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分离葛根异黄酮 被引量:30
1
作者 程绍玲 杨迎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84-1488,共5页
目的:研究M IP对葛根素的吸附机理并进行Scatchard分析。方法:以葛根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制备了葛根素分子印迹聚合物(M IP)。结果:表明M IP对葛根素有两类结合位点。用葛根素M IP对葛根... 目的:研究M IP对葛根素的吸附机理并进行Scatchard分析。方法:以葛根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制备了葛根素分子印迹聚合物(M IP)。结果:表明M IP对葛根素有两类结合位点。用葛根素M IP对葛根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结论:HPLC分析结果表明分离产物中主要含有葛根素及其它两种异黄酮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葛根 葛根素 黄酮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庆华 许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3-275,共3页
旨在综述分子印迹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介绍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聚合物制备的过程以及评价聚合物性能的指标,并介绍粮食中常见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 旨在综述分子印迹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介绍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聚合物制备的过程以及评价聚合物性能的指标,并介绍粮食中常见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生物传感器中检测真菌毒素的应用,分析分子印迹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前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真菌毒素 固相萃取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小刚 汤又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50-157,共8页
从功能单体、交联剂、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三者配比、分散剂、引发剂、等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过程中各种技术条件方面评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最新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制备技术 研究进展 功能单体 交联剂 模板分子 分散剂 引发剂 分子识别
下载PDF
苏丹红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戴晴 王妍 +4 位作者 包学伟 荆涛 郝巧玲 周宜开 梅素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4-768,共5页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对苏丹红Ⅰ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选择性评价和前沿色谱实验,评价了致孔剂的选择和用量、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物质的量比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对苏丹红Ⅰ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选择性评价和前沿色谱实验,评价了致孔剂的选择和用量、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物质的量比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甲醇和乙腈的混合液(体积比为30∶10)为致孔剂,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且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物质的量比为8∶1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印迹因子为2.32,亲和位点总数(Bt)为0.50μmol/g;将其作为固相萃取柱填料用于辣椒粉样品中痕量苏丹红Ⅰ的净化和富集,结果表明:苏丹红Ⅰ浓度在10~500μmol/L范围内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为3.3μmol/L,加标回收率为95.87%~98.4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1%。该方法有望用于辣椒粉样品中苏丹红Ⅰ添加剂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沉淀聚合法 苏丹红Ⅰ 辣椒粉
下载PDF
离子液体固定化材料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艺聪 刘磊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1-259,共19页
离子液体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低温熔融盐,几乎没有蒸汽压,具有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结构可设计、导电性好等优良性能。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新型“绿色溶剂”,具有代替传统有机溶剂的潜力,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范围研究日趋完善和... 离子液体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低温熔融盐,几乎没有蒸汽压,具有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结构可设计、导电性好等优良性能。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新型“绿色溶剂”,具有代替传统有机溶剂的潜力,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范围研究日趋完善和多样,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化学、光电化学、材料化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离子液体通过功能化导向设计后,可以将羟基、氨基、羧基、氰基等活性基团键合在离子液体结构上,促使其更加易于与目标分子通过生成π-π键、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而产生相互作用,更加易于发生固定化反应。将离子液体负载到固体载体材料进行固定化后,新型材料既可以减少离子液体的流失,同时保留了离子液体和固体载体的独特性能,具有富集效率高、吸附容量高、稳定性好、识别位点多、萃取选择性强、离子液体利用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在有机小分子固相萃取分离研究中应用广泛。该文从离子液体与硅胶、分子筛、分子印迹聚合物、氧化石墨烯、磁性材料等固体载体的固定化研究情况入手,综述了离子液体固定化材料在固相萃取分离中的应用情况,涉及的目标分离物质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多酚类等天然活性成分,以及常见药物分子、有机农药等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系统地介绍了离子液体与多种载体固定化的性质、应用和分离机制。离子液体的引入,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活性位点分布和吸附容量,离子液体固定化材料的吸附效率与离子液体种类、吸附材料用量、样品溶液浓度、吸附温度、pH值、洗脱溶剂类型、用量及流速等因素有关。该文探讨了离子液体结构相对单一、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复杂基质萃取程度不理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为离子液体固定化材料在复杂基质中目标分子分离分析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固定化 固相萃取 分子印迹聚合物 综述
