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创5S稻瘟病抗性和镉积累特性研究 |
黄湘桂
降好宇
张菊萍
唐伟
肖应辉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2
|
小麦HMW-GS基因及其AS-PCR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孙宪印
吴科
钱兆国
米勇
李斯深
|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
2006 |
0 |
|
3
|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Pi-1和Pi-2基因改良两系不育系稻瘟病抗性 |
柳武革
王丰
金素娟
朱小源
李金华
刘振荣
廖亦龙
朱满山
黄慧君
符福鸿
刘宜柏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11
|
|
4
|
西瓜抗枯萎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 |
许勇
张海英
康国斌
王永健
陈杭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
2000 |
78
|
|
5
|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李进波
夏明元
戚华雄
何光存
万丙良
查中萍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0
|
|
6
|
用于筛选直链淀粉含量为中等的籼稻品种的分子标记 |
蔡秀玲
刘巧泉
汤述翥
顾铭洪
王宗阳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
2002 |
88
|
|
7
|
抗稻瘟病基因Pi9的STS连锁标记开发及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
殷得所
夏明元
李进波
万丙良
査中萍
杜雪树
戚华雄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8
|
|
8
|
利用高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建立水稻单片段代换系 |
何风华
席章营
曾瑞珍
Akshay Talukdar
张桂权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2
|
|
9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特青及其杂交稻米的蒸煮与食味品质刘巧泉 |
刘巧泉
蔡秀玲
李钱峰
汤述翥
龚志云
于恒秀
严长杰
王宗阳
顾铭洪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3
|
|
10
|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白叶枯病光敏核不育系3418S |
罗彦长
王守海
李成荃
王德正
吴爽
杜士云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9
|
|
11
|
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 |
程式华
庄杰云
曹立勇
陈深广
彭应财
樊叶杨
占小登
郑康乐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0
|
|
12
|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高抗白叶枯病恢复系 |
邓其明
王世全
郑爱萍
张红宇
李平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1
|
|
13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培育杂交稻抗白叶枯病恢复系 |
李进波
王春连
夏明元
赵开军
戚华雄
万丙良
查中萍
卢兴桂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3
|
|
14
|
利用Fhb1基因功能标记选择提高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 |
张宏军
宿振起
柏贵华
张旭
马鸿翔
李腾
邓云
买春艳
于立强
刘宏伟
杨丽
李洪杰
周阳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4
|
|
15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降低籼稻057的直链淀粉含量 |
张士陆
倪大虎
易成新
李莉
汪秀峰
王宗阳
杨剑波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0
|
|
16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白叶枯病基因在选育水稻广亲和恢复系上的应用 |
罗彦长
王守海
李成荃
吴爽
王德正
杜士云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0
|
|
17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蜀恢527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
黄廷友
李仕贵
王玉平
黎汉云
|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9
|
|
18
|
野生稻高产QTL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展 |
杨益善
邓启云
陈立云
邓化冰
庄文
熊跃东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7
|
|
19
|
我国生物技术育种现状与发展趋势 |
康乐
王海洋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6
|
|
20
|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温敏核不育系GD-8S的稻瘟病抗性 |
金素娟
柳武革
朱小源
王丰
李金华
刘振荣
廖亦龙
朱满山
黄慧君
刘宜柏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