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0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42/p44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炜 王雨生 +2 位作者 张瑞 张鹏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探讨p4 2 /p4 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edproteinkinase ,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CoCl2 建立培养的人RPE细胞缺氧模型,用2 0... 目的 探讨p4 2 /p4 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edproteinkinase ,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CoCl2 建立培养的人RPE细胞缺氧模型,用2 0μmol·L-1p4 2 /p4 4MAPK特异性阻断剂PD980 5 9处理RPE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分别培养0min、5min、10min、30min、6 0min和12 0min ,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p4 2 /p4 4MAPK表达;培养人RPE细胞1h、3h、6h、12h和2 4h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 zymelinkedimmunosorbantassay ,ELISA)检测缺氧条件下RPE细胞上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 缺氧刺激5min、10min、30min、6 0min和12 0min时,磷酸化p4 2 / p4 4MAPK水平逐渐增高;相应PD980 5 9处理组磷酸化p4 2 / p4 4MAPK水平降低,只可见磷酸化p4 2MAPK条带。在缺氧1h、3h、6h、12h和2 4h时,RPE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P <0 .0 1) ,PD980 5 9处理组VEGF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 <0 .0 1)。结论 p4 2 /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缺氧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B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孔春初 戴爱国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肌醇3激酶(PI3K)、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肺小动脉形态学改变,应...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肌醇3激酶(PI3K)、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肺小动脉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肺小动脉壁内磷酸化蛋白激酶B(p PKB)、磷酸化胞外信号调控激酶(p ERK)、磷酸化c Jun氨基端蛋白激酶(p JNK)、磷酸化p38(p P38)表达水平,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肺小动脉壁内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COPD患者管腔面积与管总面积比值(LA%,18±3)及肺小动脉中膜厚度[PAMT,(31±3)μm]均较对照组[30±5、(40±4)μm]显著增高(t=7.58、6.57,P均<0.01)。COPD患者肺小动脉壁p ERK蛋白、p PKB蛋白、HIF1α蛋白和HIF1αmRNA表达[均以吸光度(A)值表示]水平(0.164±0.012、0.113±0.009、0.232±0.008、0.154±0.013)较对照组(0.062±0.010、0.031±0.011、0.058±0.006、0.052±0.008)显著增强(t=23.18、21.03、62.14、2.44,P均<0.01),而p JNK、p P38蛋白表达(0.041±0.012、0.031±0.010)与对照组(0.048±0.013、0.028±0.00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表明HIF1α蛋白、HIF1αmRNA、p ERK蛋白和p PKB蛋白表达与COPD组LA%呈显著负相关(r=-0.920~-0.892,P均<0.05),与PAMT呈显著正相关(r=0.895~0.934,P均<0.05)。结论MAP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以及HIF1α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HP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酸肌醇3-激酶 缺氧诱导因子1Α 缺氧 高血压 肺性
原文传递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对佛波酯诱导滋养细胞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曦倩 黄莉萍 +3 位作者 赵晓山 李红 陈士岭 邢福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佛波酯(PMA)诱导细胞滋养层细胞(CTB)MMP-9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用细胞ELISA法测定CTB细胞的蛋白激酶活性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TB中MMP-9的基因表达。结果100 nmol/L PMA能迅速激活CTB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目的探讨佛波酯(PMA)诱导细胞滋养层细胞(CTB)MMP-9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用细胞ELISA法测定CTB细胞的蛋白激酶活性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TB中MMP-9的基因表达。结果100 nmol/L PMA能迅速激活CTB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以及p38 MAPK激酶的活性。100 nmol/L PMA刺激CTB引起MMP-9 mRNA表达显著增加,能被ERK或p38 MAPK的特异性抑制剂所抑制。结论ERK和p38 MAPK可能是PMA诱导CTB中MMP-9基因表达增加的重要调节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佛波酯 诱导 滋养细胞 MMP-9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MAPK和Stat3磷酸化与c-fos和c-jun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德云 郑晖 +1 位作者 谭怡 程瑞雪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MAPK和Stat3磷酸化与c-fos和c-jun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ncarcinoma,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p42/44MAPK、p-Stat3、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HCC组织中p4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MAPK和Stat3磷酸化与c-fos和c-jun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ncarcinoma,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p42/44MAPK、p-Stat3、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HCC组织中p42/44MAPK、p-Stat3、c-fos和c-jun蛋白的阳性率和阳性信号强度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在HCC和癌旁肝组织中p42/44MAPK和c-fos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Stat3与c-jun蛋白亦呈正相关;但p42/44MAPK和p-Stat3信号强度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资料提示Ras/Raf/MAPK和JAKs/Stat3信号级联异常可能在细胞恶性转化中均起重要作用;癌旁组织中呈p42/44MAPK和p-Stat3阳性的肝细胞可能是具有恶性潜能的癌前细胞群,推测MAPK和Stat3激活可能是HCC发生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丝裂原激活 蛋白激酶 磷酸化 转录激活因子3 信号传导 癌基因
