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流空间的巡游车与网约车人群出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鹏洲 赵志远 +4 位作者 姚伟 吴升 汪艳霞 方莉娜 邬群勇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6-740,共15页
城市出租汽车是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地理流空间理论为发掘人群出行特征,优化车辆运营效率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利用厦门市出租汽车轨迹数据,采用地理流空间分析理论,对人群出行的整体随机性质进行了分析,基于流相似性度量识别并分析... 城市出租汽车是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地理流空间理论为发掘人群出行特征,优化车辆运营效率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利用厦门市出租汽车轨迹数据,采用地理流空间分析理论,对人群出行的整体随机性质进行了分析,基于流相似性度量识别并分析了丛集、汇聚、发散和社区4种典型模式及混合模式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比了基于巡游车和网约车2种车辆的人群出行模式。结果表明流空间理论能够系统性发现人群出行典型模式及混合模式,主要体现在:①基于2类车辆的人群出行流在空间中呈现出显著的非随机特征;②巡游车和网约车的典型模式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差别,网约车的有关模式分布范围更广,在厦门岛外各区中心及岛内东部软件园等区域附近较为突出,且网约车由于其订单由用户需求驱动,更容易发现潜在的高出行需求区域,同时出行结构更容易形成社区模式,而巡游车主要分布在传统岛内知名城市地标附近;③同一区域内巡游车和网约车出行混合模式普遍存在,约占典型模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不同类型车辆的主要混合模式存在差异,综合考虑混合模式能够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本文结果可以为车辆调度优化和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支持,也表明地理流空间理论能够更有效揭示地理流对象的空间模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流空间 流聚类 出行流模式 出租车 网约车 人类移动性 轨迹数据 混合流模式
原文传递
船用喷水推进泵装置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9
2
作者 罗灿 成立 +2 位作者 刘超 祁卫军 商邑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379,共6页
为了更好地分析喷水推进导叶式混流泵装置的水力特性,通过选取标准k-ε湍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CFX对包括推进泵、进水流道、船底水体和喷嘴在内的船用喷水推进装置在各流量工况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从流道水力... 为了更好地分析喷水推进导叶式混流泵装置的水力特性,通过选取标准k-ε湍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CFX对包括推进泵、进水流道、船底水体和喷嘴在内的船用喷水推进装置在各流量工况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从流道水力损失分布、装置水力性能、轴向力和内流场特性等方面展开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流道进口断面到方变圆断面段几何形状较为复杂,水力损失占总损失比重最大,特别是小流量工况,该比重超过了90%,但随着流量的增大,该比重会减小,其余各段水力损失的比重则增加;装置在0.50Qd附近进入水力不稳定区,0.76Qd^1.10Qd为装置运行的高效区,喷水推进泵装置受到的轴向力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在小流量工况下,叶槽内流态较为复杂,展向涡、径向涡和泄漏涡均较为明显,随着流量的增大,这些涡均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船用喷水推进 水力特性 流态
下载PDF
CFD study on double-to single-loop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macro mixing efficiency in fully baffled tank stirred by a Rushton turbine 被引量:7
3
作者 Quanhong Zhu Hang Xiao +2 位作者 Aqiang Chen Shujun Geng Qingshan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993-1000,共8页
