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解水牛奶制备抗凝血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苗艳丽 陈绍红 +4 位作者 余广仁 杨丽红 冯焕焕 邝嘉文 张兆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07-111,118,共6页
目的:本文以新鲜水牛奶为原料,研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复合酶解、混合酶解水牛奶的作用,比较不同水解方式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凝血酶滴定改进法测定水解液抗凝血活性。方法:分别进行三种蛋白酶单因素水解实验,确定各种酶... 目的:本文以新鲜水牛奶为原料,研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复合酶解、混合酶解水牛奶的作用,比较不同水解方式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凝血酶滴定改进法测定水解液抗凝血活性。方法:分别进行三种蛋白酶单因素水解实验,确定各种酶的最适水解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合酶解与混合酶解实验,测定水解度和抗凝血活性。结果:木瓜蛋白酶的最适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2.0 h、p H5.0、料水比1∶2(v/v)、酶用量6000 U/(m L底物);中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水解温度40℃、水解时间3.0 h、料水比1∶2(v/v)、p H6.0、酶用量6000 U/(m L底物);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水解温度50℃、水解时间4.0 h、料水比1∶2(v/v)、p H8.0、酶用量6000 U/(m L底物)。复合酶解法制备的水解液其抗凝血活性均高于混合酶解,最高抗凝血活性为52.0 ATU/m L。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加酶组合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复合酶解制备的水解液具有最高的抗凝血活性,即52.0 AT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奶 混合酶解 复合酶解 抗凝血活性 抗凝血肽
下载PDF
罗非鱼抗凝血口服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张刘 苗艳丽 +3 位作者 李颖妍 冯夏怡 陈绍红 邹伊雯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51-55,共5页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分别优化风味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罗非鱼肉的工艺条件。然后,在每种酶各自最佳条件下对罗非鱼肉进行混合酶水解,以凝血酶滴定改进法测定混合水解液的抗凝血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胰凝乳蛋白酶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分别优化风味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罗非鱼肉的工艺条件。然后,在每种酶各自最佳条件下对罗非鱼肉进行混合酶水解,以凝血酶滴定改进法测定混合水解液的抗凝血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胰凝乳蛋白酶的最佳条件下,“风味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混合酶解组合的抗凝血活性最高,其活性为48.0 ATU/mL。通过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和矫味剂将酶解液制备成具一定抗凝血活性和口感风味良好的口服液。口服液的稳定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口服液需要在pH值在6.5~7.0之间和4℃的低温环境下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口服液 罗非鱼 混合酶解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抗凝血活性
下载PDF
柑橘皮渣超声波辅助酶解工艺的建立及其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开拓 王文重 +1 位作者 朱克迪 廖云霞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7-183,共7页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等混合酶添加量和配比、酶解时间、温度和pH值以及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皮渣中碳源酶解效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响应曲面法中Box-Behnken设计研究不同酶解参数组合(...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等混合酶添加量和配比、酶解时间、温度和pH值以及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皮渣中碳源酶解效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响应曲面法中Box-Behnken设计研究不同酶解参数组合(混合酶量—超声波功率—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组合)对柑橘皮渣酶解后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并建立四元二次方程模型以进行参数优化。结果显示,当混合酶量为0.54 mg/g、超声波功率为385 W、酶解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9.2℃和4.3 h时,柑橘皮渣酶解滤液中还原糖含量最高为58.91 g/L,模型回归系数高(R^2=0.9213)且预测精确(相对误差为2.23%)。因此,此优化结果可为利用柑橘皮渣开发高效发酵型碳源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渣 混合酶解 超声波 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酶法制取南瓜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雅琴 崔崇士 许英一 《饮料工业》 2007年第2期23-26,共4页
为提高南瓜的出汁率和营养物质含量,采用混合酶法制备南瓜汁。首先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果胶酶、纤维素酶、糖化酶各自酶添加量、最适pH、温度和时间。然后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混合酶的最佳配比为果胶酶0.03%、纤维素酶0.7%、... 为提高南瓜的出汁率和营养物质含量,采用混合酶法制备南瓜汁。首先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果胶酶、纤维素酶、糖化酶各自酶添加量、最适pH、温度和时间。然后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混合酶的最佳配比为果胶酶0.03%、纤维素酶0.7%、糖化酶0.04%;在此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到混合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体系pH4.5、温度50℃、时间3h。在此最佳酶解条件下,获得出汁率为88.4%、总糖含量为原料重量的24.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48%的南瓜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法 混合酶解 制汁工艺 混合酶法
下载PDF
酪蛋白抗凝血口服液的制备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棂灵 邝嘉文 +3 位作者 苗艳丽 陈绍红 张刘 卢晓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15期58-61,共4页
以酪蛋白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酪蛋白进行混合酶水解,制备酪蛋白酶解液。采用正交试验优化4种酶酶解酪蛋白的生产工艺为:底物浓度为15%,四种酶浓度(g/mL)混合比例为1:1:1:2(V/V),水解温度为50℃... 以酪蛋白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酪蛋白进行混合酶水解,制备酪蛋白酶解液。采用正交试验优化4种酶酶解酪蛋白的生产工艺为:底物浓度为15%,四种酶浓度(g/mL)混合比例为1:1:1:2(V/V),水解温度为50℃,水解时间为4 h、pH为6.5。按照该工艺制备的酶解液抗凝血活性为40 ATU/mL。通过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和矫味剂将酶解液制备成具有一定抗凝血活性和口感风味良好的口服液,进行了口服液的稳定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混合酶解 抗凝血活性 口服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