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德育新模式:德育环境化
被引量:
41
1
作者
黄建榕
刘社欣
冯小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8-115,共8页
灌输性教育模式和选择性教育模式是现存的主要德育模式,二者均无法把握好德育与环境的关系。德育环境化模式的立足点是强调教育与环境的统一性。其构件必须坚持使德育活动与环境相协调、以环境为载体、形成综合优化教育环境的原则,并从...
灌输性教育模式和选择性教育模式是现存的主要德育模式,二者均无法把握好德育与环境的关系。德育环境化模式的立足点是强调教育与环境的统一性。其构件必须坚持使德育活动与环境相协调、以环境为载体、形成综合优化教育环境的原则,并从德育思想、功能、内容和手段上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模式
德育环境
改革
德育环境化
德育思想
德育功能
德育内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师从师出:师范教育的德育(树人)之道
被引量:
13
2
作者
曾健坤
罗璇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4,共7页
师范教育的德育是所育人才能否为师的根本。当下我国师范教育的德育面临德与智失谐、德与文失谐、德与行失谐的窘境。师范教育的德育既有普通德育的共性,又有其固有特性,是更为严苛和神圣的德育范式。因此需要用原点思维对师范教育的德...
师范教育的德育是所育人才能否为师的根本。当下我国师范教育的德育面临德与智失谐、德与文失谐、德与行失谐的窘境。师范教育的德育既有普通德育的共性,又有其固有特性,是更为严苛和神圣的德育范式。因此需要用原点思维对师范教育的德育进行审慎思考,让师范教育的德育回归“善”之本真,同时将“情”之德育融于现实生活,把德性的养成作为塑造德育格局的重心,进而追求德育的“美”之境界。建构师范教育的德育体系必须立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滋养下分析当代师范教育的德育理路,探寻师范教育的德育文化语境与路径。从面向“新时代”,植根祖国大地,围绕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在“时间”文化语境、“空间”文化语境和“职业”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的德育(树人)之道,凸显当代中国师范教育德育的实践逻辑、国际视野和专业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德育
文化语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蹴鞠“场域”的“德育渗透”对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若光
逯文莉
啜静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9,共8页
挖掘整理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对实现当代体育的德育转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场域理论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针对蹴鞠中渗透的德育现象进行阐述与分析,为当代体育课程的德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研究认为以...
挖掘整理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对实现当代体育的德育转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场域理论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针对蹴鞠中渗透的德育现象进行阐述与分析,为当代体育课程的德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研究认为以蹴鞠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受传统教化思想的影响,蹴鞠的德育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开发。蹴鞠"场域"中渗透着"道德至上""礼仪文化""规矩家风""合朋胜己""千般打熬"5个方面的德育内容。在分析蹴鞠"德育渗透"现象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与问题,提出了在体育课创设德育情境的5点启示:1)体育教师是内在于德育情境的领导者;2)体育礼仪是创设德育情境的重要法宝;3)规则执行是创设德育情境的必要元素;4)主体参与是创设德育情境的关键条件;5)保持张力是创设德育情境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蹴鞠
齐云社
德育渗透
教化
体育课程改革
场域
德育情境
原文传递
后现代文化之于我国道德教育研究的语境与困境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爱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后现代文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及多元文化视景中所遭遇的一个文化事实。它既为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化资源,又为其提供了一种思维范式。然而,后现代文化自身又隐含着诸多含义混沌、自相矛盾的观点,只有对其兴盛的历史与逻辑前提予以总...
后现代文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及多元文化视景中所遭遇的一个文化事实。它既为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化资源,又为其提供了一种思维范式。然而,后现代文化自身又隐含着诸多含义混沌、自相矛盾的观点,只有对其兴盛的历史与逻辑前提予以总体分析,对其理论贡献与局限予以辩证解析,方能澄明其对道德教育研究所具有的真实语境与价值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
道德教育研究
语境
困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中小学美育课堂中德育的实现方式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徐承
《美育学刊》
2018年第1期13-19,共7页
儒家心性论美育思想中的从感性入手,调动人同此心的道德情感,在同情共鸣的过程中涵养情操、化育人格的方式,是当今普通中小学美育课堂实现德育目标所应重点借鉴的方式之一。依据儒家心性论美育的传统,应当在美育课堂中避免对文艺作品&qu...
