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型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多主从混合协调控制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启明 褚思远 +2 位作者 程尹曼 杨小龙 张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9-75,共7页
考虑到微电网中包含有多个分布式电源,需要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从而实现不同的协调控制策略。在对传统的下垂控制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考虑到传统主从控制与对等控制的优缺点,提出了将改进型下垂控制应用到介于主从控... 考虑到微电网中包含有多个分布式电源,需要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从而实现不同的协调控制策略。在对传统的下垂控制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考虑到传统主从控制与对等控制的优缺点,提出了将改进型下垂控制应用到介于主从控制与对等控制之间的一种混合控制方法中,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布式电源采用改进型下垂控制,并将这些下垂微电源整体作为主控部分,其余的微电源采用恒功率控制作为从控部分。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了多下垂混合控制的微电网模型和传统的主从控制微电网模型,对两种控制的微电网分别进行孤岛、并网、投切负荷等操作进行了仿真比较,并分析了运行中各项参数变化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多下垂混合控制相比于传统的主从控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微网) 改进型下垂控制 混合协调控制 多主从控制 孤岛模式 并网模式
下载PDF
新型主从控制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凌志 任永峰 +3 位作者 陈麒同 武欣宇 贾东卫 祝荣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0-1106,共7页
文章结合传统主从控制与对等控制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主从控制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即把多个采用改进型下垂控制的分布式电源作为主控单元,其余分布式电源采用PQ控制作为从属单元。在对微电网结构以及微电源变流器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 文章结合传统主从控制与对等控制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主从控制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即把多个采用改进型下垂控制的分布式电源作为主控单元,其余分布式电源采用PQ控制作为从属单元。在对微电网结构以及微电源变流器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型主从控制微电网系统模型。设计并离网切换、负荷突增以及主控微电源发生故障工况时,对微电网系统的主要参数和运行特性进行深入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新型主从控制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系统运行需要,实现功率自动调节和系统频率电压恢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新型主从控制 改进型下垂控制 混合协调控制
下载PDF
基于混合储能荷电状态的光伏直流微网系统能量分配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治国 李永杰 张磊冲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4,共8页
针对混合储能系统在平抑光伏波动以及负荷投切时荷电状态(SOC)易越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储能SOC的多模式协调控制策略。在传统低通滤波功率分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荷电状态的动态功率修正策略,使超级电容出力后SOC向安全... 针对混合储能系统在平抑光伏波动以及负荷投切时荷电状态(SOC)易越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储能SOC的多模式协调控制策略。在传统低通滤波功率分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荷电状态的动态功率修正策略,使超级电容出力后SOC向安全状态恢复;同时,为避免蓄电池频繁切换充放电状态,在其响应环节加入优化后的延时控制。此外,根据光伏出力情况、混合储能SOC,设计出满足直流微网系统动态平衡的六种运行模式,实时调节各储能单元出力情况。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光伏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各工况下均能稳定运行,有效延长了储能介质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混合储能 荷电状态 协调控制 功率修正
下载PDF
基于源-荷-储的直流微电网系统协调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毅泰 王维庆 +2 位作者 王海云 武家辉 段震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91-1996,共6页
针对孤岛下独立运行的直流微电网,为了更好地维持系统功率的供需平衡,快速平抑母线电压的波动。首先,利用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的互补特性设计混合储能系统,在下垂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二次补偿装置抑制负荷功率波动,实现直流微电网的精准... 针对孤岛下独立运行的直流微电网,为了更好地维持系统功率的供需平衡,快速平抑母线电压的波动。首先,利用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的互补特性设计混合储能系统,在下垂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二次补偿装置抑制负荷功率波动,实现直流微电网的精准控制;其次,将系统划分成多个模式运行,利用所提的控制策略对各个模块进行联动控制,实现系统在多个运行模式下平滑切换,从而完成直流微电网的源-荷-储协调优化控制;最后,对其在MATLAB/Simulink上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储能协调控制能够更好抑制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同时优化了储能系统的运行,能够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系统在多个运行模式下能够平滑地切换,实现系统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混合储能 二次补偿 协调控制 下垂控制
