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于金富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34,共11页
中外经济学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方法大体有五种:一是“激进—渐进”的速度分析方法,二是“目标—指标”的定量分析方法,三是“政治—经济”的关联分析方法,四是“成本—效益”的经济分析方法,五是“过程—绩效”的实证分析方法。... 中外经济学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方法大体有五种:一是“激进—渐进”的速度分析方法,二是“目标—指标”的定量分析方法,三是“政治—经济”的关联分析方法,四是“成本—效益”的经济分析方法,五是“过程—绩效”的实证分析方法。这些分析方法既有其合理性,同时又存在着缺陷。本文认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方法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科学方法。为此,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即“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分析方法对社会主义经济转轨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分析。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经济转轨实质上是社会经济结构即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一变革的根源在于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这一变革的趋势必然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轨 生产方式 社会结构 现代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论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主义的交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晨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3,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概念,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值得深入探究。从文明论的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概念,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值得深入探究。从文明论的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塑造的结果。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现代社会主义重新激活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实现了现代再造,并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朝着一种未来新型先进文明的目标发展;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使现代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创新发展彰显出中华文明的优秀特质,开创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新阶段,我们应该更加自觉主动地去丰富、完善和发展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现代社会主义 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的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广云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34,共8页
社会主义是某些国家人民基于本国国情的历史选择。这一选择有着无可选择的历史和逻辑前提——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前提又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掠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是节约。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某些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形... 社会主义是某些国家人民基于本国国情的历史选择。这一选择有着无可选择的历史和逻辑前提——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前提又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掠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是节约。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某些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以计划经济和威权政治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进而为了发展工业化生产力亦即商品经济,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形成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具有普遍性;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是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社会主义改造 传统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革 现代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共同利益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龙迎伟 谭培文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14,共5页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展现了丰富的共同利益思想,包括基于共同利益的无产阶级意识和基于特殊利益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些思想也是理解现代社会主义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 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共同利益 现代社会主义
下载PDF
这里的“现代社会主义”指的是什么?
5
作者 许京元 《宜宾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1-11,34,共2页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的“现代社会主义”不是专指科学社会主义 ,而是指 1
关键词 现代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下载PDF
初级阶段是对新民主主义的历史超越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静 董四代 《唐山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8-30,73,共4页
新民主主义建设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总结出的重要理论成果 ,它们都提出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问题。但是 ,初级阶段论不是对新民主主义建设论的简单回归 ,而是对它的超越。因为 ,... 新民主主义建设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总结出的重要理论成果 ,它们都提出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问题。但是 ,初级阶段论不是对新民主主义建设论的简单回归 ,而是对它的超越。因为 ,初级阶段论是建立在现代社会主义观念上的 ,是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正确把握 ,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为背景和目标的。因此 ,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代社会主义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
7
作者 李庆松 董四代 《衡水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9-12,共4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面向新世纪,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大战略选择。如果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和世界性现代化背景来看,就会发现:传统的静止思维方式,已经不能胜任时代要求;只有以发展的和实践的观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面向新世纪,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大战略选择。如果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和世界性现代化背景来看,就会发现:传统的静止思维方式,已经不能胜任时代要求;只有以发展的和实践的观点,才能正确定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空坐标,才能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只有在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上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才能正确把握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时代背景 实践 后现代化 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关于《近世社会主义》一书的研究
8
作者 蒋锐 鲁法芹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08-116,共9页
福井准造著、赵必振翻译的《近世社会主义》一书,在我国首版于1903年,再版于1927年。与当时传入中国的其他社会主义著作相比,这部17万余字的作品以“内容丰富、史实基本准确”而著称,堪称近代以来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较系统介绍西方社会... 福井准造著、赵必振翻译的《近世社会主义》一书,在我国首版于1903年,再版于1927年。与当时传入中国的其他社会主义著作相比,这部17万余字的作品以“内容丰富、史实基本准确”而著称,堪称近代以来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较系统介绍西方社会主义思想、流派和运动概况的译著,对当时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但以今天的学术标准来审视,这部作品的缺陷在于,它只不过是一本夹杂着作者主观偏好的摘编之作,而不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世社会主义 福井准造 赵必振 评述
下载PDF
从当前欧洲社民党的两种理论看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趋向
9
作者 吕薇洲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5期94-97,共4页
冷战结束后,欧洲社民党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为适应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他们提出了两种基本理论,即“第三条道路”和“现代社会主义”。通过对这两种理论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我们把握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社民党 社会民主主义 "第三条道路" "现代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现代社会主义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10