儒家心性论美育思想中的从感性入手,调动人同此心的道德情感,在同情共鸣的过程中涵养情操、化育人格的方式,是当今普通中小学美育课堂实现德育目标所应重点借鉴的方式之一。依据儒家心性论美育的传统,应当在美育课堂中避免对文艺作品"断章取义",避免将预设的道德理念作为现成的思想结论予以强制灌输,充分尊重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语境,以开放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性经验,开展合情合理的想象,对原作者的人格精神做出体贴的认同,并在自我想象和同化的过程中建构、完善自己的人格。第二种美育课堂的德育实现方式,是把教育过程中的艺术视作开放的、吁请学生带着自身文化经验参与其中的社会文化活动,根据其语境创设实践情境,使学生在文化实践中面临真实的伦理抉择困境并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从而取得主动的道德发展。这种方式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借助一定手段或课堂技巧重现艺术作品的原始创作语境,或是根据作品的文化语境重构其艺术情境,尤其要重点构设符合创作者意旨的伦理困境,供学生依据现实情境和自身情感态度做出合情合理的道德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德育
艺术
心性论
文化实践
语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德育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的对接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周宏
石冲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17-120,129,共4页
高校德育的虚拟时空是相对于传统德育时空环境,由高校德育主客体深度运用互联网媒介技术,通过数字意义符号有效传递德育信息,并通过二者间充分互动所形成的实践语境。其虚拟性与交互性特征为高校德育开拓出全新的虚拟活动场景。高校德...
高校德育的虚拟时空是相对于传统德育时空环境,由高校德育主客体深度运用互联网媒介技术,通过数字意义符号有效传递德育信息,并通过二者间充分互动所形成的实践语境。其虚拟性与交互性特征为高校德育开拓出全新的虚拟活动场景。高校德育的时空变化给高校德育带来的冲击表现在虚拟环境的不稳定与难控性、德育主客体的时空关系的断裂与沟通错位以及虚拟认同与现实认同的背离等方面。虚拟时空下的高校德育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灌输到引导、从等级到平等以及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从"虚拟真实"与"虚拟自我"的模式构建可以探索高校德育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有效对接的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现实时空
虚拟时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在当代学生德育中的运用方式初探
7
作者
操璐璐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20-22,共3页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经典,其蕴含的道德思想和德育方式对当代德育教育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在分析《论语》中的德育方式对当代德育启示的基础上,对其在当今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提出采用显性与隐性德育相结合、实行寓教于文...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经典,其蕴含的道德思想和德育方式对当代德育教育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在分析《论语》中的德育方式对当代德育启示的基础上,对其在当今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提出采用显性与隐性德育相结合、实行寓教于文和寓教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德育
德育方式
寓教于文
寓教于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现实依据
8
作者
朱艳
薛宁
曾润梅
《科教导刊》
2012年第19期38-38,51,共2页
把情境教育模式与模拟实验方法相结合,运用于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这种尝试的现实依据主要是: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施、适用对象特点。
关键词
德育
情境教育
模拟实验
现实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道德情感教育的课堂模式策略
9
作者
刘嘉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共2页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依托道德情感教育来实现,因此要注重道德情感培养的实践性与有效性。在高校课堂中,可运用道德两难法、体谅模式、情景模拟法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在整个过程中做到宏观把握,微观着手,保证大学生...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依托道德情感教育来实现,因此要注重道德情感培养的实践性与有效性。在高校课堂中,可运用道德两难法、体谅模式、情景模拟法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在整个过程中做到宏观把握,微观着手,保证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在细节处见光芒,无声处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两难法
体谅模式
情景模拟法
原文传递
题名
德育新模式:德育环境化
被引量:
41
1
作者
黄建榕
刘社欣
冯小宁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社科系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8-115,共8页
文摘
灌输性教育模式和选择性教育模式是现存的主要德育模式,二者均无法把握好德育与环境的关系。德育环境化模式的立足点是强调教育与环境的统一性。其构件必须坚持使德育活动与环境相协调、以环境为载体、形成综合优化教育环境的原则,并从德育思想、功能、内容和手段上进行改革。
关键词
德育模式
德育环境
改革
德育环境化
德育思想
德育功能
德育内容
Keywords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context
model
reform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师从师出:师范教育的德育(树人)之道
被引量:
13
2
作者
曾健坤
罗璇
机构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英国牛津大学全球与区域研究院
