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时代移动微型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艳春 《高教学刊》 2016年第6期117-118,共2页
"互联网+"时代,移动通讯发展到新的阶段,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对人们的学习方式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语言学习。本文用文献分析法阐述了移动微型学习的涵义,以及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并由此指出,... "互联网+"时代,移动通讯发展到新的阶段,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对人们的学习方式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语言学习。本文用文献分析法阐述了移动微型学习的涵义,以及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并由此指出,语言学习的本质决定了移动微型学习可以是大学英语课堂之外的有效补充形式,是更适合当今形式下的大学生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移动微型学习 移动终端
下载PDF
野外大口径管道焊缝X射线检测机器人 被引量:9
2
作者 邓宗全 张晓华 +2 位作者 董连海 李金彪 何瑞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8-49,共2页
利用管内移动载体拖动周向X射线探伤机、借助CCD摄像系统确定焊缝并对正拍片,实现单壁成像。该机器人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稳定可靠,是野外管道无损检测的理想设备。
关键词 野外管线工程 管道 焊缝 机器人 X射线检测
下载PDF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和管理对策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继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简述了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和管理对策。对新机动车排气控制实施了新车上牌的环保注册登记目录制,鼓励生产厂家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控制目标和排放标准;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控制实施检测/维护(I/M)制度,对尾气... 简述了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和管理对策。对新机动车排气控制实施了新车上牌的环保注册登记目录制,鼓励生产厂家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控制目标和排放标准;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控制实施检测/维护(I/M)制度,对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进行正常的维修和保养,保证其发动机处于正常技术状况;对高排放污染机动车辆,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以改善机动车排放水平。定期检测中各类型车辆维护前后排气污染物削减结果表明,85%的高排放污染车辆能达标,且CO的削减率最高,达50%左右;定期检测中各类型车辆安装机内净化器前后排气污染物削减结果表明,二次补气机内净化器对CO的净化率为22.5%~30.0%,对HC的净化率为9.7%~30.0%;高能电子点火机内净化器对CO的净化率为5.4%~22.2%,对HC的净化率为17.2%~30.8%。不定期检测中,一些高排放污染车辆安装三元催化反应器后,其净化率可达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机动车 排气污染控制系统 污染物 CO 净化率 削减率 大气污染 大气监测
下载PDF
基于工况的城市机动车排放模型DC MEM的开发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岐东 霍红 +2 位作者 姚志良 贺克斌 于昕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285-3290,共6页
基于我国5个城市实际道路车载测试数据,引入比功率(VSP)和发动机负荷(ES)作为反映机动车行驶状况的特征参数,建立轻型车基于VSP和ES的60个排放单元BIN的排放率数据库,开发了基于工况的城市机动车排放模型(DC MEM),该模型能够计算城市或... 基于我国5个城市实际道路车载测试数据,引入比功率(VSP)和发动机负荷(ES)作为反映机动车行驶状况的特征参数,建立轻型车基于VSP和ES的60个排放单元BIN的排放率数据库,开发了基于工况的城市机动车排放模型(DC MEM),该模型能够计算城市或任一工况下轻型车不同车型的CO、NOx和HC排放因子.DC MEM模型计算值与上路测试结果相比,CO与NOx偏差<10%,HC<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排放模型 行驶工况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转运患者的血液透析机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贾贵阳 刘国跃 +3 位作者 钱明江 陈武 吴航 殷存芝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4-767,共4页
血液净化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的常用技术之一,用于各种病因导致的急慢性肾损伤及多种危重疾病的肾脏替代治疗(RRT),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人工管路将人体血液引流到各种透析器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物质交换,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物质及部分代谢产... 血液净化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的常用技术之一,用于各种病因导致的急慢性肾损伤及多种危重疾病的肾脏替代治疗(RRT),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人工管路将人体血液引流到各种透析器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物质交换,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物质及部分代谢产物,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人体,从而维持患者内环境相对稳定。目前临床已有不同型号血液透析机,但存在笨重且无法移动、散热方式单一等不足,均不能满足转运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为此,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设计并研发了一种血液透析机,适用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血液透析治疗,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010864737.3)。该血液透析机由血液透析机主体及移动车两部分组成。血液透析机主体置于移动车内的底部,在血液透析机主体周围设有带固定气囊的保护筒,固定气囊通过管路连接至空气储存罐,空气储存罐通过控制阀与文丘里管相连,文丘里管喉部与消毒液箱及降温水箱相连,文丘里管出口端与透析机主体内部的散热管及置于顶部的喷头相连。通过加装移动车并设计气囊及保护筒,使血液透析机适用于患者转运过程中的血液透析治疗;通过设计散热管,可对透析机主体进行散热,降低透析机主体内部温度,使透析机在风扇损坏时仍可工作;通过设计喷头,方便对血液透析机主体屏幕及控制按键进行自动消毒,降低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透析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该血液透析机使用方便、安全,工作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转运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机 移动车 转运 散热 设计