下载PDF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肌醇3-激酶和缺氧诱导因子2α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孔春初 戴爱国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34-339,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FPH)形成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肌醇3-激酶(PI3K)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表达的变化。方法 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氧3天、7天、14天、21天组(H3、H7、H14、H21组)... 目的探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FPH)形成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肌醇3-激酶(PI3K)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表达的变化。方法 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氧3天、7天、14天、21天组(H3、H7、H14、H21组),每组8只,低氧组复制HPH大鼠模型。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WA%)、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LA%);免疫组织化学或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JNK(p-JNK)、磷酸化P38(p-P38)、磷酸化Akt(p-Akt);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IF-2α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7组大鼠mPAP开始上升(P<0.05),H14组达高水平并维持于此水平。缺氧14天后出现肺血管重塑,RVH I改变。与对照组比较,p-ERK和p-Akt在H3组表达上升(P<0.05),且在H3组、H7组、H14组和H21组肺小动脉内膜、中膜表达均为阳性。而p-P38、p-JNK蛋白在对照组与低氧组表达均不明显。HIF-2αmRNA在对照组表达弱阳性,在H14组表达升高。HIF-2α蛋白在对照组表达不明显,H7组表达达高峰,H14组和H21组维持在高水平。相关分析表明p-ERK和p-Akt均与HIF-2α蛋白(内膜)和mPAP、RVHI呈正相关(P<0.01)。结论 p-ERK、p-Akt与HIF-2α均在大鼠HPH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p-ERK和p-Akt可能通过在蛋白表达水平上调HIF-2α,进而上调下游目标基因,从而参与HPH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酸肌醇3-激酶 缺氧诱导因子2α 高血压 肺性 大鼠
下载PDF
硒化合物与EGFR/MAPK信号传导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裴小娟 苏敏 +1 位作者 田东萍 李冠武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 :比较研究亚硒酸钠 (Na2 SeO3 )及硒 -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MSC )与EGFR/MAPK信号传导的相关性 ,初步探索这两种硒化合物可能的与MAPK信号传导相关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细胞形态学、丫啶橙 (acridineorange ,AO)荧光染色、... 目的 :比较研究亚硒酸钠 (Na2 SeO3 )及硒 -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MSC )与EGFR/MAPK信号传导的相关性 ,初步探索这两种硒化合物可能的与MAPK信号传导相关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细胞形态学、丫啶橙 (acridineorange ,AO)荧光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蛋白印迹等方法 ,观察分析Na2 SeO3和MSC在不同作用浓度与时间对人食管癌EC10 9细胞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EGFR、MAPK、act 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 :Na2 SeO3 及MSC这两种硒化合物对人食管癌EC10 9细胞EGFR及act ERK1/2蛋白表达均有低浓度 ( 1μg/mL)激活、高浓度抑制的作用 ;并均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但其区别表现在 :1)细胞形态学观察 :Na2 SeO3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 ,出现胞质空泡及颗粒状物质增多等毒性改变 ,并随剂量增加毒性改变愈明显 ;MSC则主要呈现细胞固缩、凋亡小体形成 ,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作用。 2 )MSC组对EC10 9细胞EGFR/act ERK1/2信号传导的抑制作用均明显高于相应浓度的Na2 SeO3组 ,P <0 0 1,但MSC 16μg/mL作用 2 4、48h时EGFR及act ERK1/2蛋白表达有很微弱回升。结论 :1)Na2 SeO3 和MSC对EC10 9细胞系细胞形态学影响与MAPK信号传导相关 ,且对EGFR/MAPK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 2 )与Na2 SeO3 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信号传递 亚硒酸钠 硒化合物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丝裂素蛋白活化激酶
下载PDF
MAPK和PI3K调节缺氧诱导因子2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孔春初 戴爱国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1期1-3,5,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表达变化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COPD患者(24例)和非COPD对照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HE染色检测两组患者肺小动脉形...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表达变化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COPD患者(24例)和非COPD对照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HE染色检测两组患者肺小动脉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肺小动脉壁内P-AKT、P-ERK、P-JNK、P-P38表达水平,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肺小动脉壁内HIF-2α的表达水平。结果 COPD患者管壁面积与管总面积比值及肺小血管中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COPD患者肺小血管壁P-ERK以及P-AKT和HIF-2α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患者肺血管壁内增强,而P-JNK、P-P38表达水平较对照无明显变化。结论 MAPK信号通路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以及HIF-2α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HP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酸肌醇3-激酶 缺氧诱导因子2α 缺氧 高血压 肺性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磷酸化STAT3和MAPK表达的相关研究
