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瑞雨 王瑞先 +4 位作者 肖凌勇 张悦欣 庞志喜 王庆新 戴晓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评价急性期不同时机介入针刺治疗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急性期内首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时间自然形成早暴露组(51例)和晚暴露组(50例),采用SPSS25.0软件均衡组间基线,纳入31对匹配患... 目的:评价急性期不同时机介入针刺治疗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急性期内首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时间自然形成早暴露组(51例)和晚暴露组(50例),采用SPSS25.0软件均衡组间基线,纳入31对匹配患者,即早暴露组31例,晚暴露组31例。两组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等,每日1次,不限定疗程。早暴露组于发病1~3d开始介入针刺治疗;晚暴露组于发病11~14 d开始介入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发病30、60 d观察两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级;于治疗前、发病30d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分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针刺介入时机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早暴露组患者发病30、60 d mRS评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优于晚暴露组(P<0.05);早暴露组患者发病30 d FMA分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优于晚暴露组(P<0.05)。针刺时机与患者发病30 d残障状态、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以及发病60 d残障状态独立相关(P<0.05)。与晚暴露组比较,早暴露组发病30 d转为非残障状态的可能性增加(OR=22.882,95%CI:4.034~129.778),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转为正常的可能性增加(OR=22.320,95%CI:3.454~144.213),发病60 d转为非残障状态的可能性亦增加(OR=8.650,95%CI:2.437~30.696)。结论:针刺介入时机是影响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残障状态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独立因素,早介入针刺疗效可能优于晚介入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针刺 介入时机 改良rankin量表评级 Fugl-Meyer运动功能分级 前瞻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才智 邓齐文 +1 位作者 张铮 何小卫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23-928,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06例首发AI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36h内分别测定血浆TG、总胆固醇(TC)、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06例首发AI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36h内分别测定血浆TG、总胆固醇(TC)、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分为两种不同的预后:mRS 0-1预后良好,6即死亡。结果较高水平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TG/HDL-C与AI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预后良好的OR值分别为1.39、1.89和2.34,死亡的OR值分别为0.59、0.29和0.26。TG/HDL-C≥0.87是临床预后良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96,敏感度73.3%,特异度42.7%]和非死亡(AUC0.674,敏感度67.8%,特异度60.6%)的最佳区分因子。与TG/HDL-C/〉0.87比较,TG/HDL-C〈0.87时AIS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94倍。结论较低的TG/HDL-C比值与AIS患者3个月后死亡和预后不良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 预后
下载PDF
益气化瘀、凉血豁痰法治疗混合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明哲 张亮 +2 位作者 姜文斐 潘卫东 姜宏宁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3-26,30,共5页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化瘀、凉血豁痰功效的脑血疏口服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混合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伴有失语症的混合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51)。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化瘀、凉血豁痰功效的脑血疏口服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混合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伴有失语症的混合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51)。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周期为4周。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评价患者的失语症状,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检测并比较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WAB评分:治疗2周末,治疗组患者的听理解、复述、阅读、计算评分即显著升高(P<0.05);治疗4周末,治疗组患者的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计算及书写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P<0.01),对照组患者的听理解、阅读评分亦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mRS评分:治疗2周末,治疗组患者的mRS评分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的mRS评分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mRS评分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3NIHSS评分:治疗2周末、4周末,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4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4周末,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化瘀、凉血豁痰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混合性中风失语症患者的失语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中风 失语症 益气化瘀、凉血豁痰法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改良rankin评定量表
原文传递
S100β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艳 刘欣 贾晓静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分析,结合Rankin量表(mRS)评分,探讨S100β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医师评估神经功能预后及死亡提供依据,制定诊疗方案.方法 IS患者92例,于发病24 h及7 d测... 目的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分析,结合Rankin量表(mRS)评分,探讨S100β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医师评估神经功能预后及死亡提供依据,制定诊疗方案.方法 IS患者92例,于发病24 h及7 d测定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发病6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检测.结果 IS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升高,7 d后浓度下降,且与6个月后改良的mRS评分成正相关(r=0.732,P<0.05; r=0.687,P<0.0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变化能反映IS患者的病情变化趋势,进而推测患者6个月后神经功能转归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S100Β蛋白 改良的rankin量表(mrs)
下载PDF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简易立体定向穿刺术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向华 王光弟 +2 位作者 马骥超 艾泉山 夏吉勇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10期38-40,共3页
