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史、学术史的研究态势、基本问题和提升策略——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为中心
1
作者 王卫平 曹庆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5,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虽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新进展、走向新高度、达到新境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必...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虽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新进展、走向新高度、达到新境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必须克服“重文学创作史,轻文学研究史”,认为学术史研究是“二道贩子”、是“第二等学问”的思想和心态,充分认识到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必须全面把握学科史、学术史的研究态势;必须准确认识学科史、学术史的功能定位和基本问题;必须深入探讨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科史 学术史 态势 基本问题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文学性的焦虑与中国现代文学史撰述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海波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13,F0002,共14页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与文学史互为存在却又根本不同,文学史撰述既要体现历史的意识和历史中文学的位置,又要呈现文学的特性。文学史的科学性是撰写文学史的基本态度,而文学史的文学性则是撰写文学史的基本立场,任何文学史家总会在...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与文学史互为存在却又根本不同,文学史撰述既要体现历史的意识和历史中文学的位置,又要呈现文学的特性。文学史的科学性是撰写文学史的基本态度,而文学史的文学性则是撰写文学史的基本立场,任何文学史家总会在其文学史撰述中体现出一定的文学思想,表达一定的文学精神。如何认识文学史的文学性,尤其如何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学性,多年来形成不同认识、不同观点,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性探索及其不断的“重写”,体现的恰恰是文学史撰述中的文学性焦虑,从思想启蒙到文学现代化,从重写文学史到“纯文学”的诉求,文学性焦虑制约了文学史撰述,也制约了文学观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史 重构 文学性焦虑
下载PDF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勇 张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作品选编对于作家、作品经典意义的建构和影响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还是中国现代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都体现出作为一部作品选编的独立价值。但是相比较于文学史的研究,对于中国现当代... 作品选编对于作家、作品经典意义的建构和影响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还是中国现代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都体现出作为一部作品选编的独立价值。但是相比较于文学史的研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无论是具体的作品选版本还是宏观作品编选的历史发展流变,都缺乏相应的研究和提炼。而选编史研究的缺席,将深刻影响文学研究的平衡,因此,必须关注对于作品选编的研究,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的构架,以期推动文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史 作品选编史 学术史
下载PDF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4-92,共9页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应该把他们置于整个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加以多方面的考察。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阿Q、闰土、祥林嫂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展示国民性弱点的农民形象;朱老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应该把他们置于整个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加以多方面的考察。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阿Q、闰土、祥林嫂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展示国民性弱点的农民形象;朱老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农民英雄典型;梁三老汉、严志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体现社会变革时期农民犹豫、纠结心态的典型;李双双、张腊月、吴淑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农民妇女主人翁形象。这些农民形象都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又栩栩如生,这是由作家的创作思想和生活体验所造成的。这些农民形象绝不仅仅是文学形象本身,而且还是中国现当代作家心智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农民形象 性格核心 文化内涵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近现代报刊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以《正宗爱国报》为例
5
作者 马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81,195,共9页
《正宗爱国报》是清末民初创办的重要白话报,它在开启民智、宣传救国、自立图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多民族的办报团队和以爱国为主题的办报宗旨,对当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仍具有宝贵的历史借鉴意义。论文在回顾《正宗爱国报》的创... 《正宗爱国报》是清末民初创办的重要白话报,它在开启民智、宣传救国、自立图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多民族的办报团队和以爱国为主题的办报宗旨,对当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仍具有宝贵的历史借鉴意义。论文在回顾《正宗爱国报》的创办背景后,结合报纸文本分析其爱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中国近现代史 《正宗爱国报》 丁宝臣 爱国意识
下载PDF
古今之争中的史学家自我救赎——从黄仁宇命运谈起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仲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128,160,共6页
作为史学家,黄仁宇身份复杂、经历坎坷、思想富有原创性。他的历史著述中充满"申辩"意识,这不仅可以视为是为其本人的生存与荣耀,而且可以看做是为古老中华文明的生存与荣誉申辩。然而他的思与行又充满悖论:一方面深切感受到... 作为史学家,黄仁宇身份复杂、经历坎坷、思想富有原创性。他的历史著述中充满"申辩"意识,这不仅可以视为是为其本人的生存与荣耀,而且可以看做是为古老中华文明的生存与荣誉申辩。然而他的思与行又充满悖论:一方面深切感受到欧美的强大,大声疾呼中国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却经常与"现代理性文化"格格不入。从黄仁宇这样的典例出发,有助于探讨现代华人史学家在"古与今"和"中与西"的张力之间的紧张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仁宇 中国近现代史 现代性
下载PDF
论魏源对中国近现代化的启蒙
7
作者 夏剑钦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从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引论,论说魏源四大名著对中国近现代化的启蒙作用,即《皇朝经世文编》开启经世致用学风,《圣武记》为中国近代军事变革思想之启蒙与导引,《海国图志》开启"师夷长技以制夷"时代新风,《默觚》对治学与治国... 从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引论,论说魏源四大名著对中国近现代化的启蒙作用,即《皇朝经世文编》开启经世致用学风,《圣武记》为中国近代军事变革思想之启蒙与导引,《海国图志》开启"师夷长技以制夷"时代新风,《默觚》对治学与治国理政的启迪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 启蒙 《皇朝经世文编》 《圣武记》 《海国图志》 《默觚》
下载PDF
