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示范方式失效分析--基于示范村建设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韩国明 王鹤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2,共5页
示范作为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我国被普遍使用,示范村则是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西北地区某县示范村建设实际情况的个案调研,从政府利益内在性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中西方公共政策执行与公共... 示范作为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我国被普遍使用,示范村则是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西北地区某县示范村建设实际情况的个案调研,从政府利益内在性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中西方公共政策执行与公共资源分配的方式。本文认为,公众对行政官员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部分地方官员为了产生有显示度的政绩成果,将各种政府项目相对集中地投入到少数示范村,是导致公共政策执行的示范方式失效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 示范村 政府利益
原文传递
论农民收入增长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基于贵州省10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调查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瑞德 蔡承智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5-119,共5页
新农村建设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农民增收问题能否得以解决,关系着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本文从农民增收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入手,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在贵州省10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确定了9个典型示范... 新农村建设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农民增收问题能否得以解决,关系着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本文从农民增收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入手,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在贵州省10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确定了9个典型示范村,整理了典型示范村及其对照村连续两年调研所得的数据资料,并将数据资料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照分析,据此论证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收入增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村 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经营性治理:村庄迈向示范的自主逻辑——兼论示范村的推广效度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尧磊 余敏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54-61,共8页
示范打造是全国各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再度掀起的运动热潮。相较于已有研究采取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本位"视角,本文从"村庄本位"视角出发,基于浙江安吉鲁家村的经验性调查材料,提出"以蓄力为借力、以借力为自力&q... 示范打造是全国各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再度掀起的运动热潮。相较于已有研究采取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本位"视角,本文从"村庄本位"视角出发,基于浙江安吉鲁家村的经验性调查材料,提出"以蓄力为借力、以借力为自力"的村庄迈向示范的自主逻辑。具言之,村庄要迈向示范,需要能人经营村庄,向内挖掘村庄内生力量。在内生力量积蓄基础上,善于向政府与向市场双向循环借力,建构以三产融合为支撑的产业平台以此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庄内源式发展。将村庄迈向示范的条件分为共享型条件与专项型条件,认为专享型条件限制了示范村经验推广的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治理 示范村 能人主政村庄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型乡村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柯丽菲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3年第3期63-71,共9页
城乡互补、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城郊型乡村区位特殊,作为“都市里的村庄”,具有典型城乡接合部的特征,如果缺乏规划与发展策略,将面临“是农村无农业、农转居无工作、叫农民无耕地、想发展无空间”的困境,因此研究和创新... 城乡互补、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城郊型乡村区位特殊,作为“都市里的村庄”,具有典型城乡接合部的特征,如果缺乏规划与发展策略,将面临“是农村无农业、农转居无工作、叫农民无耕地、想发展无空间”的困境,因此研究和创新其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是城郊型乡村发展的目标,该类村庄的发展面临加强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明确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发展模式、消除产业发展障碍、拓展村民收入等需求。文章分析了北京市城郊型A村的探索实践,提出城郊型乡村的发展可从发挥党建引领,加强多元共治,提升环境景观品质,形成“一村一品”鲜明特色,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镇村联动、村企协同、群众参与”的乡村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示范村
下载PDF
新农村示范村与非示范村建设差异分析--基于湖南38个村的调查
5
作者 胡钟平 封媛 +1 位作者 胡萍 解检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9-44,共6页
基于湖南20个示范村和18个非示范村的调查发现,得益于政策的驱动和村民的积极参与,示范村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方面的建设效果优于非示范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处理好示范村"点"与非示范村"面"的关系,... 基于湖南20个示范村和18个非示范村的调查发现,得益于政策的驱动和村民的积极参与,示范村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方面的建设效果优于非示范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处理好示范村"点"与非示范村"面"的关系,将示范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推广到非示范村,提升后者的建设水平。同时要尊重农民的认识和实践规律,完善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结合起来,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执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示范村 非示范村 建设效果 湖南
下载PDF
广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样板村建设现状及建议
6
作者 董雯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8期105-107,共3页
2019年9月,广州市开始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助力城乡发展,提升人居环境。本文介绍了广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样板村建设工作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总结了建设工作实践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资源化 样板村
下载PDF
以新发展理念指引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方志权 张晨 《科学发展》 CAS 2022年第11期67-75,共9页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上海以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在于“五个注重”,即注重顶层设计、夯实产业、突出重点、机制创新和党建引领,由此做实富民、宜居、改革、带动、善治五篇文章。下一...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上海以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在于“五个注重”,即注重顶层设计、夯实产业、突出重点、机制创新和党建引领,由此做实富民、宜居、改革、带动、善治五篇文章。下一步,要深化农村生产关系的研究,优化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动力机制,提升农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的协调发展,畅通现代要素向乡村流动的渠道,加速城乡融合发展,承接超大城市核心功能,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多元价值的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乡村振兴 示范村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郊区“文明村”建设为中央决策提供基础经验
