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Park重睑术与传统切开重睑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程程 曹治敏 段惠川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Park重睑术与传统切开重睑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笔者医院医学美容科行重睑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重睑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Park... 目的:探讨改良Park重睑术与传统切开重睑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笔者医院医学美容科行重睑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重睑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Park重睑术进行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一期愈合情况及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的满意度评分和眼睑形态评分;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期愈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拆线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满意度评分和眼睑形态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切开重睑术,改良Park重睑术可明显改善患者手术指标,促进一期愈合,并能提高患者重睑修复效果和满意度,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改良park 传统切开法 修复效果 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2
作者 牛常英 谭慎兴 +4 位作者 吴彩风 刘宗艳 张泽敏 唐胜建 梁晓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2015年1月,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23例单睑伴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16~35岁,平均25岁。单侧上睑下垂16例,双侧7例。患者上睑缘均位于...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2015年1月,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23例单睑伴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16~35岁,平均25岁。单侧上睑下垂16例,双侧7例。患者上睑缘均位于瞳孔上缘,下垂量为1~2 mm,平均1.5 mm。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明显瘀血肿胀。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6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重睑线弧度自然流畅,上睑下垂完全矫正,原位注视以及运动时上睑形态、位置基本对称。术后2个月按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学会关于"切开法重睑术效果评定标准商榷"进行评定,均为优。结论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单睑伴轻度上睑下垂,术中无需分离截除提上睑肌,即可达到重睑成形与抬高上睑共同修复的目的,手术创伤小,矫正幅度可操控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改良park 重睑成形术
原文传递
基于变形和能量双重准则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地震损伤行为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宗平 徐金俊 +1 位作者 薛建阳 王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7,共9页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地震损伤的评估机制,首先根据17个SRC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实测数据,建立该类结构柱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量化指标;之后采用基于变形和能量的双重准则,结合异形柱结构的力学特性,通过引入组合系数的办法提出...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地震损伤的评估机制,首先根据17个SRC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实测数据,建立该类结构柱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量化指标;之后采用基于变形和能量的双重准则,结合异形柱结构的力学特性,通过引入组合系数的办法提出了适用于SRC异形柱抗震性能演化的Park-Ang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态水平可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为正常使用、暂时使用、修复后可使用、生命安全和防止倒塌;在满足84.13%的概率保证率下各水平的柱构件位移角限值分别为1/700、1/150、1/100、1/50和1/35;提出的修正Park-Ang损伤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地震损伤的演变规律;通过控制损伤阀值,明确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在各性态水平下的地震损伤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异形柱 性态水平 修正park-Ang模型 组合系数
下载PDF
改良Park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谢燕燕 张基勋 姜笃银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行改良Park法行重睑术564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改良Park法重睑术,有162例同时进行了内眦赘皮矫正术。患者上睑缘均位于瞳孔上缘,提上睑肌肌力>8 mm。结果 98.9%的...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行改良Park法行重睑术564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改良Park法重睑术,有162例同时进行了内眦赘皮矫正术。患者上睑缘均位于瞳孔上缘,提上睑肌肌力>8 mm。结果 98.9%的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7 d拆线时肿胀较轻。患者跟踪随访2~25个月,94.5%的患者术后6个月重睑弧线流畅,切口下皮肤紧绷,外形对称,瘢痕轻微。结论改良Park法重睑术,术后恢复期短,形态自然,可加强提上睑肌肌力,矫正上睑皮肤松垂,重睑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rk 重睑术 提上睑肌腱膜 眼轮匝肌
