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我国就业发展战略的思路和建议
1
作者 蒋学毛 《甘肃理论学刊》 2003年第4期66-70,104,共6页
 本文从分析、预测我国未来5—10年的就业形势出发,构思了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中国就业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战略重点及其步骤。然后,阐述了今后扩大就业必须采取的相关措施,并提出了实现就业增长目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扩大就业 就业优先 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战略 思路 建议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
作者 莫蔚天 《梧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3-16,共4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科学应答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新问题的战略决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快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科学应答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新问题的战略决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快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创新发展理念,在经济拉动上尽快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理念 经济拉动方式 转变
下载PDF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精神文化特性
3
作者 栾贻信 沈传河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18,共14页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生产力内在构成要素的转换,其中精神文化因素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要素,经济发展从客体性经济转向主体性经济。其本质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从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向现代性的物质生产方式转...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生产力内在构成要素的转换,其中精神文化因素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要素,经济发展从客体性经济转向主体性经济。其本质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从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向现代性的物质生产方式转换,具有现代经济的精神文化特性,主体的精神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质上是一种从"直接劳动"向"科学劳动"的转变,具有鲜明的现代科学文化精神;发掘人的智能,以精神性的资源逐步替代物质性的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精神文化特性 科学劳动 知识经济
下载PDF
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被引量:25
4
作者 赖小琼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6,共5页
为了增加就业和降低失业率 ,必须保持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但高经济增长能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则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技术路线以及不同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从资源禀赋状况和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来看 。
关键词 生产要素 资源禀赋 失业 就业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 就业增长 中国 技术进步
下载PDF
资源错配研究述评 被引量:31
5
作者 沈春苗 郑江淮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124,共9页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下,市场有效和资本收益递减规律决定了跨国人均收入的差距只能由国别间的TFP差距所致,且技术差距是导致TFP国别差距的唯一因素。但近期研究表明,资源错配造成的不同国家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是导致跨国人均收入差...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下,市场有效和资本收益递减规律决定了跨国人均收入的差距只能由国别间的TFP差距所致,且技术差距是导致TFP国别差距的唯一因素。但近期研究表明,资源错配造成的不同国家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是导致跨国人均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制度造成的行业内各企业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的横截面差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并对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产生影响。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得到了改善,但依然存在较严重的资源错配。所有制歧视、分税制带来的市场分割、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阻碍、金融扭曲造成的摩擦是造成国内资源错配和TFP损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方式
下载PDF
FDI技术溢出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傅元海 张丹 孙爱军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84,共10页
本地企业在FDI溢出效应发生的不同机制下选择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经济增长方式(用投入产出率度量)产生不同的影响。FDI溢出效应可分为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竞争效应及联系效应三种机制,本地企业在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过程中模仿学习促... 本地企业在FDI溢出效应发生的不同机制下选择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经济增长方式(用投入产出率度量)产生不同的影响。FDI溢出效应可分为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竞争效应及联系效应三种机制,本地企业在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过程中模仿学习促使FDI转移更多的中间产品技术,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竞争效应和联系效应如果诱使本地企业更多地模仿学习以提高技术水平,竞争效应和联系效应与生产本地化的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趋近,也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果诱使本地企业选择引进技术等路径来提高技术水平,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路径 经济增长方式
原文传递
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三忙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4-29,共6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本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的计算,得出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还是资本驱动型的结论。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继续长期稳定的增长,必须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本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的计算,得出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还是资本驱动型的结论。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继续长期稳定的增长,必须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资本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方式 技术进步
下载PDF
“新常态”增长的路径和支撑——深圳转型升级的经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唐杰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8,共8页
