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的变革与个体的重构:鲁滨逊的出走、改造与重返 被引量:6
1
作者 杨璐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93,共33页
笛福是现代早期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第一部小说《鲁滨逊·克鲁索》,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大航海时代的冒险故事,也是在为现代早期个体所面临的困境寻找一条出路。本文通过解读鲁滨逊的出走、改造与重返,分析并讨论了这部小说所揭示... 笛福是现代早期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第一部小说《鲁滨逊·克鲁索》,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大航海时代的冒险故事,也是在为现代早期个体所面临的困境寻找一条出路。本文通过解读鲁滨逊的出走、改造与重返,分析并讨论了这部小说所揭示的现代早期的人性面貌和精神危机。本文认为,在基督教传统无法安顿人心的时代,笛福试图在理性与启示之间,重新寻找一条自我治理的良知之路。理解笛福及其对传统资源的利用,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英国及现代个体主义的真正意涵,而且对我们重新回到中国个体问题兴起的语境中探索中国社会的路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个体 自然 理性 启示
下载PDF
显性断裂与隐性承袭:从代际共育看家庭伦理的现代化
2
作者 纪莺莺 阮文雅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97,共37页
本文以“农二代”城市新移民家庭的代际共育为经验研究对象,讨论农业家庭进城后中间一代在同居共育过程中重建家庭平衡的实践过程。一方面,面对强大的现代化压力,中间一代有意识地依据培养现代个体的观念与技术来抚育子代,他们对自己儿... 本文以“农二代”城市新移民家庭的代际共育为经验研究对象,讨论农业家庭进城后中间一代在同居共育过程中重建家庭平衡的实践过程。一方面,面对强大的现代化压力,中间一代有意识地依据培养现代个体的观念与技术来抚育子代,他们对自己儿时被抚育经历的反思强化了“为人父母”时抚育理念的现代化,造成祖代与中间一代观念上的显性断裂。另一方面,在共居育儿的生活实践中,中间一代又隐性承袭了亲子一体的传统意识,既会无意识地调用亲子一体的伦理资源来平衡家庭关系,也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文化自觉”,体认到育儿的现代实践依赖传统一体的支持。“一体”与“个体”的交织塑造着家内行动者尤其是女性的感情世界。这一过程既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伦理深沉而恒常的支持力量,又蕴含着其在当下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亲子一体 现代个体 密集母职 文化自觉
下载PDF
Symbol Analysis of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洁茹 《海外英语》 2017年第20期170-171,189,共3页
While the character,theme and modernism of T.S. Eliot's poem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have been explored variously,the language techniques in this poem have been rarely investigated. This th... While the character,theme and modernism of T.S. Eliot's poem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have been explored variously,the language techniques in this poem have been rarely investigated.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these symbols to find the theme of the poem. By using symbol analysis, the values and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generation can be clearly known. There are four sections in this thesis. The first section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 S. Eliot. The second section gives the basic theory about symbol and symbolism. In the third section, different symbol analyses with different details are presented by five subsections, that is, symbols of streets, symbols of body parts, symbols of ocean, symbols about time and other symbols. In the fourth section, the theme of the poem —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 post-war generation is analyzed.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importance of symbolic language techniques used in the po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Eliot J.Alfred Prufrock symbolism symbol analysis modern individual