8
作者 刘建 余俊俊 朱辉 《上海地方志》 2016年第3期68-78,96,共12页
1981年春,上海共青团组织在全国率先提出和积极实践“文明村”建设。1982年3月13日,上海团市委、市农委在松江县召开“文明村”现场会的5个会议材料及附件,是中国文明创建史上的珍贵档案资料。在中共中央(1982)27号文件下发以后,上海的... 1981年春,上海共青团组织在全国率先提出和积极实践“文明村”建设。1982年3月13日,上海团市委、市农委在松江县召开“文明村”现场会的5个会议材料及附件,是中国文明创建史上的珍贵档案资料。在中共中央(1982)27号文件下发以后,上海的“文明村”建设实现了上海团市委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党组的工作对接。总之,1981年2月-1984年4月上海郊区的“文明村”建设“先行先试”,为中央决策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五讲四美”活动转到“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城区的创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初期 上海郊区 “文明村” 中央决策 基础经验
下载PDF
中国乡村振兴要素识别与发展类型诊断——基于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信息挖掘分析 被引量:44
9
作者 谢臻 张凤荣 +4 位作者 陈松林 韦素琼 敖佳 高阳 伦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8-1058,共11页
分类推进、精准施策、规划先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思路,对乡村发展类型的科学诊断可有效服务于战略的分类实施。以中国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代表构建乡村发展'成功案例'数据库,从中深度挖掘乡村发展内外性'要素-组合&... 分类推进、精准施策、规划先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思路,对乡村发展类型的科学诊断可有效服务于战略的分类实施。以中国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代表构建乡村发展'成功案例'数据库,从中深度挖掘乡村发展内外性'要素-组合'信息,结合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乡村振兴诊断体系,以求对乡村进行科学分类。结果表明:①生计资源、工业基础、区位交通、文化/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等资源要素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禀赋基础,其中市场需求要素决定着乡村发展的外部性,生计资源要素在乡村发展内部性要素中最为关键;②要素组合的结构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潜能,'成功案例'识别出10类乡村振兴要素组合,其中生计资源优越-工业基础薄弱-区位交通优势-文化/生态环境优越的组合最具备振兴潜能;③基于'要素-组合'禀赋建立包含评价体系和分类体系的乡村振兴诊断体系,将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优先振兴型、预备振兴型、保留维持型和衰落搬迁型。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分门别类有序推进,避免'就村兴村'和'村村谈振兴'的狭隘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发展要素 投影寻踪分类 诊断体系 美丽乡村示范村 中国
原文传递
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马遵平 谢泽氡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79-84,共6页
乡村振兴示范村是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重要体现,对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为优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指导。获取四川省21个市州1 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地理坐标及... 乡村振兴示范村是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重要体现,对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为优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指导。获取四川省21个市州1 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地理坐标及相关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研究表明,海拔、坡度和气温决定了四川省乡村示范村的宏观分布格局,丘陵区是四川省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区域,乡镇是四川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应依托良好的公路交通,构建“村-乡镇-县城”的一体化区位发展空间,四川省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强,有必要从政策设计层面增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示范村 空间分布 聚集格局
下载PDF
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艳 孙思 +1 位作者 蒋伟峰 任以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76-85,共10页
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三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地理联系率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16—2018年,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年建... 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三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地理联系率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16—2018年,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年建成总量逐年增加的同时,历年新建成的各级别示范村也呈现出明显的建设转向,一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自2017年以来日渐成为主导方向;(2)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具有明显的经向地带性空间分布差异,整体呈现出“东北密集、西南稀疏”的分布格局,各地示范村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不一,海口市和文昌市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各级别示范村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一星级与三星级趋于显著性凝聚分布,五星级趋于随机分布;(3)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共同影响海南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空间分布,以地形、地貌、气候、河流条件为主的自然地理因素为其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条件,以政策扶持、交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为主的人文环境因素为其发展和延续提供了主要的知识溢出和资本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示范村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海南岛 中国
下载PDF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乡镇总体规划的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文钵 《镇江高专学报》 2009年第1期62-66,共5页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但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在小城镇的建设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根据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建议参照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经验,在新型乡镇建设中合理布局、突出特色...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但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在小城镇的建设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根据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建议参照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经验,在新型乡镇建设中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明确城镇功能分区;因地制宜,突出个性;设计好城镇规划体系,确定好选址和规模,全面搞好总体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新型乡镇 总体规划
