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实秋等现代作家对《秋野》月刊的影响探究
1
作者 洪惠云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6-62,共7页
文章聚焦南洋侨生主办的《秋野》月刊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密切关系,主要研究梁实秋、徐志摩、余上沅等《新月》作家以及与王任叔等中国现代作家对《秋野》月刊的“浇灌”,并解读他们在《秋野》上所刊发文章的文学思想和艺术特色,进一步探... 文章聚焦南洋侨生主办的《秋野》月刊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密切关系,主要研究梁实秋、徐志摩、余上沅等《新月》作家以及与王任叔等中国现代作家对《秋野》月刊的“浇灌”,并解读他们在《秋野》上所刊发文章的文学思想和艺术特色,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作家对《秋野》刊物乃至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野》月刊 梁实秋 中国现代作家 关系
下载PDF
略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中国作家自传文创作中的“身份预设”——以“自我”为中心
2
作者 王余鹃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6-94,共9页
“自传”,是作者自叙生平的一种文类;“他传”,是作者叙述他人生平的一种文类。一般认为,身份预设,是自传书写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无论是自传或是他传,都曾爆发过一场写作热潮。考察这一时期现... “自传”,是作者自叙生平的一种文类;“他传”,是作者叙述他人生平的一种文类。一般认为,身份预设,是自传书写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无论是自传或是他传,都曾爆发过一场写作热潮。考察这一时期现代中国作家们在自传文创作中的“身份预设”,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可以说,这与这一时期的现代中国作家在他传文创作之中所进行的“身份预设”——往往会以传主之“个性”为焦点,是截然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现代中国作家 自传文创作 身份预设 自我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的小城镇体验与河流书写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胜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106,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存在一个很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现代作家都与小城镇有着不解之缘,而小城镇与河流有着天然联系,在现代作家审美意识的观照下,文本中呈现的河流既是创作主体思想意识、情绪情感的指涉,也是临河而居的民众的生存状态、国...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存在一个很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现代作家都与小城镇有着不解之缘,而小城镇与河流有着天然联系,在现代作家审美意识的观照下,文本中呈现的河流既是创作主体思想意识、情绪情感的指涉,也是临河而居的民众的生存状态、国民性呈现的重要表征。现代作家的小城镇体验与河流书写是一种童年经验、现代性体验、寻根体验的综合,是对民族复兴、国民性批判、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建构等宏大主题的言说,河流与城镇的关系见证了历经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小城镇 河流 小城作家
下载PDF
民国中小学作文与现代作家的培育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宗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许多人接受了民国教育体制的中小学教育。其中,国文课的作文教育为学生成长为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国教育体制中,中小学作文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深刻地影响了学生早期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注重个性发展和情感...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许多人接受了民国教育体制的中小学教育。其中,国文课的作文教育为学生成长为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国教育体制中,中小学作文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深刻地影响了学生早期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注重个性发展和情感抒发的作文理念,使得学生摆脱了传统私塾策论式写作模式的束缚。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一是注重了学生写作内在规律的把握;二是促进了中小学学生对文章写作的兴趣;三是注重采取不同的形式促成了其文学创作的社会化;四是注重图书馆在学生作文阅读和写作中的作用。总的来看,中小学的作文教育在培养中小学学生成长为现代作家的过程中,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绩,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队伍的生力军,为大学更好地进行文学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出了一大批现代作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体制 中小学作文 中国现代作家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的家族情结与小说创作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季 《惠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
