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西方主流伦理理论的前提错误——兼论道德无力症与冷漠症对医疗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蔡昱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5期25-30,共6页
从“畏死的恐惧”出发重塑扎根生命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行为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是人的本真需要,道德权威性的根据是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一“内在永恒大我”和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这拯救了道德相对主义,也使个体作为潜在的人类生命... 从“畏死的恐惧”出发重塑扎根生命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行为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是人的本真需要,道德权威性的根据是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一“内在永恒大我”和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这拯救了道德相对主义,也使个体作为潜在的人类生命共同体而能以“与永恒相关的生命意义”推开恐惧。进而,道德行为是出于内在自由而达于实在的自由的。道德主体应具备的道德实践能力包括独立能力、通达能力和勇气。生存性境况中的原子式个体不具备道德实践能力,生命境况中的“超个体的个体”才有此能力。由此,人类道德无力症和道德冷漠症的根源是西方主流伦理理论的前提错误,即以原子式个体充任道德主体。它是医疗纠纷和暴力频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个体的个体 人类生命共同体 道德无力症 道德冷漠症 畏死的恐惧 “生-生”式的道德关系 道德实践能力
下载PDF
基于道德实践智慧的终身德育意识与能力建构
2
作者 易连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共6页
基于道德实践智慧的终身德育意识与能力建构是当代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道德实践智慧与终身德育的关系,重点探讨基于道德实践智慧的终身德育意识与能力建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道德实践智慧和... 基于道德实践智慧的终身德育意识与能力建构是当代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道德实践智慧与终身德育的关系,重点探讨基于道德实践智慧的终身德育意识与能力建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道德实践智慧和终身德育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探讨,探索了道德实践智慧对终身德育意识启迪与自我德育能力提升方法。研究发现,道德实践智慧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个体对道德问题的敏感性、道德判断的准确性和道德行为的实践能力。在终身德育中,借助道德实践智慧可以有效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培养人们终身德育意识,帮助人们自觉地将德性修养贯穿终身,并试图为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实践智慧 终身德育 德育意识 德育能力
下载PDF
叶圣陶实践性德育思想与学生道德践行品格和能力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邵焕举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176-176,178,共2页
叶圣陶先生是近代中国一代教育大师,他的德育思想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研究叶圣陶先生的德育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培养学生道德品格与道德能力。
关键词 叶圣陶 德育思想 道德践行 品格 能力 培养
下载PDF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医德教育范式的转型——医德的现实化与“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被引量:8
4
作者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5期527-532,共6页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价值维度的确认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肯定。挖掘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对现实世界的提问方式),即“道德如何现实化”。从(作为道德现实化为道德实践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的根本障碍的)“生存性恐惧...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价值维度的确认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肯定。挖掘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对现实世界的提问方式),即“道德如何现实化”。从(作为道德现实化为道德实践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的根本障碍的)“生存性恐惧”出发,可以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的基础上将此问题下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实践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诸多问题。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呼吁医德教育的范式转换,即从当前主要的“知性医德教育模式”转变为着眼于使医德现实化的“践行性的实践性医德教育模式”。这需要对“跨主体性的能力/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作为其前提的“超越生存性恐惧的勇气”的培养,进而需要对相关的培养路径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 跨主体性的能力 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认知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践行性的实践性医德教育模式 生存性恐惧 医德的现实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