基于“课堂派”平台的“纲要”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8
作者 邹欣 胡兆凌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8-71,共4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逐渐向融合信息化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课堂派”平台是为混合式教学所研发的在线教学平台,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辅助功能。基于“课堂派”平台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混合式教学,旨在利用“课堂派”平台融合线... 高校思政课教学逐渐向融合信息化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课堂派”平台是为混合式教学所研发的在线教学平台,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辅助功能。基于“课堂派”平台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混合式教学,旨在利用“课堂派”平台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方式,改进“纲要”课堂教学方式、考核评价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提高“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演进及历史教育的衔接
9
作者 王群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6期61-63,共3页
中国的近现代史的课程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历史课程之一,越来越受到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视。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民素质不断提高,我国政府正在不断监督我国高校完善教育教学制度。我国的教师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利用现有... 中国的近现代史的课程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历史课程之一,越来越受到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视。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民素质不断提高,我国政府正在不断监督我国高校完善教育教学制度。我国的教师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创新我国的教育教学课程。我国的高校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养工作,确保教师能够掌握足够的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技能,同时也要为我国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本文主要对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教学的课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演化及历史进程,和我国高校中国近代史教育不断演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教育 教育演化
下载PDF
我国现当代小说汉英自译的历史书写
10
作者 史慧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0-64,共5页
历史是小说创作的背景之一,以或直截了当或一笔带过的表达方式存在于小说的字里行间。小说自译者因其兼具作者和译者身份,必然肩负历史书写的使命。汉语平行语料表明,自译者多使用双语文本"合力"的方式集中再现民国时期(1912... 历史是小说创作的背景之一,以或直截了当或一笔带过的表达方式存在于小说的字里行间。小说自译者因其兼具作者和译者身份,必然肩负历史书写的使命。汉语平行语料表明,自译者多使用双语文本"合力"的方式集中再现民国时期(1912—1949)的历史,且在汉语原文和英语译文中体现出"明"与"暗"两种处理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译 中国现当代小说 历史书写 民国时期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之发端
11
作者 张传敏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06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源头,它在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逐渐确立并受到人事因素的巨大影响,虽然曾一度被列入教育部的大学中文系科目表,却仍然保持了其'民间'特色。就学术承传关系来说,民国时期朱自... 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源头,它在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逐渐确立并受到人事因素的巨大影响,虽然曾一度被列入教育部的大学中文系科目表,却仍然保持了其'民间'特色。就学术承传关系来说,民国时期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开创了文学史编著体例,并影响了后者的学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民国时期 新文学课程 学科史
下载PDF
“大思政”格局下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9
12
作者 曾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6-29,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在"大思政"格局下,深化专题式教学改革成为当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助推"大思政"格局构建的有效方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式教学在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在"大思政"格局下,深化专题式教学改革成为当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助推"大思政"格局构建的有效方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式教学在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打破了教材顺序,以问题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教学专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进而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格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专题教学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实现路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俊修 李敏昌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6-50,共5页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努力。为此,思政课教师要苦练内功,提升自身觉悟与个人魅力,教学内容要体现生命关怀和生活价值,提升教学的底蕴与厚重感,同时勤练外功,构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轻松的课...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努力。为此,思政课教师要苦练内功,提升自身觉悟与个人魅力,教学内容要体现生命关怀和生活价值,提升教学的底蕴与厚重感,同时勤练外功,构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并通过锤炼细节,来历练、美化教学的艺术,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至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吸引力 教师觉悟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非遗”进课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立芳 庞银萍 杨连菊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04-108,共5页
"非遗"进思政课堂是近年"非遗"进高校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可实现展示艺术之美到达到精神共鸣的飞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分析了"非遗"进思政课堂的可行性、重要意义和... "非遗"进思政课堂是近年"非遗"进高校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可实现展示艺术之美到达到精神共鸣的飞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分析了"非遗"进思政课堂的可行性、重要意义和实施策略。"非遗"是活态历史,进《纲要》课堂可有效缩小大学生与近现代历史的距离感,使价值观教育方法趋于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肃清网络不良言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进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下载PDF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医学生责任伦理培育的契合 被引量:7