家族既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更是意蕴丰富的文化概念。中国现代作家对家族的不同情感取向,构成了多彩的家族题材小说。由于对乡土和家族的固有眷恋以及都市的陌生感和隔阂感,中国现代作家在描述家族复杂的结构关系以及多变的亲缘情感时... 家族既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更是意蕴丰富的文化概念。中国现代作家对家族的不同情感取向,构成了多彩的家族题材小说。由于对乡土和家族的固有眷恋以及都市的陌生感和隔阂感,中国现代作家在描述家族复杂的结构关系以及多变的亲缘情感时,呈现出理智型、激情型、眷恋型、牧歌型、冷峻型等不同样式,创作的主旨具有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家族情结 家族题材小说
下载PDF
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的形而上之思——中国现代文学思想传统略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先飞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102,共4页
现代中国文学家从直接的生存感受与迫切的精神需要出发,对形而上的人类本质问题、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以及人性的渊源等领域进行了深层探究与持久询问,从而形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一种重要的精神传统。他们主要对“人”的本质问题与“人... 现代中国文学家从直接的生存感受与迫切的精神需要出发,对形而上的人类本质问题、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以及人性的渊源等领域进行了深层探究与持久询问,从而形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一种重要的精神传统。他们主要对“人”的本质问题与“人”的超越性精神追求问题进行了集中思考,提出了现代中国独特的人学命题,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思想”。他们原创性的思想成果具有深广的现实思想意义,成为民族精神发展中的重要积累,对民族精神的成长以及民族精神境界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文学家 形而上思考
下载PDF
川端康成与20世纪中国文学渊源研究综述
7
作者 周密 谭俊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3-19,共7页
学术界对于川端康成与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关系更多是从平行研究着手的,关注最多的就是川端康成与沈从文的比较研究了,之外还有川端与郁达夫、曹禺等等。而在探究川端康成与中国当代作家的关系时,研究者们(更多的也是作家本人)更注意从... 学术界对于川端康成与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关系更多是从平行研究着手的,关注最多的就是川端康成与沈从文的比较研究了,之外还有川端与郁达夫、曹禺等等。而在探究川端康成与中国当代作家的关系时,研究者们(更多的也是作家本人)更注意从影响的角度来予以剖析或自述。比如王小鹰、余华、贾平凹、莫言等等都提到川端文学对他们创作的推动。这种研究状况的形成,与20世纪中国学界对川端作品的译介相关联,此中可见文学研究与社会变迁的互动,以及未来研究领域的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中国现代作家 中国当代作家
下载PDF
“纯性”与“热性”: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南洋土著类征
8
作者 罗克凌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1-64,共4页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qu...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纯性"与"热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南洋" 土著形象 "纯性" "热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像阐释
9
作者 马春景 《现代传记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把中国现代作家搬上银幕,编导不仅面临如何有效利用大众的窥私心态,规避庙堂文化的树碑要求,而且在创作过程中还面临着如何尊重并充分利用史料和文本,避免固化和霸权思维等问题,只有借助媒介优势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实现对中国现代作家... 把中国现代作家搬上银幕,编导不仅面临如何有效利用大众的窥私心态,规避庙堂文化的树碑要求,而且在创作过程中还面临着如何尊重并充分利用史料和文本,避免固化和霸权思维等问题,只有借助媒介优势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实现对中国现代作家成功的影像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传记 影视 真实 影像阐释
原文传递
“南洋”叙写之中国现代作家“群像”分析
10
作者 罗克凌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45-49,共5页
中国现代作家中有叙写过"南洋"(即东南亚)的作家阵容可谓相当庞大。本论文所勘察涉及的多达48位,试就此制作一张"群像"脉序图谱,借以对之有一个直观、清朗而有机的总体摄照,为相关的"南洋"人文研究提供... 中国现代作家中有叙写过"南洋"(即东南亚)的作家阵容可谓相当庞大。本论文所勘察涉及的多达48位,试就此制作一张"群像"脉序图谱,借以对之有一个直观、清朗而有机的总体摄照,为相关的"南洋"人文研究提供一定的史料裨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叙写 中国现代作家 群像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南洋”热带风物描写
11
作者 罗克凌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2-118,共7页