下载PDF
现代生命的“社会化”图景 被引量:2
4
作者 吉砚茹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69,共29页
齐美尔在与康德的对话中提出"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将社会学确立为对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探究现代个体如何与周遭世界产生联系并由此构建自我。齐美尔通过对比古今社会化形式,进而得出对现代生命内在困境的基本洞察。面对现代... 齐美尔在与康德的对话中提出"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将社会学确立为对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探究现代个体如何与周遭世界产生联系并由此构建自我。齐美尔通过对比古今社会化形式,进而得出对现代生命内在困境的基本洞察。面对现代世界的外在化和碎片化的生活感受,他并未完全采取康德的思路——用认知的方式构建统一的世界来解决主客体冲突,而是参照歌德的生命观,提出一种介于康德与歌德之间的生命学说,使个体能从自身生命的根基生长出与世界的深刻关联,在生命直观之中达成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社会学 冲突 生命直观 现代个体
下载PDF
“国学热”背景下对个体实现现代的前景思考
5
作者 王华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论文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与中国现代之间相互对抗和互动的关系,分析了现代流体中的乡土个体由于各种社会问题和浓厚的传统重负,要实现乡土个体转变成为现代个体前景艰难。
关键词 国学热 乡土个体 现代个体
原文传递
大学生传统与现代双文化自我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谭旭运 杨昭宁 +1 位作者 杨静 吕邈 《心理研究》 2011年第5期86-89,共4页
自我构念是近代文化与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跨文化到本土化的研究转变,更加突出了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独特特点。研究选取29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0项自我描述》问卷的变式,分析了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背景下,中国大... 自我构念是近代文化与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跨文化到本土化的研究转变,更加突出了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独特特点。研究选取29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0项自我描述》问卷的变式,分析了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背景下,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构念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现代个人自我和传统社会自我确实共存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而且双文化自我构念具有普适性,不存在性别、生活区域、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的显著差异。在大学生的自我构念中,以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描述为主,生理性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相关描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构念 双文化自我 现代个人取向 传统社会取向
下载PDF
国内外新公共治理的内涵述评——兼论新公共治理的未来发展
7
作者 陆黎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79-87,共9页
在国内,中文“新公共治理”蕴含着六种互不相同且无序化的内涵;在国外,新公共治理主要是指奥斯本新公共治理,其面临着十个维度的批判与质疑。为减少中文“新公共治理”内涵的无序性,建议未来研究者采用多元一体的“新公共治理”体系来... 在国内,中文“新公共治理”蕴含着六种互不相同且无序化的内涵;在国外,新公共治理主要是指奥斯本新公共治理,其面临着十个维度的批判与质疑。为减少中文“新公共治理”内涵的无序性,建议未来研究者采用多元一体的“新公共治理”体系来应对各类新公共治理内涵;同时,为超越奥斯本新公共治理内涵的局限性,在西方百年来公共管理理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议学者们未来应当将“现代个人治理”作为第四代公共管理理论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治理 奥斯本新公共治理 现代个人治理
下载PDF
清末民初西方“个人”概念的引入与置换
8
作者 罗晓静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8,共5页
戊戌维新后到新文化运动发生这一段时间,中西文化全面接触、交流、融合,西方"个人"话语以及西方现代个人观念的一些基本要素或理念先后被引入中国。但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对民族、国家的忧患意识大大冲淡了终极的个人关怀,&qu... 戊戌维新后到新文化运动发生这一段时间,中西文化全面接触、交流、融合,西方"个人"话语以及西方现代个人观念的一些基本要素或理念先后被引入中国。但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对民族、国家的忧患意识大大冲淡了终极的个人关怀,"国民"而非"个人",成为这个时代使用最频繁的一个名词。"国民",是一个处于"人"与"个人"之间的话语表达,它成为中国现代个人观念起源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现代个人观念发生过程中不可跨越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国民 现代个人观念