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4,共7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编号:201808430339)和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资助课题“湖南高职(专)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本土化研究”(编号:XJK18AZY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师范教育的德育是所育人才能否为师的根本。当下我国师范教育的德育面临德与智失谐、德与文失谐、德与行失谐的窘境。师范教育的德育既有普通德育的共性,又有其固有特性,是更为严苛和神圣的德育范式。因此需要用原点思维对师范教育的德育进行审慎思考,让师范教育的德育回归“善”之本真,同时将“情”之德育融于现实生活,把德性的养成作为塑造德育格局的重心,进而追求德育的“美”之境界。建构师范教育的德育体系必须立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滋养下分析当代师范教育的德育理路,探寻师范教育的德育文化语境与路径。从面向“新时代”,植根祖国大地,围绕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在“时间”文化语境、“空间”文化语境和“职业”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的德育(树人)之道,凸显当代中国师范教育德育的实践逻辑、国际视野和专业属性。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德育
文化语境
Keywords
norm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cultural
context
分类号
G6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蹴鞠“场域”的“德育渗透”对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若光
逯文莉
啜静
机构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CTY021).
文摘
挖掘整理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对实现当代体育的德育转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场域理论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针对蹴鞠中渗透的德育现象进行阐述与分析,为当代体育课程的德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研究认为以蹴鞠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受传统教化思想的影响,蹴鞠的德育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开发。蹴鞠"场域"中渗透着"道德至上""礼仪文化""规矩家风""合朋胜己""千般打熬"5个方面的德育内容。在分析蹴鞠"德育渗透"现象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与问题,提出了在体育课创设德育情境的5点启示:1)体育教师是内在于德育情境的领导者;2)体育礼仪是创设德育情境的重要法宝;3)规则执行是创设德育情境的必要元素;4)主体参与是创设德育情境的关键条件;5)保持张力是创设德育情境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蹴鞠
齐云社
德育渗透
教化
体育课程改革
场域
德育情境
Keywords
Cuju
Qiyun
Society
infilt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PE
curriculum
reform
field
moral
education
context
分类号
G84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原文传递
题名
后现代文化之于我国道德教育研究的语境与困境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爱民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基金
威万学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研究"(课题批准号:AEA05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后现代文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及多元文化视景中所遭遇的一个文化事实。它既为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化资源,又为其提供了一种思维范式。然而,后现代文化自身又隐含着诸多含义混沌、自相矛盾的观点,只有对其兴盛的历史与逻辑前提予以总体分析,对其理论贡献与局限予以辩证解析,方能澄明其对道德教育研究所具有的真实语境与价值困境。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
道德教育研究
语境
困境
Keywords
postmodern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context
dilemma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中小学美育课堂中德育的实现方式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徐承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出处
《美育学刊》
2018年第1期13-19,共7页
基金
2016年教育部教育专项任务项目"基于中华美育传统的学校美育与德育有机融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儒家心性论美育思想中的从感性入手,调动人同此心的道德情感,在同情共鸣的过程中涵养情操、化育人格的方式,是当今普通中小学美育课堂实现德育目标所应重点借鉴的方式之一。依据儒家心性论美育的传统,应当在美育课堂中避免对文艺作品"断章取义",避免将预设的道德理念作为现成的思想结论予以强制灌输,充分尊重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语境,以开放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性经验,开展合情合理的想象,对原作者的人格精神做出体贴的认同,并在自我想象和同化的过程中建构、完善自己的人格。第二种美育课堂的德育实现方式,是把教育过程中的艺术视作开放的、吁请学生带着自身文化经验参与其中的社会文化活动,根据其语境创设实践情境,使学生在文化实践中面临真实的伦理抉择困境并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从而取得主动的道德发展。这种方式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借助一定手段或课堂技巧重现艺术作品的原始创作语境,或是根据作品的文化语境重构其艺术情境,尤其要重点构设符合创作者意旨的伦理困境,供学生依据现实情境和自身情感态度做出合情合理的道德选择。
关键词
美育
德育
艺术
心性论
文化实践
语境
Key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art
