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蛹虫草多糖调节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9
1
作者 苗月 任桂红 +2 位作者 甄东 赵飞 宋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8-194,共7页
多种真菌多糖近年来因其免疫调节活性成为保健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本实验以食药用真菌蛹虫草提取物蛹虫草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s,CMP)为研究材料,初步探究CM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调节机制。噻唑蓝实... 多种真菌多糖近年来因其免疫调节活性成为保健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本实验以食药用真菌蛹虫草提取物蛹虫草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s,CMP)为研究材料,初步探究CM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调节机制。噻唑蓝实验结果显示CMP无细胞毒性,且100、200μg/mL CMP可以明显增强RAW264.7细胞活性;中性红法、Griess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表明25~200μg/mL的CMP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强RAW264.7细胞吞噬活性并增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的分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0μg/mL时达到最高值;抑制剂中和实验结果显示当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和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受到抑制时,CMP诱导的RAW264.7免疫反应显著降低,这表明TLR4和MR均为CMP激活巨噬细胞的受体;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也参与CMP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NO、TNF-α和IL-1β。表明TLR4和MR/MAPK信号传导途径在CMP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免疫应答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多糖 RAW264.7细胞 TOLL样受体4 甘露糖受体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苏洲 田小军 +4 位作者 王玉梅 史莉瑾 张雪莹 王聪聪 宋景贵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 APK/ERK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急...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 APK/ERK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依达拉奉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M 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 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记忆力评分、定向力评分、注意力和计算能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及回忆能力评分均降低(均 P<0.01) ,经依达拉奉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得到增加(均 P<0.01) ;血清中大鼠肉瘤蛋白(Ras)、迅速加速纤维肉瘤(Ra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MAPK/ERK激酶(MEK)、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及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减弱,而瘦素及其受体蛋白表达增强(均 P<0.01) ,且经依达拉奉治疗后上述因子异常得到恢复(均 P<0.01). 结论 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能改善患者体内M APK/ERK信号通路蛋白的异常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蛋白激酶类 依达拉奉 卒中 认知障碍
原文传递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神经损害与脑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瑜 郑荣远 +2 位作者 方恢林 胡强 梁珊珊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4年第2期126-134,共9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小鼠脑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表达变化及其与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组(n=12),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55)制备成抗原乳剂免疫小鼠;对照...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小鼠脑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表达变化及其与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组(n=12),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55)制备成抗原乳剂免疫小鼠;对照组(n=10),用生理盐水处理小鼠。每日观察两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于高峰期处死小鼠,冰冻处理脑与脊髓,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LFB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髓鞘脱失,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MAPKs表达。分析EAE小鼠神经功能障碍改变与中枢神经组织MAPKs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 EAE组与对照组比较:日均神经行为学评分增加(P<0.01);脊髓炎症细胞浸润增多(P<0.001),髓鞘脱失增多(P<0.001)。P-ERK(42)、P-ERK(44)、P-JNK(54)表达量均增多(P<0.01、P<0.05、P<0.05)。神经功能障碍与P-ERK(42)、P-ERK(44)、P-JNK(54)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EAE高峰期神经损伤程度与中枢神经组织中的P-ERK(42)、P-ERK(44)、P-JNK(54)表达增加相平行,提示MOG35-55诱导的EAE中枢神经损伤可能与MAPKs所激活的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原文传递