下载PDF
新时期怎么“救救孩子”——以电视剧为考察中心
9
作者 张永峰 《德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2-40,共9页
“救救孩子”是新时期文艺肇始阶段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个主题包含着对历史的批判和对现代性的理解,在新时期电视剧中得到清晰地呈现。新时期电视剧中“救救孩子”依赖的资源包括:由抽象“人性”和“爱心”支撑的人道主义伦理;用以提高... “救救孩子”是新时期文艺肇始阶段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个主题包含着对历史的批判和对现代性的理解,在新时期电视剧中得到清晰地呈现。新时期电视剧中“救救孩子”依赖的资源包括:由抽象“人性”和“爱心”支撑的人道主义伦理;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并植入生活和情感领域的西方现代科技和科学管理,以及现代西方艺术。救治主体包括:尊奉人道主义伦理的个人或者个人的集合;率先具备了由西方现代科技和科学管理以及现代西方艺术所构成的现代素质的个人。救治的结果是重建由以上救治资源和救治主体所定义的现代人格。这个“救救孩子”的实施方案内在于新时期的“新启蒙”思潮,把西方启蒙现代性奉为圭臬。与之相比,在五四启蒙运动之初,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提出的“救救孩子”则蕴含着对如何接受西方现代性的深切反思。今天重新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思考“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怎样的思想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格建构 电视剧 启蒙现代性 现代化想象 文化自信
下载PDF
现代个人主体的确立及其文学表达——以王小波为例
10
作者 张川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个人主体的确立是现代社会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特征,在中国这一"确立"难度表现在主体意识和角色意识的激烈博弈,由于自我主体内含于以"角色"为核心的社会演出体系,使"自我呈现"尤为复杂和曲折,王小波文学实... 个人主体的确立是现代社会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特征,在中国这一"确立"难度表现在主体意识和角色意识的激烈博弈,由于自我主体内含于以"角色"为核心的社会演出体系,使"自我呈现"尤为复杂和曲折,王小波文学实践的独特意义在于不断突破与"角色扮演"一脉相承的"程式化"书写的禁锢,使文学创作皈依"现代个人主体的确立"这一重要主题,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现代性及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个人主体 自我呈现 角色扮演 王小波
下载PDF
现代个性适度张扬与古典收敛个性“和为贵”的同一儒家处事哲学对青年为人处事的借鉴意义
11
作者 邱春新 熊吉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3-14,共2页
为人 处事 是 一个 老 生常 谈的 话题 ,在现 代社 会力 主 张扬 个 性的 年代 ,讨 论这 个 话题 ,对 于现 代 个性 的健 全 完善 尤显 重要和 迫切 。因 为 不少 现代 青 年过 度的 个 性张 扬带 来 人际 关系 紧 张,产生 了诸 多的 社... 为人 处事 是 一个 老 生常 谈的 话题 ,在现 代社 会力 主 张扬 个 性的 年代 ,讨 论这 个 话题 ,对 于现 代 个性 的健 全 完善 尤显 重要和 迫切 。因 为 不少 现代 青 年过 度的 个 性张 扬带 来 人际 关系 紧 张,产生 了诸 多的 社 会问 题 。中国 古 代儒 家 关于 为人 处 事的 “中庸”、“和为 贵 ”思想 博大 精 深,富 含精 华 ,现代 青年 通 过学 习和 借 鉴,以 及日 常 生活 实践 的 努力 修为 ,完 全可 以达 到 现代 个性 适度张 扬与 古 典收 敛个 性 、“和 为贵 ”的 完 美同 一,走出 为人 处 事的 种种 误 区和 困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处事哲学 借鉴 青年 现代个性 适度张扬 古典个性 收敛 和为贵 同一
下载PDF
现代自由主义对青少年影响再探——基于青少年堕胎现象之视角
12
作者 董玉卓 王治河 《唐都学刊》 2014年第3期65-71,共7页
对于青少年堕胎泛滥,这一关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问题,广大家长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但迄今为止,从哲学角度对青少年堕胎问题进行反思的文章尚不多见。从建设性后现代哲学角度分析表明,"性教育的匮乏"固然是青少年堕胎泛滥的一... 对于青少年堕胎泛滥,这一关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问题,广大家长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但迄今为止,从哲学角度对青少年堕胎问题进行反思的文章尚不多见。从建设性后现代哲学角度分析表明,"性教育的匮乏"固然是青少年堕胎泛滥的一个重要成因,但青少年堕胎泛滥背后还有其重要的理论原因,那就是现代自由主义的影响,而现代自由主义背后是现代个人主义在作祟,也就是说现代个人主义哲学是青少年堕胎泛滥背后的理论支撑物。在分析现代自由主义堕胎观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厚道堕胎观,其中包括对生命的厚道、对少女的厚道、对婴儿的厚道。与此相应,主张在青少年中展开责任教育、共情教育和敬畏生命教育。本着"上医治未病"的原则,这种厚道堕胎观主张对青少年堕胎泛滥应该全社会共动员,标本兼治,以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堕胎 现代自由主义 现代个人主义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厚道堕胎观