8
作者 王原 许江燕 +1 位作者 陶茂灿 吴健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3104-3106,3109,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磷酸化STAT3和MAPK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磷酸化STAT3和MAPK在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皮肤鳞癌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的p-STAT3和p-MAPK表达情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磷酸化STAT3和MAPK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磷酸化STAT3和MAPK在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皮肤鳞癌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的p-STAT3和p-MAPK表达情况,并以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同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SCC癌组织中p-STAT3染色阳性率为86.67%,而正常皮肤组织染色阳性率为0.00%,显著低于SCC组织;p-MAPK在正常组织及S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0.00%和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AT3的磷酸化在S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STAT3的过度激活可能导致SCC中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而p-MAPK无此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通过p38丝裂原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骨调素基因的上调表达 被引量:8
9
作者 娄宁 余学清 +3 位作者 祝胜郎 郑勋华 董秀清 李晓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巨噬细胞骨调素(OPN)基因表达的模式变化,及p38丝裂原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AngⅡ上调表达骨调素中的作用。方法 用反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测定AngⅡ体外刺激RAW264.7细胞骨调素基因表达及p38M...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巨噬细胞骨调素(OPN)基因表达的模式变化,及p38丝裂原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AngⅡ上调表达骨调素中的作用。方法 用反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测定AngⅡ体外刺激RAW264.7细胞骨调素基因表达及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2190的影响;用Western印迹测定Ang Ⅱ(1 μmol/L)诱导RAW264.7细胞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激活转录因子2(ATF2)表达的时间模式及SB202190对AngⅡ(1 μmol/L)诱导RAW264.7细胞p38MAPK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 (1)AngⅡ(1 μmol/L)诱导RAW264.7细胞骨调素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3 h骨调素表达略有升高,6、12、24 h骨调素分别升高0.9、2.3及2.4倍(P<0.01);而24 h阴性对照无明显变化,说明骨调素的表达呈诱导分泌性。(2)AngⅡ诱导RAW264.7细胞骨调素基因表达呈剂量依赖性,AngⅡ(1 μmol/L)孵育12 h即可诱导骨调素显著表达,升高2.6倍(P<0.01)。(3)SB202190(5 μmoL/L)在AngⅡ(1 μmol/L)刺激前30 min加入培养基抑制作用最明显,共同孵育12 h,抑制率达到61.7%(P<0.01);而同时和刺激后120 min加入SB202190(5 μmol/L),抑制作用不明显,抑制率分别为20.9%和20.1%。(4)不同浓度SB202190 1、5、10 μmol/L在AngⅡ(1μmol/L)刺激前30 min加入培养基,共同孵育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p38丝裂原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 骨调素基因 基因表达 AngⅡ
原文传递
MAPK信号通路与上皮间质转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振芹 胡永斌 周建华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03-306,共4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外信号刺激引起细胞核反应的共同通路,是介导上皮间质转型(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细胞内信号分子。许多信号分子都可以通过MAPK信号通路介...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外信号刺激引起细胞核反应的共同通路,是介导上皮间质转型(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细胞内信号分子。许多信号分子都可以通过MAPK信号通路介导EMT的发生。进一步研究探索MAPK信号通路与EMT之间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EMT与疾病的发展机制,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上皮间质转型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高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的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艳波 邓华聪 +2 位作者 郑丹 韩君勇 李呼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 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和Western-blot等方法,以不同浓度D-葡萄糖及不同时间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分别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 随D-葡萄糖... 目的 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和Western-blot等方法,以不同浓度D-葡萄糖及不同时间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分别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 随D-葡萄糖浓度增加,P38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量增加;延长刺激时间,P38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量亦随之增加。结论高糖引发的P38MAPK表达异常,可能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P38信号通路与糖尿病特有因素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波 邓华聪 +1 位作者 郑丹 李呼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4-15,19,共3页
