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的重量:论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实践 被引量:57
1
作者 古学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78,共12页
文章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困境作为背景,梳理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阐释社会工作专业作为道德和政治实践的面向。在介绍社会工作研究发展历史的基础,指出其知识生产与其他社会科学差异之处,以及实证主义研究的问题。最后讨论行动研究... 文章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困境作为背景,梳理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阐释社会工作专业作为道德和政治实践的面向。在介绍社会工作研究发展历史的基础,指出其知识生产与其他社会科学差异之处,以及实证主义研究的问题。最后讨论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从而认为行动研究是最具有社会工作性格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价值观 道德实践 政治实践 行动研究 社会工作实践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助人被讹现象的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阎云翔 徐大慰 《民族学刊》 2010年第2期1-12,160,共13页
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往往会导致传统与现代在价值观、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冲突;当代中国也不可避免要经历这些变化。通过分析助人被讹现象的特点、社会原因和道德后果,试图揭示社会转型期间两种伦理体系的冲突及其对个体行动... 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往往会导致传统与现代在价值观、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冲突;当代中国也不可避免要经历这些变化。通过分析助人被讹现象的特点、社会原因和道德后果,试图揭示社会转型期间两种伦理体系的冲突及其对个体行动者的影响。文章将首先考察"做好事被讹"现象的主要特征。大多数讹人者都是那些本该获得同情和帮助的年长者。再将探讨"做好事被讹"现象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认为"做好事被讹"事件尽管少有发生,但它对社会信任、同情和道德互惠原则造成了重创。最后探究导致这种令人恼火的行为产生的多种社会原因,也广泛讨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分析 助人被讹 道德实践 社会转型
下载PDF
运动竞赛作为“立德树人”体验路径的探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毕进杰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当前德育教育的失效是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发生的,探寻有效的道德体验路径成为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关键,通过分析认为运动竞赛包含丰富的人际关系且带来深刻的道德体验;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技术壁垒,易于实施;不仅可以作为道德体验的载体,同时... 当前德育教育的失效是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发生的,探寻有效的道德体验路径成为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关键,通过分析认为运动竞赛包含丰富的人际关系且带来深刻的道德体验;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技术壁垒,易于实施;不仅可以作为道德体验的载体,同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实现教育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运动竞赛可以伴随人的一生,能不断促进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运动竞赛不仅能立德,更对树人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运动竞赛 立德树人 道德实践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15
4
作者 邹放鸣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当代大学生基本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务实倾向和功利色彩,突出问题是集体主义意识淡化、态度与行为脱节。因此,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阐释集体主义价值观,着力建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集体”,以集... 当代大学生基本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务实倾向和功利色彩,突出问题是集体主义意识淡化、态度与行为脱节。因此,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阐释集体主义价值观,着力建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集体”,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强化大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切实把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从而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价值观 真实集体 道德实践 班集体建设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道德主体 被引量:9
5
作者 程立涛 孙国梁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慈善事业是一项特殊的道德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意识渐趋成熟,慈善事业成为以公民互助为内涵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先富起来的社会阶层如企业家或富豪,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成员,其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受制于... 慈善事业是一项特殊的道德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意识渐趋成熟,慈善事业成为以公民互助为内涵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先富起来的社会阶层如企业家或富豪,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成员,其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受制于公民道德之总体发育程度,他们占有的财富数量并不必然导致道德上的特殊性,其个人慈善行为也无法代替公民共同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因此,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道德主体是全体社会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事业 公民道德 道德实践 公益事业
下载PDF
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文全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91-94,共4页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 :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 ;德育功能认识片面。本文认为 ,对确定性知识的执迷 ,对学生主体性的“藐视” ,重道德认识 ,轻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是问题产生...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 :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 ;德育功能认识片面。本文认为 ,对确定性知识的执迷 ,对学生主体性的“藐视” ,重道德认识 ,轻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知识论哲学 主体性德育 道德需要 道德实践 道德修养
下载PDF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被引量:15
7
作者 卢素芳 顾红云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66,共3页
道德作为一种生活实践,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建构幼儿园生活化德育体系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适切性、生态性以及教师德育行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幼儿园可以通过课程建设、文化营造和家园合作等方式为生活化德育提供实践支撑,... 道德作为一种生活实践,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建构幼儿园生活化德育体系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适切性、生态性以及教师德育行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幼儿园可以通过课程建设、文化营造和家园合作等方式为生活化德育提供实践支撑,并通过过程性评价促进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幼儿生活 道德实践
