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电影导演概念的历史发生与现当代走向
1
作者 韦漪 李兴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在中国电影文化工业与电影知识体系中,“导演”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存在。而用以指称电影导演制度、“导演者”、导演方法等的“导演”概念,是一个外来词汇,于1921年由电影人陆洁译介到中国。“导演”概念的适时出现,迅速将中国早期电影... 在中国电影文化工业与电影知识体系中,“导演”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存在。而用以指称电影导演制度、“导演者”、导演方法等的“导演”概念,是一个外来词汇,于1921年由电影人陆洁译介到中国。“导演”概念的适时出现,迅速将中国早期电影导演制度、导演意识、导演理论与导演方法等,从自发导向自觉。在广泛传播与运用的过程中,“导演”概念的内涵被更多地赋予了中国早期的电影“影戏观”与导演经验,分化出偏重戏剧表演的“导‘演’”观与偏重电影语言的“导‘影’”观。在百年历史浮沉中,两种倾向交织而成的中国电影导演观念不断发展,“导演”由此成为一个颇为中国化的概念。“导演”这一概念具有独特的现当代走向,信息技术的革新伴随着导演角色走向现代化,制作方法的变革伴随着导演能力走向现代化,叙事手法的多样伴随着导演知识走向现代化,电影产业的演变伴随着导演地位走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导演概念 发生史 现代走向
原文传递
比较政治传播研究中的现代性基点与回应 被引量:1
2
作者 苏颖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08-129,322-323,共24页
比较政治传播研究是将比较方法应用于政治传播研究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本文以现代性为内在线索,对比较政治传播研究的问题缘起、理论关切和路径探索进行梳理。政治传播从整体上呈现出全球趋同的趋势,对于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具有... 比较政治传播研究是将比较方法应用于政治传播研究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本文以现代性为内在线索,对比较政治传播研究的问题缘起、理论关切和路径探索进行梳理。政治传播从整体上呈现出全球趋同的趋势,对于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解释:一是美国化的解释,二是现代化的解释。在逆全球化的转向之下,政治传播领域的比较研究强调通过情境因素推进研究:一方面强调政治传播的情境特殊性;另一方面在情境基础之上,致力于探索多样态的模式普遍性。当前比较政治传播研究出现两类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路径:文化路径与制度路径。前者将政治文化中与传播相关的部分视为政治传播规定机制的来源,后者致力于探讨制度类型与政治传播特定技术能力之间的关联。本文希望通过以上梳理,探讨在中国进行比较政治传播研究的可能性与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政治 政治传播 现代性 制度路径 文化路径
原文传递
The Modernity of Ibsen's Plays ——An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to A Doll's House and Hedda Gabler
3
作者 王佩玉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6期167 176-,176,共2页
Concentrating on two of Ibsen's most famous plays—A Doll's House and Hedda Gabler,this paper examines Nora’s sudden change of character and the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motives for Hedda’s terrible behavior... Concentrating on two of Ibsen's most famous plays—A Doll's House and Hedda Gabler,this paper examines Nora’s sudden change of character and the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motives for Hedda’s terrible behavior with a psychoanalytic approach,and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bsen's modernity lies in his pioneering exploration into human's inner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ity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A Doll’s HOUSE H
下载PDF
个人传统性与个人现代性——文化心理学视角
4
作者 王小桃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0-76,共7页
个人传统性(现代性)是指传统社会(现代化社会)中个人所最常具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气质特征及行为意向。在对该领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文献进行梳理之后,分别从研究历史、测量方法、研究内容逐一进行介绍... 个人传统性(现代性)是指传统社会(现代化社会)中个人所最常具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气质特征及行为意向。在对该领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文献进行梳理之后,分别从研究历史、测量方法、研究内容逐一进行介绍。未来研究要在更加合理的理论框架下,改进研究方法,增加实验研究;兼顾文化共通性(etic)与特殊性(emic);拓宽研究内容,从系统、动态的角度探索个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传统性 个人现代性 本土心理学 文化启动 etic方法 emic方法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历史逻辑与时代意义
5
作者 余建斌 李怡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119,共4页
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实质是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限度和命运。创新“实践”概念内涵而正确界说人的主体本质、进而科学阐释社会历史本质,机制,从主体结构,主体动力和主体目标的诸维统一揭示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一般机制,马克... 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实质是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限度和命运。创新“实践”概念内涵而正确界说人的主体本质、进而科学阐释社会历史本质,机制,从主体结构,主体动力和主体目标的诸维统一揭示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一般机制,马克思建构了全新的历史主体论逻辑,奠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架构:以“人民”为出发点来判定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成就和历史局限,以“人民”为着力点来探索资本主义现代性超越的力量源泉和现实形式,以“人民”为目标点来把握资本主义现代性超越的根本目标与现实内涵。马克思历史主体论逻辑提供了我们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实践根本局限的理论进路,提供了澄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实践根本性质的科学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现代性 历史主体论 逻辑进路
下载PDF
认知视域下应用伦理学的新进路——评《应用伦理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
6
作者 王东浩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0-61,共2页
多数人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实践要高于个人,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现代性把道德生活定位于个人私人领域在现代认知视域下是有偏颇的,它限制了人们的眼界,迷失了人类文明整体进化的方向。现代性的突破需要道德伦理方面的革命,以有利于开... 多数人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实践要高于个人,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现代性把道德生活定位于个人私人领域在现代认知视域下是有偏颇的,它限制了人们的眼界,迷失了人类文明整体进化的方向。现代性的突破需要道德伦理方面的革命,以有利于开拓应用伦理学的新进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卢风教授所著的《应用伦理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一书,对于现代性的哲学解读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它开启了认知视域下应用伦理学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应用伦理学 现代性 新进路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探究
7