下载PDF
内分泌干扰物17β-雌二醇荧光分子印迹识别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峻 林汉华 +2 位作者 隋洪艳 周卓辉 于红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95,共5页
17β-雌二醇是近年来人们最为关注的重要内源性内分泌干扰物,它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会产生-定的危害.采用分子印迹技术,通过丹磺酰氯与17β-雌二醇反应,合成出17β-雌二醇荧光标记物;建立了微球法合成17β-雌二醇荧光标记化合物... 17β-雌二醇是近年来人们最为关注的重要内源性内分泌干扰物,它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会产生-定的危害.采用分子印迹技术,通过丹磺酰氯与17β-雌二醇反应,合成出17β-雌二醇荧光标记物;建立了微球法合成17β-雌二醇荧光标记化合物分子印迹微球聚合物的方法,所获得的微球粒径均匀,平均为300~400nm;分子印迹微球聚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对17β-雌二醇荧光标记化合物的结合常数顺序为乙腈〉甲醇〉水〉二氯甲烷,其结合量的差异并不显著,平均值为9.74μmol/g.该分子印迹微球聚合物可用于对复杂介质中17β-雌二醇的快速、简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分子印迹聚合物 微球 荧光分析物 丹磺酰氯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富集枳实中4种黄烷酮 被引量:9
7
作者 贺美艳 叶玉凤 +4 位作者 刘炎 李珍柱 焦必宁 曾绍梅 苏学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5-330,共6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橙皮素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合成了橙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紫外光谱法确定了最佳功能单体与配比,优化了合成条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静态吸附...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橙皮素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合成了橙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紫外光谱法确定了最佳功能单体与配比,优化了合成条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静态吸附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空白印迹聚合物,且此聚合物对柚皮苷、橙皮苷、柚皮素和橙皮素的相对选择系数分别为1.40,1.39,1.59和2.89,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4种黄烷酮有较好的选择性。将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对枳实提取液进行分离和富集,结果表明上述4种黄烷酮的提取率分别为72.6%,61.1%,95.4%和93.5%,分离富集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枳实中4种黄烷酮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 高效液相色谱 黄烷酮 橙皮素 枳实
下载PDF
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定相手性拆分1,1′-联-2-萘酚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丽虹 刘岚 +1 位作者 罗勇 邓芹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4-577,共4页
以(R)-(+)-1,1′-联-2-萘酚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将其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研究其手性识别特性。对该固定相的手性拆分的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对(R)-(+)-1,1′-联... 以(R)-(+)-1,1′-联-2-萘酚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将其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研究其手性识别特性。对该固定相的手性拆分的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对(R)-(+)-1,1′-联-2-萘酚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特定的选择性,能有效拆分1,1′-联-2-萘酚对映体,分离因子最高达到12.25。通过优化色谱条件,该分子印迹聚合物还能对与1,1′-联-2-萘酚结构相似的衍生物5,6,7,8,5′,6′,7′,8′-八氢-1,1′-联-2-萘酚和1,1′-联萘-2-氨基-2′-酚进行手性拆分,分离因子分别达到1.51和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联萘酚 手性拆分
下载PDF
克百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玉 陈恒军 +2 位作者 钱国良 胡白石 刘凤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3-998,共6页
以克百威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克百威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到模板和功能单体的最佳配比为n(carbofuran)∶n(MAA)=1∶6。印迹聚合物的红... 以克百威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克百威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到模板和功能单体的最佳配比为n(carbofuran)∶n(MAA)=1∶6。印迹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聚合物中存在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征基团;从印迹聚合物的扫描电镜图观察到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与空白聚合物(NIP)的表面形态不同,可推论MIP存在与模板分子相互识别的结合位点。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研究了模板分子聚合物的吸附能力、结合动力学和选择特性。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印迹聚合物对克百威具有较强的吸附特性和很好的专一选择性,3h后基本达到最大吸附量。采用固相萃取柱预处理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自来水中10、50、100mg/L克百威的加标回收率为94%~117%,相对标准偏差(n=3)为2.