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TC-32型数控机床造型改进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许世虎 严渝珊 刘云国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为提高数控机床操作效率、减少使用者的误操作频率,对现有某品牌VTC-32型数控机床的产品形态、人机界面、色彩等方面的设计缺陷进行改进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人机工程学中的人机系统设计、控制器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及工作环境设计原... 为提高数控机床操作效率、减少使用者的误操作频率,对现有某品牌VTC-32型数控机床的产品形态、人机界面、色彩等方面的设计缺陷进行改进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人机工程学中的人机系统设计、控制器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及工作环境设计原理与方法,结合产品形态组构理论与方法,在保留该机床原有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对造型进行改良设计,并给出了设计方案,以期达到提高使用体验性和改善厂房环境的要求,对同类型数控机床造型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数控机床 造型改进设计 人机工程
下载PDF
基于感性工学与层次分析法的家用动感单车造型优选设计
2
作者 刘伯龙 孙薇 《工业设计》 2023年第6期151-154,共4页
为使动感单车造型更加符合女性白领人群的审美和感性需求,文章提出基于感性工学与层次分析法的动感单车造型优选设计。首先建立动感单车样本库和感性词汇库,通过对目标用户调研及访谈得到“轻盈—厚重”感词汇组,结合样本设计语义差分... 为使动感单车造型更加符合女性白领人群的审美和感性需求,文章提出基于感性工学与层次分析法的动感单车造型优选设计。首先建立动感单车样本库和感性词汇库,通过对目标用户调研及访谈得到“轻盈—厚重”感词汇组,结合样本设计语义差分问卷得到代表性样本。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要素层级关系,确定设计要素优先次序及权重排序,以此为根据指导造型设计,最后以实例分析检验数据结论的可靠性。结果完成了对家用动感单车造型的优选,验证了该方法对于挖掘用户感性需求进行造型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工学 层次分析法 女性白领 动感单车 造型优选设计
下载PDF
工程车辆操控台造型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年文 苗颖彬 张立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7-133,共7页
为提高工程车辆驾驶室操控台的美观度,构建了用户偏好驱动下的工程车辆操控台造型优化设计系统。以轮式装载机为例,通过聚类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建立了操控台造型设计要素与用户偏好间的映射关系;依据数量化理论I类,借助SPSS软件确定了... 为提高工程车辆驾驶室操控台的美观度,构建了用户偏好驱动下的工程车辆操控台造型优化设计系统。以轮式装载机为例,通过聚类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建立了操控台造型设计要素与用户偏好间的映射关系;依据数量化理论I类,借助SPSS软件确定了两者的函数关系;结合交互式遗传算法(Interactive Genetic Algorithm,IGA)适应度函数,构建了操控台造型优化设计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制出优化设计系统及交互界面。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准确输出用户满意的设计方案,能为工程车辆操控台造型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辆操控台 造型优化设计 交互式遗传算法 感性工学 数量化理论I类
下载PDF
挖掘机器人工作装置的弹性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
4
作者 李海虹 邹久礼 +2 位作者 李建成 贾育秦 陈志恢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68,共6页
以某型挖掘机器人工作装置作为分析对象,考虑柔性单元的变形对运行精度的影响,根据机构弹性动力学理论,对挖掘瞬间的挖掘机器人的工作装置进行动力学建模及模态分析;以提高其前四阶固有频率的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元长度作为... 以某型挖掘机器人工作装置作为分析对象,考虑柔性单元的变形对运行精度的影响,根据机构弹性动力学理论,对挖掘瞬间的挖掘机器人的工作装置进行动力学建模及模态分析;以提高其前四阶固有频率的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元长度作为优化变量,采用分层递进的优化策略,对联接动臂与动臂油缸的铰点进行优化,并在此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联接动臂与斗杆的铰点进行优化。两次优化均在保持原有约束条件及性能参数的情况下,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完成。通过性能参数对比,可以认为本次优化使挖掘机器人工作装置动力学特性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器人 弹性动力学建模 优化设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工作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