作者 樊洋 王静 王玲玲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8-42,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作为一种精神气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集中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表象和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对人的发展关注需要科学、时代、效用、前沿等特性作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面临着发...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作为一种精神气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集中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表象和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对人的发展关注需要科学、时代、效用、前沿等特性作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面临着发展不充分、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价值弱化的危机。为了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长足进步,就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立足中国实际、正确对待中西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性 路径
下载PDF
西方世俗化理论的演变:叙事路径、争论与超越
8
作者 徐兴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0-37,共8页
"世俗化"概念自诞生以来,其内涵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不间断的演变。19世纪以后,西方宗教社会学界对世俗化理论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先后形成了线性世俗化、周期性/循环性世俗化和多维世俗化三种理论叙事路径,并围绕世俗化与... "世俗化"概念自诞生以来,其内涵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不间断的演变。19世纪以后,西方宗教社会学界对世俗化理论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先后形成了线性世俗化、周期性/循环性世俗化和多维世俗化三种理论叙事路径,并围绕世俗化与去世俗化、分化与去分化、多元主义以及美国和欧洲例外论四个核心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前,西方社会中的宗教信仰和实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种介于世俗与非世俗之间的宗教信仰方式已经逐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化 现代性 叙事路径 分化 多元主义
下载PDF
百年大党现代性建构的历史逻辑与未来进路
9
作者 胡献忠 《青年学报》 2022年第2期6-12,共7页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领导现代化的政党来讲,其自身的现代性建构必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其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现代性建构之路,不同历史时期建党目标折射出中国...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领导现代化的政党来讲,其自身的现代性建构必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其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现代性建构之路,不同历史时期建党目标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而大跨度的建构历程体现了中国古典文明凤凰涅磐的历史必然,超大规模国家建设与治理的现实逻辑决定着百年大党现代性建构的走向。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共产党必将在成功应对各种挑战中实现自我革命,进而完成现代性建构以适应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性建构 革命性变革 历史逻辑 未来进路
原文传递
数字故事的理论旨趣及实践路径
10
作者 李西顺 卢玮 许庆豫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9,共7页
数字故事具有双重内涵:一是方法论内涵,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把讲故事的艺术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相结合,整合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从而创造可视化故事的一种教育方法;二是本体论内涵,强调数字技术所承载着... 数字故事具有双重内涵:一是方法论内涵,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把讲故事的艺术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相结合,整合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从而创造可视化故事的一种教育方法;二是本体论内涵,强调数字技术所承载着的故事人文属性,数字故事的创作、参与、分享乃是师生共育成长的一种叙事性的教育生活方式。数字故事的理论旨趣表征为五个维度:人的现代性、价值的可视性、教育的具身性、课程的叙事性、人的具体性。其实践路径包括:确定教育目标、教育创意和故事开发、数字技术及平台选择、数字故事课程设计与制作、测试和反馈、展示、参与及互动、监测和评估。具体到课堂教学实践,其操作路径可细化为:制作教学动画、设计互动故事、使用交互式教材、借助虚拟导师、创建数字故事库、整合游戏化元素、运用叙事性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故事 人的现代性 理论旨趣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与农民政治效能感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北海 桑潇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9,M0005,共12页
本文基于CGSS2010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对农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检验了现代性体验在城市流动经历和农民政治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均对农民政治效能感起到正向的影响;现代性体... 本文基于CGSS2010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对农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检验了现代性体验在城市流动经历和农民政治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市务工经历、现代性体验均对农民政治效能感起到正向的影响;现代性体验在城市流动经历和农民政治效能感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上述结论表明,尽管有城市务工经历的农民比没有城市务工经历的农民的政治效能感要高,但是这一差异并不是完全由城市务工经历造成的,更多的是因为大众传媒使用、日常学习、政治参与产生的。为此,要加快提升农民媒介素养,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完善以长期居住地为基准的城乡居民政治参与权制度,拓宽流动农民政治参与渠道,提升流动农民政治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政治效能感 城市务工经历 现代性体验
下载PDF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蒋和平 蒋辉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4年第1期5-11,共7页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是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从理论上厘清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基本条件等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没有固定模式,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实现路径都不相同。...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是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从理论上厘清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基本条件等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没有固定模式,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实现路径都不相同。在推进规模经营时应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支持并且鼓励家庭经营,同时要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概括出几种典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现代农业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元维度审视 被引量:44
13
作者 何文盛 蔡泽山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共11页
