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 被引量:116
1
作者 冯献 崔凯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本文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四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并分析了四化同步在中国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认为"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 本文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四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并分析了四化同步在中国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认为"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四化"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出今后必须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破解城乡要素不公平交换因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四化同步 现代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以智库影响力评价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亚琴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8,共9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智库既要主动回答好时代提出的命题、积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也要明确自身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路径。现代智库是国家治理的思想利器,发挥理论先导和重要推手的作用,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智库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智库既要主动回答好时代提出的命题、积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也要明确自身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路径。现代智库是国家治理的思想利器,发挥理论先导和重要推手的作用,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智库发展的根本保障,为现代智库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文章以智库影响力评价为视角,分析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趋势特点及面临问题,阐明中国智库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及主要路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脉络下,审视中国智库现代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研究提出推动中国智库更好地嵌入国家治理体系、有效地凸显决策咨询制度中坚力量的对策举措,目的是要推进中国智库加快改革创新,优化内部治理,着力提高研究质量水平,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更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新型智库 现代化建设 目标路径 影响力评价
原文传递
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心理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世业 《东疆学刊》 2004年第1期76-80,共5页
科学的进步所引起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生产革命或经济革命,而是整个社会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急剧变革。在这种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剔除各民族文化的糟粕,有所选择地继承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推进民族心理和文... 科学的进步所引起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生产革命或经济革命,而是整个社会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急剧变革。在这种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剔除各民族文化的糟粕,有所选择地继承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推进民族心理和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心理 现代化 发展 社会文化变迁 社会行为 国民性格
下载PDF
以民为本: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金铮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9,53,共7页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使中日两国命运发生了巨大错位,百年民族"救国强种"和"强国"梦又一次触到历史拐点上。本组文章即立足于国际视野,从不同视角对抗日战争与中国命运的历史走向展开探讨。魏宏运认为,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不断沉沦的走向,由受害者成为战胜国,洗刷了百年外敌入侵的耻辱;战争也改变了日本的命运,由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一变而为战败国——受到国际法庭的正义审判。荣维木认为,作为革命范式的重要补充,现代化范式是解读抗日战争的另一种重要视角,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但抗日战争又为中国的现代化积累了新的因素,政治民主的提出、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赢取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共同汇集成开启中国新的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动力。李金铮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眼中的中国政权、官僚和社会的形象多是负面的,但外国记者对中共革命中以民为本的理念与实践则抱持相当的认同,这是西方中国形象史上的一个巨大变化。黄正林认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两大变化,即农业经济的自发性内生与内生中的"半工业化"转型,此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抗战时期是大后方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野 抗日战争 历史命运 卢沟桥战争 现代化历程 中共形象 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金刚 万光侠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4-152,共9页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必须既要看到已取得的成就,又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不足,进而分析成因,提出对策,以有效应对现实挑战,创造更多更大的辉煌...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必须既要看到已取得的成就,又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不足,进而分析成因,提出对策,以有效应对现实挑战,创造更多更大的辉煌。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加大传统文化精神智慧的研究开发力度;二是深入厘清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难点;三是紧紧抓住弘扬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群体;四是充分拓展弘扬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方式渠道;五是着力构建弘扬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处理“六大关系”,营造“六个场景”——超大特大城市背景下现代乡村规划建设的成都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谢瑞武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27,37,共7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乡村地区是与城市差异而等值的战略性空间,如何推动乡村的现代化建设,近几年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成都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实践,将成都推进城乡融...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乡村地区是与城市差异而等值的战略性空间,如何推动乡村的现代化建设,近几年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成都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实践,将成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工作总结为对“人城”“人地”“人景”“人治”“人居”“人产”六大关系的处理,同时结合成都的实践探索,按照公园城市的场景营造理念,提出超大、特大城市乡村区域应营造“自然生态场景”“现代产业场景”“和美人文场景”“品质生活场景”“大美乡居场景”“社区治理场景”六大场景,推动乡村区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特大城市 成都 城乡融合 现代化建设 规划建设
下载PDF
论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互动逻辑——基于一种历史经验与现实考察的视角
7
作者 张润峰 梁宵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4,共10页
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同时扮演着保障者、设计者、推动者的角色,彰显出强大政党领导与现代国家建设的中国逻辑。这决定了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间呈现出双向塑造的互动逻辑:一方面,自我革... 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同时扮演着保障者、设计者、推动者的角色,彰显出强大政党领导与现代国家建设的中国逻辑。这决定了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间呈现出双向塑造的互动逻辑:一方面,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有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先决条件。从理论逻辑看,自我革命的彻底程度决定着现代化进程有效推动的实践深度;从历史逻辑看,坚持以自我革命有效推动现代化进程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经验;从实践逻辑看,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引领现代化进程中应对问题和挑战的应然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规定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指向。从党性指向看,它规定了党要以自我革命精神永葆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从本领指向看,它规定了党要以自我革命精神锤炼“五个过硬”的干部队伍;从制度指向看,它规定了党要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揭示这一互动逻辑,既有助于克服对二者逻辑关联的片面认识,也有助于持续注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强大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精神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成效及现代化建设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小铭 《中国水利》 2021年第17期46-48,共3页
