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躬、再塑与实现:新型乡规民约与乡村伦理重构 被引量:16
1
作者 苗国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24,共8页
乡规民约是乡村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中群众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在乡村社会空间里承载着不可替代的道德功能。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渐次改革与建设进程中,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结构、乡村风貌、乡村道德体... 乡规民约是乡村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中群众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在乡村社会空间里承载着不可替代的道德功能。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渐次改革与建设进程中,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结构、乡村风貌、乡村道德体系也在瓦解、分化和再塑中涤荡出新特点、新面貌。“新乡土中国”的乡规民约要在反躬中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效能,更要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力量,构建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乡村社会关系和伦理道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规民约 道德功能 乡村伦理体系
下载PDF
论德育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功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邹海贵 黄华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6-177,共2页
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培育创新伦理 ,弘扬主体性 ,构造竞争动力、需要动力、情感动力、意志动力。
关键词 德育 大学生 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 创新环境
下载PDF
社会福利的国家道义与福利社会化逻辑悖论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定东 雷天怡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5-59,共5页
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组织中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其存在就是为了管理公共事务,为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逻辑误差在于不加区分地片面社会化而违背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的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最终目的,因此... 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组织中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其存在就是为了管理公共事务,为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逻辑误差在于不加区分地片面社会化而违背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的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最终目的,因此不可因为目前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福利问题而强化社会福利社会化。政府道义责任是中国社会福利理念嬗变的价值底线,在市场化的深化改革中国家责任主体地位仍然必须加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社会化 国家道义职能 利益协调
下载PDF
科技的价值属性与道德建设 被引量:4
4
作者 吴伯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0-64,共5页
科技与道德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科技有其道德意蕴和价值意义,对建构文明、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科技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大力宏扬科学精神,促进道德建设,使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 科技与道德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科技有其道德意蕴和价值意义,对建构文明、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科技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大力宏扬科学精神,促进道德建设,使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更加完善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价值属性 道德建设 道德功能 科学精神
下载PDF
藏传佛教文化的世俗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姝睿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7-41,共5页
藏传佛教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存模式;然而,全球宗教的世俗化必然波及沉寂千年的藏传佛教文化系统。本文从宗教道德、宗教情感、以及宗教信仰形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世俗化发展的藏传佛教,立足文化的角度探讨藏传佛教社会功... 藏传佛教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存模式;然而,全球宗教的世俗化必然波及沉寂千年的藏传佛教文化系统。本文从宗教道德、宗教情感、以及宗教信仰形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世俗化发展的藏传佛教,立足文化的角度探讨藏传佛教社会功能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世俗化 宗教情感 宗教道德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论法治中的道德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一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6,共5页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本文在对中外有关主要理论观点加以综述之后 ,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 ,论述了法治中存在一定道德因素的必然性 ,并从立法、执法。
关键词 法律 道德 法治 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
下载PDF
诚信:现代化建设的伦理基础 被引量:1
7
作者 蒋璟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现代化是一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其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诚信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和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是现代化的伦理基础;诚信作为市场主体的无形资本,是非常宝贵的社会... 现代化是一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其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诚信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和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是现代化的伦理基础;诚信作为市场主体的无形资本,是非常宝贵的社会资源,而且对市场经济起引导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现代化 道德功能
下载PDF
中国梦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孔生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0-33,共4页
高职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天然的隐性德育功能,用中国梦指导高职语文教学实现其重要的德育功能,从教材建设、教师师德修养及德育实施能力、传统文化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开发,课内实践与课外活动拓展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具体路径方法。
关键词 中国梦 高职语文教学 德育功能 隐性德育
下载PDF
隐性课程内涵与教育功能的再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丽 罗金彪 钟艳华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1年第6期30-32,60,共4页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潜在的课程形式存在于学校教育环节中,通过分析发现其在知识层面和德育层面都卓有功效,尤其在德育层面其功能显著。
关键词 隐性课程 道德功能 知识功能
下载PDF
新时期德育育人功能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吉锋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在新形势下 ,德育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确立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精神生产力和培育学生新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德育 素质教育 育人功能 政治社会化 中国 学生 人格培养 21世纪
下载PDF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及功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子红 杨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4-77,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过渡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在“中国式”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 ,精神文明建设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作用。
关键词 人格 心理 学生 教育者 综合素质 精神品格 品德 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 精神文明 功能 特点 定位 育人环境