深圳转型升级的经验为"新常态"增长做出了两个理论贡献,即专业化分工和制度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顺利实现了"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的产业持续跨越性升级。深圳经验的核心在于,不仅重视产业分工深... 深圳转型升级的经验为"新常态"增长做出了两个理论贡献,即专业化分工和制度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顺利实现了"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的产业持续跨越性升级。深圳经验的核心在于,不仅重视产业分工深化中所体现的市场自我发育过程,也强调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一个适于企业创新与学习的环境,支持企业分工专业化的创新过程,为产业升级奠定支撑基础,从而实现增长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升级 增长方式 制度创新 分工理论
下载PDF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在政府推动制度变迁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晓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本文剖析了资源紧缺与资源低价、低效利用并存的现象,指出这是人为扭曲资源价格造成的。其形式是政府价格管制,实质是公共领域的租值耗散。通过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分类,阐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制度安排引致的,而制度变迁的长... 本文剖析了资源紧缺与资源低价、低效利用并存的现象,指出这是人为扭曲资源价格造成的。其形式是政府价格管制,实质是公共领域的租值耗散。通过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分类,阐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制度安排引致的,而制度变迁的长期性正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由此提出政府推动制度强制性变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产权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货币超发:原因探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云松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3年第3期30-35,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2011年货币化率高达180%,我国货币超发已成必然事实。外汇占款激增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弥补财政赤字和偿还国债,长期高储蓄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和金融机构高存贷差都是我国货币超发的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2011年货币化率高达180%,我国货币超发已成必然事实。外汇占款激增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弥补财政赤字和偿还国债,长期高储蓄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和金融机构高存贷差都是我国货币超发的直接原因,如以货币超发为衔接点构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框架可知,高货币化率的深层次原因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货币总量规模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发 M2 GDP 经济增长模式 实证检验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文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本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作了深入辨析,剖析了推动型经济发展和带动型经济发展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实质,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带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邵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4-61,共8页
当前,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但是市场机制并没有有效地促使经济增长由数量扩张型向效益提高型转变,所以我们需要在政府行为的视角下从政府行为、政府职能转变及... 当前,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但是市场机制并没有有效地促使经济增长由数量扩张型向效益提高型转变,所以我们需要在政府行为的视角下从政府行为、政府职能转变及制度体系等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创新。政府迫切需要逐步从当前与民争利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的社会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行政干预过多的全能型政府向让市场发挥作用的有限政府转变。然而,中国以GDP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决定了官员为了地方GDP的增长而不惜诉诸区域间的恶性经济竞争及放任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等行为。要实现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根本转变,就必须实现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式的转变。同时,必须尽早制定和安排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颁布具有强激励效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振兴政策,重点激励节能减排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创新和引进,从制度层面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政府行为 转型
下载PDF
GVC嵌入对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范德成 刘凯然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2-441,462,共11页
本文基于生产分解模型测算了2000-2016年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GVC)前向嵌入和后向嵌入参与度,并检验其对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嵌入度明显高于前向嵌入度,... 本文基于生产分解模型测算了2000-2016年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GVC)前向嵌入和后向嵌入参与度,并检验其对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嵌入度明显高于前向嵌入度,产业正处在摆脱"低端锁定"的转型期;由于参与方式不同,前向嵌入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关系,而后向嵌入则呈现截然相反的作用规律;两种全球专业化分工参与形式对产业发展集约化转型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结论表明中国在提升国际生产链价值位势的同时,要明确经济发展拐点和警惕价值链主导者的污染转移和技术封锁,从而充分吸收国际技术溢出,实现产业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嵌入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方式
原文传递
基于碳生产率的我国省域经济增长方式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武义青 姚连宵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3,共7页
提高碳生产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测算1997—2007年、2007—2017年两个阶段的我国省域碳生产率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据碳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低碳型、中碳型和高碳型。通过对比前... 提高碳生产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测算1997—2007年、2007—2017年两个阶段的我国省域碳生产率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据碳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低碳型、中碳型和高碳型。通过对比前后两个阶段的碳生产率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高碳型为主转向中碳型和低碳型为主。“十四五”时期,应以提高碳生产率为主线,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实现由中碳型和低碳型为主全面转向低碳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生产率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金融海啸与中国经济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敬琏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共4页