For a fully baffled tank stirred by a Rushton turbine (RT), the flow pattern will change from double- to single-loop as the off bottom clearance (C) of the RT decreases from one third of the tank diameter. Such a flow... For a fully baffled tank stirred by a Rushton turbine (RT), the flow pattern will change from double- to single-loop as the off bottom clearance (C) of the RT decreases from one third of the tank diameter. Such a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the macro mixing efficiency was investigated via CFD simulation. The transient sliding mesh approach coupled with the standard k-s turbulence model could correctly and efficiently reproduce the reported critical C range where the flow pattern changes.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ch a critical C range varied hardly with the impeller rotation speed bu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impeller diameter. Small RTs are preferable to generating the single-loop flow pattern. A mechanism of the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was further proposed to explain these phe no mena. The discharge stream from the RT deviates down wards from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for small C values;if it meets the tank wall first, the double-loop will form;if it hits the tank bottom first, the single-loop will form. With the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the mixing time decreased by about 35% at the same power input (P), indicating that the single-loop flow pattern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double-loop to enhance the macro mixing in the tank. A comparison was further made between the single-loop RT and pitched blade turbine (PBT, 45°) from macro mixing perspective. The single-loop RT was found to be less efficient than the PBT and usually required 60% more time to achieve the same level of macro mixing at the same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HTON TURBINE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Simulation Mechanism mixing
下载PDF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的流态测试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秦卫峰 李思敏 +1 位作者 李艳平 谭丽敏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4-88,共5页
通过对邯郸市西污水处理厂改良型氧化沟的流态进行测试,得出了氧化沟系统各直沟道和弯道处的流速分布规律;分析了该氧化沟系统内的积泥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在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可获得曝气转碟和水下推动器的最优组合方... 通过对邯郸市西污水处理厂改良型氧化沟的流态进行测试,得出了氧化沟系统各直沟道和弯道处的流速分布规律;分析了该氧化沟系统内的积泥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在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可获得曝气转碟和水下推动器的最优组合方式,以期达到节省运行费用、降低能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氧化沟 混合推动 流态分析 水下推动器 节能降耗
下载PDF
ANS-OB钢液处理装置均匀混合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潘玉华 郭殿才 +1 位作者 王文仲 唐复平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17,共10页
ANS-OB同CAS-OB一样,是能保证钢液满足浇注要求的有效的钢液处理技术之一。作者以它为对象,应用相似模拟方法对该装置内钢液的均匀混合时间及流场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检验了现行的工业ANS-OB装置设... ANS-OB同CAS-OB一样,是能保证钢液满足浇注要求的有效的钢液处理技术之一。作者以它为对象,应用相似模拟方法对该装置内钢液的均匀混合时间及流场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检验了现行的工业ANS-OB装置设计与操作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改善该工艺搅拌效果、缩短其处理时间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ANS-OB最佳操作模式为:用大高宽比钢包,进行偏心底吹和偏罩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OB装置 均混时间 模拟 桶式精炼炉