目的 :探讨P3 8信号通路 (P3 8MAPK)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糖尿病特有因素 :高葡萄糖、糖基化终产物 (AGEs)、高胰岛素和过氧化氢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 ,观察HUVECsP3 8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 :高葡... 目的 :探讨P3 8信号通路 (P3 8MAPK)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糖尿病特有因素 :高葡萄糖、糖基化终产物 (AGEs)、高胰岛素和过氧化氢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 ,观察HUVECsP3 8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 :高葡萄糖、AGEs、高胰岛素和过氧化氢均可做为独立因素激活P3 8MAPK ,使其磷酸化表达量增加。结论 :高葡萄糖、AGEs生成增多、高胰岛素和氧化应激是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的易患因素 ;P3 8MAPK可能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信号通路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ERK_(1/2)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静 王爱玲 +1 位作者 沈丰强 梁有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血管再生及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MI模型,实验组围手术期每天腹腔...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血管再生及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MI模型,实验组围手术期每天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000u/kg,共3d,14d再连续注射3d,术后4周行血流动力学检查,随后处死大鼠,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区毛细血管密度,免疫印记(Westernblot)法检测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4周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分别为(12.3%±1.8%)和(22.3%±2.7%),P<0.05],缺血区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高[分别为(14.6±1.6)/视野和(6.7±0.4)/视野,P<0.05],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分别为(0.89±0.06)和(0.27±0.02),P<0.05]。结论EPO能显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密度,改善心功能,并影响细胞信号通路ERK1/2的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肌梗死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芩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5
14
作者 雷奇林 黄雅兰 +3 位作者 钟茜 梁杰 吴雨晴 苏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523-3530,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黄芩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索黄芩中的成分,结合"类药五原则"与"口服生物利用度>30%"筛选黄芩活性成分。采用PharmM apper网络服务器预...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黄芩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索黄芩中的成分,结合"类药五原则"与"口服生物利用度>30%"筛选黄芩活性成分。采用PharmM apper网络服务器预测其作用靶点,并采用Cytoscape 3.4.0软件构建黄芩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在TTD数据库中以"Anti-inflammatory"为关键词搜索抗炎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将其与活性成分-预测靶点融合,获得黄芩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芩抗炎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黄芩抗炎的作用机制。结果获得黄芩中具有类药性、口服吸收良好的28个成分,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表小檗碱、黄连碱等生物碱类成分以及二氢木蝴蝶素等酚类物质。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靶点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TNFRSF1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选择素(SELE)等。其中丹参素、表儿茶素、黄连碱等成分主要作用于MAPK14;红花素等作用于TNFRSF1A;二氢木蝴蝶素A、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烷酮、黄芩苷等成分主要作用于EGFR。KEGG分析得到与黄芩抗炎作用有关的通路11条,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芩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MAPK14、EGFR、TNFRSF1A、SELE等靶点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炎症反应的启动等,最终发挥抗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抗炎 黄芩苷 表小檗碱 二氢木蝴蝶素 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Effect of phosphorylation of MAPK and Stat3 and expression of c-fos and c-jun proteins on hepatocarcinogenesis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76
15
