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MHR和NH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行PCI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刘成 刘森 +4 位作者 杨红 金梦龙 刘紫阳 付真彦 马依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8-953,共6页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严格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共纳入6 281例患者,分为PCI组和non-PCI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介入治疗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THR、MHR和NH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使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HR、MHR和NHR单一指标和联合指标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的影响因素和预测价值。结果 与Non-PCI组比较,PCI组年龄偏大,男性占比、患糖尿病占比、THR、MHR、NHR、Gensini评分高于Non-PCI组,既往支架植入比例少于Non-PCI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HR(r=0.351,P<0.001)、MHR(r=0.192,P<0.001)和NHR(r=0.236,P<0.001)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评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50岁、男性、患糖尿病、THR、MHR、NHR是冠心病患者行PCI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支架植入史是冠心病患者行PCI的保护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THR、MHR和NHR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809,95%CI:0.798~0.820)。结论 THR、MHR和NH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对评估冠心病行PCI治疗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 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 冠状动脉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下载PDF
体外反搏联合辅酶Q10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2
作者 杨然 高丽华 孙玉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联合辅酶Q10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联合辅酶Q10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ECP技术治疗,观察组予以ECP联合辅酶Q10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SYNTAX评分的变化,比较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YNTAX评分、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MHR值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CP联合辅酶Q10治疗UAP患者,可有效减轻其临床症状,降低MHR值,改善冠状动脉病变,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体外反搏(ECP)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 SYNTAX评分
下载PDF
三种数据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婧 刘超 +4 位作者 史菲 秦巍 丁振江 侯瑞田 单伟超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中性粒细胞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收...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中性粒细胞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93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将Gensini评分<14分的患者作为轻症组(n=1339),Gensini评分≥14分患者作为重症组(n=2598)。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CK-MB、NPAR、MHR。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项指标以及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冠脉病变重症组患者血清NPAR、MHR和CK-MB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示,血清NPAR、MHR和CK-MB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评估冠脉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上述得出,预测模型为P=1/[1+e^(-(-0.522+0.11×NPAR+0.54×MHR+0.06×CK-MB))]。ROC曲线显示血清NPAR、MHR及CK-M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5、0.618和0.615,而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概率为0.80,显著高于单个指标。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NPAR、MHR、CK-MB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上述指标联合应用,可以非常显著的提高对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 心肌酶 冠心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