NALP3炎性复合体及p38 MAPK信号通路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及阿魏酸钠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汪莲 谢敏 况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时成纤维细胞(NIH-3T3)中NALP3炎性复合体、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变化及阿魏酸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NIH-3T3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H_2O_2(200μmol/L)刺激组;阿魏酸钠(400μg/mL)组;H_2O_2+N-乙酰半胱氨酸(H_2O_...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时成纤维细胞(NIH-3T3)中NALP3炎性复合体、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变化及阿魏酸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NIH-3T3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H_2O_2(200μmol/L)刺激组;阿魏酸钠(400μg/mL)组;H_2O_2+N-乙酰半胱氨酸(H_2O_2200μmol/L+NAC 5mmol/L)组(抗氧化组);H_2O_2+p38 MAPK抑制剂(H_2O_2200μmol/L+SB203580 5μmol/L)组(p38 MAPK阻断剂组);阿魏酸钠干预(H_2O_2200μmol/L+阿魏酸钠400μg/mL)组。培养24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NIH-3T3细胞中NALP3、Caspase-1及p38αmRNA的表达;培养48h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IH-3T3细胞中NALP3、p-p38和p38蛋白的表达量(p-p38为p38活化表示形式,p38 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用p-p38/p38表示);培养24h后,ELISA检测各组细胞的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相比于对照组,H_2O_2的刺激可以上调NIH-3T3细胞中NALP3、Caspase-1及p38αmRNA的表达,NALP3及p-p38/p38蛋白的表达量,以及IL-1β分泌均增加(P均<0.05);抗氧化组、p38 MAPK阻断剂组及阿魏酸钠干预组相较于H_2O_2刺激组,NALP3、Caspase-1及p38αmRNA的表达量以及NALP3、p-p38/p38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IL-1β的释放也减少(P均<0.05);而抗氧化组、p38MAPK阻断剂组及阿魏酸钠干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通路的活化降低NALP3炎性复合体、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从而下调炎症级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NALP3炎性复合体 P38 MAPK 阿魏酸钠 IL-1β
原文传递
Induction of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in Co-culture of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and Neutrophils Suppressed by Puerarin via Down-regulating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nd Nuclear Factor κB Pathways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野 邵玲俐 +4 位作者 庞伟 兰晓梅 吕建新 丛玉隆 王成彬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5期360-368,共9页
Objective: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adhesion molecules o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and neutrophils in co-culture system, assess the effects of puerarin on suppressing these ad... Objective: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adhesion molecules o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and neutrophils in co-culture system, assess the effects of puerarin on suppressing these adhesion molecules expressions, and explore the roles of two crucial signal-transduction elements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 MAPK) and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 K B) in modulating adhesion molecules expressions. Methods: Neutrophils and BEAS-2B cells (one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line) were co-cultured, and adhesion molecules expressions on cell surface were detected using flow cytometry. The mRNA levels of adhesion molecules were assess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qPCR). Phosphorylated p38 MAPK and inhibitor K B were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In co-culture system, adhesion molecules expressions on BEAS-2B cells and neutrephils were enhanced significantly (P〈0.05). Correspondingly, the mRNA levels of adhesion molecules were also increased greatly. Moreover, the pretreatment of peurarin obviously suppressed adhesion molecules expressions on cell surface. Furthermore, phosphorylated p38 MAPK and inhibitor K B in BEAS-2B cells and neutrophils were elevated in co-culture system, bu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upon the treatment of peurarin (P〈0.05). Conclusions: Co- culture booste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and neutrophils mimicking airway inflammation, whereas peurarin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adhesion molecules on cell surface by suppressing the activities of p38 MAPK and NF- K B pathways, and exhibiting its anti-inflammation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NEUTROPHILS PUERARIN adhesion molecules p38 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 nuclear factor kappa B