原文传递
改良Park-Z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晓峰 巩梦童 +5 位作者 赵莉娜 谢松梅 曹玲 孟琪 赵兰 周同葵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534-537,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Park-Z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伴有不同程度内眦赘皮患者行改良Park-Z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通过对比术前术后照片,对治疗效果进行总体分析。结果本组共69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其... 目的观察改良Park-Z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伴有不同程度内眦赘皮患者行改良Park-Z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通过对比术前术后照片,对治疗效果进行总体分析。结果本组共69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其中10例患者内眦部出现轻度瘢痕增生,给予得宝松局部注射后瘢痕减轻。57例患者对于重睑形态非常满意;11例患者感宽度轻微不对称,但能接受;1例患者因单侧三重睑不满意,行二期手术修复后满意。结论改良Park-Z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术后泪阜显露充分,内眦处瘢痕不明显,重睑弧度自然,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rk-Z法 内眦赘皮 重睑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主余震序列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于晓辉 代旷宇 +2 位作者 周洲 吕大刚 马富梓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7-133,共7页
一次强震过后通常伴有多次余震发生。由于主震和其后续余震之间的间隔时间较短,使得主震损伤结构未能得到及时修复而进一步遭受余震作用,产生"二次损伤"。为此,以一栋5层按我国相关设计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 一次强震过后通常伴有多次余震发生。由于主震和其后续余震之间的间隔时间较短,使得主震损伤结构未能得到及时修复而进一步遭受余震作用,产生"二次损伤"。为此,以一栋5层按我国相关设计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对主余震序列对结构造成累积损伤及余震对结构造成的增量损伤进行了研究。选取75条真实主震及其余震记录构成序列型地震动输入。同时,采用真实主余震序列中的主震记录,分别采用重复法和随机法两种人工余震构造方法,构造两组人工主余震序列作为地震输入。采用改进的Park-Ang损伤指数作为结构损伤指标,对结构在主震及其在真实和人工主余震序列作用的损伤进行计算,并对余震产生的结构增量损伤进行评估。进一步以峰值加速度、谱加速度、Arias强度作为主震和余震强度参数,研究了余震与主震强度比与余震增量损伤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法的人工主余震序列会对结构造成最显著的增量损伤;采用余震和主震强度比可以较好地预测余震增量损伤的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主余震序列 改进park-Ang损伤指数 增量损伤
原文传递
型钢混凝土柱的损伤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3-207,285,共6页
为提出适合型钢混凝土(SRC)柱应用的损伤指数计算模型,基于SRC柱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采用修正Park-Ang模型对课题组已完成的14个SRC柱试件进行了不同位移角幅值下的损伤指数计算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修正Park-Ang模型在计算... 为提出适合型钢混凝土(SRC)柱应用的损伤指数计算模型,基于SRC柱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采用修正Park-Ang模型对课题组已完成的14个SRC柱试件进行了不同位移角幅值下的损伤指数计算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修正Park-Ang模型在计算SRC柱损伤指数时离散程度较大,不能反映型钢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SRC柱在不同性态水平下的损伤指数建议值和考虑配钢率影响的SRC柱双参数损伤指数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显示,该模型可以合理的反映不同参数SRC柱的损伤发展过程,可为SRC结构基于性态的震损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损伤指数 修正park-Ang模型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小切口Park法重睑术联合改良Park-Z内眦赘皮成形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卓丹 徐东卫 章祥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Park法重睑术联合改良Park-Z内眦赘皮成形术的手术要点及其改进后的效果。方法: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先行小切口Park法重睑术,再行改良Park-Z内眦赘皮成形术。结果:23例患者除2例在早期觉得内眦瘢痕略不满意,其余均十分满... 目的:探讨小切口Park法重睑术联合改良Park-Z内眦赘皮成形术的手术要点及其改进后的效果。方法: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先行小切口Park法重睑术,再行改良Park-Z内眦赘皮成形术。结果:23例患者除2例在早期觉得内眦瘢痕略不满意,其余均十分满意。但此2例患者待后期瘢痕软化后,也获得满意。结论:小切口Park法重睑术联合改良Park-Z内眦赘皮成形术具有重睑术后形态自然、肿胀轻、恢复快、内眦手术区瘢痕轻等手术特点,是一种很好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park法重睑术 内眦赘皮 改良park-Z内眦赘皮成形术 联合
下载PDF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 被引量:9
9