都江堰灌区对保障四川省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在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心支持下,都江堰灌区持续实施20多年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取得显著的节水增效、供水保障、防洪减灾、生态改善、拉动经济等综合效益... 都江堰灌区对保障四川省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在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心支持下,都江堰灌区持续实施20多年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取得显著的节水增效、供水保障、防洪减灾、生态改善、拉动经济等综合效益,但当前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结合都江堰灌区实际和优势,提出构建“节水、安全、智慧、生态、文化、活力”的现代化灌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江堰 灌区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袁慧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1-94,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是我国新世纪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 ,既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一面 ,也有不相适应从而阻滞现代化进程的一面。同时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是在社会已发生变迁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是我国新世纪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 ,既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一面 ,也有不相适应从而阻滞现代化进程的一面。同时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是在社会已发生变迁的基础上的作用。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选择性继承吸收传统文化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广泛吸取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对传统文化进行结构性转换 ,从而实现综合创新 ,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化 综合创新 结构性转换
下载PDF
纪念《社区矫正法》实施三周年暨中国式社区矫正现代化建设和RNR智慧矫正系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王顺安 李红梅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三年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非政府组织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法律上不明确;社区矫正与监禁执行变更前的调查评估流于形式、变更决定程序不公开、变更结果救济途径缺位,等等。我国部分省市的社区矫正特色做法... 《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三年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非政府组织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法律上不明确;社区矫正与监禁执行变更前的调查评估流于形式、变更决定程序不公开、变更结果救济途径缺位,等等。我国部分省市的社区矫正特色做法对于其他地区有借鉴意义。智慧矫正通过科技赋能社区矫正技术支持体系,解决分类管理和个别化矫正的实际困难,为矫正方案提供大量准确信息和科学矫正依据,是社区矫正工作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趋势。社区矫正在我国适用的时间不长,中国式社区矫正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还要面对和完善诸多问题,从而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工作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R智慧矫正系统 中国式社区矫正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关于推进盐业流通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剑萍 《中国井矿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发展现代流通对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引导和促进消费、应对国际竞争、保障食盐专营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盐业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制定盐业流通发展规划、推进信息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盐业流通集约化经营水... 发展现代流通对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引导和促进消费、应对国际竞争、保障食盐专营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盐业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制定盐业流通发展规划、推进信息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盐业流通集约化经营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并进行了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盐业 流通体系改革 发展规划 标准化体系建设 现代化 信息化
下载PDF
卢沟桥战争:中日两国历史命运错位之走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宏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9,53,共8页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使中日两国命运发生了巨大错位,百年民族"救国强种"和"强国"梦又一次触到历史拐点上。本组文章即立足于国际视野,从不同视角对抗日战争与中国命运的历史走向展开探讨。魏宏运认为,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不断沉沦的走向,由受害者成为战胜国,洗刷了百年外敌入侵的耻辱;战争也改变了日本的命运,由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一变而为战败国——受到国际法庭的正义审判。荣维木认为,作为革命范式的重要补充,现代化范式是解读抗日战争的另一种重要视角,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但抗日战争又为中国的现代化积累了新的因素,政治民主的提出、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赢取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共同汇集成开启中国新的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动力。李金铮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眼中的中国政权、官僚和社会的形象多是负面的,但外国记者对中共革命中以民为本的理念与实践则抱持相当的认同,这是西方中国形象史上的一个巨大变化。黄正林认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两大变化,即农业经济的自发性内生与内生中的"半工业化"转型,此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抗战时期是大后方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野 抗日战争 历史命运 卢沟桥战争 现代化历程 中共形象 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PDF
内生与转型: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正林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3,共5页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使中日两国命运发生了巨大错位,百年民族"救国强种"和"强国"梦又一次触到历史拐点上。本组文章即立足于国际视野,从不同视角对抗日战争与中国命运的历史走向展开探讨。魏宏运认为,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不断沉沦的走向,由受害者成为战胜国,洗刷了百年外敌入侵的耻辱;战争也改变了日本的命运,由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一变而为战败国——受到国际法庭的正义审判。荣维木认为,作为革命范式的重要补充,现代化范式是解读抗日战争的另一种重要视角,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但抗日战争又为中国的现代化积累了新的因素,政治民主的提出、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赢取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共同汇集成开启中国新的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动力。李金铮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眼中的中国政权、官僚和社会的形象多是负面的,但外国记者对中共革命中以民为本的理念与实践则抱持相当的认同,这是西方中国形象史上的一个巨大变化。黄正林认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两大变化,即农业经济的自发性内生与内生中的"半工业化"转型,此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抗战时期是大后方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野 抗日战争 历史命运 卢沟桥战争 现代化历程 中共形象 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基本坐标与发展主线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红凛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4期86-95,共10页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树立什么样的历史观,才能赢得广大党员与广大民众的政治认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必须尊重历史,以近现代史为"平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抓住并围绕历史主线来分析问题;必...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树立什么样的历史观,才能赢得广大党员与广大民众的政治认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必须尊重历史,以近现代史为"平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抓住并围绕历史主线来分析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为标准来看问题。从政治意义上说,群众观决定着党的历史观。因此,要尊重历史,以历史为发展主线、人民群众价值标准为维度建立党的历史观的基本坐标,彰显其政治品质,确立其理论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政治使命 现代化建设 群众观点