下载PDF
身份议题、时间重组与“去哪儿”——试论近年影视作品对个体精神困境的回应
13
作者 蔡春芳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22-129,共8页
近年来,新旧身份的矛盾冲突、身份选择的困惑与寻求身份证明一再成为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叙事的基本线索或基本诉求。与之相应的是以《超时空同居》《路边野餐》《缝纫机乐队》等为代表的电影中所体现出的关于"去哪儿"和... 近年来,新旧身份的矛盾冲突、身份选择的困惑与寻求身份证明一再成为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叙事的基本线索或基本诉求。与之相应的是以《超时空同居》《路边野餐》《缝纫机乐队》等为代表的电影中所体现出的关于"去哪儿"和如何处理"过去、现在、未来"关系的问题,及其所导致的精神焦虑。近年来影视作品对这一困境的回应和开出了药方:接受过去/现在、在旅途/在异地完成治愈并回归都市。一方面,重组的时间质疑了传统的"时间穿越"在治疗上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影像乌托邦虽然提供了想象性的救赎空间,但鼓励个体的逃离悬置了都市问题,也就悬置了对答案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议题 时间重组 去哪儿 现代个体 精神困境
下载PDF
迈向后民族主义的西方——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丛日云 马涛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80,178,共27页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迈向后民族主义社会。民族、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是现代个人在萌发和成长的早期超越天然的血缘、地缘等小共同体的束缚而将情感归属与政治忠诚投向更大的共同体的结果。具有权利、尊严与平等意识的现代个人的出现,...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迈向后民族主义社会。民族、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是现代个人在萌发和成长的早期超越天然的血缘、地缘等小共同体的束缚而将情感归属与政治忠诚投向更大的共同体的结果。具有权利、尊严与平等意识的现代个人的出现,带来了现代个人主义的价值革命,也推动了以族裔、文化和政治认同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而日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更多自由选择、自我表现和自我解放的后现代个人的产生,掀起了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后现代主义者颠覆了现代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将民族或民族国家视为束缚和压迫的力量。后现代主义政治和知识精英们以多元文化主义解构现代民族主体文化,以身份政治和超国家政治解构民族国家族裔属性,同时后民族主义者积极构想后民族国家建制,试图建构抽空了族裔和文化内涵的政治共同体作为后现代人的家园,推动了西方的后民族主义转向。这导致后现代主义的西方个人归属感丧失,国家凝聚力下降,国家族裔和文化根基被蛀空,自由民主活力枯竭,国家面临衰败和解体的风险。在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秩序中,其竞争力也受到削弱。重新审视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内涵和价值,认识西方后民族主义的困境,有助于辨清西方文明演变的趋势,避免后现代化的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后现代个人主义 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 后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Web挖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涛 邓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5期742-746,共5页
从Web上异质的、非结构化的数据中发现有用的知识或者模式是目前数据挖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Web挖掘就是从Web文档和Web活动中抽取感兴趣的、潜在的有用模式和隐藏的信息。介绍了Web挖掘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基于Web的文本挖掘进... 从Web上异质的、非结构化的数据中发现有用的知识或者模式是目前数据挖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Web挖掘就是从Web文档和Web活动中抽取感兴趣的、潜在的有用模式和隐藏的信息。介绍了Web挖掘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基于Web的文本挖掘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一个基于Web的文本挖掘的结构模型图。重点介绍了网页聚类算法,实现了远程教学的按需学习和因材施教的要求。提出了一个基于Web挖掘的智能化、个性化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挖掘 文本挖掘 现代远程教育 个性化 聚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