原文传递
BC02复合佐剂成分协同增强巨噬细胞固有免疫应答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军丽 付丽丽 +2 位作者 王国治 杨晓明 赵爱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941-948,共8页
目的初步分析BC02(BCG Cp G DNA combination adjuvants system 02)复合佐剂构成成分在巨噬细胞激活过程中的协同加强作用。方法采用夹心ELISA和RT-PCR法分别检测BC02复合佐剂及其构成成分[Al(OH)3佐剂及BC01(BCG Cp G DNA compound adj... 目的初步分析BC02(BCG Cp G DNA combination adjuvants system 02)复合佐剂构成成分在巨噬细胞激活过程中的协同加强作用。方法采用夹心ELISA和RT-PCR法分别检测BC02复合佐剂及其构成成分[Al(OH)3佐剂及BC01(BCG Cp G DNA compound adjuvants system 01)佐剂]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的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细胞因子水平和m RNA转录水平的影响。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芯片检测经BC01和BC02刺激45 min后,RAW264.7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情况。结果 BC02对巨噬细胞的刺激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最佳浓度和培养时间分别为1/10人用剂量[(7.5μg/m L BC01+20μg/m L Al(OH)3]和24 h。Al(OH)3无机盐佐剂能协同增强BC01生物佐剂对RAW264.7细胞的刺激活性,同时,TLR-9抑制剂ODN 2088与NLRP3抑制剂MCC 950单独或联合处理RAW264.7细胞,均能显著降低BC02刺激RAW264.7细胞分泌TNF-α和MCP-1细胞因子的能力。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芯片结果表明,BC02复合佐剂显著上调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p105/p50、NF-κB-p65及NF-κB-p100/p52等关键蛋白分子的磷酸化水平;同时,也能显著上调MAPK信号通路中p38 MAPK、c-Jun、SPAK/JNK及EIK-1等关键蛋白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BC02复合佐剂中BC01生物佐剂与Al(OH)3无机盐佐剂成分在激活小鼠巨噬细胞参与固有免疫应答中具有协同加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佐剂 固有免疫应答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西酞普兰对小胶质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姗姗 陈海英 解恒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51-1253,1257,共4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对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西酞普兰对小胶质细胞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家族p38(p38MAP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作用。方法脂多糖(LPS)诱导...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对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西酞普兰对小胶质细胞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家族p38(p38MAP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作用。方法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表达TNF-α和IL-1β。西酞普兰组(20μmol/L)预处理4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观察TNF-αmRNA和IL-1βmRNA的表达;预处理24 h后,ELISA检测TNF-α和IL-1β在细胞培养上清的浓度;预处理30min后收获细胞,观察西酞普兰对p38MAPK和JN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西酞普兰显著抑制小胶质细胞TNF-α和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西酞普兰抑制LPS诱导的p38MAPK和JNK的磷酸化。结论西酞普兰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途径对小胶质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脑卒中后抑郁 西酞普兰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下载PDF
前列腺素E2受体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小鼠系膜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奚培培 徐玉音 +5 位作者 黄新忠 陈晓岚 范亚平 李娜娜 潘天昳 徐小林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61-767,共7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受体2亚型(EP2)激动剂(Butaprost)对转化生长因子B1(TGF—B1)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组:(1)对照组;(2)TGF-β1(10rig/m1)组;(3)~(5)B...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受体2亚型(EP2)激动剂(Butaprost)对转化生长因子B1(TGF—B1)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组:(1)对照组;(2)TGF-β1(10rig/m1)组;(3)~(5)Butaprost干预组:不同浓度Butaprost(10、1、0.1μmol/L)+TGF-β1。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环磷酸腺苷(cAMP)及前列腺激素E2(PGE2)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层黏连蛋白(LN)、纤连蛋白(F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环氧化酶1、2(COX1、COX2)、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Kipl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LN、FN、CTGF、COX2、p27Kipl蛋白及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B1组系膜细胞增殖及c2+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cAMP、PGE2表达增加;p27Kipl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FN、LN、CTGF、COX2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38MAPK活性增加(均P〈0.05)。Butaprost干预后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系膜细胞增殖,下调G2+S期细胞比例,上调cAMP及p27Kipl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FN、LN、CTGF、COX2mRNA及蛋白表达及上清中PGE2的表达,抑制p38MAPK活性(均P〈0.05)。