下载PDF
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本变迁(续完)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鞍钢 熊义志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6,共8页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three successful examples of the under developed countries’ running after and surpassing the forerunning countries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Each successful...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three successful examples of the under developed countries’ running after and surpassing the forerunning countries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Each successful economic transcendence was followed by the corresponding transcendence of human resource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serves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actor for the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has undergone different stage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hasing in human resources goes ahead of the chas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 Over the past two thousand years, China has achieved the following experien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accumulation: the rise and fall of a n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which in turn depend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nation. To realize her aim of catching up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must first achieve the transcendence over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1-2020, China will enjoy a rapid accumulation in human resources and have the most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for her progress. The period of 2021-2050 will witness China’s mature development in economy and overall transcendence over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human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资本变迁 大国兴衰 中国经济 历史经验
原文传递
Diagnosing the Cause of Scientific Standstill, Unravelling the Needham Puzzle
16
作者 刘迎秋 刘春江 《China Economist》 2007年第5期83-96,共14页
There are diverse opinions about how to solve the Needham Puzzle. Such opinions or schools of thought can be rough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theories of a)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b) empirical trial and error, and c) p... There are diverse opinions about how to solve the Needham Puzzle. Such opinions or schools of thought can be rough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theories of a)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b) empirical trial and error, and c)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Although each school of thought makes sense, they all fail to fully uncover the main reason why, in modern history, China lagged behind western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opinion, the correct solution is to draw on historical experiences, integrate all schools of thought, proce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definition and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boost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en government service functionality, actively develop NGOs, and open more widely to the outside world, with a view of pushing forward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edham PUZZ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rnization drive.
下载PDF
现代化城镇建设的规划蕴涵——以卢作孚“北碚实验”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玥 王江萍 任亚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3-161,共9页
卢作孚"北碚实验"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城镇建设的优秀案例之一,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历史空间格局的复原探析,对1927-1949年北碚现代城镇化建设时期的城乡建设思想、城乡管理... 卢作孚"北碚实验"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城镇建设的优秀案例之一,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历史空间格局的复原探析,对1927-1949年北碚现代城镇化建设时期的城乡建设思想、城乡管理制度、城乡空间结构以及公民培养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总结归纳出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思想于规划、建造和经营过程中具有以下3点内涵:(1)借鉴西方理论与实践,因地制宜地实现自主城镇化;(2)确立相应的制度、物质以及人文环境,构建现代化城镇功能体系;(3)培养公民空间权力意识与规范城市管理,实践公民化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作孚 北碚场 现代化建设 城镇化
下载PDF
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策略与实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笑冬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5-38,共4页
现代社会的教育,应是"现代化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领导者和教育者的共同目标,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应从教育现代... 现代社会的教育,应是"现代化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领导者和教育者的共同目标,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应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思路、策略、实施细则等几个方面全面地推进和开展,保证有认识、有态度,懂方法、讲策略,顾大局、抓细节,并将整个蓝图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让教育真正"令人民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现代化建设 策略 实施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
19
作者 刘鹏 米丽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现代化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现代化的内涵、发展模式、战略构想、动力系统和保障系统。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现代化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现代化的内涵、发展模式、战略构想、动力系统和保障系统。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
20
作者 胡晓梅 《保山师专学报》 2003年第6期54-55,共2页
图书馆要实现现代化 ,只有图书馆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都实现现代化。通过变革走向完善的现代图书馆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社会进步。
关键词 县级公共图书馆 转型 现代化建设 人力资源 物力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