作者 孙学强 柴海瑞 《理论观察》 2001年第4期11-14,共4页
现代社会主义在 2 0世纪 80年代之后逐步形成 ,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 ,对传统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较大的突破与创新。在新世纪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潮流中 ,现代社会主义的全球化扩展趋势和影响将是持久的、深远... 现代社会主义在 2 0世纪 80年代之后逐步形成 ,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 ,对传统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较大的突破与创新。在新世纪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潮流中 ,现代社会主义的全球化扩展趋势和影响将是持久的、深远的 ,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主义 突破与创新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历史性的选择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
11
作者 李田贵 周淑萍 《河北学刊》 2001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在社会主义面临严重挑战的背景下 ,从更全面更准确的方向上研究和说明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这条道路 ,以及这种选择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人民选择社... 在社会主义面临严重挑战的背景下 ,从更全面更准确的方向上研究和说明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这条道路 ,以及这种选择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必然性 ,但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前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 发展
下载PDF
当代社会主义:“跨越”还是“选择”——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若干论述的当代解读
12
作者 王学荣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想不经受资本主义所经历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其全部文明成果,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只是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选择"而非"跨...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想不经受资本主义所经历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其全部文明成果,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只是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选择"而非"跨越",是建立当代社会主义的真正路径。因此,当代社会主义的"真正使命"乃是集中精力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里,资本主义所经历的整个"自然的发展阶段"都必须由社会主义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社会主义 “跨越” “选择” 列宁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显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2,共9页
从"中国传统特色"到"中国当代特色"的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传统特色... 从"中国传统特色"到"中国当代特色"的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必定还要产生新的"中国当代特色"具体理论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同时也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涵关系 外延关系 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从传统走向现代
14
作者 任兆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模式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产权制度,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减少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全社会各领域内的改革与显著绩效。在这一场强制性的制度...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模式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产权制度,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减少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全社会各领域内的改革与显著绩效。在这一场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其强有力的推动者是国家,更确切地说是政治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再认识后所引致的。因此,目标的变化决定了改革的性质,即为制度所注入的价值。历时地看,该目标的核心价值是人民利益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 交易成本 市场经济
下载PDF
现代教育学和社会教育学的起源和实用性的十大论点
15
作者 顾娟(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1,共9页
本文强调的观点是,现代教育和教化的基础阶段包括两部分:一是在学校教授的、面向全民的新式基础教育,二是借助社会教育行业得到传授和加强的新式社会基础教育。社会基础教育的组织结构根植于分化的现代社会子系统之上,涵盖了德国各种形... 本文强调的观点是,现代教育和教化的基础阶段包括两部分:一是在学校教授的、面向全民的新式基础教育,二是借助社会教育行业得到传授和加强的新式社会基础教育。社会基础教育的组织结构根植于分化的现代社会子系统之上,涵盖了德国各种形式的社会工作,包括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就业社会工作,以及社区工作、社会热点和罪犯再社会化方面的社会工作。中国的教育和教化体系已经牢固确立了,普通基础教育和社会基础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期望这十大论点的译介,能够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展开相应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基础教育 社会基础教育 现代教育和教化过程的自身逻辑 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 纪律规训性的、拓展经验和交往的、咨询性的教育实践 现代社会性 分享与参与
下载PDF
社会慈善家群体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良梅 《长沙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61-63,共3页
近代中国社会慈善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与社会责任从事各种救助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整体进程。
关键词 慈善家群体 近代 影响
下载PDF
论瓷器上的礼贤下士图
17
作者 张婧婧 蓝海燕 《陶瓷研究》 2022年第5期23-25,共3页
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将当下受到社会大众关注的事件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记载下来是顺应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在我国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中,有不少以求贤故事为题材的陶瓷创作精品。我认为以求贤题材入画,背... 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将当下受到社会大众关注的事件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记载下来是顺应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在我国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中,有不少以求贤故事为题材的陶瓷创作精品。我认为以求贤题材入画,背后必然有一定的价值可以追问。结合明清的绘画形式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我主要从经营位置、物象因素、山水观念,三方面来探析礼贤下士图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贤下士 绘画 现代社会 价值
下载PDF
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主要功能 被引量:21
18
作者 黄渭铭 《福建体育科技》 2000年第3期11-13,共3页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 ,同时也对人类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影响。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体育的性质、特点以及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求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对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主要功能进行研究。
关键词 体育 现代社会生活 体育需求 社会学 功能
下载PDF
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小章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71,共7页
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的功能,是要有效地应付各种社会风险;现代性方案下展开的现代社会工程试图以理性建构的人为秩序来消除不确定性、消除风险,但这种努力却产生了不可控制的意外后果或副作用;这种意外后果或副作用的累积是今日之风险的... 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的功能,是要有效地应付各种社会风险;现代性方案下展开的现代社会工程试图以理性建构的人为秩序来消除不确定性、消除风险,但这种努力却产生了不可控制的意外后果或副作用;这种意外后果或副作用的累积是今日之风险的主要来源;风险社会之风险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即风险是自反性现代化本身的产物,风险已经全球化,风险的承受和应对主体已经个体化;与这些特点相应,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在方略上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援用并坚持"辅助原则",在坚持个体本位性的基础上重建"社会",激活积极公民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工程 风险 社会建设
下载PDF
临终关怀的发展形式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明丽 张京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1期13-14,共2页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从其内容和形式上看,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种方式即家庭关怀、宗教关怀及现代的社会关怀。
关键词 临终关怀 生命伦理 家庭关怀 宗教关怀 社会关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