作者 De Yun Feng Hui Zheng +1 位作者 Yi Tan Rui Xue Cheng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8, Hunan Province, China New England Biolab, MA, US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3-36,共4页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hosphorylation ofMAPK and Stat3 and the expression of c-fos andc-jun proteins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SP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to dete...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hosphorylation ofMAPK and Stat3 and the expression of c-fos andc-jun proteins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SP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p42/44MAPK, p-Stat3,c-fos and c-jun proteins in 55 hepatocellularcarcinomas (HCC) and their surrounding livertissues.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and expressionlevels of p42/44MAPK, p-Stat3, c-fos and c-junproteins in HCC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those in pericarcinomatous liver tissues (PCLT).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expression of p42/44MAPK and c-fos proteins, andbetween p-Stat3 and c-jun, but there was no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42/44MAPK and p-Stat3 in HCCs and their surrounding livertissues.CONCLUSION The abnormalities of Ras/Rat/MAPK and JAKs/ Stat3 cascade reaction maycontribute to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hepatocytes. Hepatocytes which are positive forp42/ 44MAPK, c-fos or c-jun proteins may bepotential malignant pre-cancerous cells.Activation of MAPK and Stat3 proteins may be anearly even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neoplasms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signal transduction TRANS-activATORS ONCOGENES immunohistochemistry PRECANCEROUS conditions
下载PDF
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 被引量:35
16
作者 姜勇 韩家淮 《生命科学》 CSCD 1999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介导了生长、发育、分裂、死亡,以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等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发现和克隆了ERK、JNK/SAPK...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介导了生长、发育、分裂、死亡,以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等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发现和克隆了ERK、JNK/SAPK、ERK5/BMK1和p38/RK四个MAPK亚族。这些新的MAPK介导了物理、化学应激、细菌产物、炎性细胞因子等多种刺激引起的细胞反应。p38亚族至少包括p38(α)、p38β、p38γ和p38δ四个亚型,这些不同亚型的激酶之间具有一些相似性,如序列同源性较高、具有相同的“TGY”双磷酸化位点、可被环境应激激活等;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如组织分布不同、对上游激酶具有一定的选择作用、对下游底物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等。然而,这些不同亚型的特定功能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 丝裂原活化 蛋白激酶 P38
下载PD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liver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nsights from transgenic knockout models 被引量:51
17
作者 Gourab Datta Barry J Fuller Brian R Davidso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11期1683-1698,共16页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s a major obstacle in liver resection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surgery.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liver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counteract this ...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s a major obstacle in liver resection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surgery.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liver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counteract this injury will therefore reduce acute complications in hepatic resection and transplantation,as well as expanding the potential pool of usable donor grafts.The initial liver injury is initiated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which cause direct cellular injury and also activate a cascade of molecular mediators leading to microvascular changes,increased apoptosis and acute inflammatory changes with increased hepatocyte necrosis.Some adaptive pathways are activated during reperfusion that reduce the reperfusion injury.IRI involves a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neutrophils,natural killer T-cells cells,CD4+ T cell subtypes,cytokines,nitric oxide synthases,haem oxygenase-1,survival kinases such as the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Akt and nuclear factor κβ pathways.Transgenic animals,particularly genetic knockout models,have become a powerful tool at elucidating mechanisms of liver ischaemia reperfusion injury and are complementary to pharmacological studies.Targeted disruption of the protein at the genetic level is more specific and maintained than pharmacological inhibitors or stimulants of the same protein.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vidence from knockout models of liver IRI about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liver 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TRANSGENIC KNOCKOUT Nitric oxide synthase HAEM OXYGENAS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T cell receptor
