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ston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and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被引量:2
1
作者 Haoyun Song Rong Shen +4 位作者 Xiangwen Liu Xuguang Yang Kun Xie Zhao Guo Degui Wang 《Genes & Diseases》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1429-1444,共16页
DNA is highly vulnerable to spontaneous and environmental timely damage in living cells.DNA damage may cause genetic instability and increase cancer risk if the damages are not repaired timely and efficiently.Human ce... DNA is highly vulnerable to spontaneous and environmental timely damage in living cells.DNA damage may cause genetic instability and increase cancer risk if the damages are not repaired timely and efficiently.Human cells possess several DNA damage response(DDR)mechanisms to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their genome.Clarification of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following lethal damage will 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cancers.Histon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have been indicated to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repair of DNA damage.In this context,histone PTMs regulate recruitment of downstream effectors,and facilitate appropriate repair response.This review outline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histone PTMs in response to DNA dam-age repair,besides,enumerates the role of new type PTMs such as histone succinylation and crotonylation in regulating DNA damage repair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damage DNA damage response HISTON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
原文传递
磷酸化或乙酰化修饰使Fascin的促癌功能翻转
2
作者 李大嘉 许丽艳 +1 位作者 程银伟 李恩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4-684,共11页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食管鳞癌等恶性肿瘤中,Fascin异常高表达并发挥促癌功能,其与癌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包括本实验室在内,多家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磷酸化或乙酰化修饰可使Fascin的促癌功能翻转,犹如川剧中的“变脸...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食管鳞癌等恶性肿瘤中,Fascin异常高表达并发挥促癌功能,其与癌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包括本实验室在内,多家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磷酸化或乙酰化修饰可使Fascin的促癌功能翻转,犹如川剧中的“变脸”。最近,本室进一步研究发现,Fascin的翻译后修饰明显影响Fascin小分子抑制剂的抑癌效果,提示以Fascin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应该将Fascin翻译后修饰状态纳入是否适合用药的评价体系中。为此,本文在系统评述Fascin促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翻译后修饰对Fascin功能的调控作用,以及翻译后修饰对Fascin小分子抑制剂抑癌功效的影响;同时还对相关领域针对Fascin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IN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肿瘤 微丝成束蛋白抑制剂
下载PDF
串联质谱肽段断裂新技术--电子转移解离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科辉 钱小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电子转移解离(ETD)作为一种新型的肽段序列测定技术,克服了电子捕获解离技术(ECD)中热电子传递和转移时间长的缺点。双离子源技术将供电子的蒽阴离子引入反应体系,直接快速地完成电子转移等一系列反应步骤,同时保留了ECD不断裂微弱的翻... 电子转移解离(ETD)作为一种新型的肽段序列测定技术,克服了电子捕获解离技术(ECD)中热电子传递和转移时间长的缺点。双离子源技术将供电子的蒽阴离子引入反应体系,直接快速地完成电子转移等一系列反应步骤,同时保留了ECD不断裂微弱的翻译后修饰化学键,得到近乎完全的包含了翻译后各种修饰的肽段序列信息的优势。电子转移解离技术能够分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非酶切肽段,这对于Top-down技术和含有翻译后修饰的大相对分子质量肽段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转移解离 蛋白质组学 翻译后修饰 磷酸化修饰
下载PDF
质谱技术鉴定细胞中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英 张锴 +1 位作者 何锡文 张玉奎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3-719,共7页
组蛋白是真核细胞中构成染色质内核小体的主要元件,其翻译后修饰蕴藏着组蛋白密码,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调控基因表达。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形式的鉴定是揭示组蛋白密码的关键,目前质谱技术已经成为分析组... 组蛋白是真核细胞中构成染色质内核小体的主要元件,其翻译后修饰蕴藏着组蛋白密码,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调控基因表达。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形式的鉴定是揭示组蛋白密码的关键,目前质谱技术已经成为分析组蛋白及其翻译后修饰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组蛋白翻译后修饰鉴定方法的新进展,介绍了基于质谱技术"bottom-up"和"top-down"的组蛋白分析策略,及CID、ECD和ETD等鉴定组蛋白修饰位点的质谱碎片裂解技术,并结合当前研究进展,评述了质谱技术在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谱的鉴定、组蛋白各种变体的测定,以及在生理过程中组蛋白修饰丰度动态变化的定量分析等方面应用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 翻译后修饰 质谱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学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许静静 刘幸 周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9-1205,共7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是调节细胞内生理活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近年来PTMs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分离方法,包括反相(RP)色谱法、离子交换(IEX)色谱法、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法、多孔石墨化碳(PGC)色谱法、毛细管电泳(CE)法及分子筛...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是调节细胞内生理活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近年来PTMs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分离方法,包括反相(RP)色谱法、离子交换(IEX)色谱法、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法、多孔石墨化碳(PGC)色谱法、毛细管电泳(CE)法及分子筛色谱(SEC)法等。这些新方法为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等PTM肽段或蛋白质的鉴定提供了更高的分离度和灵敏度。此外,该文也介绍了蛋白质领域其他重要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可能被进一步应用于PTMs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组学 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多孔石墨化碳色谱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The micronuclear histone H3 clipping in the unicellular eukaryote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被引量:1
6
作者 Fan Wei Bo Pan +3 位作者 Jinghan Diao Yuanyuan Wang Yalan Sheng Shan Gao 《Marine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CAS 2022年第4期584-594,共11页
