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 sect.Moutan)种间关系的分子证据:GPAT基因的PCR-RFLP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赵宣 周志钦 +2 位作者 林启冰 潘开玉 洪德元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6-244,共9页
为了探讨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sect.Moutan的种间关系 ,对采自 1 5个野生居群 ,代表牡丹组全部 8个野生种的 1 5份材料的GPAT基因片段 (外显子 5和 6之间 2kb的内含子 )进行了PCR_RFLP分析 ,并对代表牡丹组全部 8个野生种的 9份材料进行... 为了探讨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sect.Moutan的种间关系 ,对采自 1 5个野生居群 ,代表牡丹组全部 8个野生种的 1 5份材料的GPAT基因片段 (外显子 5和 6之间 2kb的内含子 )进行了PCR_RFLP分析 ,并对代表牡丹组全部 8个野生种的 9份材料进行了测序。根据 1 2个限制性内切酶的PCR_RFLP数据 ,使用Network 3 .0计算机程序的RM (reduced_median)法建立了牡丹组种间亲缘关系网络树。同时根据 8个种 9份材料的GPAT基因片段序列 ,利用PAUP 4.0计算机程序建立了牡丹组GPAT基因的最大简约(MP)树和邻接 (NJ)树。结果获得了具有很高自展值支持、分辨良好的牡丹组种间关系 (GPAT基因 )树。最重要的是 ,该基因树所显示的牡丹组种间关系与根据形态学证据提出的牡丹组的种间关系基本吻合 ,并得到其他研究证据的支持。根据这一结果 ,对牡丹组的种间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属 牡丹组 野生居群 种间关系 GPAT基因 PCR-RFLP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湿加松个体老化模式与平茬复幼的机理
2
作者 杨舜垚 张贵芳 +19 位作者 张曦 林昌明 黄婷 邓乐平 张智霖 李福明 钟岁英 盘晓莺 何其邹洪 张莹莹 鄂一岚 沈微微 王广超 李洋 赵媛媛 李晓娟 黄少伟 沈应柏 钮世辉 林金星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46-1165,共20页
松树是我国重要的针叶树造林树种.在早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树木复幼等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多种针叶树树种的无性繁育,但缺乏从分子水平上对其进行评价和测算.本研究以实生湿加松和平茬复幼的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为研... 松树是我国重要的针叶树造林树种.在早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树木复幼等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多种针叶树树种的无性繁育,但缺乏从分子水平上对其进行评价和测算.本研究以实生湿加松和平茬复幼的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为研究对象,结合转录组测序、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荧光实时定量PCR等多种技术,鉴定到Pt6G14330,Pt6G55590,Pt9G03170,Pt3G66280(AP2L3),PtJG21230,Pt4G16540,Pt2G41770(DAL10),Pt1G04760(MADS28)等年龄标记基因,同时借助这些基因阐明了湿加松个体发育老化的空间模式,并揭示了平茬复幼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还发现,平茬后湿加松嫩枝中茉莉素、水杨酸、生长素等含量显著上升,脱落酸含量显著下降,暗示树木的平茬复幼与激素变化密切相关.这一研究不仅从分子水平厘清了针叶树的组织年龄变化规律,也为树木高效规模化繁育过程中复合生长调节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加松 个体发育老化 平茬 复幼 分子证据 规模化繁育
原文传递
质体样细胞器APICOPLAST起源的分子证据评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新宇 张瑶 周鸣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0-1024,共5页
顶复合器门的原生动物(Apicomplexan protozoa)含有一个高度退化的质体样(plastid-like)细胞器,定名为apicoplast。Apicoplast的进化起源是一个长期激烈争论的问题,尽管使用了多种分子技术,但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以致成为质体起源研究... 顶复合器门的原生动物(Apicomplexan protozoa)含有一个高度退化的质体样(plastid-like)细胞器,定名为apicoplast。Apicoplast的进化起源是一个长期激烈争论的问题,尽管使用了多种分子技术,但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以致成为质体起源研究的典型案例。文章评述了apicoplast起源研究的分子证据,分析了新的分子证据的可能来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ICOPLAST 进化起源 分子证据
下载PDF
本地种云南柳与外来种旱柳(杨柳科)的同倍体自然杂交(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杰 王东超 +1 位作者 杨永平 陈家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对分布于云南的旱柳(Salix matsudana)和云南柳(Salix cavaleriei)之间的一个自然杂交种进行了研究。野外观察表明疑似杂交种异蕊柳(Salix×heteromera)形态上介于旱柳和云南柳之间,并得到了基于叶形态特征的主成份分析的印证。核基... 对分布于云南的旱柳(Salix matsudana)和云南柳(Salix cavaleriei)之间的一个自然杂交种进行了研究。野外观察表明疑似杂交种异蕊柳(Salix×heteromera)形态上介于旱柳和云南柳之间,并得到了基于叶形态特征的主成份分析的印证。核基因ITS序列数据表明这三个种存在ITS序列的种内和个体内的多态性,且疑似杂交种的ITS序列的基因型总是疑似亲本的嵌合体。因此可以判定异蕊柳是旱柳和云南柳的自然杂交后代。流式细胞分析表明这三个种均为四倍体,因而,本杂交事件为同倍体杂交。基于四个叶绿体序列片段的数据表明本自然杂交事件是不对称的,云南柳是异蕊柳的母本。常见外来种旱柳与稀有本地种云南柳的杂交可能导致稀有种云南柳的濒危甚至灭绝。研究表明柳属植物的引种应非常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属 同倍体杂交 不对称杂交 分子证据