下载PDF
世界政治中的感召力及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进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2-137,159-160,共16页
在世界政治事务中,因感召力而引起的重要政治事件屡见不鲜。作为软权力的一个要素,感召力是指一国(人)因自身的行为和话语而使他国(人)出于崇拜、信仰或信念而在思想和行动上追随该国(人)。根据对国家(人)的影响程度,感召力由三个递进... 在世界政治事务中,因感召力而引起的重要政治事件屡见不鲜。作为软权力的一个要素,感召力是指一国(人)因自身的行为和话语而使他国(人)出于崇拜、信仰或信念而在思想和行动上追随该国(人)。根据对国家(人)的影响程度,感召力由三个递进的要素构成,从低到高分别为:诚信原则、道德实践和权威话语。坚持诚信原则有助于树立自己可资信赖的形象,有利于维持旧盟友、发展新盟友;道德实践有助于一国(人)形成一种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别国(人)追随自己;权威话语有助于别国(人)自觉地学习、模仿和接受一国(人)的权威理论或思想。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感召力经历了一个从波峰到波谷的变化过程。中国的经济能力与感召力呈反向发展趋势,这是中国执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政策的代价。今后,中国应当从加大有所作为力度、重新考虑不结盟政策和积极贡献权威话语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在未来15年,中美两国道德实践方面相差不远,但美国在战略诚信和权威话语方面仍将占据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召力 诚信原则 道德实践 权威话语
原文传递
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国荣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6,共8页
无论是从群体来看,还是就个体而言,人类生活都包含着多重方面,伦理生活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传统儒学已把人所特有的伦理生活看作是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的根本性特征。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伦理生活本质上具有实践的品格:按其实... 无论是从群体来看,还是就个体而言,人类生活都包含着多重方面,伦理生活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传统儒学已把人所特有的伦理生活看作是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的根本性特征。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伦理生活本质上具有实践的品格:按其实质,伦理生活总是与道德实践联系在一起。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的主体都是人:伦理生活以人为主体,道德实践也表现为人的活动。从生活、实践的主体(人)这一角度去理解伦理生活和道德实践,涉及多重环节,这些环节同时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伦理生活和道德实践本身所以可能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生活 生存感 道德实践 道德感
原文传递
道德教育:“化理论为德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健生 张东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2-67,共6页
理想的人格可以通过教育而达成 ,这样的教育应立足于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两大阵地 ,在社会—文化坐标中展开 ,它必定是一种探索 ,能够“化理论为德性” ,帮助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意义获得 意义给予 社会文化环境 学校教育 道德思想力 道德实践 道德体验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论道德实践在道德现象中的基础地位 被引量:7
11
作者 楼竞洲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11,69,共5页
道德实践是人类既改造社会又改造人本身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 ,在整个道德生活、道德现象中具有基础地位。这种基础地位充分表现在它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注重道德实践的作用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道... 道德实践是人类既改造社会又改造人本身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 ,在整个道德生活、道德现象中具有基础地位。这种基础地位充分表现在它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注重道德实践的作用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实践 道德现象 基础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5-78,共4页
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相互作用、密不可分。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之间的桥梁;道德情感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激励和强化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发生了变化,他们... 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相互作用、密不可分。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之间的桥梁;道德情感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激励和强化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发生了变化,他们的道德情感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方面,如道德情感空洞、薄弱、不稳定等。为此,大学生自身应该加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为大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道德环境,引导大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 道德实践
下载PDF
实践哲学视域下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转向 被引量:9
13
作者 姜勇 钱琴珍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3,共5页
传统的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更为关注师范生对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对实践智慧不够重视。近年来哲学界兴起的实践哲学转向为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要走向道德实... 传统的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更为关注师范生对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对实践智慧不够重视。近年来哲学界兴起的实践哲学转向为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要走向道德实践,应是与师范生的伦理养成和道德实践密不可分的。师范生在课程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学识与技能,更是真实课堂情境所需要的道德实践与人文素养。其次,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要走向审美实践,是"成就教师"的学问,承认并显现教学在其复杂性、多元性与丰富性中体现的美。再次,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还应走向智慧实践,不仅关注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更关注其智慧实践的生成与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实践哲学 道德实践 审美实践 智慧实践
下载PDF
社团活动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宗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82-84,共3页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社团活动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法则,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服务社会意识。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加...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社团活动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法则,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服务社会意识。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与改进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促进社团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强调活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同时重视专业性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社团活动 功能定位 传统文化 道德实践 社团导师制
