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教师道德养成特征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杰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129,共5页
教师道德具有特殊内涵和意义。当代教师道德养成突显新的特征,如主体自觉、道德核心价值位移、行为发散、生态脆弱及负荷沉重等。基于此,当代教师道德发展和实现应重视教师道德知识与表达能力优化、教师道德自省与坚守、学校教育良性文... 教师道德具有特殊内涵和意义。当代教师道德养成突显新的特征,如主体自觉、道德核心价值位移、行为发散、生态脆弱及负荷沉重等。基于此,当代教师道德发展和实现应重视教师道德知识与表达能力优化、教师道德自省与坚守、学校教育良性文化生态建构、社会治理与核心价值观的改善以及国家主导下的教育评价制度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教师 道德养成 特征 策略
下载PDF
从离身走向具身:卓越师范生道德养成新路径 被引量:13
2
作者 项建英 孙炳海 钟晨音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6,共6页
在具身认知理论影响下,具身成为道德教育的新视角,道德教育出现了身体主体性、情境性、现实生活性和动态生成性等新特点。然而,目前高师院校在卓越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却存在种种道德离身现象。本文针对离身现象,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探寻了... 在具身认知理论影响下,具身成为道德教育的新视角,道德教育出现了身体主体性、情境性、现实生活性和动态生成性等新特点。然而,目前高师院校在卓越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却存在种种道德离身现象。本文针对离身现象,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探寻了一条卓越师范生道德养成的新路径:注重培养身体积极性的道德主体;设置引起身体共鸣的道德情境;展开身体"嵌入"的系统道德实践活动;创建契合身体体验的生活性道德隐喻;构筑身体-环境-世界交互的动态开放道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卓越师范生 道德养成
原文传递
道德养成、道德内化及其对未成年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胜梅 陈延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9-33,共5页
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内涵、起点和侧重点不同,适合的青少年群体也有差异,但道德养成是道德内化的基础,道德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深化;两者客观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来保障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 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内涵、起点和侧重点不同,适合的青少年群体也有差异,但道德养成是道德内化的基础,道德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深化;两者客观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来保障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的积淀、确立。道德养成与道德内化关系及作用机制的原理对我国未成年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在于:应以内化为目的,重在从基本道德养成抓起;认真研究和遵循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规律,依照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整体推进未成年公民道德品质的建构和良好道德人格的完善;根据道德内化和道德养成的群体差异,有侧重地做好青少年公民道德素质的培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养成 道德内化 未成年公民道德建设
下载PDF
《周易·蒙卦》的童蒙道德养成教育观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俊相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99-102,共4页
在《周易.蒙卦》中,反映了西周初期的有价值的童蒙道德养成教育观。它经后代学者的继承和阐发,逐渐形成了一个童蒙道德养成教育的思想体系。诸如"亨行时中"的价值目标,至诚求道而顺教的为学态度以及包容挚诚、严格得当的师道... 在《周易.蒙卦》中,反映了西周初期的有价值的童蒙道德养成教育观。它经后代学者的继承和阐发,逐渐形成了一个童蒙道德养成教育的思想体系。诸如"亨行时中"的价值目标,至诚求道而顺教的为学态度以及包容挚诚、严格得当的师道原则,等等,朴实而辩证,值得我们今天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加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蒙 道德养成 时中
下载PDF
公平对个体道德养成的激励——公平理论的道德践行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春晔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9-72,共4页
道德主体一向以无私性为人们所称许,然而,在个人正当利益日益受到尊重的今天,主体的道德奉献客观上应该得到公平的回报,各主体之间道德回报与道德奉献的相对平衡将使道德主体产生公平感,并形成激励力量,激励其进一步的道德践行。为激励... 道德主体一向以无私性为人们所称许,然而,在个人正当利益日益受到尊重的今天,主体的道德奉献客观上应该得到公平的回报,各主体之间道德回报与道德奉献的相对平衡将使道德主体产生公平感,并形成激励力量,激励其进一步的道德践行。为激励个体的道德养成,又不失道德的本性,社会应建立公平的道德回报机制,并通过树立榜样引导个体选择社会比较的适当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主体 无私性 正当利益 道德奉献 道德回报机制 公平理论 道德价值 个体道德 道德经济
下载PDF
传统伦理道德观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梦媛 宋莹 肖鹏 《技术与创新管理》 CSSCI 2009年第4期499-501,515,共4页
正确、完善的伦理道德观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精神保证,基于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望,一些学者在文化上开始强调仿古回归的作用。这种做法在完善我国现今道德价值体系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定的缺陷。社会道德伦理观念漂浮不定的状况,严重影响... 正确、完善的伦理道德观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精神保证,基于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望,一些学者在文化上开始强调仿古回归的作用。这种做法在完善我国现今道德价值体系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定的缺陷。社会道德伦理观念漂浮不定的状况,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理论实践的先锋,如何引导这一代表性群体将传统道德规范与现行道德伦理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完善伦理道德观的形成,从而保证和促进中国经济的和谐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失范 传统道德伦理观 道德养成
下载PDF
浅谈加强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大义 《科教文汇》 2017年第15期94-95,共2页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要想方设法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的班级自主教育模式,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从情感人手,以追求高层次发展为目标,在教育心理学...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要想方设法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的班级自主教育模式,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从情感人手,以追求高层次发展为目标,在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下,把知情意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健康心理为突破口来修炼道德意志品质,从而为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全新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自主管理 自我教育 品德养成