原文传递
关于星毛络新妇Trichonephila antipodiana和劳氏络新妇Nephila laurinae可能为同种的分子证据
5
作者 袁涛 张志升 《蛛形学报》 2020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基于新测和下载的COI序列,本文提供了劳氏络新妇Nephila laurinae(Thorell,1881)和星毛络新妇Trichonephila antipodiana(Walckenaer,1841)可能系同种的条形码证据,由于未能看到模式标本或模式产地的标本,不能做出二者是或不是同种的最... 基于新测和下载的COI序列,本文提供了劳氏络新妇Nephila laurinae(Thorell,1881)和星毛络新妇Trichonephila antipodiana(Walckenaer,1841)可能系同种的条形码证据,由于未能看到模式标本或模式产地的标本,不能做出二者是或不是同种的最终结论,但结合形态学比较结果和地理分布信息,参考命名法中的优先权原则,我们建议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国广东、广西和海南区域的上述"两种"时,选用星毛络新妇这个种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新妇 条形码 地理分布 分子证据
原文传递
后丽盲蝽属作为属级分类单元的DNA分子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齐宝瑛 郑哲民 +2 位作者 任洪宝 金洪 照日格图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521,共7页
用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并正反链双向测得半翅目盲蝽科盲蝽族 (Mirini)中后丽盲蝽属 (Apolygus)和草盲蝽属 (Lygus) 9个种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的序列 ,应用Mega计算该两个属 7个种 11个Cytb 4 32bp片段序列的碱基组成、核苷酸的... 用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并正反链双向测得半翅目盲蝽科盲蝽族 (Mirini)中后丽盲蝽属 (Apolygus)和草盲蝽属 (Lygus) 9个种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的序列 ,应用Mega计算该两个属 7个种 11个Cytb 4 32bp片段序列的碱基组成、核苷酸的种间变异率、所编码的 14 4个氨基酸的变异率。其核苷酸变异率 :后丽盲蝽属内小于 0 0 2 ,草盲蝽属内小于 0 0 8(个别种例外 ) ;两个属种类之间平均变异率都大于 0 10 ,平均为 0 15。氨基酸变异率 :后丽盲蝽属内种间无变异 ,而草盲蝽属内只有L gemellatus与其他种间有 13个氨基酸变异 ,仅占 9 0 3% ;两属各种类间却存在 8~ 11个氨基酸的变异。表明在分子水平上两属之间较之于属内种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支持将后丽盲蝽从亚属提升为属级分类单元的分类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 盲蝽科 属种 细胞色素B基因 碱基 半翅目 片段 变异率 氨基酸 核苷酸
下载PDF
龟鳖目淡水龟科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夏行权 聂刘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4-155,共12页
淡水龟科是龟鳖目中物种数目最多、形态变异最多样的一个类群。其早期的系统学研究主要依据形态学和细胞学的特征,近年来,随着分子数据的不断增多,结合形态学等方法,淡水龟科系统发生学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至今尚未有一致的结论。本... 淡水龟科是龟鳖目中物种数目最多、形态变异最多样的一个类群。其早期的系统学研究主要依据形态学和细胞学的特征,近年来,随着分子数据的不断增多,结合形态学等方法,淡水龟科系统发生学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至今尚未有一致的结论。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有关淡水龟科起源的单系性问题;潮龟属、闭壳龟属和拟水龟属重划分问题;潮龟属、草龟属和小棱背龟属属间关系问题;齿缘龟属、果龟属和东方龟属属间关系问题;齿缘龟属和木纹龟属属内种间关系问题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为淡水龟科的系统发生关系和物种保护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龟科 系统学 形态学和分子证据
原文传递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supports the occurrence of a single species of Zebrias zebrinus along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8
作者 WANG Zhongming KONG Xiaoyu +3 位作者 HUANG Liangmin WANG Shuying SHI Wei KANG Bi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44-54,共11页