目的高血压性壳核区出血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目前,对该区体积在20~30ml的出血(Ⅰ、Ⅱ、Ⅲa及Ⅳa型),在CT引导下的简易立体定向穿刺术与保守治疗效果的优劣,仍有争议.本研究针对该区上述体积出血的两种治疗方式效果作一比较,为临... 目的高血压性壳核区出血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目前,对该区体积在20~30ml的出血(Ⅰ、Ⅱ、Ⅲa及Ⅳa型),在CT引导下的简易立体定向穿刺术与保守治疗效果的优劣,仍有争议.本研究针对该区上述体积出血的两种治疗方式效果作一比较,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65例病人随机地分为两组,39例行CT引导下的简易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术,26例保守治疗,以病人入院时Glascow Coma Scale(GCS),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术后1个月时、6个月时MRS评定作为比较指标.结果穿刺组在术后1个月时, MRS评定好于保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在上述指标的恢复上,仍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差异性减小.结论对于20~30ml的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病人(Ⅰ、Ⅱ、Ⅲa及Ⅳa型),CT引导下简易立体定向穿刺术,对加速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出血 立体定向穿刺术 mrs
下载PDF
尿酸对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宣 潘曙明 +2 位作者 王海嵘 刘佳福 陈向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录了84例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其人口统计学特征,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患者在随访90d时若出现死亡或残疾(改...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录了84例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其人口统计学特征,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入院时血清尿酸水平。患者在随访90d时若出现死亡或残疾(改良Rankin评分,mRSI〉2)则定义为预后不良。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的患者(mRS为0~1)血清尿酸水平要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的患者(mRS为2~6)。用逐步向前法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酸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提示,尿酸用来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并不高,曲线下面积仅为0.680±0.058。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尿酸与mR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溶栓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良好预后和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有关,但仍需要有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外源性的尿酸加上溶栓联合治疗脑卒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尿酸 溶栓 神经保护作用 改良rankin评分
下载PDF
Infarction Patterns in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Etiology and Prognosis 被引量:5
7
作者 T. Alloush R. R. Moustafa +2 位作者 M. M. Fouad H. Ahmed M. Hamdy 《Neuroscience & Medicine》 2019年第3期175-193,共19页
Study Objectives: About a quarter of strokes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occur in the vertebrobasilar distribution. Vertebrobasilar stroke is particularly prone to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especially brain stem inf... Study Objectives: About a quarter of strokes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occur in the vertebrobasilar distribution. Vertebrobasilar stroke is particularly prone to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especially brain stem infarctions due to damage of the regional brain tissues that contain vital center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rat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Study Design: This was across sectional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hospital-based study conducted on 60 patients with first-ever 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risk factors and different infarction patterns in posterior circulation;single small lacunar lesion, single large lesion, or multiple scattered lesions. Dia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 and stroke subtypes were defined using 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TOAST) criteria as well as clinical and brain imaging features. Stroke severity using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was done on admission, after 24 hours from admission, and at 7 days from onset of symptoms. The patients functional status was assessed by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done on admission and on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and at 7-day follow up from onset of symptoms.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infarction patterns into a single small lacunar lesion (group I), a single large lesion (group II), and multiple scattered lesions (group III) 2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as regard the presence of 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th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regard vascular risk factors was atrial fibrillation (AF).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as regard the occurrence of previous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as regard NIHSS score on admission, after 24 hours, and at 7 days from admiss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as r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Echocardiography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Angiography CAROTID Duplex
下载PDF
胰岛素滴定法对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中良 杨秀云 +4 位作者 郭梅凤 孙宝玲 钱忠心 丁勇 刘卫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滴定法对严重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3例严重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随机纳入胰岛素滴定组(简称滴定组,n=42,目标血糖为4.4—8.3mmol/L)和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胰岛素滴定法对严重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3例严重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随机纳入胰岛素滴定组(简称滴定组,n=42,目标血糖为4.4—8.3mmol/L)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n=41,目标血糖为4.4~10.0mmol/L)。于人院后第1、2、3、4天动态监测外周血浆TNF—α、IL-1和IL-10水平,分析对院内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滴定组平均血糖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3)。滴定组第3、4天血浆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3和0.032)。滴定组SIRS和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28.6%与56.1%、11.9%与31.7%,P=0.011和0.029)。滴定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4.0(2.0-6.0)分和6.0(3.0~6.0)分,P=0.005]。结论胰岛素滴定法通过严格控制严重脑出血患者伴发的高血糖,可降低血浆IL-1等炎症因子的水平,降低SIRS和MODS发生率,进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IL-1) 白细胞介素-10(IL-10) 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下载PDF