原文传递
番茄采摘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涛 张栋 +2 位作者 周毛等 刁少文 陈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8期182-185,共4页
为解决农业果实自动采摘问题,设计了一种番茄采摘机器人。该采摘机器人采用Raspberry Pi 3B作为控制器,通过双目摄像头对目标果实进行识别与定位后,引导小车至目标果实,控制机械臂完成番茄的采摘。实验结果表明,该番茄采摘机器人具有自... 为解决农业果实自动采摘问题,设计了一种番茄采摘机器人。该采摘机器人采用Raspberry Pi 3B作为控制器,通过双目摄像头对目标果实进行识别与定位后,引导小车至目标果实,控制机械臂完成番茄的采摘。实验结果表明,该番茄采摘机器人具有自主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双目视觉 机械臂 移动小车
下载PDF
基于移动小车的行人监控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邢惠钧 昌硕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7,共8页
行人监控属于监控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的行人监控手段存在监控区域受限的问题,即监控设备一旦安装后,只能监控固定的区域,目前仍然需要人工判别监控画面中是否有行人。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移动行人监控系统... 行人监控属于监控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的行人监控手段存在监控区域受限的问题,即监控设备一旦安装后,只能监控固定的区域,目前仍然需要人工判别监控画面中是否有行人。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移动行人监控系统。通过操控搭载了监控摄像头的移动小车,实现监控区域的自由切换。另外,配合成熟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相关滤波器,实现了监控画面中行人的自主识别、定位。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实地测试,验证了行人监控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行人监控 移动小车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相关滤波器
下载PDF
重型机动车辆车架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余烽 徐中明 张志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1,共4页
重型机动车辆的振动大小影响装置在车上的武器的攻击精度,严重时更会导致武器装备损坏。车架是承载、传递整车振动的关键性部件,非常有必要分析其振动特性。采用Hypermesh软件对某重型机动车辆车架进行有限元前处理,利用MSC.PATRAN/NAST... 重型机动车辆的振动大小影响装置在车上的武器的攻击精度,严重时更会导致武器装备损坏。车架是承载、传递整车振动的关键性部件,非常有必要分析其振动特性。采用Hypermesh软件对某重型机动车辆车架进行有限元前处理,利用MSC.PATRAN/NASTRAN软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态分析,并通过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测试系统对该重型机动车辆的车架进行了试验模态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对该车架的几何模型处理正确,仿真精度较高。结合仿真和试验模态分析结果,发现该重型机动车辆车架的第一阶自由模态较高,且悬架位置布置在一阶上下弯曲模态节点位置,其结构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辆 车架 振动特性 有限元仿真 模态分析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室电池与无污染汽车
9
作者 齐兵 马三剑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7-11,22,共6页
文章分析了内燃机、电瓶、燃料室电池汽车污染排放上的特点 ,综述了燃料室电池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对于电池电堆、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关键技术的国际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提出我国的燃料室电池汽车的研究与应用的建议和... 文章分析了内燃机、电瓶、燃料室电池汽车污染排放上的特点 ,综述了燃料室电池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对于电池电堆、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关键技术的国际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提出我国的燃料室电池汽车的研究与应用的建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污染 燃料室电池
下载PDF
AWR1642雷达传感器的移动车辆测速测距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吕 胡星星 +1 位作者 赵耀 曾洁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了检测电动自行车是否超速,本文设计了一种移动电动自行车测速测距系统。该设计采用77 GHz毫米波雷达,在AWR1642采集到回波信号后,在时域上进行FFT,通过计算其相位的变化、CFAR处理、峰值聚集、多普勒补偿等后,得出车辆的距离、速度... 为了检测电动自行车是否超速,本文设计了一种移动电动自行车测速测距系统。该设计采用77 GHz毫米波雷达,在AWR1642采集到回波信号后,在时域上进行FFT,通过计算其相位的变化、CFAR处理、峰值聚集、多普勒补偿等后,得出车辆的距离、速度和行驶角度,并用CAN总线传送数据到上位机,车辆的运动可以在MATLAB的界面进行实时显示。将验证系统固定在公路边的平台上,对普通家用电动自行车进行测量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测出电动自行车的距离、速度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WR1642 FMCW 移动车辆 测速 测距 测角
下载PDF
基于运动学约束的移动车辆捷联惯导定位方法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司卓印 李威 +1 位作者 杨海 张金尧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66,70,共5页