下载PDF
利用CFD多相流模型优化设计沼气料液搅拌流场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如一 黄正昕 +4 位作者 冉毅 熊霞 梅自力 王军 孔垂雪 《中国沼气》 2019年第5期57-63,共7页
搅拌是现代沼气工程必不可少的工艺,优化料液搅拌的流场形态,可使发酵物料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沼气的产量和污染物去除率。采用底部进水、高位分散式压力出口的设计方式可以显著优化流态。沼气发酵搅拌实质上是一种固液两相流过程,其... 搅拌是现代沼气工程必不可少的工艺,优化料液搅拌的流场形态,可使发酵物料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沼气的产量和污染物去除率。采用底部进水、高位分散式压力出口的设计方式可以显著优化流态。沼气发酵搅拌实质上是一种固液两相流过程,其初始阶段固体颗粒较大,后期将处于高浓度粘性液体(非牛顿流体)状态。文章设计了一台容积0.75 m3的厌氧消化罐,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以水为介质,模拟初期的基本流态,并采用欧拉模型模拟后期的高浓度粘性流体流态,从而验证底部进水、高位分散式压力出口设计方案的优化效果。通过对几种进料速度的搅拌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在清水介质工况下,采用0.6 m·s^-1的进水流速,比1 m·s^-1流场分布更均匀,避免了分层。但在秸秆介质工况下,采用1 m·s^-1却比0.6 m·s^-1更均匀,并能避免分层。文章通过变工况模拟分析的对比演示,阐述了利用CFD多相流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工况混合搅拌流场形态,优化设计搅拌参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混合搅拌 多相流 流场形态 CFD
下载PDF
压力波对垂直管低温气液掺混冷凝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晨声 方杰 +1 位作者 蔡国飙 谭永华 《火箭推进》 CAS 2020年第2期9-14,共6页
为了分析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氧泵间管内气液两相掺混冷凝及其压力波传播过程,建立了可产生压力扰动的垂直管低温气液两相掺混实验系统,以氧气/液氧为实验工质,开展压力波对垂直管内低温气液两相掺混冷凝的影响研究,获得了不同压力... 为了分析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氧泵间管内气液两相掺混冷凝及其压力波传播过程,建立了可产生压力扰动的垂直管低温气液两相掺混实验系统,以氧气/液氧为实验工质,开展压力波对垂直管内低温气液两相掺混冷凝的影响研究,获得了不同压力波频率和氧气流量工况下的掺混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波会使发散流型由微弱振荡冷凝向间歇振荡冷凝转变,使椭圆流型由稳定冷凝向振荡冷凝转变;在0~52 Hz不同频率压力波作用下,发散流型最大轴向冷凝长度与掺混孔径之比在10~30之间,椭圆流型的比值在8~15之间变化;压力波对气相摆动频率起主导性和正相关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管 低温气液两相流 压力波 掺混冷凝 流型 最大轴向冷凝长度 气相摆动频率
下载PDF
T型微混合器内液相混合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齐文哲 郭凯 +3 位作者 赵明恩 黄哲庆 刘春江 刘伯潭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9,共6页
T型混合器是微尺度条件下探索传递现象的理想模型,通过CFD方法对其内部流体力学性能及混合特征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通过对不同Re数下T型微反应器内混合状态的模拟及分析,验证该方法对T型结构混合的可靠性;其次,通过对T型微反应器内流动... T型混合器是微尺度条件下探索传递现象的理想模型,通过CFD方法对其内部流体力学性能及混合特征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通过对不同Re数下T型微反应器内混合状态的模拟及分析,验证该方法对T型结构混合的可靠性;其次,通过对T型微反应器内流动形态的分析,发现涡结构的产生能够强化混合过程,并提出一种能产生强化混合的涡结构的新型T型反应器的设计理念;最后,对影响新型混合器的不同结构参数进行模拟并分析,得到该设计理念下的最优结构,并对该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结构能够扭曲混合界面以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强化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微混合器 液相混合强化 计算流体力学 混合效率 涡结构
下载PDF
利用搅拌提升沼气发酵效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如一 冯琳 +4 位作者 郭亭 罗涛 梅自力 龙恩深 龙燕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9,共7页
搅拌可以提升厌氧发酵产沼气效率,但其内在机理尚不够明确,所以在复杂工况下很难寻得效率最优的搅拌形式。但近年来该方面研究成果较多,各种搅拌形式在不同原料特性、发酵条件、工况参数运行下的效果不断得到验证,机理也逐渐得以明晰。... 搅拌可以提升厌氧发酵产沼气效率,但其内在机理尚不够明确,所以在复杂工况下很难寻得效率最优的搅拌形式。但近年来该方面研究成果较多,各种搅拌形式在不同原料特性、发酵条件、工况参数运行下的效果不断得到验证,机理也逐渐得以明晰。文章就该领域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某些特定工况下适宜采用的搅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混合 搅拌 效率 流场 机理