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真源 蔡爽 +4 位作者 邹月丽 陈雪 景慧兰 江佳佳 卜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90-596,共7页
目的分析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associated protein-2,CASPR2)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总结8例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例患者,男4例,女4例,... 目的分析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associated protein-2,CASPR2)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总结8例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例患者,男4例,女4例,中位年龄33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癫痫发作(4/8)、睡眠障碍(4/8)、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8)、肌肉酸痛及不自主跳动(2/8)、精神行为异常(2/8)。入院时mRS评分中位值为3.50(2.25,4.00)分。所有患者行自身免疫脑炎抗体检测,8例患者血清抗CASPR2抗体均为阳性,脑脊液中均为阴性,部分患者还合并其他类型抗体阳性。8例患者均给予一线治疗,其中1例(1/8)联合二线治疗,出院时多数患者(7/8)症状较前减轻、mRS评分较入院mRS评分降低(P<0.05),出院时患者mRS评分中位值为2.00(1.00,2.75)分。分别于出院3个月至5年时间进行随访,3例(3/8)患者完全缓解,3例(3/8)患者部分症状仍存在,1例(1/8)失访,1例(1/8)死亡。多数患者随访mRS评分较出院mRS评分降低,随访时mRS评分中位值为0.00(0.00,2.00)分,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临床常以周围神经高兴奋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性疼痛、失眠为不同于其他类型脑炎的突出表现,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更高,合并其他类型自身抗体的患者往往病情更复杂。多数患者对一线免疫治疗敏感,远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 重叠抗体 改良rankin量表(mrs) 抗体检测 典型症状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典 吕秀玉 +2 位作者 张雪凤 牛忠江 付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897-901,共5页
目的 观察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44例,观察组(常... 目的 观察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44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45例,疗程均为14 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 d、30 d、90 d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90 d对患者行mRS评分,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IH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第14 d在观察组及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0 d、90 d在观察组及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RS评分在观察组及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0 d、90 d mRS评分在观察组及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天总有效率、良好预后,在观察组及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操作简单、便捷、依从性高、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远隔缺血后适应 NIHSS评分 mrs评分
下载PDF
首次中风患者预后生活能力与临床中医症状的关系
11
作者 王真真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首次中风患者预后生活能力与临床中医症状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96例首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入院时中医症状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首次中风患者预后生活能力与临床中医症状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96例首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入院时中医症状发生情况,对中医症状与出院1年后mRS评分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96例患者入院时均出现半身不遂,发生率为100%,而其他中医症状在不同mRS评分中表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恶心呕吐、半身麻木、头痛、痰多、烦躁以及气短与mRS评分有关(P均<0.05);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干扰症状后,恶心呕吐、半身麻木、头痛、痰多、烦躁以及气短构成回归模型,该回归模型残差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对于预测mRS评分具有显著作用(F=20.338,P<0.001)。结论首次中风患者中医症状发生情况与1年后运动功能水平有关,这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可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量分析获取有效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改良rankin量表 预后 中医症状
下载PDF
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在不同OCSP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艳 刘刚 +5 位作者 肖璐 张娴娴 易琼 玄丽慧 陈应柱 李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92-169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8例连续收住入院、发病在3d内的老年ACI患者血清MBP水平,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并...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8例连续收住入院、发病在3d内的老年ACI患者血清MBP水平,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并行NIHSS、mRS评分,分析不同OCSP亚型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结果:OCSP分型中完全前循环型脑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型脑梗死(PACI)、后循环型脑梗死(POCI)MBP水平升高,腔隙性脑梗死(LACI)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TACI、PACI及POCI亚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LACI亚型90天时mRS 0-2分患者比率最高,其次为PACI、POCI亚型,而TACI亚型90天时mRS 0-2分患者比率最低。MBP与TC、TG、LD-C、SBP、DBP、年龄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MBP随OCSP亚型的不同而变化,发病后血清MBP可以作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碱性蛋白(MBP) 改良Rakin评分(mrs) 急性脑梗死(ACI) 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 卒中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度异常脑电图的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脑电图表现与溶栓效果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俊芬 郑伟坤 敖娟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32-135,146,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异常脑电图的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复查脑电图的表现与溶栓效果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重度异常脑电图的脑梗死患者进行静注纤维蛋白原酶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h均行脑电图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重度异常脑电图的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复查脑电图的表现与溶栓效果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重度异常脑电图的脑梗死患者进行静注纤维蛋白原酶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h均行脑电图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Synek分级,比较溶栓成功组与不成功组Synek分级的差异;所有患者于发病后90d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预后,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判断溶栓后脑电图Synek分级与上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溶栓成功组与不成功组的溶栓后脑电图Synek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15,P=0.07;重度异常脑电图的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脑电图Synek分级与90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评分及mRS评分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868,r=0.886,P〈0.05。