作者 刘萍 刘毅 +4 位作者 李超 马萍 杨福秀 李晓晓 汪引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烧伤整形科对216例单睑患者行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将睑板前腱膜与切口下唇眼轮匝肌内固定缝合4针,表皮用7-0线连续缝合。在内外...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烧伤整形科对216例单睑患者行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将睑板前腱膜与切口下唇眼轮匝肌内固定缝合4针,表皮用7-0线连续缝合。在内外眦进出针处确切与深部睑板前组织缝合,加强固定。有内眦赘皮者同时行"一字法"内眦开大术。结果本组216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局部肿胀轻,恢复快。术后随访1~18个月,除3例患者重睑变浅外,其余患者重睑弧度流畅、形态美观,内眦瘢痕轻微,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结论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可有效地避免术后重睑变浅与消失,结合"一字法"内眦开大术,可获得形态自然美观、效果稳定、瘢痕轻微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内眦赘皮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 内眦开大术 连续缝合
原文传递
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损伤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鑫 阎石 +1 位作者 李兵 赵乃志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154-158,共5页
该文主要研究了轴压比系数和体积配箍率等因素对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滞回特性的影响和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在不同抗震性态水平条件下的变形指标。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试件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滞回... 该文主要研究了轴压比系数和体积配箍率等因素对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滞回特性的影响和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在不同抗震性态水平条件下的变形指标。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试件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滞回特性等抗震性能指标。基于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该文采用修正Park-Ang模型对12个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不同位移角幅值下的损伤指数计算对比分析。基于不同性能水平下的变形和相关参数试验结果,提出了以裂缝宽度和纵向钢筋应力水平、残余变形、极限转角分别作为正常使用、可修和避免倒塌等性能水平的评定参数,并建议了相应性能水平的限值。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显示,该模型可以合理的反映不同参数高强混凝土柱的损伤发展过程,可为高强混凝土结构基于性态的震损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柱 损伤指数 修正park-Ang模型 低周往复加载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娜 李洁 李素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与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疗效及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98例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165眼)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n=49,83眼)采取基于p... 目的:比较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与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疗效及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98例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165眼)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n=49,83眼)采取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治疗;对照组(n=49,82眼)采取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矫正效果、眼表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眼部症状[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矫正良好率分别为96.39%、95.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BUT、TMH、CFS评分、SIT值及OS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UT、TMH、SI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FS评分、OSDI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眼轮匝肌缩短术,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对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的眼表功能的远期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 眼轮匝肌缩短术 改良park 睑内翻手术 眼表功能 矫正效果
下载PDF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荣坤杰 陈刚 +2 位作者 黄金龙 张天琦 杨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改良Park法)切开重睑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重睑成形术患者823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2例、女731例,年龄18~45岁(31.4±7.9)...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改良Park法)切开重睑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重睑成形术患者823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2例、女731例,年龄18~45岁(31.4±7.9)岁,伴轻度上睑下垂患者142例。手术均用改良Park法。第三方评估患者术后双侧重睑对称性,测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并计算术前与术后MRD1差值(ΔMRD1),统计术后重睑变浅或消失概率。结果823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双侧重睑对称及基本对称患者764例,占92.8%;不对称患者59例,占7.2%。术后6个月MRD1值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前MRD1值为(3.25±0.72)mm,术后6个月MRD1值为(3.64±0.61)mm,ΔMRD1为(0.38±0.7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1,P<0.05)。术后8例出现重睑线变浅,3例重睑线完全消失。术后患者重睑线弧度自然流畅,睁眼睫毛动感上翘,闭眼上睑皮肤平整,无明显凹陷性瘢痕及睑板前组织臃肿现象。结论改良Park法重睑术可重建重睑外观,形成动态双眼皮。手术方式有较好的对称性、粘连牢固、不易消失,手术同时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成形术 改良park 眶隔睑膜联合增厚区 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