“风物”亦称“方物”,指的是出自某个地方的所有东西,包括各地方所特有的物产资源,如农、林作物和渔、矿资源等;也包括各地方机工、手工生产的各样产品,这些产品通常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技术文明程度,主要指各种实用制作技艺物品。中国现... “风物”亦称“方物”,指的是出自某个地方的所有东西,包括各地方所特有的物产资源,如农、林作物和渔、矿资源等;也包括各地方机工、手工生产的各样产品,这些产品通常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技术文明程度,主要指各种实用制作技艺物品。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描写“南洋”“风物”的内容,他们对各种“南洋”“风物”(主要通约化地集中在“槟榔”“榴莲”和“橡胶”三种“南洋”特色风物上)进行描叙想像,事实上是对异国的一种“形象”想象,借物拟志,寄寓了作家们各式不同的文学思悟和审美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南洋” 热带风物 形象 想象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南洋”风景:花木与建筑
12
作者 罗克凌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0-84,共5页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描写"南洋"风景的篇章,其中以"南洋"花木描写与"南洋"建筑描写卓为突出。诗人杜运燮的《热带三友》笔致动人地写述了"南洋"椰、蕉、木棉的尤异姿态和精神内涵。"南...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描写"南洋"风景的篇章,其中以"南洋"花木描写与"南洋"建筑描写卓为突出。诗人杜运燮的《热带三友》笔致动人地写述了"南洋"椰、蕉、木棉的尤异姿态和精神内涵。"南洋"的佛塔寺可谓"南洋"文化"超机体"的一个泛例隐喻,而新加坡的"鱼尾狮"则是"南洋"文化记忆库里最微缩典型的一个特案象征,两者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的代表性视界具体而微地诠证了"南洋"建筑风景全部文化归属性的"情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南洋” 风景 花木 建筑
下载PDF
苦闷与亢奋——论中国现代作家的青春激情与理想人生
13
作者 宋剑华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1-26,共6页
综观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 :他们走向文坛时虽然都很年轻 ,却都富有崇高的人生理想 ;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也都非常不错 ,但却敢于背叛自己的阶级出身而成为中国现代政治革命的追随者 ;他们都具有... 综观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 :他们走向文坛时虽然都很年轻 ,却都富有崇高的人生理想 ;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也都非常不错 ,但却敢于背叛自己的阶级出身而成为中国现代政治革命的追随者 ;他们都具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可能 ,却自觉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成为了呼唤现代文明的时代歌手。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 ,为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无穷的生命活力 ;同样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 ,使 2 0世纪中国文学充满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作家 青春期 叛逆个性 政治理想 浪漫主义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蛮性”与“野性”: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南洋土著类征
14
作者 罗克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qu...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蛮性"与"野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南洋” 土著 “蛮性” “野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的神话视界
15
作者 叶永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9-367,共9页
中国现代作家既以学者身份对中外神话进行译介、研究,重返文化源头,为现代民族国家成长寻找动力;同时又取材神话进行文学创作。神话资源经过现代性阐释与创造,获得了生长,在母题与原型的变异中融入了时代色彩和个人情感,完成了对民族国... 中国现代作家既以学者身份对中外神话进行译介、研究,重返文化源头,为现代民族国家成长寻找动力;同时又取材神话进行文学创作。神话资源经过现代性阐释与创造,获得了生长,在母题与原型的变异中融入了时代色彩和个人情感,完成了对民族国家的现代想象。现代作家的神话重述,体现了时代语境规约下的不同话语的纠结与冲突;此外也曾注意到神话的艺术审美性。现代作家的神话研究与重述显示出了较宽广的视界,但也体现出某种"偏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家 神话 视界 偏至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话语纷争——1930年前后的文坛论争之考察
16
作者 高兴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20,共7页
1930年前后的中国文坛异常复杂,左翼作家、自由主义作家、海派作家和"开明派"作家一致反抗国民党的文化专制,不约而同地结成了文化统一战线。但是,他们的思想碰撞和话语交锋也十分激烈。实际上,作家群体之间的话语冲突基于作... 1930年前后的中国文坛异常复杂,左翼作家、自由主义作家、海派作家和"开明派"作家一致反抗国民党的文化专制,不约而同地结成了文化统一战线。但是,他们的思想碰撞和话语交锋也十分激烈。实际上,作家群体之间的话语冲突基于作家文化立场的歧异,各类作家的话语纷争可以视为文化权力场中的作家话语建构所造成的占位效应。在对集体"象征资本"的角逐过程中,左翼作家最终获得了时代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文化立场 话语交锋 文坛论争 1930年前后
下载PDF
需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方竞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0-35,共6页