下载PDF
利用CFD模拟沼气发酵罐内流场形态的计算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军 王子云 +4 位作者 薛庆文 郭亭 梅自力 罗涛 黄如一 《中国沼气》 2018年第5期59-65,共7页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模拟计算沼气工程料液搅拌的流场形态,得到流场分布图并以之为依据优化设计搅拌方式,目前已成沼气行业的主流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对CFD方法在沼气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模拟计算沼气工程料液搅拌的流场形态,得到流场分布图并以之为依据优化设计搅拌方式,目前已成沼气行业的主流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对CFD方法在沼气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工况适用算法模型、模拟对象近似分类、利用先进检测手段验证模拟真实性等诸多研究方向都取得大幅进展,文章就该领域近十五年来的研究成果作出综述,并总结了常见工况的适用算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搅拌 流场 CFD 模拟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右旋糖酐制药废水循环流化产沼气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如一 汤萍 +4 位作者 罗涛 李江 龙恩深 梅自力 孔垂雪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53,共6页
为提升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效率,以某制药厂的右旋糖酐废水作为主要发酵原料,设计2种不同循环流化的水力搅拌方案,进行653.5 L规模的厌氧消化对比中试试验。1号罐为底部进水高位集中压力出水(单口),4号罐为底部进水高位分散式压力出水(四口... 为提升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效率,以某制药厂的右旋糖酐废水作为主要发酵原料,设计2种不同循环流化的水力搅拌方案,进行653.5 L规模的厌氧消化对比中试试验。1号罐为底部进水高位集中压力出水(单口),4号罐为底部进水高位分散式压力出水(四口)。28 d连续发酵实验表明,1号罐较不搅拌的对照组(0号罐)的产气率和COD去除率分别提升了45%和20%,4号罐则分别提升了58%和24%。研究结论可为指导右旋糖酐废水产气潜能提升设计和进一步机理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制药废水 搅拌 循环流化 流场形态
原文传递
基于流型结构构造的混合设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春江 赵明恩 +3 位作者 郭凯 齐文哲 黄哲庆 刘伯潭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5-261,共7页
针对混合过程强化,提出一种基于流型结构构造的混合设备设计方法,即通过构造特定的流型结构达到强化混合的目的.该方法提出以混合过程的熵产作为目标函数,通过变分法构造拉格朗日乘子方程,最终得到熵产达到极值时的流型结构.模拟结果表... 针对混合过程强化,提出一种基于流型结构构造的混合设备设计方法,即通过构造特定的流型结构达到强化混合的目的.该方法提出以混合过程的熵产作为目标函数,通过变分法构造拉格朗日乘子方程,最终得到熵产达到极值时的流型结构.模拟结果表明所构造的流型结构能有效强化混合过程.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以烟气脱硝过程中的氨气/空气混合过程为例,利用该方法得到能够强化混合过程的特定流型结构.最后利用所得到的流型结构,借助多孔介质模型设计出具有内部结构的混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过程强化 流型结构构造 变分法 设备优化设计
下载PDF
混流干燥机粮层的气流分布及阻力计算
13
作者 刘强 曹崇文 毛志怀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55-60,共6页
粮层气流分布对混流干燥过程和干燥机性能有重要影响。提出了差分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求解混流干燥机粮层气流分布的方法,开发了气流流动模拟软件,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得到了混流干燥机进、排气盒之间气流... 粮层气流分布对混流干燥过程和干燥机性能有重要影响。提出了差分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求解混流干燥机粮层气流分布的方法,开发了气流流动模拟软件,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得到了混流干燥机进、排气盒之间气流阻力计算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干燥机 混流式 气流分布 模拟
下载PDF
承钢钒铁炉底吹N_2水模型试验研究
14
作者 董凯 刘润藻 +2 位作者 王饶 刘文娟 周春芳 《工程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22-225,共4页