原文传递
再生混凝土柱地震破坏Park-Ang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樊禹江 王社良 +1 位作者 张博 杜园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6-740,805,共5页
通过对不同配比的6根再生混凝土(RAC)柱进行低周反复试验,结合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柱的修正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及实际结构各震害破损度Dc,确定了各RAC柱的循环荷载系数β的计算值。通过分析可得:再生骨料取代率及混杂纤维掺量对系数β... 通过对不同配比的6根再生混凝土(RAC)柱进行低周反复试验,结合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柱的修正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及实际结构各震害破损度Dc,确定了各RAC柱的循环荷载系数β的计算值。通过分析可得:再生骨料取代率及混杂纤维掺量对系数β均有明显的影响,需将二者同时作为计算系数β的重要因素。考虑配筋率对于系数β的影响,利用Matlab对以再生骨料取代率R、混杂纤维掺量Hf、配筋率ρa为基础的多变量线性方程进行拟合,确定了循环荷载系数β的计算公式:a fβ=0.0689ρ+0.02138 R+0.05614H,从而对修正Park-Ang模型作出了进一步修正,使其更适用于RAC柱的损伤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柱 低周反复试验 修正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 破损度Dc 循环荷载系数β 混杂纤维
下载PDF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晶晶 游传华 闫红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以2018年1月-12月在笔者医院行双侧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切口下唇眼轮匝肌与睑板前筋膜进行固定以形成重睑。观察手术一期愈合率、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以2018年1月-12月在笔者医院行双侧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切口下唇眼轮匝肌与睑板前筋膜进行固定以形成重睑。观察手术一期愈合率、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患者术后重睑形态满意度为96.47%(82/8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后重睑形态自然,患者满意度高,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rk 重睑成形术 睑板前筋膜 眼轮匝肌 疗效
下载PDF
考虑主余震强度比和主震损伤状态的RC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15
作者 宋鹏彦 王晨 赵仰康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5,共12页
大量的地震灾害经验表明:余震可能会对结构造成不可忽略的“二次损伤”,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规范均未明确规定在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考虑余震作用。因此,本文以易损性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将余震纳入到易损性分析框架中。选取40条真实记... 大量的地震灾害经验表明:余震可能会对结构造成不可忽略的“二次损伤”,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规范均未明确规定在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考虑余震作用。因此,本文以易损性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将余震纳入到易损性分析框架中。选取40条真实记录到的主余震序列作为结构地震输入,采用修正的Park-Ang损伤指数描述结构的损伤,从两种角度评估余震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1)将主余震序列看成一条延长的地震动,直接作为结构的地震动输入,考虑4种主余震强度比IM_(A)/IM_(M)(IM即intensity measure),通过建立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2)定义4种主震损伤状态,首先,将主震记录作为输入得到主震损伤结构;其次,对4种主震损伤结构进行余震倒塌易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余震对增大结构的易损性,当IM_(A)/IM_(M)=0.5~1.2时,结构易损性曲线的中值IM_(M)平均降低了2.6%~26.7%;当经历主震后结构的损伤指数为0.1~0.7时,后续抵抗余震倒塌的能力降低了0.63%~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余震序列 地震易损性 修正的park-Ang指数 主余震强度比 主震损伤状态
下载PDF
改良Park法重睑术与传统切开法重睑术治疗上睑松弛伴臃肿患者的效果对比
16
作者 史迅 周彦鹏 李九旭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术与传统切开法重睑术治疗上睑松弛伴臃肿患者的效果。方法45例上睑松弛伴臃肿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切开法重睑术)和观察组(改良Park法重睑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眼睑形态、修复满意度及并发...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术与传统切开法重睑术治疗上睑松弛伴臃肿患者的效果。方法45例上睑松弛伴臃肿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切开法重睑术)和观察组(改良Park法重睑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眼睑形态、修复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拆线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眼睑形态评分及修复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法重睑术相比,改良Park法重睑术治疗上睑松弛伴臃肿的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可改善患者眼睑形态,提高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松弛 臃肿 改良park法重睑术 眼睑形态