mind
nature
theory
cultural
practice
context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德育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的对接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周宏
石冲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17-120,129,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虚拟时空下高校德育舆论环境调控研究"(11YJC710081)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虚拟语境下高校德育实效性干预路径研究"(2015098)
文摘
高校德育的虚拟时空是相对于传统德育时空环境,由高校德育主客体深度运用互联网媒介技术,通过数字意义符号有效传递德育信息,并通过二者间充分互动所形成的实践语境。其虚拟性与交互性特征为高校德育开拓出全新的虚拟活动场景。高校德育的时空变化给高校德育带来的冲击表现在虚拟环境的不稳定与难控性、德育主客体的时空关系的断裂与沟通错位以及虚拟认同与现实认同的背离等方面。虚拟时空下的高校德育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灌输到引导、从等级到平等以及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从"虚拟真实"与"虚拟自我"的模式构建可以探索高校德育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有效对接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现实时空
虚拟时空
Keywords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realistic
context
virtual
context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在当代学生德育中的运用方式初探
7
作者
操璐璐
机构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出处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20-22,共3页
文摘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经典,其蕴含的道德思想和德育方式对当代德育教育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在分析《论语》中的德育方式对当代德育启示的基础上,对其在当今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提出采用显性与隐性德育相结合、实行寓教于文和寓教于情。
关键词
学生德育
德育方式
寓教于文
寓教于情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ays
of
moral
education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Confucian
cultur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context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现实依据
8
作者
朱艳
薛宁
曾润梅
机构
深圳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
出处
《科教导刊》
2012年第19期38-38,51,共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德育情境教学模拟实验探索"(课题号09jdszk047)
深圳大学重点教改项目
文摘
把情境教育模式与模拟实验方法相结合,运用于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这种尝试的现实依据主要是: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施、适用对象特点。
关键词
德育
情境教育
模拟实验
现实基础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context
educat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practical
basis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道德情感教育的课堂模式策略
9
作者
刘嘉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共2页
文摘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依托道德情感教育来实现,因此要注重道德情感培养的实践性与有效性。在高校课堂中,可运用道德两难法、体谅模式、情景模拟法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在整个过程中做到宏观把握,微观着手,保证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在细节处见光芒,无声处显成效。
关键词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两难法
体谅模式
情景模拟法
Keywords
moral
emotion,
moral
emotion
education
,
moral
dilemma,the
consideration
model,imitated
context
of
situation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德育新模式:德育环境化
黄建榕
刘社欣
冯小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师从师出:师范教育的德育(树人)之道
曾健坤
罗璇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蹴鞠“场域”的“德育渗透”对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王若光
逯文莉
啜静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1
原文传递
4
后现代文化之于我国道德教育研究的语境与困境
唐爱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普通中小学美育课堂中德育的实现方式研究
徐承
《美育学刊》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校德育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的对接研究
周宏
石冲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语》在当代学生德育中的运用方式初探
操璐璐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的现实依据
朱艳
薛宁
曾润梅
《科教导刊》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高校道德情感教育的课堂模式策略
刘嘉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