Clipping of the histone H3 N-terminal tail has been implicated in multiple fundamental biological processes for a growing list of eukaryotes.H3 clipping,serving as an irreversible process to permanently remove some po... Clipping of the histone H3 N-terminal tail has been implicated in multiple fundamental biological processes for a growing list of eukaryotes.H3 clipping,serving as an irreversible process to permanently remove som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may lead to noticeable changes in chromatin dynamics or gene expression.The eukaryotic model organism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is among the first few eukaryotes that exhibits H3 clipping activity,wherein the first six amino acids of H3 are cleaved off during vegetative growth.Clipping only occurs in the transcriptionally silent micronucleus of the binucleated T.thermophila,thus offering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reveal the role of H3 clipping in epigenetic regulation.However,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truncated H3 and its protease(s)for clipping remain elusive.Here,we review the major findings of H3 clipping in T.thermophila and highlight its association with histone modifications and cell cycle regulation.We also summarize the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of H3 clipping in other eukaryotes,focusing on the high diversity in terms of protease families and cleavage sites.Finally,we predict several protease candidates in T.thermophila and provide insights for futu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ne H3 tail-H3 clipping protease Histon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Cell development
原文传递
异体自噬的操控: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翻译后修饰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凌峰 周长林 樊竑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4,共7页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依赖性分解代谢途径,涉及细胞分化、饥饿耐受和免疫防御等生物学功能。其中,异体自噬被定义为真核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清除胞内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是免疫细胞行使宿主防御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病原...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依赖性分解代谢途径,涉及细胞分化、饥饿耐受和免疫防御等生物学功能。其中,异体自噬被定义为真核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清除胞内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是免疫细胞行使宿主防御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病原微生物已经“开发”了特殊的毒力因子(包括效应蛋白质和表面蛋白质等),衍生出多种逃避或劫持自噬作用的策略。研究表明,调控自噬的信号复杂,涉及到多种自噬相关蛋白质(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s,ATG proteins)的精细调控。现已证实,自噬的关键步骤经历了广泛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例如磷酸化/去磷酸化、泛素化/去泛素化等。这些修饰作用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活性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赋予了宿主细胞自噬调控高度的动态性和可逆性。此外,研究发现,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因子能够劫持宿主细胞中ATG蛋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干扰自噬的信号传递,从而对抗异体自噬并促进其在宿主细胞中的存活。本文总结了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异体自噬中的作用,并重点关注病原微生物利用宿主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操纵异体自噬,进而促进自身存活的相关机制,为探索异体自噬干预策略和控制病原微生物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自噬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自噬操纵 病原微生物 毒力因子
下载PDF
蓝藻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明坤 林小煌 +2 位作者 马炎炎 王炎 葛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6-1067,共12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系统几乎参与了细胞所有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基于生物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规模化分析鉴定,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蓝藻细胞中存在着复杂的...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系统几乎参与了细胞所有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基于生物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规模化分析鉴定,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蓝藻细胞中存在着复杂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系统,如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糖基化,氧化等,这些翻译后修饰在蓝藻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蓝藻细胞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发现与鉴定,以及翻译后修饰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展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蛋白质组学 翻译后修饰
下载PDF
组蛋白H3赖氨酸27和36位甲基化修饰的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国娟 张锴 +1 位作者 何锡文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4-517,共4页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研究Hela细胞组蛋白H3赖氨酸(Lysine(K))K27和K36位点带有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饰的多肽鉴定,通过二级质谱碎片解析和二级碎片丰度分析,对组蛋白H3赖氨酸K27和K36上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研究Hela细胞组蛋白H3赖氨酸(Lysine(K))K27和K36位点带有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饰的多肽鉴定,通过二级质谱碎片解析和二级碎片丰度分析,对组蛋白H3赖氨酸K27和K36上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饰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质谱 组蛋白 翻译后修饰 定量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奇异变形杆菌中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的分析
10
作者 董瀚阳 郭振昌 +2 位作者 田姗姗 翟贵金 张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5-1218,共4页
蛋白质的赖氨酸修饰广泛参与基因调控、转录、代谢等重要的生物过程。在真核细胞组蛋白上发现了一种新的赖氨酸修饰——2-羟基异丁酰化,这种修饰对于生殖细胞分化具有调控功能。该研究旨在探索这种修饰在原核生物非组蛋白中的特征。通... 蛋白质的赖氨酸修饰广泛参与基因调控、转录、代谢等重要的生物过程。在真核细胞组蛋白上发现了一种新的赖氨酸修饰——2-羟基异丁酰化,这种修饰对于生殖细胞分化具有调控功能。该研究旨在探索这种修饰在原核生物非组蛋白中的特征。通过亲和富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奇异变形杆菌中鉴定到大量未见报道的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及其位点,进而考察了原核生物中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蛋白的分布特征、分子网络和通路特点。研究表明,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在原核生物中具有广泛的分布,其生物学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翻译后修饰 2-羟基异丁酰化 赖氨酸 奇异变形杆菌
下载PDF
翻译后修饰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11
作者 单骄宇 赵彬彬 李斌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7-72,共6页
病毒在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去排除对自身不利的因素,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宿主同时也会启动免疫系统去监视、清除病毒。其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宿主与病毒两种角度综述了蛋... 病毒在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去排除对自身不利的因素,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宿主同时也会启动免疫系统去监视、清除病毒。其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宿主与病毒两种角度综述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理解宿主如何进行抗病毒反应及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机制,为抗病毒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抗病毒感染 干扰素 SUMO化修饰 磷酸化 泛素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