本文对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历程进行回顾,提出建设与推进现代化的公共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任务,其中,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借鉴欧美绩效预算模式的新的制度... 本文对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历程进行回顾,提出建设与推进现代化的公共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任务,其中,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借鉴欧美绩效预算模式的新的制度、方式与理念,分别从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治理价值三个维度体现绩效思维,支撑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共治、法治和善治的价值诉求。未来我国应从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体系、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强化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和落实预算管理中的审计监督等途径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实施效果,在加强预算管理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以此形成以预算管理能力创新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 治理现代化 维度 进路
原文传递
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理论模型和研究途径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孙代尧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4-150,共7页
关于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的研究 ,是 2 0世纪下半叶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林兹建构的威权政体的“理念型”和奥唐奈的官僚—威权主义发生模式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但“政治高压、经济成长”模型并不能被拉美和东亚大多数威权国家发展的经验... 关于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的研究 ,是 2 0世纪下半叶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林兹建构的威权政体的“理念型”和奥唐奈的官僚—威权主义发生模式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但“政治高压、经济成长”模型并不能被拉美和东亚大多数威权国家发展的经验事实所印证。在威权体制下要达成经济现代化 ,某些结构性前提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均不可能。政治转型的主要研究途径——结构分析法和策略互动论各有优点与缺失 ,将政治转型的结构因素与政治过程中政治行动者的策略互动联结起来分析 ,可能更有助于解释威权政治转型的原因、过程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权政体 政治转型 现代化 理论模型 研究途径
下载PDF
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取向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7
15
作者 岳云龙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38,共3页
事业单位应深化改革,已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改什么,怎样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回顾和总结以往几十年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和改革历程的经验得失入手,提出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取向、路径选择及切入点。
关键词 事业单位改革 传统管理 现代治理 目标取向 路径选择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原文传递
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误区及路径探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玉改 《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10-14,共5页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界广为采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国外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实践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借鉴其经验,根据自身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在一些学校和企业进行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国现...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界广为采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国外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实践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借鉴其经验,根据自身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在一些学校和企业进行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国现代学徒制正处在探索时期,缺乏成熟的实践经验,因而对现代学徒制产生了许多认识误区。本文基于国外现代学徒制,分析我国对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实施主体和实施对象的认识误区,并从制度、教学、企业和学徒等四个方面提出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认识误区 发展路径
下载PDF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涵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晓茜 张珏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31,共11页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兼具理论与现实逻辑,是一种聚焦优质质量、更好满足主体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高等教育发展范式,展现出目标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兼具理论与现实逻辑,是一种聚焦优质质量、更好满足主体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高等教育发展范式,展现出目标任务从“数量为先”到“质量为要”、方式手段从“路径依赖”到“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内部资源”到“外部贡献”的基本特征与诉求。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体现在更新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理念,澄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以需求牵引供给,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构建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落实必要支撑与保障,加强资源供给、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 供给侧改革 治理能力现代化 理论意涵 实践进路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研发柔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天柱 银路 程跃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突出特征,提高和保持研发柔性是生物技术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分析研发柔性的内涵,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的特点,着重研究了提高和保持其研发柔性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研发柔性 不确定性 途径和措施
原文传递
论陶瓷艺术美学研究的理论思路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相武 陈健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试图对20世纪以来的陶瓷艺术美学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阐述其赖以进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揭示其规律,总结其得失,为现代陶艺的美学研究和理论建构做一个铺垫。
关键词 陶瓷艺术美学研究 现代陶艺 研究理论思路
下载PDF
后现代哲学视域中的认知神经语言学进路 被引量:9
20
作者 廖巧云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3,共6页
在后现代哲学视域中,语言研究呈现出纷繁多元的研究态势。本文认为,认知神经语言学是后现代哲学视域中语言研究发展的一条有效进路。认知神经语言学体现出后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即跨学科性、去中心性、体验人本性、多元多维性等。我们... 在后现代哲学视域中,语言研究呈现出纷繁多元的研究态势。本文认为,认知神经语言学是后现代哲学视域中语言研究发展的一条有效进路。认知神经语言学体现出后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即跨学科性、去中心性、体验人本性、多元多维性等。我们只有将认知神经语言学放在后现代哲学的大视野中,才能充分理解认知神经语言学的理论根基,诠释其精髓,同时也就能理解认知神经语言学必然成为后现代哲学视野中语言研究的一条有效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哲学 认知神经语言学 有效进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