近年来华尔街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次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它将对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情况下,需要和各国通力合作,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化解这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关键词 金融海啸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深化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2000—2010年西部民族地区开发进程的历史审视——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视角 被引量:9
16
作者 谭振义 赵凌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29,共6页
民族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区域主体和主要依托,因此,21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本质上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性地推进,民族地区开发也历经了以谋篇布局为开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三个阶段... 民族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区域主体和主要依托,因此,21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本质上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性地推进,民族地区开发也历经了以谋篇布局为开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三个阶段。尽管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民族地区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贫困落后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民族地区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根源在于区域战略定位不清、经济增长方式传统以及民生改善的欠缺。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新的阶段性重点,在明确的区域战略定位指导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民生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西部大开发 区域战略定位 经济增长方式 民生改善
原文传递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范式困境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雪锋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100,共9页
发展范式是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逻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难在发展范式的根本性转换。传统增长方式存在逻辑自洽,而这种逻辑又与人文及生态系统存在尖锐的价值冲突,由此构成范式困境,具体体现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异化与资源耗竭、发展手段的&... 发展范式是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逻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难在发展范式的根本性转换。传统增长方式存在逻辑自洽,而这种逻辑又与人文及生态系统存在尖锐的价值冲突,由此构成范式困境,具体体现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异化与资源耗竭、发展手段的"技术异化"与高碳依赖以及发展过程的工业化熵增与自然—生命资源双耗。传统增长方式由以线性经济为特征的工业化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品化两大基础性经济体制耦合而成,两者使人类分别在获得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高碳、高熵代价和风险;然而,缺乏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的自然经济形态具有低熵化、亲生态、可持续特征,在人与自然以及代际关系上存在一定合理性,新型增长方式有必要汲取两者合理内核并剔除反生态元素。实现经济转型必须破除范式困境,构建新型发展路径,包括:(1)确立人本发展理念和幸福导向的发展目标;(2)建立强势要素与弱势要素在投入、贡献、收益与成本补偿协调一致的资源配置、价值评价及利益调节机制;(3)构建以绿色、集约、协调为特征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与生态共生;(4)走产城融合、人地和谐、民生优先、幸福导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5)实现以经济系统低熵化运行为目标的经济运行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价值冲突 范式困境 新型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可持续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保彦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接受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并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有效增长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文章论证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及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并分析了可持续型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接受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并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有效增长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文章论证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及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并分析了可持续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 相关性分析 运行方式 可持续型经济 市场机制 资源配置
下载PDF
增长减速、发展转型和改革重启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敬琏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中国经济长期问题的症结在于增长模式过于粗放。中国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到依靠效率提高的转型。而要实现这一转型,一个决定性的条件就是通过改革,消除转型的体制性障碍和建立起能够鼓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 中国经济长期问题的症结在于增长模式过于粗放。中国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到依靠效率提高的转型。而要实现这一转型,一个决定性的条件就是通过改革,消除转型的体制性障碍和建立起能够鼓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只有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化、法治化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才有可能实现;舍此,绝无他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式 转型 体制性障碍 改革
下载PDF
渔业产业化养殖的运行模式及其实施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林 刘文辉 《中国渔业经济》 2007年第3期11-15,共5页
产业化养殖是解决渔业生产过程中深层次、症结性矛盾和问题,实现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第二次转变的必然选择。适应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五位一体"立体组合模式是渔业产业化养殖的重要运行模式之一,而政府在制度供给、... 产业化养殖是解决渔业生产过程中深层次、症结性矛盾和问题,实现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第二次转变的必然选择。适应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五位一体"立体组合模式是渔业产业化养殖的重要运行模式之一,而政府在制度供给、质量管理、科技推广、市场流通、教育渔民、扶持龙头企业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是实施渔业产业化养殖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产业化养殖 “五位一体”立体组合模式 渔业经济增长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