下载PDF
封建社会道德模范宣传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健 张吉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古代中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皇帝与庞大的科层式官僚体系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道德模范典型宣传作为统治者为突破信息失真,对官僚体系进行有效管理的治理方式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非制度约束。典型人物所承载的"忠"、&q... 古代中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皇帝与庞大的科层式官僚体系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道德模范典型宣传作为统治者为突破信息失真,对官僚体系进行有效管理的治理方式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非制度约束。典型人物所承载的"忠"、"勤"、"廉"、"爱民"、"仁政"等意识形态作为非制度性约束具有经济功能。它能有效地减少官僚队伍中的"搭便车"行为,减少统治者对官吏的激励成本,降低对官吏的监督费用。在认识到典型人物宣传的经济学意义时,还应该注意到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模范 意识形态 官僚体系 经济功能
下载PDF
论经济运行中政府制度德性及其伦理功能
13
作者 黎池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0-34,共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制度行为主体不是"经济阉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效用函数,有着自己的价值追求,必定会影响到政府制度和执行的道德合理性,这是关系到经济运行秩序是否道德公正的首要因素。政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在一定的伦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制度行为主体不是"经济阉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效用函数,有着自己的价值追求,必定会影响到政府制度和执行的道德合理性,这是关系到经济运行秩序是否道德公正的首要因素。政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在一定的伦理原则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制度伦理对经济运行秩序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制度德性可以提高制度进行的效率并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具有规范社会成员行为选择和维系社会秩序的本性、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运行 政府制度德性 道德地位 伦理功能
下载PDF
大学思政课中法律基础教学新视角
14
作者 查德义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7-59,共3页
本文对思政课中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出思政课中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有别于法学专业教育、具有鲜明德育功能、且具有更有效德育功能的素质教育。并指出,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坚持体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 大学生法制教育 德育功能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浅析道德评价及标准问题
15
作者 李西军 《中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84-86,共3页
道德评价及标准问题数年来一直是众多史家讨论之焦点。反对者从史家所接受的专业教育,文化间差异以及历史结果好坏的相对性出发,认为历史学家无须在作品中做出道德评价。而赞成者多从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出发,阐述了道德评价的必要性。实际... 道德评价及标准问题数年来一直是众多史家讨论之焦点。反对者从史家所接受的专业教育,文化间差异以及历史结果好坏的相对性出发,认为历史学家无须在作品中做出道德评价。而赞成者多从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出发,阐述了道德评价的必要性。实际上,历史学家在选择题目、引用材料和使用语言时必然会带有道德评价成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也要求史家必须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出道德评价。道德评价的标准就在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对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还是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评价 社会功能 评价标准 生产能力 史学方法
下载PDF
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分析及工作对策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超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3年第4期70-72,共3页
大学生道德发展呈现出道德认知从感性走向理性,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律,道德评价由单一性的评价体系变为综合性的评价体系,道德目标由养成教育向成人教育过渡等特点。由此出发,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师生的交流沟通,发挥学... 大学生道德发展呈现出道德认知从感性走向理性,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律,道德评价由单一性的评价体系变为综合性的评价体系,道德目标由养成教育向成人教育过渡等特点。由此出发,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师生的交流沟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发挥德育的整体教育功能,融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教育为一体,以唤醒和培养大学生的理想、情操、良知、信念和完整人格,使道德规范成为他们的内在约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道德认知 道德规范 德育整体教育功能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政府职能的转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俊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7-131,共5页
在我国转型时期,和谐社会要求政府肩负诸多角色,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在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强化政府的公共特征、履行政府服务性职能、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确立政府的道德性角色,要完成这种职能转变和变革,必须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在我国转型时期,和谐社会要求政府肩负诸多角色,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在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强化政府的公共特征、履行政府服务性职能、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确立政府的道德性角色,要完成这种职能转变和变革,必须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在调整利益中的主导作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府职能 公共性 服务性 道德性 政府职能转变
下载PDF
合唱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裴红胜 任海燕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0-22,共3页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合唱在引导大学生热爱高雅艺术、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加强大学生组织纪律性、增强大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大学生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等方面发挥...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合唱在引导大学生热爱高雅艺术、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加强大学生组织纪律性、增强大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大学生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唱 思想道德修养 作用
下载PDF
服务社会弱势群体 塑造医学生理想人格——宁波大学医学院青年志愿者活动德育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欢欢 蒋开东 +1 位作者 焦效兰 戚锦阳 《浙江医学教育》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宁波大学医学院充分利用医学学科的优势及特殊性,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强化其德育功能,通过服务社会弱势群体,达到塑造医学生理想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理想人格 德育功能
下载PDF
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崔强 李英敏 《价值工程》 2013年第10期223-225,共3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是高校学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开展社会实践的现状,研究限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发挥的因素,并探索提升大学生社会实...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是高校学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开展社会实践的现状,研究限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发挥的因素,并探索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对策。从而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德育功能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