下载PDF
基于“杭派民居”示范村村民自发改造现象的民居设计策略研究
13
作者 党常硕 贺勇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期233-235,共3页
文章以"杭派民居"示范村为研究对象,对建设后村民自发改造现象的深层动因进行分析,发现了当下建设模式与乡村实际现状、村民真实需求存在不完全匹配的问题,并基于村民与现代乡村的实际需求和客观条件,提出了针对不同生产生活... 文章以"杭派民居"示范村为研究对象,对建设后村民自发改造现象的深层动因进行分析,发现了当下建设模式与乡村实际现状、村民真实需求存在不完全匹配的问题,并基于村民与现代乡村的实际需求和客观条件,提出了针对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户型设计的策略以及设定边界与空间引导村民进行再设计的改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派民居”示范村 建设模式 自发改造 生产生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乡镇的布局原则
14
作者 郑文钵 《镇江高专学报》 2008年第4期97-100,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乡村城市化已是大势所趋。布局规划现代化乡村小城镇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经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乡镇应遵循:宏观着眼,区域协调;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统筹兼顾,平衡发展;因地制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乡村城市化已是大势所趋。布局规划现代化乡村小城镇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经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乡镇应遵循:宏观着眼,区域协调;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统筹兼顾,平衡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靠群众,科学建镇;深化改革,持续发展六大布局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乡镇 因地制宜 布局原则
下载PDF
网红经济下的精品示范型乡村设计策略——以广西田阳县五村镇巴某村加旭屯特色风貌改造为例 被引量:17
15
作者 范华 崔皓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8-82,共5页
近年来,网红经济在精品示范型村庄改造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分析网红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条件及国内乡村改造网红经济模式的相关案例,以广西田阳县五村镇巴某村加旭屯特色风貌改造为例,提出“山居网红”经济模式,并详细阐... 近年来,网红经济在精品示范型村庄改造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分析网红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条件及国内乡村改造网红经济模式的相关案例,以广西田阳县五村镇巴某村加旭屯特色风貌改造为例,提出“山居网红”经济模式,并详细阐述“山居网红”经济模式的构建策略和具体实效,以期为网红经济下精品示范型乡村设计特别是山区村落的改造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精品示范型村庄 网红经济 山居网红
下载PDF
空间与焦虑 中国新村20世纪20——50年代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宇振 《时代建筑》 2017年第2期21-29,共9页
新村作为一种集体存在的想象与实践,在20世纪初的中国浮现出来。文章讨论了新村的多种观念与争论;论述了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间新村概念与空间模型的演变,阐述了彼时关于"新村形变"的讨论与批评、建筑师对新村建设的回应;进... 新村作为一种集体存在的想象与实践,在20世纪初的中国浮现出来。文章讨论了新村的多种观念与争论;论述了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间新村概念与空间模型的演变,阐述了彼时关于"新村形变"的讨论与批评、建筑师对新村建设的回应;进而论述作为新空间的新村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认为新村生产是各种焦虑的生产,与权力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危机、资本积累危机以及人存在的意义危机紧密相关,其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并未随时间过程而解决,是远未终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村 模范村 平民住宅 现代性 空间生产
下载PDF
徐水人民公社居住点规划及建设研究 大跃进时期清华建筑系乡村建设实践史料录遗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亦师 《时代建筑》 2019年第6期138-145,共8页
河北省徐水县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是走在前列的模范县,曾作为“共产主义试点”进行建设。1958年10月至次年元月,清华建筑系和土木系师生共100多人曾参与了徐水县一个村庄居民点(大寺各庄“新村”)的规划设计和... 河北省徐水县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是走在前列的模范县,曾作为“共产主义试点”进行建设。1958年10月至次年元月,清华建筑系和土木系师生共100多人曾参与了徐水县一个村庄居民点(大寺各庄“新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全过程。文章根据规划方案说明、总结报告、口述访谈等一手史料梳理这段尘封已久的乡村建设实践,对“大跃进”时期的建筑活动开展初步研究,丰富我们对"大跃进”时期中国城乡规划特征的认识,反思对那一时代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徐水 清华建筑系 新村 乡村建设 芦苇构件
下载PDF
龙泉市兰巨乡仙仁村建设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浅析
18
作者 叶发和 卢健 曾甜甜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11期31-32,共2页
从浙江省龙泉市兰巨乡仙仁村自然条件出发,分析了仙仁村开展"一村万树"建设的必要性,并从科学规划、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仙仁村建设"一村万树"示范村的建议。
关键词 一村万树 示范村 仙仁村
下载PDF
关于建立许家峪生态农业示范村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保民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7-30,共4页
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是进行综合生态农业示范体系研究的基础,也是神态农业经营理念和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因此,地理、交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选择,生产经营模式的确定对生态农业经营效益和示范影响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许家峪村的... 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是进行综合生态农业示范体系研究的基础,也是神态农业经营理念和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因此,地理、交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选择,生产经营模式的确定对生态农业经营效益和示范影响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许家峪村的现状和作为冀东生态农业示范村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以及适宜的经营模式进行了剖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示范村 经营模式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农村清洁示范村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栾剑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5年第2期8-9,共2页
农村清洁工程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循环经济,都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介绍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做法,分析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取得的实效,以期为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清洁工程 示范村 建设 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