结论Butaprost可能通过增加cAMP的表达,抑制p38MAPK活性,反馈抑制COX2及PGE2的表达,从而下调FN、LN、CTGF的表达,减轻TGF-β1导致的系膜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P38 MAPK EP2受体激动剂 CAMP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小板MKK3磷酸化水平变化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宏 范晓枝 +1 位作者 田新强 李冰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的分子机制以及血小板活化的信号通路。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实验组4组,尾静脉注射油酸(0.25 ml/kg)制备ARDS模型;对照组1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实验组注射油酸后2、6、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的分子机制以及血小板活化的信号通路。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实验组4组,尾静脉注射油酸(0.25 ml/kg)制备ARDS模型;对照组1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实验组注射油酸后2、6、24、72 h,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后2 h,处死大鼠,从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小板,提取血小板蛋白,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动物血小板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3(MKK3)的磷酸化水平变化,了解ARDS时血小板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的改变以及与ARDS发病的关系。结果注射油酸后6~72 h大鼠血小板的MKK3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5),其中6 h组为对照组的2.4倍(0.50±0.09 vs.0.21±0.05);24 h组表达量最高(0.78±0.06),为对照组的3.7倍;72 h组稍有回落(0.75±0.13),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ARDS时血小板的活化过程与MKK3-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启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小板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3 信号转导通路
原文传递
p38 MAPK及其抑制剂在胰岛素调节GLUT4活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敏 刘琳娟 +1 位作者 姚智 牛文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1-643,721,共4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及其抑制剂SB203580在胰岛素调节葡萄糖转运子4(GLUT4)活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胰岛素和SB203580孵育条件下骨骼肌细胞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和活性;检测p38 MAPK或SB203580是否与GLUT...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及其抑制剂SB203580在胰岛素调节葡萄糖转运子4(GLUT4)活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胰岛素和SB203580孵育条件下骨骼肌细胞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和活性;检测p38 MAPK或SB203580是否与GLUT4直接结合;并测定SB203580对光化学标记细胞膜上的GLUT4的影响。结果:与胰岛素孵育0min时相比,100nmol/L胰岛素使p38 MAPK磷酸化水平增加,最大值为0min时的(2.43±0.21)倍;胰岛素还使p38α和p38βMAPK的活性分别增加了(10.13±0.48)和(7.92±2.17)倍;SB203580可抑制胰岛素的作用;p38 MAPK在体内不与GLUT4直接结合;SB203580仅抑制胰岛素刺激下的GLUT4光化学标记。结论:p38MAPK或SB203580不直接与GLUT4结合;对SB203580敏感的分子参与了胰岛素调节GLUT4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单糖转运蛋白质 骨骼 细胞 胰岛素
下载PDF
间歇低氧对幼鼠纹状体边缘区p38MAPK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及芹菜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丽艳 周永海 +2 位作者 蔡晓红 黄赛瑜 胡良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615-2618,共4页
目的:研究间歇低氧对幼鼠纹状体边缘区p38MAPK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及芹菜素的干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3~4周龄)40只,随机分为4组:间歇低氧2周组(IH组)、对照组(C组)、芹菜素+二甲基亚砜组(Q组)和二甲基亚砜组(R组)。建立间歇... 目的:研究间歇低氧对幼鼠纹状体边缘区p38MAPK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及芹菜素的干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3~4周龄)40只,随机分为4组:间歇低氧2周组(IH组)、对照组(C组)、芹菜素+二甲基亚砜组(Q组)和二甲基亚砜组(R组)。建立间歇低氧幼鼠模型,以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测幼鼠纹状体内侧边缘区p38MAPK mRNA和磷酸化p38MAPK(p-p38)蛋白的表达,并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IH组幼鼠纹状体边缘区的p38MAPK mRNA及p-p38蛋白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1),Q组的表达则明显低于R组(P均<0.01),电镜下IH组和R组纹状体边缘区组织细胞核膜模糊不清晰,染色质浓缩、边聚,线粒体肿胀空泡化,Q组和C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间歇低氧可激活幼鼠脑区p38MAPK,进而引起超微结构的改变,而芹菜素可至少部分抑制这种激活,这可能对减轻间歇低氧后纹状体边缘区等脑区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纹状体 芹菜素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对人THP-1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及p38MAPK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雯霞 杜蕾蕾 +3 位作者 段志敏 刘彩霞 李岷 高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系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THP-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两性霉素B组(分别加入2、4、8 mg/L...