针对移动车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长时间存在累计误差使得系统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学约束的移动车辆捷联惯性导航算法。该算法利用车辆运动参数信息构建状态方程,同时根据车辆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 针对移动车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长时间存在累计误差使得系统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学约束的移动车辆捷联惯性导航算法。该算法利用车辆运动参数信息构建状态方程,同时根据车辆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约束来构建速度观测方程,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捷联惯导定位误差发散现象,x方向和y方向的位置误差分别为0.0328m和-0.049m,相对于传统解算方法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84.8%和88.9%,能够准确得到移动车辆的位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车辆 捷联惯性导航 运动学约束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红外热像实时仿真
12
作者 黄超超 吴晓迪 +1 位作者 杨星 杨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23-1326,共4页
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红外热像仿真方法,该方法使用实测得到的场景红外辐射特性数据组成的训练样本集训练支持向量回归机,使得支持向量回归机具有预测能力,然后使用和物体表面划分面元数目相同的支持向量回归机计算仿真设定条件... 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红外热像仿真方法,该方法使用实测得到的场景红外辐射特性数据组成的训练样本集训练支持向量回归机,使得支持向量回归机具有预测能力,然后使用和物体表面划分面元数目相同的支持向量回归机计算仿真设定条件下的物体表面表观温度场数据,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将温度场数据和三维模型相结合,最终以运动车辆及建筑物场景为例,实现了对目标与背景构成的场景进行全方位红外热像实时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回归机 红外热像 运动车辆 建筑物 实时仿真
下载PDF
更改机动车辆号码的常见方法及检验
13
作者 杨雪军 扎西旺堆 杨辉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6期69-72,共4页
更改机动车辆车架号码和发动机号码是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常用方法有割改法、填改法、添减笔画法、添减阿拉伯数字法和移位法等。发现车辆号码更改的方法有观察车辆驾驶室内仪表盘,观察车辆发动机号码平台,以及牢记各类型车辆的发动机... 更改机动车辆车架号码和发动机号码是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常用方法有割改法、填改法、添减笔画法、添减阿拉伯数字法和移位法等。发现车辆号码更改的方法有观察车辆驾驶室内仪表盘,观察车辆发动机号码平台,以及牢记各类型车辆的发动机号码和车辆车架号码的字体特征、打印部位、打印方式、倾斜角度等特征,并进行比对。显现变动的车辆号码的方法一般用化学试剂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辆 发动机号码 VIN码
下载PDF
基于临增兴趣点的城市交通导航时空数据查询
14
作者 于雪芹 姜琦刚 +1 位作者 张涛 何超英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136,共4页
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交通导航时空数据查询效率,本文建立了城市交通导航数据模型,提出了一种城市交通导航时空索引—Urban Traffic Navigation R-tree,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临增兴趣点的城市交通导航时空数据查询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 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交通导航时空数据查询效率,本文建立了城市交通导航数据模型,提出了一种城市交通导航时空索引—Urban Traffic Navigation R-tree,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临增兴趣点的城市交通导航时空数据查询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较有效、准确地满足城市交通导航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增兴趣点 城市交通 导航数据模型 移动车辆 时空数据查询
原文传递
欧玛:车载移动式“智能微电网”军用化应用研究
15
作者 武亮 《商用汽车》 2021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概要:本文介绍了"微电网"概念与其军用化进程,从各个子系统性能特点切入,介绍了欧玛车载移动式"智能微电网"的优势与应用现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加速推进"智能微电网"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 移动车载 智能型 微电网 军用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移动车载测量模式下的测绘一体化应用
16
作者 陈日高 徐益群 +1 位作者 白清波 肖振坤 《海洋测绘》 2013年第3期50-52,共3页
介绍了一种以机动车为设备搭载和作业平台,搭载测绘保障通用设备、卫星导航、数据传输和测量数据处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检核、发布与服务的测量内外业一体化应用,改变了传统测绘技术手段单一、分散及内外业相互脱节的作... 介绍了一种以机动车为设备搭载和作业平台,搭载测绘保障通用设备、卫星导航、数据传输和测量数据处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检核、发布与服务的测量内外业一体化应用,改变了传统测绘技术手段单一、分散及内外业相互脱节的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车载 综合集成 一体化应用
下载PDF
基于RGB-D SLAM的智能车自主避障与路径规划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兆凯 李龙勇 +2 位作者 李泽晖 孔德成 宋绪丁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5-62,共8页