下载PDF
碳足迹强制约束下的混合储能微电网分布式协调控制算法
5
作者 曹敏 俞文瑾 +2 位作者 白泽洋 弋欣 巨健 《电气传动》 2024年第6期16-21,96,共7页
为保证混合储能微电网在碳足迹强制约束下,实现碳排放量最小、混合储能系统功率优化分配,提出碳足迹强制约束下的混合储能微电网分布式协调控制算法。基于混合能源的全生命碳足迹,构建碳排放量最小化、混合能源最佳定容的混合储能微电... 为保证混合储能微电网在碳足迹强制约束下,实现碳排放量最小、混合储能系统功率优化分配,提出碳足迹强制约束下的混合储能微电网分布式协调控制算法。基于混合能源的全生命碳足迹,构建碳排放量最小化、混合能源最佳定容的混合储能微电网分布式协调控制目标函数,并确定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混合储能微电网的不确定特性改写目标函数,形成min-max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协调控制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求解该模型,获取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应用后,碳足迹系数的结果均低于9.0,超级电容的功率分配结果为4.8 MW左右,网损电量和最大电压偏差的最高值分别0.42 MW⋅h和0.067 V,间接和直接两种碳排放量显著下降,有效提升了混合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强制约束 混合储能 微电网 分布式 协调控制 碳足迹系数
下载PDF
复杂交通流条件下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协调优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宇婷 田宗忠 蔡宏洲 《公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5-263,共9页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交通拥堵日趋严重。根据目前广泛使用的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在复杂交通流情况下的应用效果,针对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无法自主调整干线协调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与协调软件相结合的策略,使信号配时应...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交通拥堵日趋严重。根据目前广泛使用的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在复杂交通流情况下的应用效果,针对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无法自主调整干线协调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与协调软件相结合的策略,使信号配时应用方案更适应实际情况,缓解交通拥堵状况。通过对现有信号控制配时策略的探讨与研究,以双向(或单向)绿波带宽最大为干线协调的目标,结合现场实际运行轨迹,运用协调优化软件来获得更精准且更加贴合实际情况的数据,能确保干线协调方案的有效性,提升行车舒适度。天津市SCATS信号系统控制下的阜盛道路段条件良好,通过实例调查后,结果表明实行该结合策略有效,优化后总行驶时间减少近10%,停车次数至少降低50%,应用效果显著,协调优化能力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适应复杂交通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复杂交通流 协调控制法 自适应信号系统 带宽
原文传递
混合约束过程的多变量协调预测控制
7
作者 田学民 马娟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研究了工业生产过程存在着输入、输出软硬混合约束的优化控制技术。给出了基于约束的预测控制算法,提出了用动态优先级对有硬约束的操作变量进行在线协调,当协调过程找不到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可行解时,对被控变量进行约束软化,本文采取... 研究了工业生产过程存在着输入、输出软硬混合约束的优化控制技术。给出了基于约束的预测控制算法,提出了用动态优先级对有硬约束的操作变量进行在线协调,当协调过程找不到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可行解时,对被控变量进行约束软化,本文采取的线性和二次型相结合的惩罚函数对预测时域上每个时刻的激活值进行惩罚,不仅可以保证可行解的存在,而且能使系统处于动态和稳态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约束 多变量 协调预测控制 算法 二次规划 DMC 重油 催化裂化
原文传递
基于小臂-作业平台联动的自动调平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学鹏 焦生杰 +1 位作者 程磊 满军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4-190,共7页
为使高空作业车在全举升空间均可实现作业平台的自动调平,结合混合臂架结构及举升运动特点,提出基于小臂-作业平台联合动作的双级自动调平方案,并设计出全作业模式的协调控制策略。采用机电液统一建模建立基于自动调平机制的虚拟样机模... 为使高空作业车在全举升空间均可实现作业平台的自动调平,结合混合臂架结构及举升运动特点,提出基于小臂-作业平台联合动作的双级自动调平方案,并设计出全作业模式的协调控制策略。采用机电液统一建模建立基于自动调平机制的虚拟样机模型,分析了臂架举升至最大作业高度与作业幅度时的自动调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典型工况下,协调控制策略统一调度并实现了主、辅双级调平系统的输出调平角的合理分配和有效控制,切换点处存在一定的调平滞后,但作业平台倾角被调整至3°范围内,验证了基于小臂-作业平台联动模式的自动调平机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确保了全举升空间范围内的调平性能,为大空间混合臂高空车调平系统的研制提供一种有效的调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混合臂高空作业车 作业平台 联动调平 双级驱动 协调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