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百威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晓旭 游慧珍 +4 位作者 李伟 佟长青 李微 曲敏 金桥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9期6-10,共5页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ed technique,MIT)来源于免疫学、生物化学,是模拟生物体内抗体与抗原、酶与底物等分子之间的识别过程,是合成对某一种分子具有专一识别性的聚合物的方法。本文对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方法——共价法、...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ed technique,MIT)来源于免疫学、生物化学,是模拟生物体内抗体与抗原、酶与底物等分子之间的识别过程,是合成对某一种分子具有专一识别性的聚合物的方法。本文对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方法——共价法、非共价法和半共价法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分子印迹材料与技术在分析化学与生物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特异性识别
下载PDF
类特异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马尿泡果实中4种托烷类生物碱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绍梅 焦必宁 +12 位作者 刘广洋 王珊珊 赵风年 张超 王静 金茂俊 金芬 邵华 郑鹭飞 马兴斌 吴金措姆 苏学素 佘永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3-379,共7页
以樟柳碱(ASD)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乙腈为致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对4种托烷类生物碱(樟柳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阿托品)具有类特异性识别能力的聚合物。... 以樟柳碱(ASD)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乙腈为致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对4种托烷类生物碱(樟柳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阿托品)具有类特异性识别能力的聚合物。通过紫外光谱预测法筛选了最佳功能单体与配比。采用振荡平衡吸附实验对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进行了吸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4种生物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53,10.90,24.27,11.04μg/mg,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3.58,1.49,1.62,2.25。以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相萃取柱填料,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藏药马尿泡中4种托烷类生物碱的高效富集和快速分离。该方法在2-250μg/m 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9,检出限为0.26-0.39μg/m L,在10,50,100μg/g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0.0%-96.3%,相对标准偏差(RSD)≤5.7%。该固相萃取柱重复使用率高,分离效果良好,有效去除了样品中杂质的干扰,大大提高了马尿泡果实中4种托烷类生物碱的萃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托烷类生物碱 马尿泡
下载PDF
氧氟沙星分子烙印聚合物用于血清中6种氟喹诺酮的固相萃取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汉文 刘广宇 +1 位作者 乔凤霞 梁淑轩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目的:制备氧氟沙星分子烙印聚合物,建立血清中氟喹诺酮药物的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方法。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氧氟沙星为模板分子制备分子烙印聚合物。血清样品过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经水清洗和乙腈-三氟乙酸(99:1)洗脱后由高效液... 目的:制备氧氟沙星分子烙印聚合物,建立血清中氟喹诺酮药物的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方法。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氧氟沙星为模板分子制备分子烙印聚合物。血清样品过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经水清洗和乙腈-三氟乙酸(99:1)洗脱后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色谱柱为 Shimadzu VP ODS column(1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四丁基溴化铵(用三氟乙酸调 pH=2.50)(9:9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2 nm,进样20 μL。结果: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对6种氟喹诺酮约物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为 K_(d1)=1.04×10~4 mol·L^(-1),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 Q_(max.1)=79.10 μmol·g^(-1);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为 K_(d2)=1.40×10^(-3)mol·L^(-1),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_(max.2)=276.79 μmol·g^(-1)。相邻分析物的分离度在1.49~2.06范围内。结论:所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用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可有效分离血清中6种氟喹诺酮类约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烙印(mip) 固相萃取 氟喹诺酮 血清
下载PDF
基于Au-g-C_(3)N_(4)NS纳米复合材料的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叶酸
13