下载PDF
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道德践行 被引量:4
15
作者 班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4,共3页
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在道德践行中学习。要区分“知识学习”与“道德学习”,后者是以践行为重的知情行整合性学习。帮助未成年人确立荣辱观,重点应是组织、引导、帮助他们自己道德践行。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成年人在... 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在道德践行中学习。要区分“知识学习”与“道德学习”,后者是以践行为重的知情行整合性学习。帮助未成年人确立荣辱观,重点应是组织、引导、帮助他们自己道德践行。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成年人在道德方面应当做出一个好的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学习 道德践行 成人世界
下载PDF
马克思自由伦理的四重意蕴——马克思自由观研究之三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三元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92,共8页
马克思自由观内蕴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维度:以道德评价为基点,从道德批判出发,经过道德实践,到达道德理想。道德评价以自由意志、公平正义和真善美的统一为基本准则;道德批判主要是从道德角度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辟了自由发展的... 马克思自由观内蕴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维度:以道德评价为基点,从道德批判出发,经过道德实践,到达道德理想。道德评价以自由意志、公平正义和真善美的统一为基本准则;道德批判主要是从道德角度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辟了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又批判了资本逻辑统治下宗教、物化现象、异化劳动以及生产方式对自由的束缚;马克思所追求的自由是实践的自由,在人的自由问题上,所有的道德诉求都必须而且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自由的道德理想:使人实现"三维"解放,从而成为自由的人,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伦理 道德评价 道德批判 道德实践 道德理想
下载PDF
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生成机制探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加宝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40,共7页
大学生能否生成对道德的理性自觉,既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引导大学生生成道德自觉,关键在于理清其道德自觉生成的规律及其内在机理。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生成机制是对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在相关要素影响... 大学生能否生成对道德的理性自觉,既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引导大学生生成道德自觉,关键在于理清其道德自觉生成的规律及其内在机理。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生成机制是对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在相关要素影响之下渐次提升的动态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的描述,由大学生的自我养成机制、高校的教育引导机制和社会的文化陶冶机制构成。这三大机制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其中自我养成是动力机制,教育引导是调节机制,文化陶冶是保障机制,三者均以各自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功能,共同促进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自觉 生成机制 道德认知 道德规范 道德实践
下载PDF
师范生师德教育优化策略探索:道德想象力培育的视角
18
作者 王晓亚 刘慧玲 彭翔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2-101,共10页
道德想象力将道德经验、道德情景、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作为考察人们实践道德原则能力的方式,能够促进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准确理解并应用道德原则,从而作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决策。然而,现有的师范生师德教育过于侧重外部指导,却忽视了对... 道德想象力将道德经验、道德情景、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作为考察人们实践道德原则能力的方式,能够促进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准确理解并应用道德原则,从而作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决策。然而,现有的师范生师德教育过于侧重外部指导,却忽视了对师范生师德实践中自主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基于道德想象力理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应重视培养具身认知、深化情感体验、增强道德意志、提升实践技能。通过认知隐喻导向、情境模拟演练、道德困境训练和行为转化预演等策略,可以有效驱动师范生的师德行为,全面提升师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教育 道德想象力 师范生 道德经验 道德情景 道德判断 道德实践
下载PDF
网络利他行为:概念、特性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满意 薛玉梅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81-87,共7页
新时代中国正处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强国建设时期,网民的网络利他行为是建设社会新型文明和稳定网络空间秩序的重要保障。当前,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存在范畴狭窄、内容滞后等现实问题,网络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网络社会空间系统中具备道... 新时代中国正处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强国建设时期,网民的网络利他行为是建设社会新型文明和稳定网络空间秩序的重要保障。当前,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存在范畴狭窄、内容滞后等现实问题,网络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网络社会空间系统中具备道德属性的实践活动,应重视其内涵在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不断发生的新变化。围绕网络利他行为的基本概念,分析其生成的技术性、主体的交互性、内容的融合性、过程的超越性和效果的不确定性等主要特性,挖掘其在生成、固化、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有利于唤醒网民的行为自觉,从而实现以网民良性行为秩序带动网络社会新型文明发展的价值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民 网络社会 网络利他行为 道德实践
下载PDF
从“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发展——环绕台湾现代化进程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安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1,共6页
该文旨在经由宏观的对比,环绕台湾现代化进程做一哲学反思,并由此阐述由“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发展历程。原始儒家、新儒家与当代新儒家皆有其恒定不变的道德实践要求,他们都是儒家。台湾虽为移民之地,但这三四百年来由于先圣先哲... 该文旨在经由宏观的对比,环绕台湾现代化进程做一哲学反思,并由此阐述由“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发展历程。原始儒家、新儒家与当代新儒家皆有其恒定不变的道德实践要求,他们都是儒家。台湾虽为移民之地,但这三四百年来由于先圣先哲的努力,勤耕勤垦,台湾已然是一文化再育的母土,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灵根再植,当代新儒学也因此有进一步的创获。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新儒学伴随着其他的文化机制,对台湾现代化进程起着一定的调节性作用。进到新的世纪,文明对话的要求呼声渐起,当代新儒学在国际哲学脉络中有着进一步可能的瞻望。就在这个过程中,已悄然迈向了后新儒学,既隐含着转折、回返,也有着批判、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学 后新儒学 台湾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