15
作者 兰雪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12期1587-1591,共5页
当前思政课对医学生的责任伦理教育仍显不足,加之一些社会观念的影响,部分医学生表现出社会责任意识不坚定、未来责任认知不足、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生命责任意识淡漠等不良现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蕴含的不忘初心、锲而不舍、牺牲奉献... 当前思政课对医学生的责任伦理教育仍显不足,加之一些社会观念的影响,部分医学生表现出社会责任意识不坚定、未来责任认知不足、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生命责任意识淡漠等不良现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蕴含的不忘初心、锲而不舍、牺牲奉献、革故鼎新的思想内核与医学生的责任伦理培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立足点培育医学生责任伦理,应及时回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新理论为基础设置课程专题,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责任伦理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医史、校史资源,承继责任伦理精神;探索实践教学新方式,巩固责任伦理培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责任伦理 医学生教育
下载PDF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乡土资源开发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建民 《唐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03-104,108,共3页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合理地开发应用乡土资源,有利于拓展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乡土资源的开发应用要有所选择,并采取合理的形式,以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乡土资源 教学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思政课教学的三维契合向度——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审思
17
作者 薛晓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3期101-105,共5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的提出,反映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新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彻底变革的决心和信心。培育全民族新的文化使命感,自觉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上升到担...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的提出,反映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新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彻底变革的决心和信心。培育全民族新的文化使命感,自觉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上升到担当和创新的高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更要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立德树人作用突出,理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演进理路,积极探释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多重契合向度,从而主动承担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契合向度 思政建设 文化建设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中国话语建构
18
作者 唐剑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2,共6页
中国话语是中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阐释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成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中国话语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思政建设的实际要求,并且有完整的层次设计和路径安排。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 中国话语是中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阐释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成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中国话语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思政建设的实际要求,并且有完整的层次设计和路径安排。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中国话语的内在关联解决的不仅是为什么需要中国话语的问题,还有如何用中国话语在历史教育中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实践当中需要用中国话语对历史教育进行重塑,为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叙事建立连续性,进而提炼出完整的中国叙事,将其体系化并纳入中国话语,更好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和解放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话语 叙事 中国式现代化 生产力
下载PDF
习近平抗战史观对“纲要”抗战史教学的导向引领
19
作者 杨立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26-128,131,共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以习近平抗战史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深入理解抗战历史的史鉴作用,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抗战精神。抗战史要以史实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以习近平抗战史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深入理解抗战历史的史鉴作用,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抗战精神。抗战史要以史实发言,帮助大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抗战历史,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水平和历史辨析能力。习近平抗战史观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抗战史、提升历史素养,以及加强思想政治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导向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抗战史观 纲要课 引领
下载PDF
“四史”融入中医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策略
20
作者 张昕欣 赵海滨 《中医教育》 202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四史”融入中医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净化历史虚无主义消极影响、坚定理想信念和职业理想具有重要意义。“四史”与中国近现代史... “四史”融入中医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净化历史虚无主义消极影响、坚定理想信念和职业理想具有重要意义。“四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既相融相通又相辅相成。在教学实践策略上,可以从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理念;贯彻两个融入,丰富教学内容;打造疑问链条,创新教学方法;致力生动实践,完善教学目标4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医药院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