时至今日,鲁迅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有了某种隔阂、壁障以致对立,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鲁迅与其他现代作家研究的发展,制约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内部分裂乃至对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中... 时至今日,鲁迅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有了某种隔阂、壁障以致对立,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鲁迅与其他现代作家研究的发展,制约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内部分裂乃至对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可以看到,这些矛盾、差异乃至分裂、对立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内部,统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具有自身根基的整体发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作家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史料钩沉联结两岸,拾贝补遗破陈立新——评《文海拾贝——中国现代作家集外文考与年表编撰》
18
作者 黄桂波 《华文文学》 2023年第4期115-119,共5页
程桂婷等合著的《文海拾贝——中国现代作家集外文考与年表编撰》(上下册)运用“研究(史料)—编撰(年表)—选校(佚文)”的“三维一体”写作思路,基于“全面性”、“时间延续性”和“学术补白”等标准,有条理地进行“史料选考”“年表选... 程桂婷等合著的《文海拾贝——中国现代作家集外文考与年表编撰》(上下册)运用“研究(史料)—编撰(年表)—选校(佚文)”的“三维一体”写作思路,基于“全面性”、“时间延续性”和“学术补白”等标准,有条理地进行“史料选考”“年表选编”“佚文选校”。从整体上看,这套书虽存在些许瑕疵,但瑕不掩瑜,其实现了在纷繁复杂的史料文海中识别并拾掇出“宝贝”的学术初心,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赴台文人”这一特殊群体的“集外文”予以发掘补遗,完善原本“残缺”的作家文学年表,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学界的“陈见”进行推翻重述,阐释“新见”。这有利于打破“两岸学术分断”的僵局,统合海峡两岸对这一群体的学术研究。该著作无论是对“赴台文人”个体的文学史定位、抑或是群体研究史的推进、甚至是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发展,都有突破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海拾贝——中国现代作家集外文考与年表编撰》 赴台文人 史料整理与研究
下载PDF
“编辑”视野中的中国近现代作家——评蒋成德的《中国近现代作家的编辑历程》
19
作者 刘卫东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7-40,共4页
蒋成德的《中国近现代作家的编辑历程》是一部视角独特、资料详实、带有情怀的专著。首先,是对"作家兼编辑"现象的"跨专业"研究。蒋成德是一位学者型编辑,他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个课题,把一个以往习焉不察的对象端... 蒋成德的《中国近现代作家的编辑历程》是一部视角独特、资料详实、带有情怀的专著。首先,是对"作家兼编辑"现象的"跨专业"研究。蒋成德是一位学者型编辑,他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个课题,把一个以往习焉不察的对象端上研究平台,苦心经营多年,可谓这个领域的重要先行者。其次,这是一部以"编辑"为视角而具有思想史指向的著作。蒋成德并没有想要写成一部完全由材料和观点组成的"编辑史",而是试图深入研究对象,把握他们活生生的编辑思想。所以,这部著作看起来是"扁平"(并列)结构,但细读,却有"精深"之处:虽然立足"编辑",但背后的底蕴却是思想史。其三,是对编辑家人格的品评与看重。在蒋成德看来,编辑不仅是一个技术活,而且是渗透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因此,他很看重编辑家的人格,其对编辑家的人格要求,也正体现了他自己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成德 《中国近现代作家的编辑历程》 作家兼编辑 “跨专业”研究 思想史指向 编辑家人格
下载PDF
现代中国作家论的萌生——论王国维与梁启超的作家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勇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6-60,共5页
作为一种批评范式,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作家论其实是在晚清与"五四"两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确立的,王国维与梁启超就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先驱者。首先,从历史语境来看,他们的文学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其次,他们都融合了中西思... 作为一种批评范式,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作家论其实是在晚清与"五四"两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确立的,王国维与梁启超就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先驱者。首先,从历史语境来看,他们的文学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其次,他们都融合了中西思想观念,确立专门角度,讲究科学方法,已经具备了现代批评的质素;最后,他们的作家论既是对中国古代作家论的继承与超越,也对"五四"时代的作家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梁启超 现代中国作家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