下载PDF
自我同一性视角下青少年道德形成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璜 王全权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33-35,共3页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通过回答"我是谁"以及"我要成为谁"的问题,对过去的经验进行综合,是一个由不稳定到稳定、由区别到统一的过程。当前部分青少年在道德形成过程中产生了思想和行为的偏...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通过回答"我是谁"以及"我要成为谁"的问题,对过去的经验进行综合,是一个由不稳定到稳定、由区别到统一的过程。当前部分青少年在道德形成过程中产生了思想和行为的偏差,不仅荒废了自身,而且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认识、研究青少年道德形成路径打开了一扇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 道德形成
下载PDF
孔子的教育与人的道德生成思想
9
作者 王志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笔者通过对孔子《论语·阳货·六蔽》用文字和图解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孔子的教育与人的道德生成思想,即善德和恶德的要素———仁、知、信、直、勇、刚和愚、荡、贱、绞、乱、狂,及其生成方式———好学与不好学。这对教育与人... 笔者通过对孔子《论语·阳货·六蔽》用文字和图解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孔子的教育与人的道德生成思想,即善德和恶德的要素———仁、知、信、直、勇、刚和愚、荡、贱、绞、乱、狂,及其生成方式———好学与不好学。这对教育与人的道德生成理论的深入探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现代人加强学习,提高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阳货·六蔽》 道德生成
下载PDF
论师德学习的内涵建构 被引量:13
10
作者 靳伟 李肖艳 +2 位作者 刘乔卉 刘静 裴淼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3,共7页
师德是中国教育和教师政策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教育界对师德内涵尚缺乏明确界定,导致师德工作中缺乏明确的工作内容。师德政策中强调制度性和外控性,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政策文本出发,结合道德学习、道德形... 师德是中国教育和教师政策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教育界对师德内涵尚缺乏明确界定,导致师德工作中缺乏明确的工作内容。师德政策中强调制度性和外控性,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政策文本出发,结合道德学习、道德形成的脑机制和伦理学等相关研究提出并建构师德学习的内涵,认为师德学习是指教师从师德困境出发,逐步学习师德规范,并最终形成教师美德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为师德敏感、情感、推理、行动、意志和品性的交互作用,并受到良心和荣誉两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学习 道德学习 道德的脑机制 伦理学
原文传递
增强民族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途径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生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32-137,共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各专业一年级新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修养与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各专业一年级新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修养与政治素养的提高与完善,进而决定高校是否能够向社会、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特别是各民族院校,生源的民族构成比较丰富,也就意味着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等对各少数民族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融合一定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对此门课程增强和提高教学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民族院校 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直觉还是推理,道德判断如何形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良 李路云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0-307,共8页
道德判断形成的机制一直存在争议,许多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诸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这有助于理清不同因素的作用,但却难以构建道德判断形成的理论框架。文章系统性地回顾和总结了道德判断形成的五个经典理论模型及其相关理论,并结... 道德判断形成的机制一直存在争议,许多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诸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这有助于理清不同因素的作用,但却难以构建道德判断形成的理论框架。文章系统性地回顾和总结了道德判断形成的五个经典理论模型及其相关理论,并结合实证研究的成果梳理了道德判断形成中理性、情绪、认知、直觉和推理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构建了以直觉和推理为基本路径,基于规则的认知和情绪为调节因素的道德判断形成的理论框架。现有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在该框架下均可以的得到较好的解释。同时,根据该框架,建议未来的实证研究中应当注重对影响因素的分类以及对实验情景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形成机制 直觉 推理 道德决策模型
下载PDF
论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在高校德育创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素珍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德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问题,论述了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对高校德育改革和创新的价值。养成教育丰富了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高校德育内容,发挥了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合力作用,增强了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德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问题,论述了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对高校德育改革和创新的价值。养成教育丰富了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高校德育内容,发挥了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合力作用,增强了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高校德育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养成教育 德育创新 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