The so-called zebra sole includes a group of small flatfishes characterized by transverse band pairs on the ocular side and distributed throughout shallow waters along the coast of the Indo-West Pacific Ocean. Sev-era... The so-called zebra sole includes a group of small flatfishes characterized by transverse band pairs on the ocular side and distributed throughout shallow waters along the coast of the Indo-West Pacific Ocean. Sev-eral species of the zebra sole have been recorded from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1 107 specimens of the zebra sole from 15 successive localities along the China’s coast demonstrated that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s among these localities were found on the basis of meristic counts and morphometric characters.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COI gene sequences of 14 individuals and D-loop of 22 indi-viduals from eight localities showed that they were indistinguishable among these localities. Therefore, both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supported the occurrence of a single species of the zebra sole along the China’s coast. The available name for this species isZebriaszebrinus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46) in-stead ofZ.zebra (Bloch, 1787).Zebrias fasciatus(Basilewsky, 1855) andSolea ommatura (Richardson, 1846) are considered here as two synonyms ofZ. zebrin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brias zebra sole China’s coast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species validity SYNONYMS
下载PDF
Molecular organic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at 11.87—12.28 m in GS-1 sedimentary core,Gucheng Lake,East China 被引量:15
9
作者 Zhang, G Sheng, GY +1 位作者 Fu, JM Wang, S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15期1407-1411,共5页
Organic lipids with different occurrence modes in a sedimentary core in a subtropicalfreshwater lake, Gucheng Lake, were sequentially extracted, separated and analyzed. Thedown-core variations of OEP index of alkanes,... Organic lipids with different occurrence modes in a sedimentary core in a subtropicalfreshwater lake, Gucheng Lake, were sequentially extracted, separated and analyzed. Thedown-core variations of OEP index of alkanes, C<sub>18:2</sub>/C<sub>18:0</sub> ratios of fatty acids, ratios of boundfatty acids to free fatty acids, thermo-maturity indices of hopanoid hydrocarbons and relativeconcentrations of sedimentary minerals revealed an evident increasing in allochthonous inputfrom rock detritus below 12.28 m in the sedimentary profil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ightly-bound β-hydroxy fatty acids indicated a difference in bacterial communities above and below theboundary, as well as the gammacerane index may assign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lake watersalinity. The evidence, in general, suggested that a significant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 hadtaken place in ca. 9.6 kaBP on the regional b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cheng LAKE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 molecular ORGANIC GEOCHEMICAL evidence.
原文传递
家猪起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志良 刘晓辉 +1 位作者 李宁 吴常信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54,共4页
家猪作为重要的家养动物,它的起源、驯化、扩散是依赖于人类的活动与迁移而实现的。研究家猪的起源和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家猪和野猪的特点,以及家猪起源和驯化的考古学发现,并着重综述了家猪驯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起源和驯化 分子生物学证据 家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