下载PDF
改良术式切开内固定重睑成形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行双侧改良切开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28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将切口下唇眼轮匝肌-睑板前筋膜-提肌腱膜与眶隔融合部残端-上唇轮匝肌进行...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行双侧改良切开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28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将切口下唇眼轮匝肌-睑板前筋膜-提肌腱膜与眶隔融合部残端-上唇轮匝肌进行固定以形成重睑。观察手术一期愈合率、就医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就医者均一期愈合,就医者术后重睑形态满意度为96.42%(270/28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切开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术后重睑形态自然,就医者满意度高,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重睑 传统法 改良park 软硬兼顾固定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考虑低周疲劳损伤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柱Park-Ang损伤修正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汉波 缪长青 +1 位作者 白六涛 邵越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80,共10页
针对现有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模型存在指标上下界不收敛、疲劳效应考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低周疲劳效应的Park-Ang损伤修正模型.按照非线性叠加规律,调整模型最大变形和滞回耗能效应的组合形式.考虑低周疲劳效应的影响,通过遗传... 针对现有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模型存在指标上下界不收敛、疲劳效应考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低周疲劳效应的Park-Ang损伤修正模型.按照非线性叠加规律,调整模型最大变形和滞回耗能效应的组合形式.考虑低周疲劳效应的影响,通过遗传算法确定滞回耗能损伤的最优函数.以钢筋混凝土柱为研究对象,采用该修正模型进行了损伤评估,并与6种经典的损伤模型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修正的Park-Ang模型适用于单调加载、变幅循环加载和等幅循环加载等各种加载路径的损伤评估,并且在构件失效状态的损伤计算误差小于10%,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任意加载路径下的损伤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park-Ang损伤修正模型 低周疲劳损伤效应 基于遗传算法的符号回归
下载PDF
改良Park“Z”成形术在内眦赘皮矫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铭 张正文 俞哲元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5期4-8,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Park"Z"成形术在内眦赘皮矫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到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内眦赘皮联合单睑或重睑不明显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内眦赘皮矫正手术方法分为反向"Z"成形术组和改良Park... 目的观察改良Park"Z"成形术在内眦赘皮矫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到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内眦赘皮联合单睑或重睑不明显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内眦赘皮矫正手术方法分为反向"Z"成形术组和改良Park"Z"成形术组,其中反向"Z"成形术组30例,改良Park"Z"成形术组32例。反向"Z"成形术组先进行反向"Z"成形术再进行重睑成形术,改良Park"Z"成形术组先进行改良Park"Z"成形术再进行重睑成形术。比较两组术后随访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眼部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改良Park"Z"成形术组内眦间距缩短例数、泪阜裸露例数、重睑线流畅例数、患者满意例数多于反向"Z"成形术组(P <0.05);术后3个月两组眼睑睑裂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Park"Z"成形术组内眦间距、内眦间距与眼睑睑裂长度比值低于反向"Z"成形术组(P <0.05);术后3个月改良Park"Z"成形术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反向"Z"成形术组(P <0.05)。结论改良Park"Z"成形术相对于反向"Z"成形术内眦赘皮矫正治疗效果更好,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赘皮矫正 改良park“Z”成形术 重睑成形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玲 任慈 +3 位作者 孙跃 金州烽 韩宇鑫 王志军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第10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法手术,去除皮肤、皮下组织和少量眼轮匝肌,尽量保留睑板前筋膜组织,行切口下唇眼轮匝肌和睑板前筋膜的固定以形成重睑。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所有患者对效果均满意,双侧重睑形态对... 目的探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法手术,去除皮肤、皮下组织和少量眼轮匝肌,尽量保留睑板前筋膜组织,行切口下唇眼轮匝肌和睑板前筋膜的固定以形成重睑。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所有患者对效果均满意,双侧重睑形态对称、自然,切口痕迹不明显。结论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效果稳定,重睑形态自然流畅,术后恢复时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rk 重睑成形术 眼轮匝肌-睑板前筋膜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