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宋站南地区扶杨油层运聚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雅春 赵金涛 王美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2-759,共8页
通过油藏解剖和油成藏条件空间配置关系,对宋站南地区扶杨油层油运聚成藏机制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宋站南地区扶杨油层油主要来自青一段源岩。油源区内扶杨油层油运聚成藏模式为: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T2源... 通过油藏解剖和油成藏条件空间配置关系,对宋站南地区扶杨油层油运聚成藏机制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宋站南地区扶杨油层油主要来自青一段源岩。油源区内扶杨油层油运聚成藏模式为: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T2源断裂向下"倒灌"运移进入扶杨油层后,再在浮力作用下沿断裂向高断块圈闭进行短距离的运聚成藏。油源区外扶杨油层油运聚成藏模式为: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中的油在浮力作用下沿被断裂沟通的砂体侧向运移至宋站南地区,在断层上升盘圈闭中聚集成藏。油源区内扶杨油层油成藏主要受以下3个因素控制:①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区控制着油藏形成与分布区域;②T2源断裂控制着油运聚的部位;③断裂上升盘是油聚集的主要场所。油源区外扶杨油层油成藏主要受以下2个因素控制:①位于运移路径上或附近的圈闭才能形成油藏;②断裂上升盘有利于油藏形成。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到油源区内T2源断裂附近和油源区外运移路径附近的断裂上升盘应为油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站南地区 三肇凹陷 扶杨油层 油源断裂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新疆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异常高压及其成藏效应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士林 吕修祥 +2 位作者 皮学军 杨明慧 刘洛夫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2-287,共6页
异常高压在新疆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是十分普遍的地质现象 ,它具有地层压力大、压力系数高、异常高压带上方广泛发育巨厚的塑性盐岩和膏泥岩封隔层以及异常高压体内的压力变化不规则的特征。克拉苏构造带的异常高压是由构造抬升和挤压... 异常高压在新疆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是十分普遍的地质现象 ,它具有地层压力大、压力系数高、异常高压带上方广泛发育巨厚的塑性盐岩和膏泥岩封隔层以及异常高压体内的压力变化不规则的特征。克拉苏构造带的异常高压是由构造抬升和挤压引起的 ,明显具有压力封存箱的特征 ,对该地区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异常高压和断层的影响 ,在克拉苏构造带上形成了上第三系它源、开放的静水压力油藏和白垩系—下第三系它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克拉苏构造带 异常高压 压力封存箱 成藏模式 新疆 油气藏
下载PDF
金湖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常象春 薛泽磊 +1 位作者 刘玉瑞 张金亮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9-323,共5页
成藏动力学系统是近几年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它以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机制和动力学过程为核心,探讨油气聚集和分布规律。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金湖凹陷划分为3个成藏动力学子系统和5种油气输导体系,并利用流体包裹体恢... 成藏动力学系统是近几年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它以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机制和动力学过程为核心,探讨油气聚集和分布规律。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金湖凹陷划分为3个成藏动力学子系统和5种油气输导体系,并利用流体包裹体恢复了成藏流体充注时间;根据油气运移聚集特征,总结出"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两种成藏模式;从成藏条件出发,探讨了油气成藏主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成藏动力学系统 输导体系
下载PDF
川西北柘坝场潜伏构造须二上亚段古河道岩性圈闭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希辉 刘开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33,共6页
针对在四川盆地西北部柘坝场潜伏构造上钻探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上亚段,于构造高部位产气或为干层,而在构造低部位产大气的情况。据地震和实钻资料,研究了气藏的地质特征、沉积环境、区内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形态及岩性圈闭... 针对在四川盆地西北部柘坝场潜伏构造上钻探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上亚段,于构造高部位产气或为干层,而在构造低部位产大气的情况。据地震和实钻资料,研究了气藏的地质特征、沉积环境、区内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形态及岩性圈闭气藏的形成,并采用多种方法的特殊处理,建立了河道砂岩的含气地震响应模式。结果认为.须二上亚段是该区的主要目的层,钻遇该段河道砂岩是获气的关键。今后该区在寻找构造油气藏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其他圈闭类型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岩性圈闭 气藏形成 圈闭
下载PDF
安塞油田黑山梁区长6油层组单砂体构型分析及平面展布特征
5
作者 马江波 冯纪慧 +3 位作者 李刚 韩彦斌 张寰萌 郭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8-1033,共16页
安塞油田黑山梁区块位于延安市安塞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其主力产油层。目前该区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但砂体展布、非均质性、砂体叠置规律等认识不清,导致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受效程度不均衡,整体水驱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本次研究... 安塞油田黑山梁区块位于延安市安塞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其主力产油层。目前该区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但砂体展布、非均质性、砂体叠置规律等认识不清,导致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受效程度不均衡,整体水驱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本次研究依托丰富的测井、录井资料,以及岩心、镜下薄片资料和分析测试数据,开展地层精细刻画、沉积微相、砂体平面分布及单砂体叠置规律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黑山梁地区长6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分选性中等-好,磨圆度中等,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较为多见,河口坝微相发育较少;水下分流河道为优势相,砂岩分布广、厚度大,沿河道方向延伸,早期形成的河口坝由于波浪作用和分流河道侵蚀作用被破坏,河口坝无法保存完整,仅有部分痕迹。砂体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河口坝砂两种,单砂体垂向叠置可分为孤立型、叠加型和切叠型3种;侧向拼接样式可分为孤立式、对接式和侧切式3种。研究区内砂体沿北东-南西方向呈长条状展布,由于河道频繁摆动和分叉,砂体切叠现象明显,顺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垂直物源方向砂体被分流间湾泥隔开,砂体连通性较差,并结合生产动态数据,认为砂体连通程度越高,水驱动用效果越好。基于该研究成果建立了研究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为后期油藏完善注采井网、分层注水开发方案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三角洲 砂体构型 沉积模式 长6油层组 黑山梁区 安塞油田
下载PDF
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气成藏规律与模式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立志 马维民 +3 位作者 向日忠 张金报 曾探 慕小水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文明寨、桥口、胡-庆及白庙等几个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藏为例分别归纳总结了中央隆起带、西部斜坡带和东部陡坡带3个区带的油气成藏规律和模式,初步提出了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气聚集规律和复式成藏模式。主力生油洼陷的分布决定油气的... 以文明寨、桥口、胡-庆及白庙等几个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藏为例分别归纳总结了中央隆起带、西部斜坡带和东部陡坡带3个区带的油气成藏规律和模式,初步提出了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气聚集规律和复式成藏模式。主力生油洼陷的分布决定油气的运聚场所,大型古隆起和宏现背斜构造背景控制油气分布与富集,区域性盖层和生储盖组合关系决定油气纵向分布和富集程度,大型构造背景、多生储盖组合与复杂断裂体系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油气成藏 规律 模式 复杂断块油气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