针对GPS信号弱、导航数据缺失场景下自主移动车辆难以精准定位的问题,采用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实现未知环境下无人小车地图构建与自主定位功能,采用动态A*算法实现了无人小车的避障与路径规划。分别进行了验证试验和未知环境... 针对GPS信号弱、导航数据缺失场景下自主移动车辆难以精准定位的问题,采用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实现未知环境下无人小车地图构建与自主定位功能,采用动态A*算法实现了无人小车的避障与路径规划。分别进行了验证试验和未知环境下局部路径规划及全局路径规划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有效地控制小车自主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到达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D SLAM 自主移动小车 避障试验 路径规划 无人驾驶
下载PDF
露天矿卡车自动化调度系统中移动车载终端的研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效玉 王喜富 汪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6-880,共5页
依据露天矿电铲、卡车等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分析,提出了可快速、高精度定位和自动识别移动目标运行状态等方法,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用性和实用性较强的AVLS2100移动车载终端,经在一露天煤矿的实际应用证明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露天矿 卡车调度 移动车载终端 卡车装/卸车状态自动精确识别法 GPS
下载PDF
气溶胶激光雷达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杜娟 宋鹏程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文章基于不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分析,对气溶胶激光雷达在大气边界层高度测定、重污染天气、烟花爆竹燃放和沙尘天气高空中气溶胶粒子特性及垂直时空演变等应用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激光雷达能进行垂直/走航扫描、水... 文章基于不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分析,对气溶胶激光雷达在大气边界层高度测定、重污染天气、烟花爆竹燃放和沙尘天气高空中气溶胶粒子特性及垂直时空演变等应用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激光雷达能进行垂直/走航扫描、水平扫描、剖面扫描和锥形扫描,对垂直高空大气分析效果较好,消光系数、退偏振比能较好的表征其粒子特性。另外,激光雷达走航车可随时移动监测,在颗粒物污染溯源方面优势显著,但气溶胶激光雷达分析结果较为单一,为了更准确地说明大气污染过程,需结合光化学分析超级站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激光雷达 颗粒物 大气环境监测 车载激光雷达
下载PDF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Observed by a Mobile Vehicle Lidar in Tianjin, China in 2016 被引量:6
20
作者 Lihui LYU Yunsheng DONG +11 位作者 Tianshu ZHANG Cheng LIU Wenqing LIU Zhouqing XIE Yan XIANG Yi ZHANG Zhenyi CHEN Guangqiang FAN Leibo ZHANG Yang LIU Yuchen SHI Xiaowen SHU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8年第1期60-68,共9页
We present mobile vehicle lidar observations in Tianjin, China during the spring, summer, and winter of 2016. Mobile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along the city border road of Tianjin to obtain the vertical distribut... We present mobile vehicle lidar observations in Tianjin, China during the spring, summer, and winter of 2016. Mobile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along the city border road of Tianjin to obtai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Hygroscopic growth was not considered since relative humidity was less than 60% during the observation experiments. PM2.5 profile was obtained with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the particle extinction coefficient and PM2.5 mass concentration. In spring,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PM2.5 exhibited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n addition to a layer of particles that gathered near the ground, a portion of particles floated at 0.6–2.5-km height. In summer and winter, the fine particles basically gathered below 1 km near the ground. In spring and summer, the concentration of fine particles in the sout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south wind. In winter, the distribution of fine particles was opposite to that measured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M2.5 were observed in the rural areas of North Tianjin with a maximum of 350 μg m^–3 on 13 December2016. It is shown that industrial and ship emissions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coal combustion in winter were the major sources of fine particles that polluted Tianjin. The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s of haze form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during haze–fog pollution episodes in the Tianji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vehicle lidar vertical concentration profile fine particl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