结论:重度异常脑电图的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脑电图表现与溶栓成功与否有关,溶栓后脑电图Synek分级与90dNIHS评分及mRS评分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溶栓 Synek分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评分 mrs评分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短期、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谢娜 邓建中 +1 位作者 齐进兴 马小静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2454-2458,共5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短期、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于2018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2例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2)。两组...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短期、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于2018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2例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2)。两组患者中符合溶栓适应症,排除禁忌症,且经家属同意的,于发病4.5 h内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住院当天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最重时、治疗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随访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出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及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最重时的NIHS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预后良好率(mRS评分≤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全因死亡率及出血发生率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以改善急性脉络膜前动脉短期及长期预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mrs)
原文传递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国强 黄宗青 +4 位作者 肖剑伟 张娟 刘淑娟 王玉光 晏晓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进一步的临床证据。方法选取急性期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共171例,随机分为EECP治疗组87...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进一步的临床证据。方法选取急性期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共171例,随机分为EECP治疗组87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上36 h的EECP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分别比较两组在入院第1天、EECP治疗后、第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的差别。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36次EECP治疗后及第3个月的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44.1%vs.31.5%;第3个月:55.6%vs.40.5%),P值均小于0.05;与对照组比较,发病第3个月,治疗组mRS的评分下降更明显(45.5%vs.30.5%),预后良好者的比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 EECP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改良rankin量表 临床疗效 缺血性卒中 预后
下载PDF
培元通脑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永军 张令霖 +2 位作者 连新福 刘东生 蒋玉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710-171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培元通脑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采用培元通脑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对比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相关资料;根... 【目的】系统评价培元通脑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采用培元通脑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对比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相关资料;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运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研究,涉及14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培元通脑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西药治疗[RR=1.18,95%CI(1.11,1.25);P<0.00001];在改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MD=-3.46,95%CI(-5.09,-1.83);P<0.0001]、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D=-0.91,95%CI(-1.15,-0.66);P<0.00001]及Barthel指数(BI)评分([MD=9.18,95%CI(7.06,11.29);P<0.00001]方面也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两组之间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5,95%CI(0.13,2.40);P=0.43]。【结论】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培元通脑胶囊可以显著提升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残障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元通脑胶囊 脑梗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BI)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安全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术中吸氧浓度对行脑血管再通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17
作者 胡正芳 王娟 +1 位作者 菅敏钰 韩如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5-871,共7页
目的探讨术中常压高氧(normobaric hyperoxia,NBO)作为辅助神经保护策略联合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 目的探讨术中常压高氧(normobaric hyperoxia,NBO)作为辅助神经保护策略联合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下行血管内再通治疗、年龄≥60岁及手术时长≥2 h的ICVD患者351例,依据术中吸氧浓度不同,分为H组(100%O_(2),109例)和L组(50%O_(2),242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比较术后和出院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的差异和相关术后并发症(肺炎、再卒中、脑出血)发生情况,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与术后NIHSS评分相关的因素。结果术后和出院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比较,L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与NIHSS评分相关的因素为氧浓度、急/平诊、术前狭窄率、狭窄长度、高血脂、术前NIHSS评分、术前mRS评分。结论虽然常压高氧作为ICVD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基础上的辅助神经保护策略作用有限,对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无显著影响,但也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高氧 缺血性脑血管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rankin评分量表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