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系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THP-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两性霉素B组(分别加入2、4、8 mg/L两性霉素B处理);阳性对照组(用100 μg/L β葡聚糖或者100 mg/L脂多糖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刺激物和THP-1细胞作用一定时间后TNF-α、IL-8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 mg/L两性霉素B刺激THP-1细胞24 h后上清液中TNF-α分泌量。Western印迹检测8 mg/L两性霉素B作用THP-1细胞后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的水平。结果 2、4、8 mg/L两性霉素B刺激6 h,TNF-α mRNA水平分别为7.55 ± 1.17、19.47 ± 2.91、57.22 ± 0.6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0.001、0.001)。IL-8 mRNA水平分别为2.98 ± 0.04、5.22 ± 1.35、11.82 ± 1.6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0.001、0.001)。8 mg/L两性霉素B刺激THP-1细胞1、3、6 h后TNF-α mRNA水平分别为8.61 ± 0.30、10.75 ± 0.08、56.98 ± 2.4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01、0.001)。IL-8 mRNA水平分别为2.63 ± 0.28、5.35 ± 0.98、11.73 ± 1.18,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01、0.001)。8 mg/L两性霉素B刺激THP-1细胞24 h上清液中TNF-α蛋白水平为(4 039.06 ± 223.87) ng/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两性霉素B体外可促进人THP-1细胞p38MAPK蛋白磷酸化及TNF-α和IL-8分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单核细胞 THP-1
原文传递
芹菜素对间歇低氧后幼鼠脑区p38MAPK的影响
13
作者 周永海 蔡晓红 +4 位作者 张存雪 李源 李宁 龚永生 胡良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356-358,共3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间歇低氧后幼鼠部分脑区p38MAPK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3-4周龄)40只,随机分为4组:间歇低氧组(IH组)、对照组(C组)、芹菜素+二甲基亚砜组(Q组)和二甲基亚砜组(R组)。建立间歇低氧幼鼠模型,以...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间歇低氧后幼鼠部分脑区p38MAPK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3-4周龄)40只,随机分为4组:间歇低氧组(IH组)、对照组(C组)、芹菜素+二甲基亚砜组(Q组)和二甲基亚砜组(R组)。建立间歇低氧幼鼠模型,以RT-PCR法和W esternb lot法分别测幼鼠海马及前额叶皮层p38MAPKmRNA和磷酸化p38MAPK(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IH组幼鼠海马、前额叶皮层的p38MAPK mRNA及p-p38蛋白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1),Q组的表达则明显低于R组(P均〈0.01)。结论:芹菜素可降低间歇低氧幼鼠脑区p38MAPK的激活,这可能对减轻间歇低氧后脑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海马 前额叶皮层 芹菜素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娟 马华林 戴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2-965,共4页
目的通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磷蛋白组学分析,为SLE的进一步机制研究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收集15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使用TiO2富集PBMCs的磷酸化肽段,进行质谱分析,然后进行磷酸化肽段和... 目的通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磷蛋白组学分析,为SLE的进一步机制研究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收集15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使用TiO2富集PBMCs的磷酸化肽段,进行质谱分析,然后进行磷酸化肽段和磷酸化位点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SLE患者与正常人存在有差异的1 035个磷酸化位点,与标注蛋白对应的基因有618个。共筛选出12条代谢通路,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通路含差异的磷酸化位点最多。结论 SLE患者PBMCs具有差异的磷酸化蛋白质及肽段,与代谢通路一起可作为SLE发病机制研究参考和补充,并可作为治疗靶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磷蛋白组学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APK
下载PDF
不规则趋化因子对人单个核细胞p38和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15
作者 姜艳 孙健 +2 位作者 潘迪 陈玉花 李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KN)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FKN影响人单个核细胞表达NFκB过程与Ras/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细胞预处... 目的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KN)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FKN影响人单个核细胞表达NFκB过程与Ras/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细胞预处理后分为:空白1组、FKN 1组、FKN+Ras抑制剂组(FTI-277组)、空白2组、FKN 2组、FKN|p38抑制剂组(SB203580组)。分别于30 min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磷酸化p38及NF-κB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与空白1组、空白2组比较,FKN 1组、FKN 2组NF-κB和p38相对吸光度值明显增加(P<0.01),与FKN 1组、FKN 2组比较,FTI-277组、SB203580组NF-κB和p38相对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FKN可以使NF-κB表达和磷酸化p38增加;Ras/p38介导了FKN刺激单个核细胞引起NF-κB活化的增加;Ras/p38途径为FKN诱导NF-κB活化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类 单核细胞 NF-κB 动脉粥样硬化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信号传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