下载PDF
黄连总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及p38-PPARγ/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0
18
作者 蒋晓梅 刘翀 朱延焱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12期2188-2193,共6页
目的:黄连总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连总生物碱低(0.1 g·kg^-1)、中(0.2 g·kg^-1)、高(0.3 g·kg^-1)... 目的:黄连总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连总生物碱低(0.1 g·kg^-1)、中(0.2 g·kg^-1)、高(0.3 g·kg^-1)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柳氮磺吡啶,0.6 g·kg^-1)组,每组10只。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4 d后各组灌胃给药,1次/d,给药容积为每只10ml,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评估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学损伤情况;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匀浆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p38、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PARγ、NF-κB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无异常性改变;模型组大鼠毛发干枯、精神倦怠、肛周污秽、大便黏腻、体型明显消瘦,经黄连总生物碱干预后,大鼠体质量升高,精神状态好转,饮食增加,大便粘腻、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大体形态损伤评分、肠黏膜损伤评分、IL-6和TNF-α水平、p-p38 MAPK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NF-κB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IL^-10水平、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和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连总生物碱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结肠组织大体形态损伤评分、肠黏膜损伤评分、IL-6和TNF-α水平、p-p38MAPK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NF-κB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IL^-10水平、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和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黄连总生物碱组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黄连总生物碱能够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激活PPARγ,抑制p38/NF-κB通路,减轻结肠组织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总生物碱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损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TGF-β_1和MAPK_(1/3)表达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2
19
作者 郭兵 肖瑛 +2 位作者 万昌武 桂华珍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3)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周、2周、4周和8周组。用链脲菌素复制糖...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3)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周、2周、4周和8周组。用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TGF-β1、MAPK1/3和FN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TGF-β1蛋白质;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动物肾组织形态;生化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尿蛋白。结果正常肾小管可见少量MAPK1/3表达,而未见TGF-β1表达。糖尿病1周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TGF-β1,并且随着病程发展而增加。MAPK1/3和FN从糖尿病两周开始表达亦呈持续增加,并且与TGF-β1及肾重/体重比呈正相关。糖尿病1周时MAPK1/3与TGF-β1无显著相关,但与FN呈正相关。结论大鼠糖尿病状态诱导肾小管表达TGF-β1并激活MAPK1/3,MAPK1/3介导高糖和TGF-β1的信号而促进FN的生成和沉积,在糖尿病肾脏肥大和纤维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MAPK 糖尿病大鼠 表达 FN 肾小管 动态观察 光镜观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蛋白质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机制 被引量:30
20
作者 邱海波 陆晓旻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9-594,共6页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手段 ,但呼吸机应用不当也可能加重原有的肺损伤 ,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本质上是生物伤 ,异常的机械力作用于细胞 ,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活化炎性细胞 ,产生大量炎症...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手段 ,但呼吸机应用不当也可能加重原有的肺损伤 ,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本质上是生物伤 ,异常的机械力作用于细胞 ,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活化炎性细胞 ,产生大量炎症介质 ,加重炎症反应。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机制 ,阻断机械力作用向细胞内的传导和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 ,减少炎症细胞的激活和炎症介质基因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炎症反应机制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