作者 向莉 刘意明 杨敏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7-27,共11页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相氮化碳纳米薄片(g-C_(3)N_(4)NS)因其优异的电化学发光(ECL)性能和良好的成膜特性在ECL传感领域备受关注。然而,g-C_(3)N_(4)NS在较高的工作电压下产生的ECL信号不稳定,而金纳米粒子(Au ...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相氮化碳纳米薄片(g-C_(3)N_(4)NS)因其优异的电化学发光(ECL)性能和良好的成膜特性在ECL传感领域备受关注。然而,g-C_(3)N_(4)NS在较高的工作电压下产生的ECL信号不稳定,而金纳米粒子(Au NPs)的引入可明显改善其发光稳定性.基于这个特点,采用原位生长法将Au NPs引入g-C_(3)N_(4)NS中,制备了一种金-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Au-g-C_(3)N_(4)NS),以其作为ECL物质固定在电极上.同时,引入具有专一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构建了一种检测叶酸(FA)的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MIP-ECL)传感器.该传感器对FA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响应,在优化的条件下,信号变化与FA物质的量浓度在1.0×10^(-10)~1.0×10^(-3) 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LOD)达到0.07 nmol·L^(-1).并且探讨了检测机理,考察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将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FA的检测,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ECL) 金-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Au-g-C_(3)N_(4)NS)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 叶酸(FA)
下载PDF
硅胶表面替米考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亚 杜振霞 杨俊佼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86-1188,共3页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was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through grafting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on silica supports by using Tilmicosin as templates,methacrylic acid as a functional monomer and thyle...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was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through grafting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on silica supports by using Tilmicosin as templates,methacrylic acid as a functional monomer and 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as crosslinker.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Tilmicosin-MIP was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考星 分子印迹 硅胶 接枝 吸附
下载PDF
用于复杂生物样品体系分离与识别的分子印迹技术最新进展
15
作者 谢宝轩 吕洋 刘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8-523,共16页
由生物样品中复杂组分所导致的基质效应会严重影响分离分析技术的准确性、灵敏度与可靠性。免疫亲和技术作为降低或消除基质效应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分析和蛋白纯化等领域,但该技术仍存在明显的缺点,如成本高昂、制备流程繁琐、保... 由生物样品中复杂组分所导致的基质效应会严重影响分离分析技术的准确性、灵敏度与可靠性。免疫亲和技术作为降低或消除基质效应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分析和蛋白纯化等领域,但该技术仍存在明显的缺点,如成本高昂、制备流程繁琐、保存条件苛刻以及配体浸出等问题。目前,如何通过有效降低或消除复杂生物样品中的基质效应来实现痕量目标分析物的分离及识别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固相萃取与色谱分离等领域,随着MIT的发展,各种新型印迹策略被提出;其中,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作为一种能够模拟抗原-抗体间相互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从各种复杂生物样品中提取出目标分析物,从而有效消除基质效应的影响。MIP不仅拥有高特异性与高亲和力的优点,而且与抗体和适配体等生物大分子相比,MIP还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廉以及制备简便等优势。近年来一些基于MIT的传统分离技术得到了深入发展,其中包括色谱固定相以及固相萃取吸附剂等。此外,结合了MIT与高灵敏检测技术的分析方法在疾病诊断和生物成像等领域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印迹策略,并介绍了基于MIP的分离分析方法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不足,最后对MIT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复杂生物样品 基质效应 固相萃取 分离 综述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牛奶中痕量诺氟沙星的选择性富集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阳 张翼 +4 位作者 石海珠 吴兆菊 余雪弘 张纯姑 封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诺氟沙星(NFX)作为一种常见的喹诺酮类兽药,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但其会残留在动物体内,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此有许多国家和组织均对NFX残留量进行了严格限制。为实现对复杂体系中痕量NFX残留的准确与可靠分析,该文制备了一种以... 诺氟沙星(NFX)作为一种常见的喹诺酮类兽药,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但其会残留在动物体内,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此有许多国家和组织均对NFX残留量进行了严格限制。为实现对复杂体系中痕量NFX残留的准确与可靠分析,该文制备了一种以共价有机框架(COFs)为载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首先,在室温条件下,以金属三氟酸盐为催化剂,对苯二甲醛和3,3′-二氨基联苯为原料快速合成了“席夫碱”型共价有机框架(DP-COF)。然后将NFX、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与DP-COF混合,利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聚合反应,即可得到DP-COF@MIPs。整个制备过程条件温和,耗时仅5 h。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BET比表面积测试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成功制备出了DP-COF@MIPs,该材料表面粗糙,拥有介孔范围的孔径(17.79 nm)。通过吸附实验、重复使用性实验对材料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材料表观吸附容量高达41.57 mg/g,对NFX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选择性识别能力,且重复使用率令人满意。结合HPLC-UV-Vis,实现对牛奶样品中痕量NFX的检测。在3个加标水平下(0.03、0.1、0.3 mg/L),平均回收率为88.8%~92.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7%。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在复杂基质中对兽药残留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准确性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共价有机框架 痕量残留 诺氟沙星
