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方言正偏结构词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伍巍 翁砺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2-137,164,共6页
"偏正结构"是汉语复合词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这一结构公认的界定是"前偏后正",即修饰、限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以这种结构界定标准,在分析汉语南方方言中大量存在的诸如"鸡公"、"狗母"的构... "偏正结构"是汉语复合词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这一结构公认的界定是"前偏后正",即修饰、限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以这种结构界定标准,在分析汉语南方方言中大量存在的诸如"鸡公"、"狗母"的构词现象,以及今天北方话类似的语言现象时,存在困难。因此,有必要从南北方言事实出发,结合古汉语及亲属语材料,对这类结构的内涵进行重新检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结构 正偏结构 汉语方言 侗台语
下载PDF
从汉英偏正结构看构式的设计原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冬梅 邓云华 石毓智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8,共6页
构式语法属于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然而这个新兴理论体系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其中之一就是不同构式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本文以汉语和英语由形容词与名词构成的偏正结构为例,说明同一功能范... 构式语法属于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然而这个新兴理论体系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其中之一就是不同构式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本文以汉语和英语由形容词与名词构成的偏正结构为例,说明同一功能范畴内的两个构式之间存在着功能分工,具有有标记和无标记的不平等语法地位。由此出发,不仅可以揭示不同构式的设计原理,而且还能深入理解语法的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有标记 无标记 偏正结构 功能范畴
原文传递
汉语隐喻式定中结构的语义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霜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年第2期71-75,共5页
文章主要考察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定中结构——隐喻式定中结构的语义和结构特点,从定语标记的有无、定语语义指向、结构的自足与否三个标准先将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揭示隐喻式定中结构的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定中结构 隐喻 语义 结构
下载PDF
汉英隐喻式定中结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霜梅 何福胜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48-50,共3页
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中喻体选择上的异同入手,对比两种语言中的隐喻式定中结构,根据在表现文化特征方面的特点,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完全对应关系、不对应关系和部分对应关系。通过对两种语言中隐喻式定中结构的共性和个性的... 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中喻体选择上的异同入手,对比两种语言中的隐喻式定中结构,根据在表现文化特征方面的特点,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完全对应关系、不对应关系和部分对应关系。通过对两种语言中隐喻式定中结构的共性和个性的揭示,反映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中结构 隐喻 喻体 语言 文化
下载PDF
关于定中结构的指称问题
5
作者 赵世举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7,共5页
影响定中结构指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构成成分的词语类型、限定成分的多寡、语境的制约等都会对定中结构指称产生一定的影响。指称和陈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态,二者相互区别,同时又可相互转化。定中结构作为一种指称形态,其中一部分即... 影响定中结构指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构成成分的词语类型、限定成分的多寡、语境的制约等都会对定中结构指称产生一定的影响。指称和陈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态,二者相互区别,同时又可相互转化。定中结构作为一种指称形态,其中一部分即是由陈述形态转化而来,同时有些定中结构又可由指称形态转化到陈述形态上去。其转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中结构 指称 陈述 转化 语用 古代汉语 语法 文言文 语境 词类 限定成分
下载PDF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篇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绍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3-166,共4页
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篇名在音节、组合及语义认知方面呈现出一些特点。"名1+(的)+名2"定中结构篇名化的动因不仅体现在称名性和话题性上,还体现在节省空间、扩大信息量上。
关键词 “名1+(的)+名2” 定中结构篇名 篇名化
下载PDF
“名_1+(标记)+名_2”定中结构类型学研究——汉语VS英语、日语等
7
作者 李绍群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0-93,共4页
人类语言“名+(标记)+名”和谐语序与语言类型的对应关系是SOV型———修饰语+中心语、SVO型———中心语+修饰语。文章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探讨“名1+(标记)+名2”定中结构(主要是领属类)与其它语系的语言在语序上的共性与个性,并对名1与... 人类语言“名+(标记)+名”和谐语序与语言类型的对应关系是SOV型———修饰语+中心语、SVO型———中心语+修饰语。文章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探讨“名1+(标记)+名2”定中结构(主要是领属类)与其它语系的语言在语序上的共性与个性,并对名1与名2的位置作出功能上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1+(标记)+名2”定中结构 语序 类型学
下载PDF
“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入句考察
8
作者 李绍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3-47,共5页
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对句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名1+(的)+名2”定中结构的信息结构十分丰富,包括蕴含和预设的信息、焦点和话题等。
关键词 “名1 +(的)+名2” 定中结构 句法制约 信息结构
下载PDF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看句法中重新分析的必要性 被引量:25
9
作者 潘海华 陆烁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40,共9页
"他的老师当得好"代表一类特殊的汉语句式,其中的主语由"准定中"结构充当。对于这一结构如何生成的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已有的几种分析方法,并且指出,虽然这些方法都极力避免"重新分析"的句法操作,但实... "他的老师当得好"代表一类特殊的汉语句式,其中的主语由"准定中"结构充当。对于这一结构如何生成的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已有的几种分析方法,并且指出,虽然这些方法都极力避免"重新分析"的句法操作,但实际上都存在某个步骤上的"重新分析"。本文证明,汉语的一些句式在特定的句法、语义、或音韵条件下,存在发生结构重新分析的可能性。我们基于"重新分析"提供了两种新的方法来解释准定中结构。新的解释不但避免旧有分析的各种缺陷,而且更加简单自然,能够一致地解释所有的准定中结构。另外,重新分析的视角还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汉语各种"的"字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定中结构 重新分析 名物化 “的”字结构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同一性定中结构及其主观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倩倩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9,共14页
同一性定中结构是现代汉语定中结构中比较特别的一类,本文从这类结构与“是”字句具有的变换关系入手分析其语义特点,发现其定语部分是说话人对事态或他人观点的客观转述,中心语是说话人对定语所表达内容的主观归类,整个结构的形成融合... 同一性定中结构是现代汉语定中结构中比较特别的一类,本文从这类结构与“是”字句具有的变换关系入手分析其语义特点,发现其定语部分是说话人对事态或他人观点的客观转述,中心语是说话人对定语所表达内容的主观归类,整个结构的形成融合了主客观两种视角,体现出汉语特有的戏剧化主观性的特点。句法性质上,定语与中心语直接形成所谓—所以谓关系,也就是话题—说明关系。同时,本文还区分了同一性定中结构与“这”字同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定语 主观归类 话题—说明 戏剧化 同位结构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非典型领属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绍群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内部的领属关系又可分为典型的领属关系与非典型的领属关系。文章重点探讨了非典型领属关系的各种表现形式,如领属结构中存在隐喻,指称义的虚化等等。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名1+(的)+名2”定中结构 非典型领属 表现形式
下载PDF
唐诗定中名词句“元功能对等”英译分析——以《问刘十九》为例
12
作者 吴童 《现代英语》 2022年第18期53-56,共4页
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探讨“元功能对等”中经验功能评估译文的作用。通过对唐诗《问刘十九》多版译文与原文主位结构的比较,结合诗歌的语篇特点,分析出所选译本中较贴近于原文的译文,为唐诗英译定中结构名词句翻译提供语言学视角。
关键词 唐诗英译 定中结构 主位理论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内部语义关系的确定
13
作者 李绍群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内部的语义关系主要有两大类,即表领属和表属性。确定这两种语义关系的标准分为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名1 +(的)+名2”定中结构 语义关系 确定 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