 |
张立娜
陈旭光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5
|
|
3
|
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与教师的道德主体性 |
李义胜
叶牡丹
|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4
|
基于伦理视阈的公共信任意涵阐释 |
卞桂平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5
|
德性如何“成于乐”——基于先秦乐教演变史的考察 |
黄梦肖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6
|
颠覆与追问——新时期第一个十年的伦理思潮 |
崔宜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7
|
道德反哺:道德之代际传递的新型模式探讨 |
陈默
|
《云梦学刊》
|
2017 |
2
|
|
8
|
试论道德教育的道德性问题 |
刘超良
|
《娄底师专学报》
|
2001 |
1
|
|
9
|
论互联网络青年道德主体性的失落及其建设 |
李雪青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00 |
2
|
|
10
|
论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性的缺失——基于食品安全的分析维度 |
纪丽萍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11
|
真诚性、创发性是儒家道德主体性的根本 |
肖群忠
|
《哲学分析》
|
2016 |
2
|
|
12
|
“他者”伦理与大学教师的道德主体性 |
李义胜
叶牡丹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3
|
智能机器人的伦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
褚浩宇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4
|
生命伦理教育价值、路径及其超越 |
胡芮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19 |
1
|
|
15
|
政治文明视域下学校德育发展路径探析 |
袁美荣
王春江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6
|
四端与思——孟子性善论再议 |
王觅泉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7
|
王艮道德主体原则的向度 |
张爱萍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8
|
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现实依据 |
陶照智
|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0 |
|
19
|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观之比较 |
刘君儒
许征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20
|
“心”的三重面相:程颢对道德主体性建构的推进 |
郝梦起
郭清香
|
《教育史研究》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