下载PDF
甲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针式萃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祝波 娄大伟 +2 位作者 欧俊杰 申培刚 王兰 《现代科学仪器》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以甲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EDMA),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具有良好选择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将该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介质,应用于新型的针式萃取技术... 以甲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EDMA),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具有良好选择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将该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介质,应用于新型的针式萃取技术,并结合气相色谱分析,成功用于气体中痕量甲酸的浓缩富集和测定。研究评价了各种主要参数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丙酮为溶剂,预聚合时间为2 h,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20,聚合反应时间为10 h时,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甲酸有良好的萃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针式萃取 气相色谱 甲酸
下载PDF
基于MIL-101的莽草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18
作者 翟明翚 冷秋雪 +5 位作者 王颖 苏立强 韩爽 丁雨欣 姚艾鑫 刘世伟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6-362,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莽草酸为模板分子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表面包覆分子印迹聚合物层,制备了一种对莽草酸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核壳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莽草酸为模板分子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表面包覆分子印迹聚合物层,制备了一种对莽草酸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核壳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制备的MIL-101为八面体结构,表面均匀地包覆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层。MIP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IP在30 min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量为93.16 mg/g。MIP用作固相萃取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富集能力,能选择性分离和纯化八角中的莽草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草酸 金属有机框架 MIL-101 溶胶-凝胶法 分子印迹聚合物
原文传递
孔雀绿分子印迹96孔检测板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建清 李明 +2 位作者 张思 张峰 卢亚楠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6-371,共6页
为更加快速、灵敏、简单地检测水产品中的孔雀绿(MG)残留,通过原位聚合法,以乙腈/甲苯溶液(V/V=3∶1)为溶剂、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模板分子与之比例为1∶4∶20),制备了分子印迹... 为更加快速、灵敏、简单地检测水产品中的孔雀绿(MG)残留,通过原位聚合法,以乙腈/甲苯溶液(V/V=3∶1)为溶剂、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模板分子与之比例为1∶4∶20),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包被MIP到96孔板上研发了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的MG-MIP-96孔检测板,其标准曲线为y=-29197.49x+1945998.45,R2=0.9416,线性范围为30~66.64 ng/m L,检测限为3.355ng/m L。批内变异系数范围为7.38%~18.07%,批内回收率范围为103.41%~144.45%;批间变异系数范围为12.45%~17.52%,批间回收率范围为100.07%~143.20%。以孔雀石绿结构类似物副品红(PA)和结晶紫(CV)进行特异性检测的交叉率分别为27.97%、30.97%。说明此新型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绿 分子印迹聚合物 化学发光
原文传递
分子印迹在仿生免疫吸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春晖 王硕 +2 位作者 方国臻 汤轶伟 王岁楼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4-851,共8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含特异性识别位点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高稳定性、低成本、制备简单和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常被作为仿生抗体应用于免疫分析。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免疫吸附分析(molecularlyimprinted sorbent immunoassays,MIAs)的研究进...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含特异性识别位点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高稳定性、低成本、制备简单和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常被作为仿生抗体应用于免疫分析。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免疫吸附分析(molecularlyimprinted sorbent immunoassays,MIAs)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不同标记物为探针的仿生免疫分析方法的发展,着重介绍了均相免疫分析系统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在MIAs中的应用。最后,本文指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一些缺点并没有阻碍其在免疫吸附分析中的应用,并对MIAs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免疫吸附分析 均相免疫分析 新型合成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