通过建立1∶2的比例的水力学模型,对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钒铁车间2t的钒铁炉底吹N2进行了水力学模拟实验,同时利用正交分析,主要考察了不同的吹气孔位置、吹气流量对铁水混匀时间以及熔池流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底吹气孔组合以及... 通过建立1∶2的比例的水力学模型,对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钒铁车间2t的钒铁炉底吹N2进行了水力学模拟实验,同时利用正交分析,主要考察了不同的吹气孔位置、吹气流量对铁水混匀时间以及熔池流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底吹气孔组合以及气体流量的控制,会对熔池的混匀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实验数据采取正交分析,可以发现当吹气孔位置为e-b-d,吹气流量为1092L·min-1时,气体对熔池的搅拌能力是最强的,此时铁水混匀所需时间最短,且流场分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炉 水模拟 混匀时间 流态
原文传递
水力搅拌加速沼气工程启动的研究—(Ⅱ)流场模拟部分
15
作者 黄如一 廖功磊 +5 位作者 秦浩东 何清燕 蒋辉霞 龙恩深 梅自力 李冰峰 《中国沼气》 2020年第5期35-41,共7页
该研究验证了水力搅拌在沼气工程启动阶段的显著优化作用,用3台653.5 L的厌氧发酵实验罐进行接种液启动实验,通过42天连续发酵,采用底部进水高位集中压力出水(单口)和底部进水高位分散式压力出水(四口)两种循环流化水力搅拌方案均取得... 该研究验证了水力搅拌在沼气工程启动阶段的显著优化作用,用3台653.5 L的厌氧发酵实验罐进行接种液启动实验,通过42天连续发酵,采用底部进水高位集中压力出水(单口)和底部进水高位分散式压力出水(四口)两种循环流化水力搅拌方案均取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但四口方案的优化程度明显高于单口方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搅拌流场,通过图形识别流场形态缺陷和改进方法,阐述流动规律和产气率、甲烷含量、酸性、COD浓度、氨氮浓度等指标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优化设计水力搅拌方案内在的流体力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搅拌 启动 流场 CFD
下载PDF
大管径油气两相流流型变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经 贾志海 牛刚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37-139,共3页
本文对大直径水平和不同倾角的倾斜管道内油气混输流动的流型及流行转换进行了研究,探讨大直径油气混输管道不同倾斜度油气两相流动过程中段塞流的形成机理。在大型多相流流动模拟实验装置上,模拟油气在大直径管道内的混输流动。通过改... 本文对大直径水平和不同倾角的倾斜管道内油气混输流动的流型及流行转换进行了研究,探讨大直径油气混输管道不同倾斜度油气两相流动过程中段塞流的形成机理。在大型多相流流动模拟实验装置上,模拟油气在大直径管道内的混输流动。通过改变倾斜角度,研究倾角分别为1°、5°以及10°下的油气两相流流型及流型转换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倾斜角度对段塞流流型的产生及其变化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混输 两相流动 段塞流 流型变化
下载PDF
混气电解加工中两相流音速及阻塞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青 邓新建 +1 位作者 徐家文 余承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40-545,共6页
着重分析研究气液两相流音速特性及其阻塞机理。通过测量由小药量电雷管爆炸而产生的压力波传播速度,然后修正到音速。试验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音速与气泡率、当地压力及其流型有关。由于气液混合物强烈的压缩性,混气电解加工间隙中... 着重分析研究气液两相流音速特性及其阻塞机理。通过测量由小药量电雷管爆炸而产生的压力波传播速度,然后修正到音速。试验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音速与气泡率、当地压力及其流型有关。由于气液混合物强烈的压缩性,混气电解加工间隙中易于出现类似可压缩气体的阻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气 电解加工 气液两相流 阻塞机理
下载PDF
油气两相混输管道流型的判别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长征 宇波 孙昌赞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22,共4页
对Baker、Brill、Beggs-Brill、Taitel、段塞特征分析(SCA)等流型判别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综合使用SCA、Taitel和Brill三种方法的流型判别方法——S-T-B法。经算例验证,该方法对气液两相混输的流型判断准确无误,可以作为油气混输... 对Baker、Brill、Beggs-Brill、Taitel、段塞特征分析(SCA)等流型判别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综合使用SCA、Taitel和Brill三种方法的流型判别方法——S-T-B法。经算例验证,该方法对气液两相混输的流型判断准确无误,可以作为油气混输工艺计算过程中确定流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油气混输 两相流 流型判别 S—T—B法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与油水两相流流型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玉东 姜晨薇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99-99,共1页
开发石油的过程中,油井采出物一般不仅仅是原油,而是原油及其伴生天然气。本文总结了多相混输过程中的气液和油水两相流的流型现状。
关键词 多相混输 多相流 气液两相 流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